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地区肝硬化的病因构成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自雄 李敏 +3 位作者 张嵴明 李金洲 苟海燕 王艺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及临床特征,分析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诊治的3496例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个人史,以及病因、...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及临床特征,分析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诊治的3496例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个人史,以及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496例肝硬化患者中乙型肝炎2209例(63.19%)[2209例患者中有2032例HBeAg信息完整,2032例患者中HBeAg阳性807例(39.71%),HBeAg阴性1225例(60.29%);2209例患者中有2207例有HBV DNA信息,HBV DNA阳性1567例(71.00%)]。丙型肝炎309例(8.84%),自身免疫性肝炎144例(4.1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133例(3.80%),酒精性93例(2.66%),隐源性肝硬化447例(12.79%)。主要临床表现为脾大和(或)血细胞减少症2299例(65.76%)、腹水1760例(50.34%)、食管静脉曲张1647例(47.11%)、胃底静脉曲张1386例(39.66%)、黄疸754例(21.57%)。主要并发症为原发性肝癌937例(26.80%)、消化道出血822例(23.51%)、并发感染697例(19.94%)[肺部感染为主,487例(13.93%)],肝性脑病261例(7.47%)。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发生率高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χ2=26.854,P<0.001);酒精性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χ2=5.031,P=0.025);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酒精性肝硬化(χ2=40.903,P<0.001)。确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阳性占73.22%,阴性占26.78%。年龄[比值比(OR)=1.025,95%可信区间(95%CI):1.017~1.034]、男性(OR=2.701,95%CI:2.168~3.365)、HBV DNA阳性(OR=1.361,95%CI:1.123~1.649)、高血压(OR=2.372,95%CI:1.845~3.050)、肝癌家族史(OR=2.261,95%CI:1.255~4.075)是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兰州地区肝硬化患者最主要的病因为乙型肝炎,其次为丙型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脾大和(或)血细胞减少症,主要并发症为原发性肝癌。积极抗病毒治疗、防治高血压有助于降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肿瘤 疾病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医院全科医学科中年住院患者慢性病共病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康静 张赐 张正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0-1315,共6页
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病共病患者中中年人约占40%以上,且仍呈上升趋势,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其过早死亡。然而,目前中年慢性病共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目的分析中年慢性病共病住院患者的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病共病患者中中年人约占40%以上,且仍呈上升趋势,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其过早死亡。然而,目前中年慢性病共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目的分析中年慢性病共病住院患者的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该类患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07-01—2023-02-28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共5931例,纳入其中中年(45~59岁)患者165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统计慢性病共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同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650例就诊全科医学科的中年患者中,患0、1、≥2种慢性病患者分别有79例(4.8%)、359例(21.8%)、1212例(73.4%)。患0、1、≥2种慢性病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入院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患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心脏疾病(66.1%,1091/1650)、高血压(41.1%,678/1650)、脑血管病(20.7%,342/1650)。发生慢性病共病前3位的慢性病为糖尿病或血糖升高(97.3%,215/221)、高血压(98.5%,668/678)、血脂异常(96.1%,246/256)。1650例全科医学科住院的中年患者中,2种慢性病共病的患者为581例(35.2%),3种慢性病共病的患者为455例(27.6%)。2种慢性病共病组合发生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心脏疾病+高血压(22.7%,132/581)、心脏疾病+慢性肺部疾病(13.1%,76/581)、心脏疾病+脑血管病(8.4%,49/581);3种慢性病共病发生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高血压+心脏疾病+脑血管病(14.5%,66/455)、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或血糖升高(10.5%,48/455)、高血压+心脏疾病+慢性肺部疾病(7.9%,36/4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为汉族(OR=26.778,95%CI=3.120~229.793)、回族(OR=46.143,95%CI=3.456~616.090)、东乡族(OR=52.966,95%CI=2.502~1121.195)是中年住院患者患1种慢性病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50~54岁(OR=0.461,95%CI=0.266~0.801),民族为汉族(OR=3.783,95%CI=1.433~9.983)、回族(OR=6.055,95%CI=1.107~33.126),职业为农民(OR=0.460,95%CI=0.252~0.839)是中年住院患者患≥2种慢性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三级医院全科医学科中年住院患者占比约1/3,并且绝大部分为慢性病共病状态,全科医学科在注重老年人慢性病的同时,更应注重中年人的慢性病管理,提升临床上对该人群的认识,完善全科医生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建立更全面的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同时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慢性病共病现象,回族或汉族居民也更容易出现慢性病共病,在筛查管理时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慢性病共病 