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Fos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江君 刘宁 陈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c-Fos表达水平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红景天),各组再分为3 h、6 h、12 h、24 h、48 h共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后两组采用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c-Fos表达水平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红景天),各组再分为3 h、6 h、12 h、24 h、48 h共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后两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干预组术前红景天每天0.672 g/kg灌胃15 d。参考Longa法在大鼠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各组c-Fos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缺血脑组织中c-Fos表达明显增加(P<0.01),于再灌注48 h达高峰;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c-Fos表达减少(P<0.05),神经元凋亡明显减少(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0.05)。结论红景天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c-Fos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缺血再灌注 神经元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鲁雅琴 郑茂华 +1 位作者 雷军强 郭顺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进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经手术或临床、病理证实6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信号特点,并就相关文献复习。结果: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早期症状... 目的:探讨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进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经手术或临床、病理证实6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信号特点,并就相关文献复习。结果: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早期症状均是以耳部为主,如听力下降、耳鸣。MR表现主要为两侧听神经瘤;单侧听神经瘤并神经鞘瘤、脑膜瘤、胶质瘤等,治疗以显微手术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为主。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及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平扫加增强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手段,目前无有效根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 听神经瘤 磁共振成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肌电图相关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小妍 谷有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2-766,共5页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阐明,可能与感染、手术、疫苗接种等因素有关。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其肌电图特点逐渐引起关注。本文综述GBS患者肌电图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H反射、F波...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阐明,可能与感染、手术、疫苗接种等因素有关。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其肌电图特点逐渐引起关注。本文综述GBS患者肌电图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H反射、F波、传导阻滞、可逆性传导衰竭、时间离散、腓肠保留,以及针电极肌电图等各项参数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与GBS诱因和预后的相关性,旨在为提高对GBS患者肌电图特点的认知和辅助GBS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肌电图 神经传导 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克沙醇致迟发性过敏性紫癜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明 何忠芳 +5 位作者 李波霞 王颖 王强 侯东东 乔子轩 关志兵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4,共2页
1 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因“间断言语不清伴运动缓慢,右上肢震颤1周余”于2022年2月9日入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入院体检:体温36.7 ℃,脉搏68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90/97 mmHg(1 mmHg=0.133 kPa),全身皮肤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因“间断言语不清伴运动缓慢,右上肢震颤1周余”于2022年2月9日入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入院体检:体温36.7 ℃,脉搏68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90/97 mmHg(1 mmHg=0.133 kPa),全身皮肤及黏膜色泽正常,未见皮疹及皮下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 q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克沙醇 过敏性紫癜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兹夫定致肌强直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逸轩 陈军 +1 位作者 谷有全 雒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5-826,共2页
1 病例介绍患者,男,80岁。因“右侧肢体乏力10余天加重伴意识模糊1 d”于2022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自觉四肢乏力,右侧较重,右上肢活动较左侧明显受限且伴明显僵硬感,1 d前自觉四肢活动明显减少、僵硬感加重,伴夜... 1 病例介绍患者,男,80岁。因“右侧肢体乏力10余天加重伴意识模糊1 d”于2022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自觉四肢乏力,右侧较重,右上肢活动较左侧明显受限且伴明显僵硬感,1 d前自觉四肢活动明显减少、僵硬感加重,伴夜间胡言乱语,但能唤醒并可简单作答。患者既往曾于2022年7月因“行动缓慢伴记忆力下降2年”入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兹夫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肌强直 药品不良反应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马娟 刘宁 +3 位作者 陈军 鲁雅琴 杨奎 王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天麻、土茯苓、制何首乌、当归、防风、全蝎)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子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及特点。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头痛宁组、氟桂利嗪组和两药联合组,治疗28 d,观...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天麻、土茯苓、制何首乌、当归、防风、全蝎)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子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及特点。