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许云鹏 冷玉芳 +5 位作者 郑家怡 李红瑞 牛文杰 薛兴 马晓丽 刘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73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环泊酚在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等数据库,纳入关于环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 目的系统评价环泊酚在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等数据库,纳入关于环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采用RevMan 5.4软件及Stata 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s,患者2192例,其中环泊酚组1154例,丙泊酚组1038例。与丙泊酚组比较,环泊酚组麻醉诱导成功时间(MD=0.28 min,95%CI 0.08~0.47 min,P=0.006)和麻醉苏醒时间(MD=1.16 min,95%CI 0.44~1.87 min,P=0.001)明显延长,注射痛(OR=0.04,95%CI 0.02~0.06,P<0.001)、低血压(OR=0.64,95%CI 0.49~0.83,P=0.0008)、低氧血症(OR=0.44,95%CI 0.21~0.91,P=0.03)、呼吸抑制(OR=0.19,95%CI 0.11~0.32,P<0.001)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镇静成功率、医师满意度、体动、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泊酚与丙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麻醉的效果相当,但环泊酚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更小,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注射痛、低血压、低氧血症、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药 镇静药 全身麻醉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对心脏封堵术患者昼夜节律的影响
2
作者 顾芸菲 鲍振星 +4 位作者 于恺华 王玲 程殿威 陈苏衡 李玉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45,共7页
目的评估全凭静脉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心脏封堵手术患者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择期静脉麻醉下心脏封堵术的患者30例,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比较麻醉前后生物钟基因时钟节律调节分子(CLOCK)、脑肌类芳烃受体核转位样蛋白1(BMAL1)、隐花色素生物钟... 目的评估全凭静脉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心脏封堵手术患者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择期静脉麻醉下心脏封堵术的患者30例,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比较麻醉前后生物钟基因时钟节律调节分子(CLOCK)、脑肌类芳烃受体核转位样蛋白1(BMAL1)、隐花色素生物钟(CRY)1、周期昼夜节律生物钟(PER)2 mRNA的表达水平,慕尼黑时间类型问卷(MCTQ)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差异;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筛选术后1周睡眠时型和PSQI总分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CLOCK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1.38±1.23比1.90±1.47;MD(95%CI):0.52(0.20~0.84),t=3.327,P=0.002];CRY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1.56±1.50比1.13±0.98;MD(95%CI):-0.43(-0.81~-0.05),t=-2.319,P=0.028];PER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0.82±0.63比0.50±0.31;MD(95%CI):-0.33(-0.53~-0.12),t=-3.202,P=0.003]。术后1周睡眠时型明显提前[3∶03±0∶59比2∶42±0∶37,MD(95%CI):-21(-40~-1),t=-2.172,P=0.038],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67±64)min比(37±21)min;MD(95%CI):-30.33(-55.28~-5.39),t=-2.487,P=0.019],睡眠时长明显延长[(436±83)min比(499±83)min;MD(95%CI):62.80(26.93~98.67),t=3.581,P=0.001],睡眠效率明显增加[(87.59±10.35)%比(92.98±4.27)%;MD(95%CI):5.39(1.21~9.58),t=2.636,P=0.013],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下降[1.13±0.78比0.80±0.71,MD(95%CI):-0.33(-0.62~-0.05),t=-2.408,P=0.023]。术后1周PSQI总分明显下降[6.60±3.17比4.03±2.58;MD(95%CI):-2.57(-3.87~-1.27),t=-4.039,P<0.001]。体重指数(BMI)(B=-227.460,SE=95.475,t=-2.382,P=0.025)、麻醉时长(B=-47.079,SE=18.506,t=-2.544,P=0.017)与PER2 mRNA表达量(B=2815.804,SE=1080.183,t=2.607,P=0.015)共同影响术后1周睡眠时型,麻醉用药量(B=0.067,SE=0.028,t=2.385,P=0.024)独立影响术后1周PSQI总分。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可通过提前睡眠时型发挥改善睡眠习惯的作用。BMI、麻醉时长、PER2 mRNA表达量共同影响术后1周睡眠时型。麻醉用药量是术后1周PSQI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昼夜节律 睡眠 生物钟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655,708对丙泊酚麻醉大鼠海马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景景 李玉兰 +3 位作者 杨峰 刘玉强 张海军 韩芳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研究L-655,708对丙泊酚麻醉大鼠海马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六组(n=5):生理盐水组(C组)、L-655,708+生理盐水组(LC组)、丙泊酚麻醉1h组(P1组)、L-65... 