全科医学 中年人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亚型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亦敏 李元元 +6 位作者 王舟 徐伟 李金洲 穆彦熹 姚亚龙 汪文杰 陈晓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7-75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胃印戒细胞癌(GS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32例GSR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WHO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其中胃纯印戒细胞癌(pGSRC...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胃印戒细胞癌(GS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32例GSR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WHO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其中胃纯印戒细胞癌(pGSRC)36例,胃混合印戒细胞癌(mGSRC)196例,随访截至2022年9月30日。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GS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pGSRC和mGSR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0(6.0~70.0)个月、24.0(2.0~74.0)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贫血、神经侵犯、脉管侵犯、T分期、N分期、GSRC病理类型、CA125和肿瘤直径可影响GSRC患者根治术后总生存期(OS)(P<0.05),而Her-2、是否接受化疗等对GSRC患者根治术后OS无明显影响(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P=0.031)、合并贫血(P=0.028)、肿瘤直径>5 cm(P=0.009)、神经侵犯(P=0.002)、脉管侵犯(P=0.002)、病理类型为mGSRC(P=0.039)、T_(2)-T_(4)分期(P=0.001)、N_(1)-N_(4)分期(P=0.004)、p TNMⅢ期(P=0.044)、淋巴结清扫数目>30个(P=0.044)和CA125阳性(P=0.009)是GSRC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GSRC病理类型(P=0.035)、T_(2)-T_(4)分期(P=0.003)和CA125阳性(P=0.010)是GSRC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pGSRC相比,mGSRC在确诊时pTNM分期较高,侵袭性较强,中位生存时间较短。mGSRC病理类型、T_(2)-T_(4)分期和CA125阳性是GSR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戒细胞癌 胃纯印戒细胞癌 胃混合印戒细胞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I的分形维数评价3D打印技术对胶质瘤术后临床疗效的价值
4
作者 席华泽 景梦园 +5 位作者 柴彦军 赵志勇 袁隆 杨晶晶 徐敏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7,44,共7页
目的使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评价个性化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提高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36例胶质... 目的使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评价个性化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提高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36例胶质瘤患者病例,其中32例为试验组,术前使用了个性化3D打印技术;其余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开颅手术。在术后一周DWI图上手动勾画术区周围边界,绘制二值图后测量FD。使用FD中位数对对照组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中高FD和低FD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神经缺损程度、预后、日常生活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探究个性化3D打印技术是否会影响水肿创面的FD,以及是否会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高FD组的疼痛程度(t=−13.228,P<0.001)、神经缺损程度(t=−2.627,P=0.008)高于低FD组,日常生活能力(t=4.821,P<0.001)及预后(t=−3.058,P=0.003)较低FD组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FD能对患者上述四项评分的高低进行有效区分,术前使用个性化3D打印技术可使得患者水肿带FD下降,减轻神经缺损程度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对改善预后及术区疼痛效果不明显。结论个性化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区创面水肿带的FD,减轻神经损伤,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分形维数 3D打印技术 精准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在胃癌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
5
作者 陈刚 张敏敏 +2 位作者 王雨露 李玉民 朱军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5,共7页
中国是全球胃癌高发区域,胃癌的发病率高并且早期诊断率低,远期疗效差,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故探索胃癌的发病机制、新型治疗策略以及药物研发思路显得尤为重要。端粒酶的表达具有广泛的癌细胞靶向性,其表达上调是促进胃癌发... 中国是全球胃癌高发区域,胃癌的发病率高并且早期诊断率低,远期疗效差,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故探索胃癌的发病机制、新型治疗策略以及药物研发思路显得尤为重要。端粒酶的表达具有广泛的癌细胞靶向性,其表达上调是促进胃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还与自噬及自噬性细胞死亡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调控作用。自噬可引起化学治疗耐药,而过度自噬引起的自噬性细胞死亡又是化学治疗的作用机制之一。端粒酶不仅直接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还通过调节自噬和自噬性细胞死亡等途径间接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自噬 胃癌 自噬性细胞死亡 端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功能性肝脏成像评分和自发性门体分流在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评估及首次失代偿事件预测中的研究
