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金刚对小鼠七氟烷麻醉深度和围术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蒋尚 傅巍 +4 位作者 李玉兰 马礼科 康万荣 马雪 臧宏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8-1127,共10页
目的:探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Mem)干预对小鼠七氟烷(Sev)麻醉深度及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脑电图(EEG)监测模型和认知障碍模型。(1)EEG监测部分:将雄性C57BL/6J小... 目的:探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Mem)干预对小鼠七氟烷(Sev)麻醉深度及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脑电图(EEG)监测模型和认知障碍模型。(1)EEG监测部分: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Sev组和Mem+Sev组。麻醉前7 d小鼠头部植入脑电监测电极,麻醉当日Mem+Sev组腹腔注射20 mg/kg溶于生理盐水的Mem;control组和Sev组小鼠按体重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in后Sev组和Mem+Sev组采用400 mL/min O_(2)+3%Sev麻醉5 h,control组采用400 mL/min O_(2)处理5 h;待Sev组和Mem+Sev组小鼠翻正反射恢复后结束3组EEG监测,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时间,分析小鼠EEG爆发抑制比及各波段相对功率变化。(2)Sev麻醉后认知障碍部分:另选同一批次雄性C57BL/6J小鼠,分组同前,麻醉前6 d进行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麻醉当日,Mem+Sev组腹腔注射20 mg/kg溶于生理盐水的Mem,control组和Sev组小鼠按体重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in后Sev组和Mem+Sev组采用400 mL/min O_(2)+3%Sev麻醉5 h,control组采用400 mL/min O_(2)处理5 h;麻醉后3 d进行定位航行测试和空间探索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小鼠取材海马组织。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乙酰胆碱(ACh)水平;钙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Ca2+浓度;HE染色观察海马CA3区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MDA受体GluN1亚基、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淀粉样蛋白(Aβ)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ev组麻醉期间各时间段爆发抑制比均升高,麻醉3 d后逃避潜伏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增加,ACh含量降低,Ca^(2+)浓度增加,GluN1亚基、Aβ和p-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Sev组相比,Mem+Sev组麻醉诱导时间缩短,麻醉期间各时间段爆发抑制比均升高,慢波和δ波相对功率升高(P<0.05);麻醉3 d后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组织IL-1β、TNF-α和ACh含量增加,GluN1亚基、Aβ和p-tau蛋白表达降低(P<0.05);麻醉苏醒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m协同Sev麻醉,加快麻醉诱导,加深Sev麻醉深度,这可能与其增强δ脑电波相对功率有关,但对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Mem干预抑制NMDA受体、Aβ和p-tau蛋白过度表达,并减轻神经炎症,从而缓解Sev麻醉所致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七氟烷 美金刚 爆发抑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铁死亡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2
作者 马小杰 冷玉芳 +1 位作者 慕佳璐 孔令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01-1311,共11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铁死亡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1)利用TCMSP、Pharmmapper和SwissTargetPredictive数据库预测QUE靶基因,在GeneCards、PharmGKB和OMIM数据库收集肠IR损...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铁死亡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1)利用TCMSP、Pharmmapper和SwissTargetPredictive数据库预测QUE靶基因,在GeneCards、PharmGKB和OMIM数据库收集肠IR损伤和铁死亡的相关靶基因,并汇总数据筛选交集基因。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10.0软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QUE与潜在靶点之间可能的结合构象。(2)进行体内实验验证QUE抗肠IR损伤作用及潜在机制。36只6~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体质量(22±2)g]按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6组(n=6):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QUE组(Sham+QUE组)、造模组(IR组)、造模+QUE组(IR+QUE组)、造模+QUE+爱拉斯汀(erastin,Era)组(IR+QUE+Era组)和造模+QUE+硫脲基丁腈盐酸盐(kevetrin hydrochloride,KH)组(IR+QUE+KH组)。建立小鼠肠系膜上动脉缺血45 min再灌注60 min的肠IR模型。HE染色评估小鼠IR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或肠组织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铁死亡指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Fe^(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GPX4)、酰基辅酶A合成化酶4(acyl coenzyme A synthase,ACSL4)和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p53)等蛋白的表达。结果(1)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并去除重复基因共检索到460个QUE靶基因,1552个肠IR损伤靶基因和1967个铁死亡相关靶基因,取交集后获得92个蛋白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QUE与p53结合能为-6.8 kcal/mol,表明二者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2)体内实验表明,相较于IR组,IR+QUE组肠组织损伤减轻且Chiu’s评分降低(P<0.05);血清DAO水平显著降低而肠组织DAO水平升高(P<0.05),并抑制肠组织和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等炎性介质,减少Fe^(2+)蓄积,增加GSH的含量(P<0.05);GPX4蛋白表达上升(P<0.05),ACLS4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然而给予铁死亡或p53激动剂后,相较于IR+QUE组,IR+QUE+Era组和IR+QUE+KH组QUE的治疗作用减弱(P<0.05)。结论QUE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肠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QUE下调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铁死亡 槲皮素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平均动脉压波动轨迹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