目的研究L-655,708对丙泊酚麻醉大鼠海马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六组(n=5):生理盐水组(C组)、L-655,708+生理盐水组(LC组)、丙泊酚麻醉1h组(P1组)、L-655,708+丙泊酚麻醉1h组(LP1组)、丙泊酚麻醉24h组(P24组)和L-655,708+丙泊酚麻醉24h组(LP24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h(C组、LC组、P1组和LP1组)、24h(P24组和LP24组)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认知功能,随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分别采用HE染色和尼氏体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及尼氏体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区磷酸化Tau蛋白(Tau-pSer^355)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平均灰度值。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P1组、LP1组、P24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C组比较,用药后P1组、P24组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区Tau-pSer^356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加、平均灰度值明显升高(P〈0.05)。与LC组比较,用药后LP1组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组织Tau-pSer^356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与P1组比较,用药后LP1组、P24组潜伏期明显缩短,海马区Tau-pSera^356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与P24组比较,用药后LP24组潜伏期明显缩短,海马区Tau-pSer^356表达阳性细胞数减少、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六组原平台区域进入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LC组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完整,尼氏体深染并广泛分布于胞浆和树突;其余四组神经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及核溶解,尼氏体淡染。结论L-655,708可下调丙泊酚麻醉大鼠海马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减轻大鼠认知功能损害;丙泊酚麻醉后大鼠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磷酸化Tau蛋白高表达、神经细胞及尼氏体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L-655 708 认知功能 TA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进行脊柱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成明 李玉兰 +2 位作者 刘映龙 吕兴华 万占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6-648,共3页
目的比较使用和不使用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进行脊柱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70例ASAⅠ或Ⅱ级脊柱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研究组(T组)和对照组(C组)。用琥珀酰胆碱诱导插管后,T组只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C组按常规使用阿曲库铵。术中维持BIS... 目的比较使用和不使用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进行脊柱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70例ASAⅠ或Ⅱ级脊柱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研究组(T组)和对照组(C组)。用琥珀酰胆碱诱导插管后,T组只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C组按常规使用阿曲库铵。术中维持BIS值在30~60之间,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T_0)、插管后即刻(T_1)、切皮时(T_2)、手术后30min(T_3)、60min(T_4)和拔管时(T_5)的BIS值和TOFr,比较两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20min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及不良反应,术后请手术医师评价肌松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瑞芬太尼用量、外科肌松效果评价、术中体动次数、血管活性药使用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2~T_5时T组TOFr明显高于C组(P<0.01),T_5时T组BIS明显高于C组(P<0.05)。丙泊酚用量多于C组(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1或P<0.05),拔管后20minOA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无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进行脊柱手术患者呼吸恢复早、拔管快、清醒程度好,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肌松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通过CX43调控铁死亡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5
作者 孔令国 冷玉芳 +1 位作者 马小杰 慕佳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71-1781,共11页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通过间隙蛋白43(connexin-43,CX43)调控铁死亡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方法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瑞马唑仑与CX43蛋白的结合亲和力。采用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72只,6~8周龄,体质...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通过间隙蛋白43(connexin-43,CX43)调控铁死亡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方法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瑞马唑仑与CX43蛋白的结合亲和力。采用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72只,6~8周龄,体质量20~25 g。