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头痛宁组、氟桂利嗪组和两药联合组,治疗28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血浆5-羟色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下降,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降低,5-羟色胺水平升高,联合组优于头痛宁组与氟桂利嗪组(P<0.05),头痛宁组与氟桂利嗪组相比较差异相当(P>0.05)。3组间不良事件的出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痛宁组与联合组差异相当(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可以缓解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且不良事件发生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升高5-HT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头痛宁胶囊 氟桂利嗪胶囊 视觉模拟评分法 5-羟色胺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曹立颖 王建民 +1 位作者 杨声坪 姜明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6-52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椎体成形术和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杂... 目的系统评价椎体成形术和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杂志。检索不受语种限制,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11月。收集以椎体成形术和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s,共614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与保守治疗相比,随访1、4、12、24、48w时椎体成形术在缓解疼痛方面更明显;在新发骨折发生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相比,随访4w时椎体成形术在缓解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活动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并无明显优势。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椎体成形术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远期疗效还需更大量的高质量文献提供科学的证据。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和病例数量的局限,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淀粉样蛋白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颖 鲁雅琴 +1 位作者 蒋珍秀 雒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侧脑室注射Aβ建立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动物模型,术后通过腹腔注射HSYA进行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来检测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侧脑室注射Aβ建立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动物模型,术后通过腹腔注射HSYA进行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来检测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HSYA能够改善由Aβ诱导的学习记忆功能损伤,降低脑组织海马中MDA的含量,增加SOD和GSH的含量;降低脑组织海马中IL-6和TNF-α的水平。结论:HSYA能抑制由Aβ诱导的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反应,改善由Aβ诱导的学习记忆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Β淀粉样蛋白 学习记忆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鲁雅琴 宋焱峰 侯一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1期923-925,共3页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时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时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1200 mg/kg),缺血2 h再灌注6 h后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脑组织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P<0.05);可以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提高脑组织GSH-PX、SOD活力(P<0.05)。结论外源性谷胱甘肽可通过提高GSH-PX、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及减少大鼠脑组织氧自由基的堆积而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时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丙二醛(MDA)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局灶性脑梗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峰度成像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艳利 王天红 +5 位作者 郭顺林 雷军强 王帅文 南江 王少彧 岳梦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观察弥散峰度成像(DKI)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迟发性脑病(DE)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ACOP患者,于其中毒后7天内行DKI扫描,获得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AK)及径向峰度(RK)图;手动于6个部位放置9个ROI,包括半卵圆中心(前部及后部... 目的观察弥散峰度成像(DKI)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迟发性脑病(DE)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ACOP患者,于其中毒后7天内行DKI扫描,获得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AK)及径向峰度(RK)图;手动于6个部位放置9个ROI,包括半卵圆中心(前部及后部)、胼胝体(膝、干及压部)、额叶、顶叶、颞叶及枕叶。随访3个月,分为DE组和非DE组进行观察。结果与非DE组相比,DE组各ROI的MK、AK及RK值呈升高趋势;DE组半卵圆中心前部MK值和半卵圆中心前部及后部、胼胝体膝、额叶及顶叶AK值均明显高于非DE组(P均<0.05);半卵圆中心前部AK值预测DE的AUC最大(0.78,P<0.01),95%CI为0.68~0.89.以AK值1.05为临界值,诊断敏感度81.82%(18/22),特异度60.38%(32/53),阳性预测值46.15%(18/39),阴性预测值88.89%(32/36),准确率66.67%(50/75)。结论 ACOP患者脑白质DKI参数值升高与DE关系密切,半卵圆中心前部AK值>1.05预示D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白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军 鲁雅琴 +4 位作者 吕海宏 陈江君 王颖 杨奎 刘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5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脑心通胶囊小剂量组(10只)、脑心通胶囊大剂量组(10只)、辅酶Q10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不完全性...