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缺乏对心力衰竭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林 刘永铭 +1 位作者 吕晏琳 马雄滨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在全球日益增长,近年来发现维生素D缺乏在心衰患者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国内外不少临床研究证实了维生素D缺乏使心衰患者再住院、死亡和临床结果不佳的风险增加。本文就此综述维生素D缺乏与心衰联系的最新证据,以期... 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在全球日益增长,近年来发现维生素D缺乏在心衰患者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国内外不少临床研究证实了维生素D缺乏使心衰患者再住院、死亡和临床结果不佳的风险增加。本文就此综述维生素D缺乏与心衰联系的最新证据,以期为心衰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 FPEF和HFA-PEFF评分在我国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及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晓艳 刘离香 +2 位作者 王东伟 马西文 刘永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分析H_(2) FPEF和HFA-PEFF评分对我国单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HFpEF合并心房颤动(AF)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09至2020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HFpEF患者835例... 目的分析H_(2) FPEF和HFA-PEFF评分对我国单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HFpEF合并心房颤动(AF)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09至2020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HFpEF患者835例,根据是否合并AF分为HFpEF合并AF组(n=267)和单纯HFpEF组(n=568);采用HFA-PEFF和H_(2) FPEF评分进行回顾性诊断,并评估两种评分系统诊断的一致性。选取同期136名年龄、性别分别与观察组频数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HFpEF合并AF和单纯HFpEF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估H_(2) FPEF和HFA-PEFF两种评分识别HFpEF合并AF和单纯HFpEF的能力。结果HFpEF合并AF组和单纯HFpEF组HFA-PEF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但HFpEF合并AF组平均H_(2) FPEF评分和评分≥6分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HFpEF组(P均<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HFA-PEFF和H_(2) FPEF评分诊断全部HFpEF患者的效能均较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2和0.922,最佳临界值均为4。HFA-PEFF评分诊断单纯HFpEF和HFpEF合并AF的效能接近,AUC分别为0.899和0.911。H_(2) FPEF评分诊断HFpEF合并AF的效能较高,AUC约为1.000,而诊断单纯HFpEF的价值相对较低,AUC为0.885。结论HFA-PEFF评分在单纯HFpEF和HFpEF合并AF中均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但H_(2) FPEF评分可能低估了我国患者的单纯HFpEF,H_(2) FPEF评分在我国单纯HFpEF患者中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H_(2)FPEF评分 HFA-PEFF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永铭 杨京港 +9 位作者 薛丽丽 杜颖石 邹全 刘格婧 苟春丽 孙洁 王晶 陈金丽 刘艳英 马苏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纵向研究,纳入2010~2019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就诊的HFpEF患者306例,根据基线与末次随访数据,将患者分为左心室...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纵向研究,纳入2010~2019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就诊的HFpEF患者306例,根据基线与末次随访数据,将患者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保持≥50%组(n=283)和LVEF转变为<50%组(n=23)。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演变,探讨引起LVEF转变为<50%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构变化与功能变化、舒张功能变化与收缩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3.0(1.5,5.6)年期间,23例(7.5%)HFp EF患者的LVEF转变为<50%,其中7例(2.3%)LVEF<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史(OR=2.218,95%CI:0.982~5.519,P=0.087)、较大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OR=1.034,95%CI:1.010~1.059,P=0.005)、较大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OR=1.036,95%CI:1.014~1.058,P<0.001)、较小的LVEF(OR=0.940,95%CI:0.087~1.058,P=0.077)是LVEF≥50%转变为LVEF<50%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中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均进一步降低(幅度为-5.1%~-27.6%),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e’进一步升高(幅度为9.5%~46.3%),LVEF转变为<50%组的变化幅度大于LVEF保持≥50%组。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随访年限与二尖瓣环收缩速度降低值和舒张速度降低值(r值为-0.182和-0.254)、左心房内径与内径指数增大值(r值为0.140和0.173)、E/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室间隔部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S)升高值(r值为0.165)、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值(r值为0.212)均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容积指数增长值与E/e’增长值(β=0.304,P<0.01)、肺动脉收缩压增长值与左心房容积指数增长值(β=0.173,P<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增长值与左心房容积指数增长值、二尖瓣环收缩速度降低值均独立相关(β=0.215、-0.164,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同侧室壁组织多普勒收缩早期与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下降值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474、0.507,P均<0.01)。结论:随病情进展,少部分HFpEF患者LVEF转变为<50%(即表型转变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或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冠心病和较大的左心室容积、较小的LVEF是表型转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损害加重程度与随访时间长度正相关,LVEF转变为<50%者损害更严重;左心室心肌组织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呈同步平行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心脏结构 心脏功能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苟春丽 刘永铭 +6 位作者 薛丽丽 马苏美 杨京港 邹全 杜颖石 刘格婧 王晶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4-499,共6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右心功能变化特点,分析影响右心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诊断HFpEF患者203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功能,根据患者有或无右心功能障碍(收缩功能参数至少两项...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右心功能变化特点,分析影响右心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诊断HFpEF患者203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功能,根据患者有或无右心功能障碍(收缩功能参数至少两项异常),分为右心功能障碍组(n=105)与右心功能正常组(n=98)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特点,分析右心室功能与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PVR)、左心功能的关系,并探讨病史、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症对右心功能的影响。结果:203例HFpEF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异常率为18.2%~57.7%,其中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APSE)异常率最高(57.7%),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速度峰值(s’)异常率最低(18.2%);舒张功能指标异常率为23.6%~32.5%;肺动脉高压患病率为72.4%。