实验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小鼠分为(n=6):假手术组(S组)、I/R组(I/R1组)、I/R+瑞马唑仑10 mg/kg组(RM10组)、I/R+瑞马唑仑20 mg/kg组(RM20组)、I/R+瑞马唑仑40 mg/kg组(RM40组);实验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小鼠分为(n=6):I/R组(I/R2组)、Erastin组(E组)、I/R+瑞马唑仑40 mg/kg组(RM40-2组)、I/R+Fer-1组(Fer-1组)、Erastin+瑞马唑仑40 mg/kg组(ERM组);实验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小鼠分为(n=6):I/R+RM+oe-NC组(oe-NC组)和I/R+RM+oe-CX43组(oe-CX43组)。Fer-1组于再灌注前1 h腹腔注射Fer-15 mg/kg,E组于造模前1 d腹腔注射Erastin 10 mg/kg,各剂量瑞马唑仑组、oe-NC组及oe-CX43组于造模前30 min尾静脉注射瑞马唑仑,oe-NC组和oe-CX43组分别于给瑞马唑仑前48 h尾静脉注射空载载体病毒及过表达CX43载体病毒。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30 min的方法构建小鼠肠I/R损伤模型。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行Chiu’s评分评估肠黏膜损伤程度;比色法检测Fe^(2+)、总铁、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DHE探针测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RT-qPCR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的表达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瑞马唑仑与CX43蛋白结合能为-6.699 kcal/mol。与S组相比,I/R1组Chiu’s评分升高,CX43表达上调(P<0.05),Fe^(2+)、总铁、ROS、MDA含量升高(P<0.05),GPX4和SLC7A11表达下调(P<0.05),肠道组织学损伤程度加重。与I/R组相比,RM40组Chiu’s评分降低;RM40组和Fer-1组CX43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Fe^(2+)、总铁、ROS和MDA含量降低(P<0.05),GPX4和SLC7A11表达上调(P<0.05),肠道组织学损伤程度减轻。与E组相比,ERM组CX43表达下调(P<0.05),Fe^(2+)、总铁、ROS、MDA含量降低(P<0.05),GPX4和SLC7A11表达上调(P<0.05),肠道组织学损伤程度减轻。与oe-NC组相比,oe-CX43组CX43表达上调(P<0.05),Fe^(2+)、总铁、ROS、MDA含量升高(P<0.05),GPX4和SLC7A11表达下调(P<0.05),肠道组织学损伤程度加重。结论瑞马唑仑通过下调CX43表达抑制铁死亡减轻肠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马唑仑 间隙蛋白43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通过β-catenin/c-Myc通路抑制有氧糖酵解缓解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6
作者 龚禹 雷娇 +3 位作者 张铭 谢菁 李若男 马玉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0,共9页
目的 探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SA-AK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的方法构建小鼠SA-AKI模型。将24只6~8周龄的雄性C57... 目的 探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SA-AK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的方法构建小鼠SA-AKI模型。将24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体质量为20~25 g),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LPS组),腹腔注射LPS(15 mg/kg);芍药苷组(LPS+PF组),LPS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PF(50 mg/kg);β-catenin特异性激动剂BML284组(LPS+PF+BML284组),LPS造模前30 min,先腹腔注射PF(50 mg/kg),再腹腔注射BML284(10 mg/kg)。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Paller评分;采用ELISA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乳酸,以及肾组织己糖激酶2(hexokinase2,HK2)、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总β-连环蛋白(beta-catenin, β-catenin)、磷酸化β-cateninY654(p-β-cateninY654)、细胞核β-catenin以及c-骨髓细胞瘤癌基因蛋白(c-myelocytomatosis oncogene gene, c-Myc)的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HE染色显示肾脏组织受损,Paller评分升高(P<0.05),血清Scr、NGAL增加(P<0.05),肾组织HK2、LDHA及血清乳酸等有氧糖酵解指标和IL-1β、IL-18含量增多(P<0.05),肾组织总β-catenin、p-β-cateninY654、细胞核β-catenin以及c-Myc表达上升(P<0.05)。与LPS组相比,LPS+PF组HE染色显示肾脏组织损伤减轻,Paller评分下降(P<0.05),血清Scr、NGAL降低(P<0.05),肾组织HK2、LDHA及血清乳酸等有氧糖酵解指标和IL-1β、IL-18含量减少(P<0.05),肾组织总β-catenin、p-β-cateninY654、细胞核β-catenin以及c-Myc表达下调(P<0.05)。与LPS+PF组比较,LPS+PF+BML284组HE染色显示肾脏组织受损加重,Paller评分升高(P<0.05),血清Scr、NGAL增加(P<0.05),肾组织HK2、LDHA及血清乳酸等有氧糖酵解指标和IL-1β、IL-18含量增多(P<0.05),肾组织总β-catenin、p-β-cateninY654、细胞核β-catenin以及c-Myc表达上升(P<0.05)。结论 PF可以缓解SA-AKI,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β-catenin/c-Myc通路,降低肾组织有氧糖酵解水平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芍药苷 有氧糖酵解 β-catenin/c-Myc通路 BML2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讨芍药苷对脓毒症肠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7