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5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脑心通胶囊小剂量组(10只)、脑心通胶囊大剂量组(10只)、辅酶Q10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脑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及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脑组织含水量和ATP酶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活性降低,脑含水量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脑心通胶囊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活性增加,脑含水量降低,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喆 刘宁 谷有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65-3867,共3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CLD)并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疗效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诊断TBM患者25例,其中15例采用CLD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组),10例采用间断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CLD)并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疗效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诊断TBM患者25例,其中15例采用CLD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组),10例采用间断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转归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对照组10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4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为(16.8±2.8)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日为(21.2±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D联合鞘内注射治疗TBM安全、有效,能缩短平均住院日,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持续引流 注射 脊髓 结核 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峰度成像对一氧化碳中毒不同临床时期脑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艳利 王天红 +6 位作者 谷有全 郭顺林 雷军强 南江 王少彧 翟亚楠 王帅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一氧化碳(CO)中毒不同临床时期脑损伤评估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6例CO中毒急性期、17例迟发性脑病(DNS)期、15例慢性期患者及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DKI扫描。比较4组间...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一氧化碳(CO)中毒不同临床时期脑损伤评估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6例CO中毒急性期、17例迟发性脑病(DNS)期、15例慢性期患者及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DKI扫描。比较4组间各感兴趣区DKI参数值,分析各参数值与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1)苍白球区平均扩散峰度(MK)值在急性期、DNS期及慢性期分别为1.51±0.15、1.07±0.11和0.59±0.11,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1.06±0.06,P<0.05),慢性期明显低于DNS期和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半卵圆中心和胼胝体区MK在急性期和DNS期较高,慢性期较低,且均在DNS期增高最明显(P<0.05)。(2)在各感兴趣区,MK值、平均扩散系数(MD)值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其中苍白球区MD值在急性期明显低于DNS期和对照组(0.74±0.11比0.85±0.07和0.98±0.12,P<0.05),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在DNS期最小(分别为0.67±0.09、0.80±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不同临床时期各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值均呈进行性减低,其中苍白球及半卵圆中心慢性期时达最低(分别为0.19±0.04、0.22±0.03),明显低于DNS期和对照组(P<0.05)。(4)各感兴趣区CO中毒不同临床时期的MD值与ADC值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DKI可以定量评估CO中毒后脑灰白质微结构改变,有利于从微观水平理解CO中毒不同临床时期脑损伤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碳中毒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洁版平衡评定系统测试量表汉化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静 张彩云 +3 位作者 张志刚 何金杰 魏浩广 申希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0-1424,共5页
目的:对简洁版平衡评定系统测试量表(Brief-BESTest)进行中文版汉化并在COPD患者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取得原作者授权-翻译-综合-回译-专家评议对英文版Brief-BESTest量表进行汉化,选择20例COPD患者进行预实验,对问卷进行修改和... 目的:对简洁版平衡评定系统测试量表(Brief-BESTest)进行中文版汉化并在COPD患者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取得原作者授权-翻译-综合-回译-专家评议对英文版Brief-BESTest量表进行汉化,选择20例COPD患者进行预实验,对问卷进行修改和文化调试后,另择150例COPD患者进行测试,检测中文版Brief-BESTest量表的信效度,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测试Brief-BESTest量表与Morse评估量表的相关性。结果:中文版Brief-BESTest量表共有6个条目,其中两个需进行双向计分,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020%。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04,折半信度系数为0.836,重测信度为0.936(P<0.01,95%CI=[0.839,0.975]),与Morse评估表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494,P<0.01)。结论:中文版Brief-BESTest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测试COPD患者的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ef-BESTest量表 COPD 平衡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颖 王强 +2 位作者 蒋珍秀 陈军 雒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38-3441,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通过侧脑室定位注射Aβ_(1-42)建...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通过侧脑室定位注射Aβ_(1-42)建立AD大鼠模型,尾静脉注射给药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中突触蛋白NR2B、PSD95、BDNF表达,以及下游信号通路蛋白ERK1/2、CaMKⅡ、CREB、TrkB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中、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游程增加(P<001),海马p-NR2B、p-CaMKⅡ、p-ERK、p-CREB、PSD95、BDNF、p-TrkB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能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2B相关的CaMKⅡ/ERK/CREB信号通路,增强PSD95、BDNF表达,激活Trk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突触相关蛋白 CaMKⅡ/ERK/CREB信号通路 Trk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致严重腹泻1例