3
作者 翁宸翔 李萱羽 +6 位作者 蒋译莎 王雪郦 赵翔 蔡沁奕 马玉虎 张红 刘亚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3-488,共6页
目的 构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波动轨迹模型,分析不同MAP波动轨迹与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接受全身麻醉下ERCP的患者306例,男163例,女143例,年龄18~90岁,BMI<30 kg/m^(2),AS... 目的 构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波动轨迹模型,分析不同MAP波动轨迹与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接受全身麻醉下ERCP的患者306例,男163例,女143例,年龄18~90岁,BMI<30 kg/m^(2),ASAⅠ—Ⅲ级。通过基于群体的轨迹模型(GBTM)识别并构建ERCP术中MAP波动轨迹,根据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人群比例等评价指标选择最佳亚组数的MAP波动轨迹,比较不同亚组的MAP波动轨迹在基线特征、围术期不良事件及POD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MAP波动轨迹与POD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GBTM分析,将306例行ERCP的患者分为三个不同MAP波动轨迹亚组:MAP呈低水平稳定组(L组,n=71)、MAP呈中等水平稳定组(M组,n=157)和MAP呈高水平波动组(H组,n=78)。L组2例(2.8%)、M组3例(1.9%)、H组8例(10.3%)发生POD。与H组比较,M组POD发生率明显降低,MAP方差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L组MAP方差明显降低,舒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用量明显减少,睫毛反应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M组比较,L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以L组作为参照,H组POD发生风险更高,在调整年龄、BMI、ASA分级、Mallampati分级、高血压史构建的模型2中,H组POD发生风险较高,OR=10.08(95%CI 1.11~91.67)(P=0.040);在模型2的基础上调整术前禁食时间、手术时间、睫毛反应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使用镇静药物、发生呼吸抑制、发生低氧血症构建的模型3中,H组POD发生风险较高,OR=13.60(95%CI 1.02~181.20)(P=0.048);趋势性检验显示,三个轨迹与POD的发生呈显著的线性趋势,H组POD发生风险最高(P<0.05)。结论 ERCP术中MAP波动轨迹与POD显著相关,术中MAP波动较大的轨迹提示POD发生风险更高。基于MAP的波动轨迹模型有助于识别POD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术后谵妄 平均动脉压 轨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劳不同时间对小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
4
作者 马雪 廖阅 +3 位作者 邓三春 傅巍 蒋尚 李玉兰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6-761,共6页
目的探讨过劳不同时间对小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SPF级KM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过劳2周组(W2组)、过劳4周组(W4组)及过劳6周组(W6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W2组、W4组、W6组每日强迫水中站立8 h+束缚3 h,... 目的探讨过劳不同时间对小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SPF级KM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过劳2周组(W2组)、过劳4周组(W4组)及过劳6周组(W6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W2组、W4组、W6组每日强迫水中站立8 h+束缚3 h,分别持续2、4、6周。观察小鼠一般状况,每周记录体重变化;造模结束后取血并留取心脏,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消皮素D(GSDMD)蛋白的定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中焦亡相关蛋白[NOD样蛋白受体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GSDMD]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及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含量。结果(1)对照组小鼠体重在2周内稳定增加;W2组2周内体重无明显变化,W4组、W6组第2~6周的体重均高于基础值;与对照组比较,W2组、W4组、W6组第1、2周的体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2组、W4组、W6组小鼠活跃度先增高后下降,全身毛发出现灰暗、脱落现象,精神状态变差。(2)对照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形态正常;与对照组比较,W2组心肌细胞排列较规则,毛细血管充血增加;W4组心肌中血管充血明显增加,细胞间质增生,细胞核周围出现空泡化;W6组心肌间质疏松,脂肪浸润增加,细胞核周围空泡化增多,心肌纤维肿胀,排列紊乱。(3)GSDMD主要定位于心肌细胞质中;与对照组比较,W2组、W4组、W6组NLRP3、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且W6组>W4组>W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比较,W2组、W4组、W6组血清及心肌组织中IL-1β含量明显增加,血清中W6组>W4组和W2组,心肌组织中W6组和W4组>W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W2组与W4组、心肌组织中W4组与W6组IL-1β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W4组、W6组血清及心肌组织中IL-18含量明显增加(P<0.05);血清中W6组和W4组IL-18含量>W2组,心肌组织中W6组>W4组和W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劳可引起小鼠心肌组织结构破坏,焦亡蛋白NLRP3、Caspase-1、GSDMD表达量增加,过劳小鼠心肌炎症反应加剧。心肌细胞焦亡可能是过劳诱发心源性猝死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劳 细胞焦亡 NOD样蛋白受体3 心脏 消皮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阿芬太尼在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玉 冷玉芳 +3 位作者 李东斌 邢阳 常利娅 赵紫岑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42-2648,共7页
