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 被引量:1
1
作者 柯义兵 丁永宏 +3 位作者 阿布都克热木·达吾提 郭浩然 兰志杰 王勇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somes,EXOs)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的影响。方法(1)分离提取培养C57BL/6J小鼠BMSCs。(2)提取并鉴定BMSCs-EXOs。(3)C2...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somes,EXOs)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的影响。方法(1)分离提取培养C57BL/6J小鼠BMSCs。(2)提取并鉴定BMSCs-EXOs。(3)C2C12细胞成肌分化。(4)将肌管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马血清培养基培养48 h)、地塞米松组(DEX、浓度为10μmol·L^(-1)的DEX干预肌管48 h)、外泌体组(EXOs、外泌体干预肌管48 h)、外泌体抑制剂组(GW4869、10μmol的GW4869干预BMSCs后提取的外泌体干预肌管48 h)。48 h后测量各组肌管直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肌肉萎缩及成肌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BMSCs呈长梭形,BMSCs-EXOs在透射电镜下为圆形的双层膜结构,直径约200 nm,且高表达CD9、CD63和CD81。相比于Control组,DEX组细胞活性降低(P<0.01),肌管细胞直径减少(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1)的表达明显上调,MYOD(P<0.01)蛋白表达降低;相比于DEX组,BMSCs-EXOs组细胞活性升高(P<0.01),肌管细胞直径增加(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1)的表达明显下调,MYOD(P<0.01)蛋白表达升高;相比于BMSCs-EXOs组,BMSCs-EXOs(GW4869)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肌管细胞直径减少(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5)的表达上调,MYOD(P<0.0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BMSCs-EXOs)可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地塞米松 肌管 肌肉萎缩 C2C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药物递送系统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宝林 李雪雪 +2 位作者 尚志忠 王铭川 王昕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椎间盘退变(IDD)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目前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但只能缓解症状,效果并不显著。近年来,纳米颗粒由于其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延长体循环、持续和控释以及精确药物靶向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研究。纳米... 椎间盘退变(IDD)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目前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但只能缓解症状,效果并不显著。近年来,纳米颗粒由于其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延长体循环、持续和控释以及精确药物靶向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研究。纳米颗粒药物递送系统可递送蛋白质、药物、基因和细胞等,促进组织和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为治疗IDD带来了希望。但如何将实验数据转化为可应用于人类的实际疗法仍然面临挑战。本文总结近几年基于纳米颗粒治疗IDD的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颗粒所面临的挑战提出见解和展望,以期为纳米颗粒治疗IDD向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纳米颗粒 药物递送 载体 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miRNA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杜鑫 宋正东 +1 位作者 陈国良 王文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24,共5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疾病,会导致损伤平面以下严重的功能和感觉障碍。目前,治疗SCI的方法包括脊髓减压手术、药物和物理治疗,然而,上述治疗方法均无法显著改善脊髓功能~([1])。近年来,细胞治疗被...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疾病,会导致损伤平面以下严重的功能和感觉障碍。目前,治疗SCI的方法包括脊髓减压手术、药物和物理治疗,然而,上述治疗方法均无法显著改善脊髓功能~([1])。近年来,细胞治疗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研究发现,细胞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通过外泌体(exosomes)所介导,且外泌体中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起主要的治疗作用~([2])。笔者就外泌体miRNA治疗SCI的潜在机制进行综述,为SCI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恢复 MIRNA 细胞治疗 综述 外泌体 治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UNC5B-AS1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骨肉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3
4
作者 阳庆林 张怀斌 +3 位作者 兰志杰 秦庆庆 王一坤 王勇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2-1088,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UNC5B-AS1调控骨肉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UNC5B-AS1在骨肉瘤细胞MG63、骨肉瘤细胞U2OS和成骨细胞hFOB1.19中的表达情况;对骨肉瘤细胞中的UNC5B-AS1进...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UNC5B-AS1调控骨肉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UNC5B-AS1在骨肉瘤细胞MG63、骨肉瘤细胞U2OS和成骨细胞hFOB1.19中的表达情况;对骨肉瘤细胞中的UNC5B-AS1进行过表达和敲低后,通过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同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过表达和敲低UNC5B-AS1对NF-κB信号通路关键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相比于正常成骨细胞hFOB1.19,UNC5B-AS1在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中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过表达UNC5B-AS1明显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使骨肉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升高,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NF-κB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敲低UNC5B-AS1的表达明显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使骨肉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NF-κB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lncRNA UNC5B-AS1在骨肉瘤细胞中呈高表达,且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来影响骨肉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lncRNA UNC5B-AS1 NF-ΚB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miRNA轴调控骨肉瘤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阳庆林 柯义兵 +2 位作者 兰志杰 郭浩然 王勇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1-754,共4页