作者 雷娇 张铭 +4 位作者 龚禹 李若男 谢菁 张彬枫 马玉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554,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芍药苷(P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肠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赤芍治疗脓毒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分子对接用于探究PF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芍药苷(P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肠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赤芍治疗脓毒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分子对接用于探究PF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结合活性。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脓毒症肠损伤模型。造模24 h后取材,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Chiu's评分;ELISA检测肠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肠通透性指标二胺氧化酶(DAO)、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血清D-乳酸及有氧糖酵解产物L-乳酸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SIRT1、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赤芍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可通过作用于SIRT1等靶点治疗脓毒症。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F与SIRT1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LPS组HE染色显示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Chiu's评分升高,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升高,DAO、I-FABP含量下降(P<0.05),血清D-乳酸、L-乳酸含量增加(P<0.05),SIRT1表达下调,PKM2、NLRP3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比较,LPS+PF组HE染色和Chiu's评分显示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肠组织IL-1β、IL-18含量下降,DAO、I-FABP含量升高(P<0.05),血清D-乳酸、L-乳酸含量减少(P<0.05),SIRT1表达上调,PKM2、NLRP3表达下调(P<0.05);与LPS+PF组比较,LPS+PF+EX527组HE染色显示肠组织病理损伤加重,Chiu's评分升高,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升高,DAO、I-FABP含量下降(P<0.05),血清D-乳酸、L-乳酸含量增加(P<0.05),SIRT1表达下调,PKM2、NLRP3表达上调(P<0.05)。结论:PF可以缓解小鼠脓毒症肠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表达,抑制PKM2介导的有氧糖酵解进而降低NLRP3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损伤 芍药苷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M2型丙酮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而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8
作者 慕佳璐 冷玉芳 +1 位作者 马小杰 孔令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2-1217,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造模(I/R)组、给药(I/R+RSV)组和抑制剂(I/R+RSV+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组,每组6...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造模(I/R)组、给药(I/R+RSV)组和抑制剂(I/R+RSV+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组,每组6只。I/R组、给药组和抑制剂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恢复灌注2 h建立肠I/R损伤模型,sham组仅分离血管不夹闭。给药组和抑制剂组于造模前5 d,每天腹腔注射15 mg/kg RSV,其余两组腹腔注射等量0.1%二甲基亚砜。抑制剂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10 mg/kg的XAV939。再灌注2 h后获取肠组织,之后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肠组织病理变化,Chiu评分标准对小鼠肠组织进行病理损伤评估;TUNEL法测定肠黏膜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ELISA法检测二胺氧化酶(DAO)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Chiu评分升高;小鼠肠组织DAO水平和AI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Wnt3a和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I/R组相比,给药组Chiu评分降低;小鼠肠组织DAO水平和AI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Wnt3a和β-catenin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给药组相比,抑制剂组Chiu评分升高;小鼠肠组织DAO水平和AI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Wnt3a和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Trendelenburg体位时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禹琦 李玉兰 +1 位作者 陈军 王丽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Trendelenburg体位(简称T位)时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40例,常规全身麻醉后行颈内静脉球部置管,监测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腹后(T3)、T位即刻(T4)、T位后3...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Trendelenburg体位(简称T位)时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40例,常规全身麻醉后行颈内静脉球部置管,监测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腹后(T3)、T位即刻(T4)、T位后30min(T5)、体位恢复后(T6)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计算脑灌注压(CPP)。