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凯 李征 +7 位作者 蔺淑梅 杨雪亮 孔颖 刘小静 张曦 石磊 陈云茹 叶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22-132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VIP及Wanfang八大数据库,同时辅以其...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VIP及Wanfang八大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相关的临床对照试验(CCT)。由2位评价员按照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后,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CCT(1 3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FA+PEI组的1、2、3年生存率及肿瘤完全坏死率高于RFA组,局部复发率低于RF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发热外,RFA+PEI组不增加其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FA+PEI组1年生存率、肿瘤完全坏死率高于PEI组,局部复发率低于PE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RFA或单纯PEI治疗相比,RFA联合PEI治疗肝癌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完全坏死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无水乙醇注射 临床对照试验 META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月 李征 +6 位作者 曲雁 丁俊琴 祖淑文 李海滨 杨志慧 李燕红 谢俊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034-4041,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胸腔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8月—2016年1月,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 目的系统评价胸腔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8月—2016年1月,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中文数据库,并辅以补充检索手段,收集比较胸腔化疗联合热疗(联合组)与单纯胸腔化疗(对照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纳入文献资料,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样本量、年龄、卡氏评分、化疗方案及结局指标,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包括1 647例患者,其中联合组819例,对照组828例。5篇文献报道了随机方法,各纳入文献均未说明分配隐藏和盲法实施情况,各文献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1篇文献有患者失访,各文献均无选择性报告结果偏倚。联合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总有效率[OR=3.72,95%CI(2.92,4.74)]、完全缓解率[OR=2.24,95%CI(1.18,2.78)]、生活质量改善率[OR=3.66,95%CI(2.64,5.07)]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OR=0.80,95%CI(0.60,1.06)]、白细胞计数下降[OR=0.81,95%CI(0.60,1.10)]、发热[OR=0.98,95%CI(0.69,1.40)]、肝脏损害[OR=0.45,95%CI(0.11,1.81)]、气胸[OR=0.41,95%CI(0.06,2.91)]、皮肤烫伤[OR=5.33,95%CI(0.91,31.14)]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胸痛[OR=0.34,95%CI(0.16,0.74)]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皮下脂肪硬结[OR=6.27,95%CI(1.08,36.27)]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胸腔化疗相比,胸腔化疗联合热疗可提高癌性胸腔积液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临床安全性较好,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 化学疗法 肿瘤 热疗 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分子标志物环状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鲁彦 李德红(综述) 杨伟林(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广泛存在于多物种细胞中结构稳定、高度保守、表达量丰富、可充当微小RNA海绵、具有剪切和转录调控、亲代基因修饰功能的内源性单链闭合circRNA。circRNA主要通过套索驱动的环化、内含子配对驱动的循环...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广泛存在于多物种细胞中结构稳定、高度保守、表达量丰富、可充当微小RNA海绵、具有剪切和转录调控、亲代基因修饰功能的内源性单链闭合circRNA。circRNA主要通过套索驱动的环化、内含子配对驱动的循环、内含子环化方式合成。在胃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不同种类的circRNA作用不一致。部分circ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通过微小RNA/p53/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轴等机制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相反,部分circ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通过与miRNA间的海绵作用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目前,已在人类唾液、胃液、血浆等成分中检测出胃癌相关的circRNA,提示circRNA具有作为胃癌诊断标志物的潜力。干预circRNA表达提高抗肿瘤药物敏感度,体外合成具有抑癌基因作用的circRNA,或下调具有癌基因作用的circRNA下游信号蛋白是胃癌治疗的有效手段。circRNA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胃癌 生物标志物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