51.7%的患者存在右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即右心功能障碍组),至少两项舒张功能参数异常的比例为29.0%。与右心功能正常组相比,右心功能障碍组TAPSE、s’均较低,而肺动脉收缩压(PASP)、PVR、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心功能障碍组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比例更高,两组间舒张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右心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简单线性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APSE与PVR、PASP、LAVi呈负相关(r分别为-0.316、-0.218、-0.181,P均<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258,P<0.01);LAVi、PVR是TAPSE、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HFpEF患者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以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COPD是HFpEF患者右心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PVR升高与右心损害的相关性强于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右心功能障碍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或减低心力衰竭患者肺动脉压及右心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苟春丽 刘永铭 +4 位作者 薛丽丽 马苏美 杨京港 杨琳 杜颖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8-1114,共7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与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两类患者肺动脉压及右心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住的新诊断心力衰竭患者619例,依据2...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与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两类患者肺动脉压及右心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住的新诊断心力衰竭患者619例,依据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HFpEF组(n=461)和HFrEF组(n=158),并观察临床特征及右心结构改变。另选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19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以确定右心结构指标参考范围。为观察肺动脉高压与右心结构的关系,将两组患者分别进一步分为肺动脉高压与非肺动脉高压两个亚组。结果:(1)HFrEF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高于HFpEF组(77.2%vs.61.0%,P=0.001);HFpEF组不同右心结构参数异常率为5.7%~46.5%,HFrEF组为10.9%~51.5%,两组右心结构异常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右心房扩大、右心室扩大和右心室游离壁增厚。(2)HFrEF组右心室基底部内径(RV-D1)及基底部至心尖部长度(RV-D3)、主动脉瓣上及肺动脉瓣水平右心室流出道内径以及右心房短径扩大比率及平均值均大于HFpEF组(P均<0.05)。(3)HFrEF组合并肺动脉高压者RV-D1、右心室中部内径、右心房短径、右心房长径和右心房面积大于不合并肺动脉高压者(P均<0.05),而HFpEF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仅右心房短径、右心房长径、右心房面积大于不合并肺动脉高压者(P均<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无论HFrEF还是HFpEF,右心房长径、右心房短径及右心房面积与肺动脉收缩压独立相关(HFrEF组β值分别为0.227、0.204、0.247,P均<0.05;HFpEF组β值分别为0.225、0.143、0.178,P均<0.05),右心室游离壁厚度与肺动脉收缩压不相关。结论:HFpEF及HFrEF右心结构异常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右心房扩大、右心室扩大和右心室游离壁增厚。HFrEF较HFpEF右心室扩大更为常见和严重,但HFpEF与HFrEF右心房扩大程度相似。心力衰竭患者一半以上合并肺动脉高压,HFrEF患者肺动脉高压患病率更高,肺动脉压水平与右心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右心结构 肺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相关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特点: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彭可玲 刘永铭 +5 位作者 贾晓艳 王华 苟春丽 薛丽丽 邹全 张文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2,共9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相关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4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住的新诊断HFpEF患者783例,应用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相关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4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住的新诊断HFpEF患者783例,应用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系统评价心脏结构功能,根据是否合并T2DM将其分为HFpEF+T2DM组(n=332)和HFpEF组(n=451),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进行1∶1匹配,HFpEF+T2DM组、HFpEF组各成功匹配26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配对后的HFpEF+T2DM组进一步分为尿蛋白正常组(UAER<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和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个亚组。比较不同组间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UAER等指标与心脏结构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HFpEF+T2DM组高血压(P=0.001)、冠心病(P=0.036)患病率高于HFpEF组,体重指数(P=0.005)大于而年龄(P=0.020)小于HFpEF组,糖尿病病程10(3,17)年。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年龄和合并症比例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FpEF+T2DM组室间隔厚度(P=0.015)、左心室后壁厚度(P=0.040)、左心室质量(P=0.012)均大于HFpEF组,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室间隔部(P=0.030)及侧壁部(P=0.011)运动速度小于HFpEF组,二尖瓣早期充盈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比值大于HFpEF组(P=0.036);糖化血红蛋白与左心室质量独立相关(P=0.011),尿白蛋白排泄率自然对数值与反映心脏结构功能的室间隔厚度(P=0.004)、左心室后壁厚度(P=0.006)、左心室质量(P<0.001)、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与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速度比值(P=0.049)独立相关。结论T2DM相关HFpEF患者左心室室壁更厚,左心室质量更大,向心性重塑更明显,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充盈压升高更严重,上述改变可能与高血糖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 倾向性评分匹配 心脏结构功能 尿白蛋白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LT2i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贾晓艳 刘永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目前针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已有相对完整的指南共识,但仍缺乏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治疗标准的循证医学证据。近年来,新型口服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获益方面涌现出大量证据... 目前针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已有相对完整的指南共识,但仍缺乏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治疗标准的循证医学证据。近年来,新型口服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获益方面涌现出大量证据,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其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和因心衰住院率,改善HFrEF预后,但对SGLT2i治疗HFpEF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仍缺乏整体认识。本文从HFpEF的病理机制、SGLT2i的作用机制及HFpEF的相关治疗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HFpEF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