6
作者 邹婕 姜艳丽 +5 位作者 樊凤仙 杨品 杨文霞 李大瑞 刘阳 张静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8,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 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的MRI功能性肝脏成像评分(functional liver imaging score,FLIS)和自发性门体分流(spontaneous portosystemic shunts,SPSS)对...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 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的MRI功能性肝脏成像评分(functional liver imaging score,FLIS)和自发性门体分流(spontaneous portosystemic shunts,SPSS)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功能评估的价值;同时构建CHB患者首次失代偿事件的预测模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扫描的268例CHB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268例患者中,男192例,女76例,年龄21~77(48.5±9.4)岁。患者均在MR检查前后1周内有完整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依据纤维化4(fibrosis 4,FIB-4)指数、Child-Pugh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4组:肝硬化前期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CLD)组、早期肝硬化(Child-Pugh A,CP A)组、中期肝硬化(Child-Pugh B,CP B)组、晚期肝硬化(Child-Pugh C,CP C)组。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FLIS、SPSS、脾脏头尾径(spleen craniocaudal diameter,SCCD)、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等影像学参数,采用Friedman检验、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评价不同观察者间FLIS及其3个参数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各影像学参数对不同分组患者诊断效能;采用Cox回归分析不同分组间有差异的实验室及影像学参数,评估各参数对CHB患者发生首次失代偿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1)FLIS及其3个参数与临床分组中度-强相关(r=−0.464~−0.671,P<0.001)。(2)不同观察者间测量FLIS及其3个定量参数的一致性显著(一致性系数范围:0.931~1.000,P<0.001)。(3)区分CLD组与CP A组间的最优参数为SCCD,AUC为0.873(95%CI:0.769~0.904)。预测CLD组与CP A组及预测CP A与CP B组的FLIS最佳标准均为≥5分,而区分CP B与CP C组的最优标准是FLIS≥4分。预测CLD/CP A组与CP B/CP C区分的AUC为0.839(95%CI:0.790~0.889),而预测CP B与CP C的AUC为0.872(95%CI:0.820~0.924)。(4)FLIS不能作为CHB患者首次失代偿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P=0.203);单因素分析发现存在SPSS及SCCD≥13.4 cm均是首次失代偿发生的预测因子(风险比分别为:4.49、4.81,P<0.05)。二分法的SPSS结合SCCD可以提供对CHB患者首次失代偿事件更好的预测价值,AUC为0.708(95%CI:0.631~0.785)。结论FLIS在CHB患者肝功能分级中的诊断效能最佳,在对CHB患者首次失代偿事件预测中,SPSS及SCCD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功能性肝脏成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
7
作者 胡晓霞 李亚龙 +2 位作者 杨东亮 拉巴泽仁 刘欣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1,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将DMEM培养基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不同浓度高糖组(15.0、25.0、35.0和45.0 mmol·L^(-1)葡萄糖)和阳性对照组[脂多糖(...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将DMEM培养基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不同浓度高糖组(15.0、25.0、35.0和45.0 mmol·L^(-1)葡萄糖)和阳性对照组[脂多糖(LPS)],分别培养3、6和9h,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L-6、TNF-α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M1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及CD163+细胞百分比。结果:对照组Raw264.7细胞贴壁生长,形态以圆形为主;35.0 mmol·L^(-1)高糖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拉长、伪足形成,呈现炎症性改变。与对照组比较,作用6、12、24和48 h后不同浓度高糖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作用3h后,35.0 mmol·L^(-1)高糖组细胞中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细胞上清中IL-6、TNF-α和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6h后,35.0 mmol·L^(-1)高糖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1),细胞上清中IL-6、TNF-α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01);作用3h后,35.0 mmol·L^(-1)高糖组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86+和CD163+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或P<0.001)。