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日门诊人次的相关性研究——以兰州两所医院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昱彤 石春蕊 +4 位作者 董继元 光奇 骆志成 郗群 武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对本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日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皮炎湿疹类患者的门诊记录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对日门诊人次和气象数据采用quasi-Poisson连接函数进...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对本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日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皮炎湿疹类患者的门诊记录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对日门诊人次和气象数据采用quasi-Poisson连接函数进行拟合。在控制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基础上,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PM2.5浓度对就诊人数影响的滞后效应。结果:2013年—2016年期间,PM2.5浓度与皮炎湿疹类调查人群就诊人数的增加无统计学意义,进行性别分层后发现:大气中PM2.5每升高10μg/m3,女性皮炎湿疹类患者门诊人次在滞后0~6 d时增加1.67%(RR:1.0167,95%CI:1.0001~1.0336),在滞后0~7 d时增加1.70%(RR:1.0170,95%CI:1.0003~1.0339);进行年龄分层后发现:PM2.5升高可引起老年患者滞后0~1 d门诊人次增加2.43%(RR:1.0243,95%CI:1.0046~1.0444),青少年患者滞后0~9 d时门诊人次增加1.95%(RR:1.0195,95%CI:1.0002~1.0391),成年患者滞后0~9 d时门诊人次增加2.45%(RR:1.0245,95%CI:1.0004~1.0394)。结论:兰州地区PM2.5浓度升高对皮炎湿疹类老年患者日门诊人次增加存在即时效应,对女性患者、青年患者和成年患者的日门诊人次增加存在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皮炎 空气污染物 细颗粒物 PM2.5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物对兰州市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
2
作者 李璨 王菲 +1 位作者 何苑 石春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69,共9页
目的分析兰州市空气污染物与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关系,为患儿的生活指导和相关部门的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假期效应、星期几效应和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兰州市空气污染物对儿童... 目的分析兰州市空气污染物与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关系,为患儿的生活指导和相关部门的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假期效应、星期几效应和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兰州市空气污染物对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和滞后效应。结果NO_(2)、PM_(2.5)、PM_(10)、SO_(2)对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在滞后当天(Lag0)最显著,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也在Lag0影响最显著,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增加的超额危险度(ER)值为0.05%(95%CI=0~0.10%,P=0.049);O 3在累积滞后第7天(Lag07)影响最显著,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增加的ER值为7.40%(95%CI=5.31%~9.53%,P<0.001)。年龄分层显示,0~3岁特应性皮炎患儿对CO最敏感,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门诊人次增加的ER值为0.09%(95%CI=0.04%~0.15%,P<0.001);7~14岁特应性皮炎患儿对O 3最敏感,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门诊人次增加的ER值为8.26%(95%CI=4.99%~11.64%,P<0.001)。季节分层显示,CO在夏季和秋季对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较强,ER值分别为0.45%和0.16%(P均<0.001);而O 3在冬季对门诊人次影响明显,ER值为20.48%(P<0.001)。结论兰州市空气污染物CO、O 3日平均浓度的升高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门诊人次呈正相关,具有显著的季节效应和年龄分层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空气污染物 广义相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静 石春蕊 +6 位作者 廖蓓 韩磊 潘亚娟 骆志成 郗群 何林 王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7-735,共9页
目的评估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兰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荨麻疹门诊数据和同期兰州市气象数据、空气污染物数据。通过分... 目的评估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兰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荨麻疹门诊数据和同期兰州市气象数据、空气污染物数据。通过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并按照不同年龄段(0~14岁、15~59岁、≥60岁)及不同性别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气温与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之间的关系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兰州市3家三甲医院荨麻疹日均门诊量为25人次,范围1~76人次。当日均气温在0~10℃范围内时,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随着气温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日均气温为2℃时,对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影响的滞后效应在第18天出现,在滞后21 d时相对危险度(RR)值最大,为1.12(95%CI:1.04~1.20)。高温时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且高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呈现出滞后效应,气温越高滞后效应越明显;在滞后21 d时,气温为19.9℃和25.5℃的RR值分别为1.20(95%CI:1.12~1.27)和1.39(95%CI:1.31~1.4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高温对0~14岁、15~59岁和女性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的影响更敏感,高温累积滞后21 d时,对0~14岁、15~59岁和女性人群的RR值分别为1.60(95%CI:1.45~1.71)、1.34(95%CI:1.25~1.43)和1.43(95%CI:1.33~1.53)。低温表现为对≥60岁人群的影响,当日均气温为-4.8℃,滞后12 d时RR值最大为1.38(95%CI:1.03~1.85)。此外并未发现低温对其他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的影响。结论兰州市日均气温会影响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主要表现为高温会增加0~14岁、15~59岁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低温增加≥60岁人群的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均气温 荨麻疹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门诊人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气态污染物对痤疮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尹沫涵 石春蕊 +4 位作者 何苑 白瑶 光奇 骆志成 郗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7,共8页