同时测量颈内静脉压,并于T2、T5采颈内静脉球部、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颈内静脉氧分压差(Da-jvO2)、二氧化碳分压差(Da-jvCO2)、血乳酸浓度差(Da-jvLac)和血糖浓度差(Da-jvGlu)。结果与T1时比较,T2时患者Vm、CPP明显降低(P〈0.05);与T2时比较,T4~T6时Vm明显升高(P〈0.05),T4、T5时PI、CVP和T5时RI、CPP明显升高(P〈0.05);T5时Da-jvO2明显降低(P〈0.05),Da-jvCO2、SjvO2明显升高(P〈0.05)。结论 Trendelenburg体位30min存在大脑过度灌注和脑氧摄取量减少,但未造成明显脑组织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速度 头低脚高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扁豆碱对异氟醚麻醉大鼠炎性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锋 李玉兰 +1 位作者 刘玉强 刘景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 探讨毒扁豆碱对异氟醚麻醉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吸入含有30%氧气的空氧混合气体6 h;异氟醚组(Ⅰ组)吸入1.4%的异氟醚6 h;毒扁豆碱+异氟醚组(PI组)与毒扁... 目的 探讨毒扁豆碱对异氟醚麻醉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吸入含有30%氧气的空氧混合气体6 h;异氟醚组(Ⅰ组)吸入1.4%的异氟醚6 h;毒扁豆碱+异氟醚组(PI组)与毒扁豆碱组(P组)腹腔注射毒扁豆碱100 μg/kg,每8小时一次,共3次.首次给药后,PI组吸入1.4%异氟醚6 h;P组吸入同浓度载气6h.麻醉结束行动脉血气分析,12h后取海马组织,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含量,RT-PCR法检测capase-3 mRN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学变化.麻醉后第2~7天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四组大鼠动脉血气指标、血糖和海马TNF-α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和P组比较,Ⅰ组和PI组大鼠海马IL-1β、IL-6含量、capase-3 mRNA明显升高,第4~6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探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Ⅰ组比较,PI组大鼠海马IL-1β、IL-6含量、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降低,第4~6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探索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毒扁豆碱改善了异氟醚麻醉引起的大鼠认知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炎性反应及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扁豆碱 异氟醚 炎症 凋亡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室旁核在全身麻醉和睡眠觉醒神经通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芸菲 陈苏衡 +2 位作者 于恺华 鲍振星 李玉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436-1440,共5页
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ic nucleus,PVT)是觉醒的关键核团。PVT在正常睡眠的觉醒调节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但在麻醉中其作用可能随着所处麻醉阶段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将围绕PVT觉醒功能神经通路来综述其在睡眠和麻醉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丘脑室旁核 全身麻醉 睡眠 觉醒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12
作者 范杞森 蓝岚 +23 位作者 吴镜湘 邱源 徐桂萍 王江 吴多志 罗金辉 冉建 李颖芬 潘鹏 张兵 周月兰 张奕文 许学兵 刘亚涛 王迎斌 王燕 王玉龙 胡友洋 王寿世 孟宏伟 徐海霞 唐培佳 庄小雪 张灿洲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第13期1945-1951,共7页
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是一种适合个体化的精准麻醉,鉴于这种麻醉方式对于呼吸功能调控提出更高要求,《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需求,针对保留自主呼吸胸科手术麻醉的适应... 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是一种适合个体化的精准麻醉,鉴于这种麻醉方式对于呼吸功能调控提出更高要求,《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需求,针对保留自主呼吸胸科手术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评估、麻醉实施、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制订详细的指导方案,旨在规范此麻醉方式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自主呼吸 胸科手术麻醉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55212-2通过调控mTOR/HIF-1α/PFKFB3信号通路抑制糖酵解并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倩雯 董旭鹏 +3 位作者 马源 刘澈 张铭 马玉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1-526,共6页
目的:探究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WIN)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并探讨其通过糖酵解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创建小鼠脓毒症ALI模型。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LPS组(... 目的:探究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WIN)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并探讨其通过糖酵解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创建小鼠脓毒症ALI模型。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LPS组(腹腔注射10 mg/kg LPS)、LPS+WIN组(注射LPS前30 min腹腔注射1 mg/kg WIN)和LPS+WIN+MHY148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活化剂]组(LPS造模前1 d腹腔注射10 mg/kg MHY1485,并在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1 mg/kg WIN和10 mg/kg MHY1485),每组6只。