结论:一定高浓度葡萄糖可诱导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向M1亚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264.7细胞 葡萄糖 炎症 巨噬细胞极化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对α-烯醇化酶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祝纯远 李菲 王玉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α-烯醇化酶(enolase 1,ENO1)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同时也是纤维蛋白原受体和DNA结合蛋白质,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具有基因调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lncRNA通过多种途径调节EN... α-烯醇化酶(enolase 1,ENO1)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同时也是纤维蛋白原受体和DNA结合蛋白质,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具有基因调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lncRNA通过多种途径调节ENO1:在细胞核中,作用于ENO 1基因启动子,调节ENO1的转录;在细胞质中,与ENO 1 mRNA直接或间接作用,以及通过对微小核糖核酸的海绵吸附作用影响ENO1翻译;此外,在细胞质中lncRNA与ENO1蛋白直接结合以及作为支架分子诱导ENO1形成聚合物,影响ENO1的稳定性和功能。在肿瘤中,lncRNA异常表达,调节ENO1的过表达和功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目前,对lncRNA与ENO1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仍需进一步揭示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以及lncRNA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本文综述了长非编码RNA对ENO1的调控作用,重点介绍了16个已发现的lncRNA对ENO1的调节。深入认识lncRNA对ENO1的调节作用,将有助于了解肿瘤细胞中ENO1的调控网络,开辟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醇化酶 糖酵解 长非编码RNA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肌腱重建法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的生物力学研究
9
作者 孙一安 张洲 +8 位作者 赵强 赵信东 周明 宋燎 滕飞 谢代俊 李旭 吴萌 姜金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9-725,共7页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获取经胫骨隧道拉出法(transtibial pullout suture,TPS)、肌腱重建半月板后根(tendon reconstruction,TR)和肌腱重建半月板后跟加缝线加强缝合(tendon reconstruction with suture augmentation,TRS)的生物力学数据,...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获取经胫骨隧道拉出法(transtibial pullout suture,TPS)、肌腱重建半月板后根(tendon reconstruction,TR)和肌腱重建半月板后跟加缝线加强缝合(tendon reconstruction with suture augmentation,TRS)的生物力学数据,测试肌腱重建法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MMPRT)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18个猪膝关节模型分为TPS、TR和TRS组。TPS组使用缝线固定半月板后根;TR组肌腱穿过半月板后根处的切口;TRS组在TR组的基础上对肌腱-半月板接触处进行加强缝合。缝线和肌腱被拉出骨隧道,并固定于胫骨前内侧。3组均进行失效载荷测试,并记录最大失效载荷、失效载荷下位移、临床失效下载荷、刚度以及样本的失效模式。结果 TPS组最大失效载荷显著高于TR组(P<0.05),但与TRS组无显著差异(P>0.05)。TRS组最大失效载荷显著高于TR组(P<0.05)。TR组和TRS组失效载荷位移显著低于TPS组(P<0.05),TR组和TRS组间失效载荷位移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临床失效载荷无显著性差异(P<0.05)。TRS组刚度明显优于TPS组(P<0.05),但TR组和TPS组以及TR组和TR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样本的失效都是因为缝线或肌腱切割半月板造成。结论 肌腱重建法在失效位移和刚度方面优于TPS法,TRS法进一步增强了修复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肌腱重建法 加强缝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免疫抑制剂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
10
作者 车生富 高众提 +5 位作者 庆会国 韩晶晶 王科深 李龙 龙勃 俞泽元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7-453,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免疫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两药和三药方案)在新辅助治疗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与疗效相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至2024年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3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对比分析免疫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两药和三药方案)在新辅助治疗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与疗效相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至2024年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3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A(三药方案)、B(两药方案)两组,对比近期疗效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rate,pCR)、主要病理缓解率(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 rate,MP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远期疗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A、B两组近期疗效相近(pCR:18.46%vs. 27.94%,MPR:52.31%vs. 58.82%,ORR:76.92%vs. 76.47%,DCR:87.69%vs. 95.59%)。然而,在远期疗效方面,A组OS和DFS显著优于B组(P<0.05)。亚组分析发现,男性、胃窦癌、ECOG评分为0、T4期、无血管/神经侵犯者自三药方案获益更多。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三药化疗方案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两药方案,特定人群更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信迪利单抗 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利多卡因的可注射水凝胶对急性切口痛小鼠术后镇痛时效的影响
11