骨肉瘤是起源于骨组织的高度恶性原发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lncRNA与miRNA是常见的非编码RNA,两者之间存在调控关系,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研究表明,lncRNA与miRNA在骨肉瘤中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表达,对骨... 骨肉瘤是起源于骨组织的高度恶性原发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lncRNA与miRNA是常见的非编码RNA,两者之间存在调控关系,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研究表明,lncRNA与miRNA在骨肉瘤中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表达,对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并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调控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该文就lncRNA、miRNA的调控关系和lncRNA-miRNA轴相关信号通路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作一综述,旨在为骨肉瘤的分子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非编码RNA lncRNA-miRNA轴 信号通路 分子机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丛 陈根元 +3 位作者 杨成业 萧文耀 侯卫华 胡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中,对17例连续2个节段病变的患者采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术。T12~L1 4例,L1~L2 7例,L2...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中,对17例连续2个节段病变的患者采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术。T12~L1 4例,L1~L2 7例,L2~L3 6例。影像学检查均有椎旁小脓肿;术前后凸Cobb角22°~50°,平均31.2°;均伴神经功能障碍,ASIA分级C级9例,D级8例。术前、术后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脊髓、大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手术时间155.4±21.6min,出血量511.8±98.2ml,输血量164.7±157.9ml,住院时间14.7±1.0d。术后2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性刺激症状,1~2周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半年原切口皮下寒性脓肿形成并溃破,经换药治疗后痊愈。随访13~47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分别为13.0°±5.6°和14.8°±5.8°,矫正率和丢失率分别为58.3%、5.8%。术后4~7个月植骨均愈合,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及脱落,均无结核复发。末次随访时3例术前ASIA C级患者恢复至D级,余均恢复至E级。结论:对连续2节段胸腰椎(T12~L3)结核患者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采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术 打压植骨 内固定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对比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meta评价 被引量:28
7
作者 朱庆龄 杨声坪 +2 位作者 刘倩 叶新华 陈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评价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所有喜炎平对比利巴韦林治疗手足... 目的评价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所有喜炎平对比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合格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随机对照试验,共3 314例手足口病患儿。喜炎平组在总有效率、热退时间和疹退时间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17,95%CI:1.12~1.23;MD=-1.56,95%CI:-2.10^-1.02;MD=-1.41,95%CI:-1.90^-0.93)。两组中发生不良反应均较少,且在停药后均可恢复正常。结论目前证据表明,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 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 系统评价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董晓燕 李玮 +5 位作者 陶贵彦 张莉 赵娟 刘建妮 李霞 黄德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了解甘肃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0-12月,便利抽样选取甘肃省5个地市10所医院的85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灾害护理能力... 目的了解甘肃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0-12月,便利抽样选取甘肃省5个地市10所医院的85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为(108.63±30.12)分,条目均分为(2.86±0.79)分,得分最高的5个条目均属灾害护理技能维度;科室、灾害救援和灾害培训相关经历是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甘肃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理管理部门应构建完善的灾害护理继续教育课程和培训体系,尤其要加强对非急诊科护士及无灾害相关经历护士的培训,从而促进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护理 甘肃护士 灾害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曹立颖 王建民 +1 位作者 杨声坪 姜明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6-52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椎体成形术和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杂... 目的系统评价椎体成形术和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杂志。检索不受语种限制,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11月。收集以椎体成形术和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s,共614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与保守治疗相比,随访1、4、12、24、48w时椎体成形术在缓解疼痛方面更明显;在新发骨折发生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相比,随访4w时椎体成形术在缓解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活动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并无明显优势。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椎体成形术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远期疗效还需更大量的高质量文献提供科学的证据。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和病例数量的局限,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外侧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立颖 赖瑞敏 王建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3-1045,共3页
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出现,是脊柱外科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微创化手术已逐渐成为脊柱外科发展的趋势。椎间融合由于具有稳定脊柱前中柱的生物力学优势而成为腰椎融合的主要术式。目前微创化腰椎融合的主要术式有:
关键词 椎间融合术 极外侧 微创化手术 脊柱外科 腰椎融合 微创技术 现代技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触对早产儿早期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章江琳 张莉 +2 位作者 虎洁婷 田金徽 张彩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3-1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抚触对早产儿早期的干预效果。方法2017年5月,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 目的系统评价抚触对早产儿早期的干预效果。方法2017年5月,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抚触干预对早产儿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局指标包括体质量、身长、头围、摄奶量、呼吸系统并发症、胃潴留、腹胀、血胃动素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5月8号。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RCT,1114例早产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抚触可增加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摄奶量和血胃动素水平,并降低早产儿胃潴留、腹胀及呼吸系统疾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抚触可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并有降低胃肠功能紊乱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 早产儿 干预效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定碱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p38、i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巍 李业成 +1 位作者 黄菱 周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探讨槐定碱(sophoridine,SRI)在内毒素导致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实验细胞分为5组(n=6):空白对照组、LPS组、槐定碱组、SB203580组、SB203580+槐定碱组,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槐定碱(sophoridine,SRI)在内毒素导致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实验细胞分为5组(n=6):空白对照组、LPS组、槐定碱组、SB203580组、SB203580+槐定碱组,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p38 mRNA表达量;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p-p38与iNOS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槐定碱组与LPS组比较p-p38蛋白表达量和p38 mRNA表达量降低,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表明槐定碱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p-p38蛋白表达和p38 mRNA表达量;与LPS组比较,槐定碱组iNOS蛋白表达量降低,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SB203580+槐定碱组iNOS蛋白表达量低于槐定碱组和SB203580组(P<0.01),表明槐定碱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下游iNOS蛋白表达,并且与SB203580有协同作用。结论槐定碱可以通过抑制p38MAPK位点而下调p-p38、iNOS蛋白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定碱 脂多糖 SB203580 磷酸化P38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RAW264.7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抑制RANKL/RANK/TRAF6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超 李强强 +3 位作者 王雄 赵辉 叶仲夺 王勇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8-492,508,共6页
目的探究异甘草素对骨质疏松(OP)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是否与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RANK)/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信号通路有关。方法采用去势法建立绝经后OP大鼠模型,造模2周后将大... 目的探究异甘草素对骨质疏松(OP)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是否与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RANK)/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信号通路有关。方法采用去势法建立绝经后OP大鼠模型,造模2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戊酸雌二醇0.09 mg/kg)、异甘草素低(10 mg/kg)、中(20 mg/kg)、高(4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给药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雌二醇(E_(2))水平;Micro-CT扫描观察骨微结构指标;HE染色观察股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股骨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股骨RANKL、RANK、TRAF6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阳性组与异甘草素各剂量组大鼠骨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可见新生骨小梁;ALP[(107.94±9.83)U/L、(75.27±7.51)U/L、(89.35±9.14)U/L、(106.33±10.02)U/L比(53.79±5.62)U/L]、E_(2)[(27.71±2.67)pg/mL、(18.36±1.82)pg/mL、(23.65±2.28)pg/mL、(27.46±2.71)pg/mL比(14.64±1.59)pg/mL]水平,Tb.Th[(0.36±0.04)mm、(0.23±0.02)mm、(0.28±0.03)mm、(0.36±0.03)mm比(0.12±0.01)mm]、Tb.N[(4.45±0.44)1/mm、(2.67±0.27)1/mm、(3.36±0.34)1/mm、(4.41±0.44)1/mm比(1.51±0.12)1/mm]、BMD[(0.37±0.04)g/cm^(2)、(0.22±0.02)g/cm^(2)、(0.29±0.03)g/cm^(2)、(0.38±0.03)g/cm^(2)比(0.14±0.01)g/cm^(2)]、BV/TV[(11.94±1.23)%、(7.12±0.70)%、(8.49±0.85)%、(11.77±1.16)%比(5.75±0.61)%]以及Runx2表达[(0.84±0.08)、(0.41±0.04)、(0.59±0.06)、(0.82±0.08)比(0.27±0.03)]升高(P<0.05),Tb.Sp[(0.25±0.02)mm、(0.43±0.04)mm、(0.34±0.03)mm、(0.23±0.02)mm比(0.56±0.06)mm]以及RANKL[(0.42±0.04)、(0.86±0.08)、(0.64±0.06)、(0.45±0.04)比(1.09±0.11)]、RANK[(0.39±0.04)、(0.81±0.08)、(0.67±0.06)、(0.41±0.04)比(1.03±0.10)]、TRAF6[(0.47±0.05)、(0.77±0.08)、(0.61±0.06)、(0.49±0.05)比(0.96±0.09)]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异甘草素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异甘草素可能通过抑制RANKL/RANK/TRAF6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改善股骨病变,有效发挥对OP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分化 RANKL/RANK/TRAF6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手法整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4
14
作者 萧文耀 马远 +3 位作者 王昕 陶贵彦 张晓霞 徐春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743-745,共3页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肘部损伤中发病率很高,肘部骨折占儿童所有骨折的10%,其中髁上骨折占75%[1,2]。对于GartlandⅠ型肱骨髁上骨折,仅须石膏固定即可;大多数GartlandⅡ型和所有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则需要复位,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交叉克氏针 固定治疗 手法整复 Gartland 闭合性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肘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加石膏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5