目的 研究环泊酚与丙泊酚分别复合小剂量阿芬太尼用于胃肠镜检查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24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择期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62例,男86例,女76例,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2),ASA≤Ⅱ级。将... 目的 研究环泊酚与丙泊酚分别复合小剂量阿芬太尼用于胃肠镜检查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24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择期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62例,男86例,女76例,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2),ASA≤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1例:丙泊酚组(P组)和环泊酚组(C组)。所有患者静注阿芬太尼7μg/kg,30 s后P组静注丙泊酚2 mg/kg、C组静注环泊酚0.4 mg/kg;待患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MOAA/S)≤1分,开始胃镜进镜操作。记录检查时间、镇静成功例数、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记录患者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度。记录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术中体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内镜医师和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镇静成功率、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P组比较,C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C组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2组内镜医师对麻醉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合小剂量阿芬太尼,环泊酚0.4 mg/kg在胃肠镜诊疗中能提供与丙泊酚2 mg/kg相似的镇静效果,诱导和苏醒时间相当;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等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丙泊酚 阿芬太尼 无痛胃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劳诱导小鼠血管内皮屏障功能障碍
6
作者 廖阅 马雪 +2 位作者 邓三春 陈苏衡 李玉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4-1820,共7页
目的研究过劳对小鼠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KM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CON)组、过劳2周(W2)组、过劳4周(W4)组。W2组和W4组采用水中站立+束缚实验分别连续造模2周和4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造模结束后,每组选取4只小鼠... 目的研究过劳对小鼠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KM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CON)组、过劳2周(W2)组、过劳4周(W4)组。W2组和W4组采用水中站立+束缚实验分别连续造模2周和4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造模结束后,每组选取4只小鼠腹腔注射Evans蓝染料,检测血管通透性。另6只小鼠采取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含量,获取动脉组织行切片观察,RT-qPCR法检测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中occludin、claudin-5、ZO-1、JAM-A和黏附连接中V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内皮细胞间连接复合物中claudin-5、ZO-1、VE-cadherin和血管内皮糖萼中Syndecan-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W2和W4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缓慢,毛发脱落,活动减少。与CON组相比,W4组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与CON组相比,W2和W4组血清IL-1β含量增加(P<0.05)。与CON组相比,W2组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膜粗糙不规则,W4组出现内膜断裂现象。与CON组相比,W2组动脉组织中occludin、claudin-5、ZO-1、JAM-A的mRNA表达量增加,W4表达均降低(P<0.05);W2和W4组V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下降(P<0.05)。与CON组相比,W4组claudin-5、ZO-1、VEcadherin和Syndecan-1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过劳随时间的延长可对动脉内皮细胞间连接复合物以及内皮糖萼造成损伤,破坏其屏障功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劳 内皮屏障功能 内皮细胞间连接复合物 血管内皮糖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影响脊髓ERK1和CREB磷酸化改善大鼠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亚涛 刘伟 +2 位作者 王晓庆 万占海 孟宁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1-809,共9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内脏痛大鼠结肠和脊髓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extrae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1,ERK1)和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内脏痛大鼠结肠和脊髓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extrae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1,ERK1)和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的影响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足月雄性SD大鼠(6~8 g)采用结直肠自制球囊扩张(colorectal dilatation,CRD)刺激来构建大鼠IBS模型。动物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ex组、Dex+pc组,模型组、Dex组、Dex+pc组接受CRD刺激,正常组实验动物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Dex组动物每日腹腔注射5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Dex+pc组动物每日腹腔注射5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和pc DNA3.1-CREB,正常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和100 nmol/L的pc DNA3.1-CREB-NC。