作者 王郭洁颖 王迎斌 +3 位作者 刘伟 桂铭鸿 牛永慧 刘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目的:探究可注射载药水凝胶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LDC)/倍他米松磷酸钠水凝胶(bet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hydrogel,BetP-Gel)对药物的持续稳定缓释作用,以及对急性切口痛模型小鼠镇痛时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混合法制备载药... 目的:探究可注射载药水凝胶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LDC)/倍他米松磷酸钠水凝胶(bet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hydrogel,BetP-Gel)对药物的持续稳定缓释作用,以及对急性切口痛模型小鼠镇痛时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混合法制备载药水凝胶LDC/BetP-Gel,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及压力变化评估其体内成胶性与可注射性。以直接释放法检测其体外释放速率,以剩余重量法测定其降解速率。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blank)组、模型(model)组、利多卡因(4%LDC)组、水凝胶(BetP-Gel)组和利多卡因水凝胶(4%LDC/BetP-Gel)组,每组6只。采用Up-Down法和Hargreave法进行疼痛行为测定,HE染色检测生物相容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所制备的LDC/BetP-Gel展现出良好的药物负载与持续缓释能力。行为学检测显示,与model组相比,LDC/BetP-Gel组小鼠的痛阈提升(P<0.05),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显著;与4%LDC组相比,LDC/BetP-Gel组的镇痛时间显著延长(P<0.05)。HE染色结果证实其生物相容性好。ELISA结果显示,与model组和4%LDC组相比,4%LDC/BetP-Gel组术后24 h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可注射水凝胶LDC/BetP-Gel具有致密稳定的结构,可实现药物搭载及缓释效果,并且在足底急性切口痛模型小鼠中验证了延长抗炎镇痛时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多模式镇痛 可注射水凝胶 利多卡因 倍他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丽平 胡生文 +3 位作者 帅佃奎 邓园园 王林军 李玉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列地尔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前列地尔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10μg,静脉滴注,2次/d,连续7d。入组后1、3、6d记录两组监测指标。监测患者一般情况、APACHEⅡ评分、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氧分压(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呼吸频率(RR)、呼气末正压(PEEP)、吸入氧浓度(FiO_2)、氧合指数、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随访、28d随访、免疫指标(CD4^+/CD8^+)、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结果最终纳入6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2例,前列地尔组33例。在治疗3、6d时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RR、FiO_2、气道阻力、CRP、PCT、IL-6均较治疗前及治疗1d时下降,在6d时前列地尔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同时PaO_2、肺顺应性、氧合指数、CD4^+/CD8^+在治疗3d、6d时较治疗前及1d明显升高,而且6d时前列地尔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前列地尔组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列地尔组住院病死率及28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改善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这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身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休克 脓毒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玉波 张慧林 +2 位作者 田国鹏 刘凯(综述) 潘亚文(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77-581,共5页
胶质瘤是成人群体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高发病率与低生存率,但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有限。近年来,环GMP-AMP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yclic GMP-AMP synthase-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cGAS-STING)信号通路... 胶质瘤是成人群体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高发病率与低生存率,但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有限。近年来,环GMP-AMP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yclic GMP-AMP synthase-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cGAS-STING)信号通路在肿瘤免疫中的关键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cGAS-STING信号通路在胶质瘤中的分子机制及其潜在的抑癌作用,并深入探讨了针对该通路的多种STING激动剂及其递送系统;对cGAS-STING通路与放疗、化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的协同效应进行总结,为多模式综合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S-STING 信号通路 胶质瘤 STING 激动剂 纳米递送系统 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灵敏度编码DWI与常规DWI在胶质瘤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吕瑞瑞 王璐 +5 位作者 葛鑫 党佩 金一萱 孙萌 吕鸿洁 王晓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比较复合灵敏度编码(MUSE)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技术采集的胶质瘤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质量,探讨MUSE‑DWI在提高胶质瘤DWI图像质量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SS‑EPI ... 目的:比较复合灵敏度编码(MUSE)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技术采集的胶质瘤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质量,探讨MUSE‑DWI在提高胶质瘤DWI图像质量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SS‑EPI DWI、MUSE‑DWI检查。