15
作者 萧文耀 马远 +4 位作者 张超 丁轩玺 陶贵彦 张晓霞 陈根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12月,对SandersⅡ型、Ⅲ型31例(34足)跟骨骨折,在C形臂X线机下,采用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结果 34足术后12个月侧位X线,距下关节面达到或接近解剖...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12月,对SandersⅡ型、Ⅲ型31例(34足)跟骨骨折,在C形臂X线机下,采用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结果 34足术后12个月侧位X线,距下关节面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移位≤2 mm),Bhler角均>30°,Perie角均<15°。经12~24个月随访,无针道感染和骨折再移位、足弓塌陷等并发症,足外形良好,能够穿正常鞋,无跛行,术后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优良率达88.2%(30/34足)。结论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适用于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手术微创,固定可靠,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内 撬拨复位 斯氏针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C-kit受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琴 王勇平 +6 位作者 杨荣 刘芳 罗雁 康雅琼 何欣 尚立娜 宋丽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8-870,875,共4页
目的探讨C-kit受体(CD117)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 目的探讨C-kit受体(CD117)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对照组)中CD117和PDGFR-α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骨肉瘤病理分型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骨肉瘤中CD117阳性率为66.7%(40/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GFR-α阳性率为61.7%(37/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肉瘤中CD117和PDGFR-α表达无相关性(P>0.05)。CD117和PDGFR-α表达与病理分型无显著关系,与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骨肉瘤中CD117及PDGFR-α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C-KIT受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辉 台会平 +4 位作者 王和平 郭士方 王芳 王仁济 陈根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8-1299,共2页
目的:通过构建股骨头坏死的一般模型,找出与此病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而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骨组织基因工程学方法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新西兰兔分两组,每组20只。模型组注射内毒素和甲基强的松龙... 目的:通过构建股骨头坏死的一般模型,找出与此病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而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骨组织基因工程学方法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新西兰兔分两组,每组20只。模型组注射内毒素和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8周将两组兔同时处死,取兔后腿关节软骨电镜观察,破碎抽提DNA然后PCR扩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将部分骨组织破碎抽提DNA后电泳检测。结果:模型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粗面内质网膨大,线粒体空泡化,附着核糖体减少说明模型建立成功可以进行相关实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软骨细胞DNA电泳结果出现DNA ladder。结论:骨细胞病变可能由于内外因共同作用产生凋亡信号致使部分细胞凋亡引起骨组织大部分细胞坏死,进而导致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降低,内质网附着核糖体减少等细胞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信号转导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例非典型多发性骨关节结核误诊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永林 杨兰生 +2 位作者 王勇平 张皓 孙少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多发性骨关节结核的有效诊断方法,为及时准确的诊断该病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例曾被误诊为骨髓瘤(2例)或转移癌(4例)的非典型多发性骨关节结核患者的胸部x线摄片... 目的探讨非典型多发性骨关节结核的有效诊断方法,为及时准确的诊断该病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例曾被误诊为骨髓瘤(2例)或转移癌(4例)的非典型多发性骨关节结核患者的胸部x线摄片、CT、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检查资料。6例患者年龄17-62岁,中位年龄31岁;男4例,女2例。对结核病累及椎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椎体改变情况(骨质破坏的方式)、病变椎体的椎间隙改变情况和病理活检进行分析,并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6例患者胸部x线摄片显示双肺均未见结核病灶;CT、MRI检查显示1例患者枢椎和颈7椎体骨质破坏,脊髓受压变形;其余5例患者CT扫描显示有多灶溶解性骨质破坏区位于椎体中央,椎体周边骨质及椎间隙正常,脊髓未受压迫。2例患者有附件受累,其中1例伴有胸10椎体、左侧横突、腰1椎体、右侧第8肋骨及左侧第9肋骨溶解性骨质破坏区;另1例PETCT检查显示在腰椎、骶椎的椎体,以及左侧髂骨和左侧髋臼上有多个高代谢活性的病灶。6例患者最终进行活检病理切片检查,均诊断为结核性肉芽肿,抗酸染色阳性。6例患者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6个月,后改为只口服异烟肼和利福平继续治疗18个月,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病情均好转,随访28-7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病理学诊断仍然是非典型多发性骨关节结核确诊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非典型性 结核 骨关节 误诊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软骨瘤合并脂肪瘤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勇平 郑小龙 +2 位作者 陈永林 王雄 王文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2-1423,共2页
患者女性,33岁,因左前臂近端肿物伴功能受限1年以“左桡骨肿瘤”入院。体检:左侧前臂近段桡背侧明显隆起,可触及一6cm×6cm大小肿物,质软,活动度羞,无压痛,局部皮肤正常,在肘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软骨瘤 脂肪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护理服务模式转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8
20
作者 韦凤美 赵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6期854-858,共5页
个案管理、保健管理和保健协调是近四十多年来英、美等国护理界先后采用的服务模式。本文论述它们的发展演变、服务模式、实施要求和功能作用,并探讨其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关键词 个案管理 保健管理 保健协调 疾病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