造模24 h后取材,计算肺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乳酸和乳酸脱氢酶A(LDH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3(PFKFB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相比于control组,LPS组小鼠肺指数增加,HE染色显示肺组织受损,肺组织中IL-10水平降低(P<0.05),IL-1β水平升高(P<0.05),血清乳酸和LDHA水平升高(P<0.05),磷酸化mTOR(p-mTOR)、HIF-1α和PFKFB3蛋白水平升高(P<0.05)。相较于LPS组,LPS+WIN组肺指数降低(P<0.05),HE染色显示肺组织受损减轻,肺组织IL-1β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血清乳酸和LDHA水平降低(P<0.05),p-mTOR、HIF-1α和PFKFB3蛋白水平降低(P<0.05)。相较于LPS+WIN组,LPS+WIN+MHY1485组肺指数增加,HE染色显示肺组织受损,肺组织IL-1β水平升高(P<0.05),IL-10水平降低(P<0.05),血清乳酸和LDHA水平升高(P<0.05),p-mTOR、HIF-1α和PFKFB3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WIN55212-2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ALI,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TOR/HIF-1α/PFKFB3信号通路,抑制糖酵解,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55212-2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糖酵解 mTOR/HIF-1α/PFKFB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通过P2X7受体抑制非经典焦亡减轻腹腔感染小鼠肠黏膜损伤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源 段倩雯 +3 位作者 董旭鹏 刘澈 张铭 马玉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目的 探究柚皮苷(naringin, Ng)在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IAI)小鼠肠黏膜损伤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建立IAI小鼠肠黏膜损伤模型。64只健康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目的 探究柚皮苷(naringin, Ng)在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IAI)小鼠肠黏膜损伤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建立IAI小鼠肠黏膜损伤模型。64只健康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6):对照组(Control组,0.2 mL PBS),脂多糖组(LPS组,LPS 10 mg/kg),柚皮苷组(Ng组,Ng 50 mg/kg+LPS 10 mg/kg)和BzATP组(BzATP 5 mg/kg+Ng 50 mg/kg+LPS 10 mg/kg)。Ng和BzATP在造模前1 h进行腹腔注射,Control组予以等量PBS。各组于造模24 h随机选6只小鼠获取回肠。HE染色观察回肠黏膜病理学变化和Chiu’s评分;免疫荧光观察肠黏膜P2X7、焦亡效应蛋白GSDMD、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表达和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组织P2X7和焦亡效应蛋白NLRP3、Caspase11、GSDMD及GSDMD-N表达量;ELISA检测回肠炎症因子IL-1β、IL-18和IL-10水平。记录7 d内小鼠脓毒症评分(mouse sepsis score, MSS)。结果 LPS组与Control组相比,MSS和Chiu’s评分增高(P<0.05),回肠黏膜炎性损伤;肠黏膜P2X7、GSDMD和CD68免疫荧光分布一致且信号增强(P<0.05);促炎因子IL-1β、IL-18水平上升,抗炎因子IL-10水平下降(P<0.05);回肠组织P2X7、NLRP3、Caspase11、GSDMD和GSDMD-N蛋白表达增加(P<0.05)。Ng组与LPS组相比,MSS下降;HE染色和Chiu’s评分表明肠黏膜炎性损伤减轻;P2X7、GSDMD、CD68荧光信号减弱(P<0.05);IL-1β、IL-18水平下降(P<0.05),IL-10水平上升(P<0.05);P2X7、NLRP3、Caspase11、GSDMD和GSDMD-N蛋白表达下降(P<0.05)。BzATP组实验结果与Ng组相反。结论 IAI小鼠肠黏膜P2X7受体表达升高,Caspase11介导的非经典焦亡发生,加重其肠黏膜损伤;Ng可能通过抑制P2X7受体调控非经典焦亡,改善IAI小鼠肠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肠黏膜损伤 非经典焦亡 胱天蛋白酶11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通过JNK/NEK7/NLRP3通路缓解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铭 雷娇 +3 位作者 龚禹 谢菁 李若男 马玉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11-1717,共7页
目的:基于细胞焦亡和JNK/NEK7/NLRP3通路,研究芍药苷(PF)对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小鼠SA-AKI模型。雄性6~8周龄C57BL/6J小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control,Con)组(在相... 目的:基于细胞焦亡和JNK/NEK7/NLRP3通路,研究芍药苷(PF)对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小鼠SA-AKI模型。雄性6~8周龄C57BL/6J小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control,Con)组(在相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含DMSO的PBS);LPS组(腹腔注射LPS 15 mg/kg);LPS+PF组(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PF 50 mg/kg),LPS+PF+anisomycin组(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PF 50 mg/kg和JNK激动剂anisomycin 20 mg/kg)。造模后24 h取材,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进行肾损伤Paller评分;ELISA检测肾损伤标志物:血肌酐(Scr)、肾损伤分子1(KIM-1)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p-JNK)、NIMA相关激酶7(NEK7)、Nod样受体蛋白3(NLRP3)、gasdermin D的N端片段(GSDMD-N)蛋白变化。