2名医师使用双盲法独立对2组序列DWI图像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定性评估病灶几何变形程度、轮廓清晰度、磁敏感伪影及图像质量;定量分析包括表观弥散系数(ADC)、信噪比(SNR)、信号强度比(SI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结果:定性分析显示,MUSE‑DWI在几何变形程度、轮廓清晰度及磁敏感伪影方面优于SS‑EPI DWI,图像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定量分析显示,MUSE‑DWI图像的SNR、SIR和CNR明显高于SS‑EPI DWI(均P<0.05),2组间测得的病灶ADC值无显著差异(P=0.417)。结论:与SSEPI DWI相比,MUSE‑DWI可减少胶质瘤DWI图像的几何变形和磁敏感伪影,提高图像的SNR、CNR和SIR,明显改善图像质量,实现胶质瘤更清晰的弥散成像,有利于胶质瘤ADC的准确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复合灵敏度编码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平均动脉压波动轨迹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
15
作者 翁宸翔 李萱羽 +6 位作者 蒋译莎 王雪郦 赵翔 蔡沁奕 马玉虎 张红 刘亚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3-488,共6页
目的 构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波动轨迹模型,分析不同MAP波动轨迹与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接受全身麻醉下ERCP的患者306例,男163例,女143例,年龄18~90岁,BMI<30 kg/m^(2),AS... 目的 构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波动轨迹模型,分析不同MAP波动轨迹与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接受全身麻醉下ERCP的患者306例,男163例,女143例,年龄18~90岁,BMI<30 kg/m^(2),ASAⅠ—Ⅲ级。通过基于群体的轨迹模型(GBTM)识别并构建ERCP术中MAP波动轨迹,根据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人群比例等评价指标选择最佳亚组数的MAP波动轨迹,比较不同亚组的MAP波动轨迹在基线特征、围术期不良事件及POD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MAP波动轨迹与POD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GBTM分析,将306例行ERCP的患者分为三个不同MAP波动轨迹亚组:MAP呈低水平稳定组(L组,n=71)、MAP呈中等水平稳定组(M组,n=157)和MAP呈高水平波动组(H组,n=78)。L组2例(2.8%)、M组3例(1.9%)、H组8例(10.3%)发生POD。与H组比较,M组POD发生率明显降低,MAP方差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L组MAP方差明显降低,舒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用量明显减少,睫毛反应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M组比较,L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以L组作为参照,H组POD发生风险更高,在调整年龄、BMI、ASA分级、Mallampati分级、高血压史构建的模型2中,H组POD发生风险较高,OR=10.08(95%CI 1.11~91.67)(P=0.040);在模型2的基础上调整术前禁食时间、手术时间、睫毛反应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使用镇静药物、发生呼吸抑制、发生低氧血症构建的模型3中,H组POD发生风险较高,OR=13.60(95%CI 1.02~181.20)(P=0.048);趋势性检验显示,三个轨迹与POD的发生呈显著的线性趋势,H组POD发生风险最高(P<0.05)。结论 ERCP术中MAP波动轨迹与POD显著相关,术中MAP波动较大的轨迹提示POD发生风险更高。基于MAP的波动轨迹模型有助于识别POD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术后谵妄 平均动脉压 轨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随可能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的性别特异性脑形态及网络差异研究
16
作者 刘阳 张鹏飞 +5 位作者 李昊 周亮 姜婧琪 姜艳丽 杨文霞 张静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7,共10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在不同亚组中形态学改变模式的性别差异。材料与方法从帕金森病进展标记计划数据库共获取278名参与者的高分辨率T1加权磁共振成像和临床量表数据。以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在不同亚组中形态学改变模式的性别差异。材料与方法从帕金森病进展标记计划数据库共获取278名参与者的高分辨率T1加权磁共振成像和临床量表数据。以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筛查问卷的5分为截止点,分为PD-pRBD(≥5分)和PDnonRBD(<5分),最后被试包括93名PD-pRBD患者和114名PDnonRBD患者以及71名健康对照(healthycontrol,HC)。计算解剖学工具箱12(Computational Anatomy Toolbox 12,CAT12)用于获取灰质体积和皮层形态学指标数据,随后基于皮层形态学指标构建个体水平的形态学相似性网络。最后用图论分析的方法计算网络拓扑属性。结果PD-pRBD组中,男性额叶和颞叶的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低于女性(P=0.008、0.002),而女性额叶的回旋指数(gyrification index,GI)低于男性(P=0.024)。PDnonRBD组中,男性额叶的GI比女性低(P=0.009)。基于图论的网络分析显示,男性PD-pRBD患者较女性患者表现更低的网络信息整合能力,特别是在分形维度(fractal dimension,FD)网络的全局属性方面。此外,PD-pRBD组男性患者在霍普金斯语言学习测试-修订版(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HVLT-R)的延迟记忆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与形态学网络指标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伴随和不伴随RBD的PD患者在单纯形态学和网络层面都具有显著性别特异性模式,同时PD-pRBD组中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较nonRBD组更加广泛,并且进一步与认知相关,这一发现强调了在PD-pRBD患者诊治中考虑性别差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磁共振成像 性别差异 个体形态学网络 皮层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组配电视纵隔镜诊断纵隔疑难病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斌 张建华 +4 位作者 苟云久 王志强 王成 宋铁牛 杨建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969-973,共5页