目的探究兰州市气态污染物[SO_(2)、NO_(2)、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O_(3)8h)]与痤疮门诊人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痤疮门诊人次的临床资料和相应的SO_(2)、NO_(2)、O_(3)8h的浓度。在控制长期趋势与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 目的探究兰州市气态污染物[SO_(2)、NO_(2)、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O_(3)8h)]与痤疮门诊人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痤疮门诊人次的临床资料和相应的SO_(2)、NO_(2)、O_(3)8h的浓度。在控制长期趋势与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分布滞后非线型模型研究空气中SO_(2)、NO_(2)、O_(3)8h对痤疮门诊人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按照性别、年龄不同人群建立模型。结果平均每日就诊痤疮患者(34.94±15.27)例;SO_(2)、NO_(2)、O_(3)8h平均浓度分别为24.09、43.77、82.94μg/m^(3),经Spearman相关分析后显示痤疮门诊人次与NO_(2)呈正相关,与O_(3)8h呈负相关;SO_(2)与O_(3)8h呈负相关;NO_(2)与SO_(2)、O_(3)8h呈正相关。SO_(2)、N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门诊人次分别增加2.61%(95%CI=0.98%~4.27%)、1.71%(95%CI=0.54%~2.89%);O_(3)8h浓度每增加10μg/m^(3),门诊人次增加-0.62%(95%CI=-1.12%~-0.11%)。多污染物模型分析提示各空气污染物对痤疮门诊人次仍有影响。结论兰州地区SO_(2)、NO_(2)与痤疮门诊人次呈正相关,O_(3)8h与痤疮门诊人次呈负相关,各性别、年龄人群痤疮门诊人次对SO_(2)、NO_(2)、O_(3)8h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空气污染 NO_(2) SO_(2) O_(3) 分布滞后非线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沙尘天气与痤疮门诊量的时间序列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倩倩 石春蕊 +5 位作者 何苑 白瑶 潘亚娟 骆志成 郗群 尹沫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063-5070,共8页
研究沙尘天气、非沙尘天气下颗粒物(PM2.5、PMC、PM10)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收集了2013~2017年兰州市沙尘期与非沙尘期3家三甲医院痤疮门诊量资料、大气颗粒物及气象数据,采用基于泊松分布的分布... 研究沙尘天气、非沙尘天气下颗粒物(PM2.5、PMC、PM10)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收集了2013~2017年兰州市沙尘期与非沙尘期3家三甲医院痤疮门诊量资料、大气颗粒物及气象数据,采用基于泊松分布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控制气象因素、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分析沙尘期与非沙尘期颗粒物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表明:沙尘期时,兰州市3家三甲医院痤疮日均门诊量为26人次,范围3~54人次.非沙尘期时痤疮日均门诊量为37人次,范围1~89人次;单污染物模型显示,PM2.5、PMC、PM10均在滞后第6d(lag6)时效应量达到最大值,其浓度每增加10μg/m^3,痤疮门诊量的超额危险度(ER)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065(95%CI:0.260~1.877)、0.355(95%CI:0.018~0.693)、0.310(95%CI:0.054~0.567),PM2.5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性别及年龄分层发现,性别分层中PM2.5对女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浓度每增加10μg/m^3,痤疮门诊量增加1.077(95%CI:0.124~2.039);年龄分层中,0~18岁组受PMC、PM10影响显著,19~24岁组受PM2.5、PM10影响显著,各颗粒物对25~34岁组及≥35岁组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在非沙尘期时,PM2.5、PMC、PM10不引起痤疮门诊量增加.双/多污染物模型显示,分别调整其他污染物后,PM2.5、PMC、PM10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与单污染物模型类似,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兰州市沙尘天气下大气颗粒物(PM2.5、PMC、PM10)可使痤疮门诊量增加,对女性及青少年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大气颗粒物 痤疮 时间序列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物对兰州市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何苑 石春蕊 +3 位作者 光奇 骆志成 郗群 韩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530,共10页
目的定量评估兰州地区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和SO_(2)浓度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门诊资料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采用基于泊松分布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季节性... 目的定量评估兰州地区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和SO_(2)浓度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门诊资料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采用基于泊松分布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基础上,研究PM_(2.5)、PM_(10)、NO_(2)和SO_(2)浓度对就诊人次影响的滞后效应。结果在单污染物模型中,PM_(2.5)、PM_(10)均在滞后当日(lag0)时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最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NO_(2)也在lag0时影响最明显,并存在滞后效应,其浓度每增加10μg/m^(3),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超额危险度(ER)及95%可信区间(95%CI)为1.95%(95%CI=1.09%~2.8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O_(2)在滞后第6天(lag6)时影响最明显,S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门诊人次增加1.52%(95%CI=0.48%~2.5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对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分析后显示,女性比男性对PM_(10)和SO_(2)敏感,PM_(10)和SO_(2)每上升10μg/m^(3),女性门诊人次分别增加0.02%和2.47%。而男性对PM_(2.5)及NO_(2)敏感,PM_(2.5)和NO_(2)每上升10μg/m^(3),男性门诊人次分别增加0.47%和1.78%;气态污染物(NO_(2)、SO_(2))影响≤2岁人群高于其余年龄人群,NO_(2)和SO_(2)每上升10μg/m^(3),≤2岁人群门诊人次分别增加2.35%和1.5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3~59岁人群对NO_(2)浓度的升高敏感,NO_(2)每上升10μg/m^(3),13~59岁人群门诊人次分别增加1.39%;NO_(2)在冷暖季节时期对门诊人次有影响,ER值分别为2.35%和1.8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颗粒物(PM_(2.5)、PM_(10))在冬季门诊人次影响明显,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M_(2.5)和NO_(2),PM_(10)和NO_(2)以及SO_(2)和NO_(2)对特应性皮炎总门诊人次的交互作用明显。在双污染物模型中,引入PM_(2.5)、PM_(10)和SO_(2),NO_(2)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影响较单污染物模型明显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兰州市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SO_(2))与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密切相关,并且NO_(2)和SO_(2)浓度升高更易增加特应性皮炎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空气污染物 广义相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RANTES和MCP-3的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春蕊 熊潇 +4 位作者 王敏 陈康兵 达晓静 匡钱华 任万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48-550,共3页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chronicu rticaria)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chronicu rticaria)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复发率高,临床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近年来成为皮肤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