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市气温和相对湿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 被引量:16
1
作者 包海荣 刘晓菊 +3 位作者 谭恩丽 舒娟 董继元 李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8-316,共9页
目的:了解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门诊就诊人次的关系,以及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的影响是否存在滞后效应。方法:采用泊松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兰州市日均气温、日... 目的:了解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门诊就诊人次的关系,以及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的影响是否存在滞后效应。方法:采用泊松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兰州市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结果:日均气温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门诊就诊人次呈非线性关系,-12℃^-8℃时门诊就诊人次随着日均气温的下降而逐渐增加,气温每下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就诊人次增加11.60%。日均相对湿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门诊就诊人次也呈非线性影响,日均相对湿度在15%~28%范围时,门诊就诊人次随着相对湿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加,相对湿度每下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就诊人次增加37.05%。气温与相对湿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即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气温作用有所差异,当日均相对湿度≤50%,日均气温≤11℃时,气温的效应最明显,气温每下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门诊就诊人次全人群增加12.68%、男性5.62%、女性7.56%、<65岁人群5.24%、≥65岁人群14.74%。当日均相对湿度>50%,日均气温≤11℃时,气温每下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门诊就诊人次全人群增加9.00%、<65岁人群7.11%、≥65岁人群10.93%。当日均相对湿度>50%,日均气温>11℃时和日均相对湿度≤50%,日均气温>11℃时,气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门诊就诊人次无影响。结论:日均气温与日均相对湿度有一定的交互作用,低温干燥(相对湿度≤50%,气温≤11℃时)环境和低温高湿(相对湿度>50%,气温≤11℃时)环境均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门诊就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相对湿度 交互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曾晓丽 汤旭磊 +3 位作者 刘晓菊 黄瑾 包海荣 张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19-2521,共3页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8年7月于我院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98例。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8年7月于我院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98例。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人群高于60岁以下(含60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45.48%)所占比例最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1.91%)位居第二,支气管肺癌(12.71%)位居第三;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的比例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清蛋白的发生率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糖控制不佳及合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容易与呼吸系统疾病并存的主要原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应注意检测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诱发的炎症后肺纤维化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丽惠 舒娟 +1 位作者 陶会会 包海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85-4092,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属于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卫生系统造成重大威胁。SARS-CoV-2感染康复后部分患者长时间存在多种呼吸道症状,这被称为SARS-CoV-2感染急性期后遗症,SARSCoV-2感染后肺纤维化(PCPF)作为其中一种后...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属于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卫生系统造成重大威胁。SARS-CoV-2感染康复后部分患者长时间存在多种呼吸道症状,这被称为SARS-CoV-2感染急性期后遗症,SARSCoV-2感染后肺纤维化(PCPF)作为其中一种后遗症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关PCPF的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CPF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旨在改善PCPF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纤维化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肺纤维化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2.5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及吞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曾晓丽 施凯 +2 位作者 庞琪 包海荣 刘晓菊(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0-724,共5页
目的:采用PM2.5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MDM),研究PM2.5对COPD患者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TLR)表达及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COPD患者14例及健康志愿者14例,抽取肘静脉血,分离单核细胞,采... 目的:采用PM2.5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MDM),研究PM2.5对COPD患者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TLR)表达及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COPD患者14例及健康志愿者14例,抽取肘静脉血,分离单核细胞,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培养为MDM,PM2.5悬液进行干预,分为健康对照组、健康+PM2.5组、COPD组、COPD+PM2.5组。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DM TLR2、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DM吞噬荧光标记大肠杆菌(FITC-E.coli)的能力,用平均荧光强度(MFI)表示。结果:COPD组MDM TLR2、TLR4 mRNA和蛋白表达(TLR2:3.61±1.07、0.23±0.09;TLR4:4.04±1.03、0.34±0.15)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LR2:0.12±0.04;TLR4:0.18±0.07),而吞噬FITC-E.coli的MFI(59.84±6.29)低于健康对照组(85.92±10.42)(P<0.01);PM2.5干预后,COPD+PM2.5组、健康+PM2.5组TLR2、TLR4 mRNA和蛋白表达(COPD+PM2.5组TLR2:1.05±0.46、0.13±0.05,TLR4:1.42±0.51、0.20±0.06;健康+PM2.5组TLR2:0.23±0.05、0.07±0.02,TLR4:0.20±0.06、0.09±0.03)及吞噬FITC-E.coli的MFI(COPD+PM2.5组:12.70±2.80;健康+PM2.5组:52.80±4.79)分别较COPD组、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P<0.05)。COPD+PM2.5组和健康+PM2.5组MDM TLR2、TLR4 mRNA和蛋白表达与吞噬FITC-E.coli的MFI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PM2.5可损伤COPD患者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同时下调巨噬细胞TLR2、TLR4表达,PM2.5致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可能与下调TLR2、TLR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OLL样受体 巨噬细胞 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肺康复训练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0
5
作者 霍少娟 申希平 +5 位作者 包海荣 周立元 李淑芳 陈颜芳 刘晓霞 刘晓菊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71,共3页
目的编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改善肺康复训练行为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及预调查形成待验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 目的编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改善肺康复训练行为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及预调查形成待验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0例进行调查,对待验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评价,形成正式问卷。结果总问卷条目23个。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解释变异率63.042%,3个因子条目分布与预想较为一致。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知识、态度、行为的因子负荷均在0.5以上,模型拟合较好。总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0.880,Cronbach′sα系数0.822,折半信度系数0.782,重测信度系数0.999。结论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初步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现状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肺康复训练 知识 态度 行为 问卷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