结果:相较于Con组,LPS组HE染色显示肾组织发生充血水肿,肾小管扩张管腔内出现颗粒或细胞样管型,肾间质出现充血水肿,Paller评分升高,Scr、血清KIM-1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IL-1β、IL-18水平升高(P<0.05),p-JNK、NEK7、NLRP3、GSDMD-N表达上升(P<0.05)。相较于LPS组,LPS+PF组HE染色及肾损伤Paller评分显示肾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减轻,Scr、血清KIM-1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IL-1β、IL-18水平降低(P<0.05),p-JNK、NEK7、NLRP3、GSDMD-N蛋白表达下降(P<0.05)。相较于LPS+PF组,LPS+PF+anisomycin组HE染色及肾损伤Paller评分显示肾组织病理损伤加重,Scr、血清KIM-1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IL-1β、IL-18水平升高(P<0.05),p-JNK、NEK7、NLRP3、GSDMD-N表达上升(P<0.05)。结论:芍药苷可能通过抑制JNK/NEK7/NLRP3信号通路,减轻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改善SA-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芍药苷 细胞焦亡 NIMA相关激酶 Nod样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劳累对小鼠脾脏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三春 陈苏衡 +4 位作者 于恺华 郭鸿 廖阅 鲍振星 李玉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7-433,共7页
目的探讨过度劳累(过劳)对小鼠脾脏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对照(C)组、过劳15 d(W1)组、过劳30 d(W2)组。W1、W2组每日强迫水中站立8 h+束缚3 h,分别持续15、30 d,C组无特殊处理。观察测量... 目的探讨过度劳累(过劳)对小鼠脾脏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对照(C)组、过劳15 d(W1)组、过劳30 d(W2)组。W1、W2组每日强迫水中站立8 h+束缚3 h,分别持续15、30 d,C组无特殊处理。观察测量小鼠一般情况、进食量和体质量,造模结束后取血、处死小鼠,分离脾脏和心脏,测量脾脏指数;检测血常规;脾脏行HE染色;采用RT-qPCR法检测小鼠脾脏趋化因子CXC配体12(C-X-C motif chemokin ligand 12,CXCL12)、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和心脏间隙连接蛋白45(connexin 45,Cx45)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脾脏CXCL12、SCF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行心脏Cx45蛋白定量。结果①一般情况:与C组相比,W1组、W2组小鼠毛发粗糙,活跃程度先增加后下降,扎堆、精神状态差;小鼠进食量:W1、W2组显著高于同时间C组;C组小鼠体质量随喂养时间增加而增加,W1、W2组体质量无明显增长;W2组小鼠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②血常规:与C组相比,W2组WBC、RBC数目、HGB浓度显著升高(P<0.05);W1组、W2组PLT数目显著升高(P<0.05);③脾脏HE染色:与C组相比,W2组小鼠脾脏红髓与白髓分界欠清,红髓区域增大;④RT-qPCR检测结果显示:W2组心脏组织Cx45 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脾脏组织SCF 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和W1组(P<0.05);⑤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W1组和W2组小鼠心肌Cx45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⑥ELISA检测结果显示:W2组脾脏组织SC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组和W1组(P<0.05),W1组较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劳可破坏心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增强脾脏造血功能,使全血细胞数目过度增加,形成血液高凝状态,这可能是过劳死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劳累 髓外造血 脾脏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55212-2通过调控AKT/mTOR/PFKFB3信号通路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旭鹏 段倩雯 +3 位作者 马源 刘澈 龚禹 马玉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0-1106,共7页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WIN)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健康小鼠分为4组(n=6):对照组(Control组)、脓毒症组(LPS组)、脓毒症+WIN55212-2组(LPS+WIN组)和脓毒症+WIN...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WIN)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健康小鼠分为4组(n=6):对照组(Control组)、脓毒症组(LPS组)、脓毒症+WIN55212-2组(LPS+WIN组)和脓毒症+WIN55212-2+mTOR激活剂MHY1485组(LPS+WIN+MHY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方法构建脓毒症模型,造模24 h后取材,ELISA测定肾脏组织IL-1β、IL-18和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的含量以及血清Scr、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和乳酸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Paller评分,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p-AKT、p-mTOR及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phosphatase 3,PFKFB3)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HE染色显示肾脏组织受损,Paller评分升高(P<0.05),血清乳酸、Scr、KIM-1含量升高(P<0.05),肾脏组织LDHA、IL-1β、IL-18含量上调(P<0.05),肾脏组织p-AKT、p-mTOR、PFKFB3表达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LPS+WIN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Paller评分降低(P<0.05),乳酸、Scr、KIM-1的含量降低(P<0.05),LDHA、IL-1β、IL-18含量下调(P<0.05),p-AKT、p-mTOR、PFKFB3表达减少(P<0.05)。与LPS+WIN组相比,LPS+WIN+MHY组Paller评分升高(P<0.05),乳酸、Scr、KIM-1的含量升高(P<0.05),LDHA、IL-1β、IL-18含量上调(P<0.05),p-AKT、p-mTOR、PFKFB3表达增加(P<0.05)。结论WIN可以减轻脓毒症AKI,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KT/mTOR/PFKFB3信号通路,降低肾脏组织糖酵解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有氧糖酵解 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影响肺泡巨噬细胞极化