16
作者 魏婷 何忠芳 +3 位作者 陈军 雒扬 马向海 张玉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1,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74岁,因“左侧肢体无力13年,双侧眼眶胀痛1周”于2020年12月9日至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治疗。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病史13年,8年前患者出现右眼视力下降,2年前出现右侧肢体无力,1年前出现腰背部疼痛,入院前1周,患者... 1病例介绍患者,女,74岁,因“左侧肢体无力13年,双侧眼眶胀痛1周”于2020年12月9日至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治疗。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病史13年,8年前患者出现右眼视力下降,2年前出现右侧肢体无力,1年前出现腰背部疼痛,入院前1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眼眶胀痛伴有畏光、流泪,伴腰背部疼痛渐加重,入院时患者饮食、睡眠欠佳,偶有大小便失禁。有糖皮质激素用药史,卡马西平过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临床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腹泻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的经颅多普勒的血流动力学分型与预后 被引量:25
17
作者 包红辉 刘宁 +6 位作者 陈军 鲁雅琴 王丽叶 孟海莲 谷有全 杨奎 王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未溶栓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血流动力学分型与预后及其对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于入院24h内行TCD检查。将患者分为完全闭塞组6例(TIBI 0~1级),部分闭...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未溶栓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血流动力学分型与预后及其对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于入院24h内行TCD检查。将患者分为完全闭塞组6例(TIBI 0~1级),部分闭塞组16例(TIBI 2~3级)及非闭塞组30例(TIBI 4~5级)。于入院30min内、发病后第7、14天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于发病后3个月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结果 完全闭塞组与非闭塞组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3±2.23)分vs(3.03±2.53)分,(4.83±2.32)分vs(1.90±2.28)分,P〈0.05]。闭塞组与非闭塞组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9%vs 83.3%,P=0.001)。结论 脑梗死非溶栓急性期患者采用TCD对病灶血流动力学的分型,可预测完全闭塞较非闭塞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明显,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血流动力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Trendelenburg体位时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禹琦 李玉兰 +1 位作者 陈军 王丽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Trendelenburg体位(简称T位)时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40例,常规全身麻醉后行颈内静脉球部置管,监测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腹后(T3)、T位即刻(T4)、T位后3...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Trendelenburg体位(简称T位)时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40例,常规全身麻醉后行颈内静脉球部置管,监测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腹后(T3)、T位即刻(T4)、T位后30min(T5)、体位恢复后(T6)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计算脑灌注压(CPP)。同时测量颈内静脉压,并于T2、T5采颈内静脉球部、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颈内静脉氧分压差(Da-jvO2)、二氧化碳分压差(Da-jvCO2)、血乳酸浓度差(Da-jvLac)和血糖浓度差(Da-jvGlu)。结果与T1时比较,T2时患者Vm、CPP明显降低(P〈0.05);与T2时比较,T4~T6时Vm明显升高(P〈0.05),T4、T5时PI、CVP和T5时RI、CPP明显升高(P〈0.05);T5时Da-jvO2明显降低(P〈0.05),Da-jvCO2、SjvO2明显升高(P〈0.05)。结论 Trendelenburg体位30min存在大脑过度灌注和脑氧摄取量减少,但未造成明显脑组织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速度 头低脚高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霞 刘宁 +2 位作者 谷有全 陈江君 蒋珍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9-732,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后两组再分为再灌注6h、24h、48h、3d、5d亚组,每亚组12只大鼠... 目的:研究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后两组再分为再灌注6h、24h、48h、3d、5d亚组,每亚组12只大鼠。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治疗组即刻腹腔注射七叶皂苷钠5mg/kg/d,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COX-2的表达,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能显著减少脑组织COX-2的表达,改善神经缺损症状,与各时间点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脑组织COX-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SD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海霞 李映霞 +2 位作者 程芸 谷有全 雒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4-751,共8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由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丢失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主要表现为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为主的运动症状,还多伴有以认知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由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丢失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主要表现为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为主的运动症状,还多伴有以认知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为主的非运动症状[1]。P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从1983年到200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PD平均患病率约为2.91%[2]。随着全球老龄化的进展,PD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给全球尤其我国的卫生事业带来更多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氧化应激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