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ERK1和CREB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p-ERK1、p-CRE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ex组、Dex+pc组大鼠脊髓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ERK1和CREB的mRNA的表达、p-ERK1、p-CREB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Dex组、Dex+pc组大鼠脊髓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ERK1和CREB的mRNA的表达、p-ERK1、p-CREB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Dex组比较,Dex+pc组大鼠脊髓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ERK1和CREB的mRNA的表达、p-ERK1、p-CREB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抑制慢性功能性内脏痛大鼠脊髓组织的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抑制ERK1和CREB的磷酸化来发挥结肠和脊髓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慢性功能性内脏痛 肠易激综合征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 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立骨化醇通过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林 郝颖香 +3 位作者 张蕾 张天雪 高明晶 冷玉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帕立骨化醇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帕立骨化醇预处理+假手术组(SP组)、肠缺血... 目的:观察帕立骨化醇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帕立骨化醇预处理+假手术组(SP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帕立骨化醇缺血预处理组(P组)。S组与SP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IR组与P组建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后再灌注2 h,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模型;SP组与P组在术前24 h经腹腔注射0.3μg/kg帕立骨化醇,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再灌注2 h时处死小鼠,距回肠末端5 cm取得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结果,根据Chiu’s评分标准对肠黏膜损伤进行病理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 HMGB1)、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 TLR4)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及SP组相比,IR组及P组小肠Chiu’s评分明显上升,IR组肠DAO、TNF-α、IL-6含量及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IR组相比,P组Chiu’s评分、DAO、TNF-α、IL-6含量及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立骨化醇 缺血再灌注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通过抑制NLRP3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焦亡 被引量:7
9
作者 曹雪芬 冷玉芳 +3 位作者 韩晓霞 侯小煜 吕兴娇 Janvier NIBARUTA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01-1208,共8页
目的:评价川芎嗪在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焦亡的关系。方法:选用8~12周龄、体质量20~25 g的SPF级雄性C57BL/6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6):假手术组(S1组)、缺血再灌注组(I/R1组)、... 目的:评价川芎嗪在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焦亡的关系。方法:选用8~12周龄、体质量20~25 g的SPF级雄性C57BL/6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6):假手术组(S1组)、缺血再灌注组(I/R1组)、I/R+川芎嗪处理组:15 mg/kg(T15组)、30 mg/kg(T30组)、60 mg/kg(T60-1组)、120 mg/kg(T120组)。另选用同规格小鼠30只,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2组)、I/R组(I/R2组)、I/R+DMSO组(DMSO组)、I/R+川芎嗪60 mg/kg组(T60-2组)和I/R+DMSO+川芎嗪60 mg/kg+尼日利亚菌素组(nigericin sodium salt,NSS,T60+NSS组)。I/R组、DMSO组、川芎嗪各组和T60+NSS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恢复灌注2 h建立肠I/R模型,S组仅分离血管不夹闭。T60+NSS组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激动剂NSS 4 mg/kg,川芎嗪各组和T60+NSS组于造模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川芎嗪。再灌注2 h后抽取小鼠心脏血,采用ELISA法测量IL-1β和IL-18表达水平。取小肠组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采用Chiu's评分评估肠黏膜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中NLRP3、Caspase-1及GSDM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1组相比,I/R1组小肠组织的Chiu's评分,血浆IL-1β、IL-18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R1组相比,T60-1、T120组的Chiu's评分,IL-1β、IL-18水平降低(P<0.05)。与T60组相比,T120组的Chiu's评分降低(P<0.05)。与S2组相比,I/R2组的Chiu's评分,IL-1β、IL-18表达水平和肠组织NLRP3、GSDMD、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I/R2组相比,T60-2组的Chiu's评分,IL-1β、IL-18表达水平和NLRP3、GSDMD、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T60-2组相比,T60+NSS组的Chiu's评分,IL-1β、IL-18水平和NLRP3、GSDMD、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川芎嗪可减轻小鼠肠I/R损伤,并随剂量增加保护作用增加,其作用与抑制NLRP3炎性小体激活减轻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细胞焦亡 NLRP3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