目的 总结应用自行组配电视纵隔镜行纵隔镜检查诊断纵隔疑难病灶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应用价值,为缺少纵隔镜设备情况下如何整合现有微创资源开展纵隔镜检查术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 2013年3月127例电视纵隔镜手术的临床资... 目的 总结应用自行组配电视纵隔镜行纵隔镜检查诊断纵隔疑难病灶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应用价值,为缺少纵隔镜设备情况下如何整合现有微创资源开展纵隔镜检查术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 2013年3月127例电视纵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10月前应用直达喉镜、活检钳和10 mm 0.胸腔镜自行组配电视纵隔镜完成69例(自组配组),2011年11月后应用Storz电视纵隔镜完成58例(Storz组).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并发出血3例(填塞压迫止血1例,开胸止血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3.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4.3% (3/69) vs.3.4% (2/58),Х^2=0.000,P=1.000].自组配组明确病理诊断率98.6%(68/69),Storz组100%(58/5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1.000).9例术前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其中7例同期经股静脉置入上腔静脉支架(自组配组4例,Storz组3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71例纵隔镜检查术前拟诊为恶性肿瘤,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50例,良性病变21例,术前临床诊断准确率为70.4% (50/71);56例拟诊为良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37例,恶性肿瘤19例,术前临床诊断准确率66.1%(37/56).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微创、安全,是纵隔疑难疾病诊断的可靠方法,利用现有器械和设备自行组配的电视纵隔镜系统,可用于纵隔疑难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镜 纵隔肿瘤 纵隔淋巴结肿大 并发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外复合妊娠MRI表现一例
18
作者 令潇 李洁 +2 位作者 朱思成 张静 岳松虹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69,共3页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4A-1075。患者女,34岁,G2P1,孕9周,因突发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于2024年3月3日凌晨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患者既往诊...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4A-1075。患者女,34岁,G2P1,孕9周,因突发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于2024年3月3日凌晨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患者既往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外复合妊娠 异位妊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假性与真性进展的临床及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健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146,153,共6页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具有侵袭性及强异质性。假性进展是胶质瘤治疗后相关效应之一,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真性进展相似,因此早期区分假性进展和真性进展是临床诊断的难题,影响临床决策。常规MRI征象、高级MRI技术及参数在区分两...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具有侵袭性及强异质性。假性进展是胶质瘤治疗后相关效应之一,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真性进展相似,因此早期区分假性进展和真性进展是临床诊断的难题,影响临床决策。常规MRI征象、高级MRI技术及参数在区分两者上仍有困难,影像组学等人工智能方法能够捕获组织和病变的特征,突破仅依靠视觉判断进行影像分析的局限,在鉴别两者方面具有潜力。本文就影像组学区分胶质瘤假性进展与真性进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介绍该领域影像组学发展状况并试图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影像组学研究临床转化应用,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影像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假性进展 真性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机器学习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春晖 雒攀 +3 位作者 董文洁 韩涛 孙嘉晨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58,171,共6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PitNETs)虽然大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但垂体功能障碍、肿瘤侵袭性及不同并发症的出现可显著影响PitNETs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肿瘤预后进行无创评估在临床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PitNET...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PitNETs)虽然大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但垂体功能障碍、肿瘤侵袭性及不同并发症的出现可显著影响PitNETs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肿瘤预后进行无创评估在临床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PitNETs的诊断与治疗高度依赖MRI,而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领域,近年来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热门议题。MRI机器学习在PitNETs的预后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MRI机器学习在预测PitNETs化疗预后、术后复发/缓解、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放疗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个体化预后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