18
作者 葛亮 冷玉芳 +2 位作者 张鹏 孔令国 韩旭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76-2082,共7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实验1:对照组、模型组(1μg/ml LPS)、DEX低、中、高剂量组(1、5、10 mg/kg DEX+1μg/ml LPS);实验2:DEX...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实验1:对照组、模型组(1μg/ml LPS)、DEX低、中、高剂量组(1、5、10 mg/kg DEX+1μg/ml LPS);实验2:DEX高剂量组(10 mg/kg)、DEX高剂量+Colivelin(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组(10 mg/kg DEX+0.5μmol/L Colivelin)。倒置显微镜观察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NR8383细胞中iNOS与Arg1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NR8383细胞中CD86、CD163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R8383细胞表面标志物蛋白TNF-α、iNOS、SOCS、Arg1、TGF-β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R8383细胞间隙有大量细胞碎片,iNOS mRNA、CD86阳性细胞比例、TNF-α、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rg1 mRNA、CD163阳性细胞比例、SOCS、TGF-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DEX低、中、高剂量组NR8383细胞间隙细胞碎片减少,iNOS mRNA、CD86阳性细胞比例、TNF-α、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rg1 mRNA、CD163阳性细胞比例、SOCS、TGF-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olivelin对JAK2/STAT3信号通路再激活可减弱DEX对LPS诱导的NR8383细胞极化作用。结论:DEX抑制LPS诱导的NR8383细胞M1型极化,可能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JAK2/STAT3信号通路 肺泡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反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6
19
作者 康于庆 冷玉芳 +3 位作者 薛兴 张悦 张艳 汪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0-80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反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高血压患者24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四组: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D1组)、0.6μg/kg组(D2组)、0.8〉g/kg组(D3组)、舒芬...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反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高血压患者24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四组: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D1组)、0.6μg/kg组(D2组)、0.8〉g/kg组(D3组)、舒芬太尼0.1μg/kg组(S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注。记录拔管质量评分、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与S组相比,D1、D2、D3组拔管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D1、D2、D3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减少(P〈0.05)。结论0.4~0.8μg/kg右美托咪定能明显减轻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显著提高拔管质量和缩短术后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气管拔管 心血管反应 苏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后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冷玉芳 张悦 +3 位作者 薛兴 张艳 汪涛 康于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组)及盐酸戊乙奎醚组(PHC组)。用弹力橡皮筋完全阻断大鼠双后肢血流3h,PHC组在缺血177min自尾...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组)及盐酸戊乙奎醚组(PHC组)。用弹力橡皮筋完全阻断大鼠双后肢血流3h,PHC组在缺血177min自尾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15mg/kg。三组分别在再灌注即刻(T0)、1h(T1)、3h(T2)、6h(T3)、12h(T4)、24h(T5)取血和肝组织,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光镜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T3时LIR组及PHC组血清ALT、AST活性、肝脏组织MPO活性达到高峰;肝组织SOD活性最低,T1时血清TNF-α浓度达到高峰。与LIR组比较,T1~T3时PHC组血清ALT、AST活性下降,T1时血清TNF-α浓度下降,T1~T4时血清IL-10浓度升高,T1、T3时肝组织MDA含量降低,T1~T5时SOD活性升高,T1~T3时MPO活性下降(P<0.05)。光镜下,PHC组T3时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轻于LIR组。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后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活性氧生成及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肝脏 盐酸戊乙奎醚 活性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