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武国兵 程晓龙 +3 位作者 于潇 张爱斌 刘敏 陈兆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339-345,共7页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胃癌的一种癌前病变,可通过多种因素促进胃癌发生,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回顾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CAG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胃癌的一种癌前病变,可通过多种因素促进胃癌发生,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回顾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CAG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底物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拜苏扬 任茜 +4 位作者 刘征 杨晓艳 陈兆峰 王玉平 周永宁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90-92,共3页
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底物(IRTKS)是逆向-二重-两性蛋白-RVS超家族成员之一,广泛表达于机体各组织、细胞中。该蛋白能够促进肌动蛋白装配参与板状伪足的形成,并与多种肿瘤相关基因产物相互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 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底物(IRTKS)是逆向-二重-两性蛋白-RVS超家族成员之一,广泛表达于机体各组织、细胞中。该蛋白能够促进肌动蛋白装配参与板状伪足的形成,并与多种肿瘤相关基因产物相互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IRTKS作为胰岛素受体适配器,参与调控IR-IRS1-PI3K-AKT信号通路,最终实现对血糖水平的调节;IRTKS还可抑制抗RNA病毒免疫反应,并且与IRSp53共同调节正常的胚胎和胎盘发育;IRTKS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中参与形成细菌定植的肌动蛋白底座,促进黏附/脱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底物 肿瘤 细胞形态 代谢 免疫 胚胎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抑制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小莉 包志贤 +5 位作者 袁浩 叶玉伟 刘敏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95-98,共4页
胃癌(G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维生素D(VD)缺乏可能与GC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补充VD可延长GC患者的生存期、抑制GC复发。VD可通过调控VD/维生素D3受体(VDR)信号途径、促进miR-99b-3p及miR-145表达等途径,使GC的细胞周期停滞、抑制G... 胃癌(G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维生素D(VD)缺乏可能与GC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补充VD可延长GC患者的生存期、抑制GC复发。VD可通过调控VD/维生素D3受体(VDR)信号途径、促进miR-99b-3p及miR-145表达等途径,使GC的细胞周期停滞、抑制GC的细胞增殖;VD可通过结合纤维蛋白缓释协同作用、激活PTEN通路、线粒体途径、调节凋亡蛋白表达等方式,诱导GC细胞凋亡;VD可抑制上皮间质化,抑制GC细胞的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维生素D3受体 胃肿瘤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及潜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丹妮 王世令 +3 位作者 路红 郑亚 王玉平 任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833-838,共6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NAFLD的治疗仍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NAFLD的治疗仍以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及血脂等危险因素为主,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对于NAFLD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能通过诱发IR、改变脂质谱、促进氧化应激、改变肠道通透性和调控基因表达导致NAFLD的发生。本文就HP感染与NAFLD之间的相关性及潜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NAFLD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代谢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师丽 袁浩 +3 位作者 刘敏 郑亚 王玉平 郭庆红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6期104-107,共4页
尿酸具有抗氧化与促氧化的双重作用,研究显示其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相关。IB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对菌群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削弱肠道屏障导致肠道免疫的过度激活。目前研... 尿酸具有抗氧化与促氧化的双重作用,研究显示其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相关。IB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对菌群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削弱肠道屏障导致肠道免疫的过度激活。目前研究发现大多IBD患者存在尿酸代谢异常,同时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均参与了尿酸代谢。IBD患者合并有尿酸水平异常,其可能是潜在的提示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的血清标志物,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内微生态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田梦 武国兵 +5 位作者 杨锦 欧阳晶 常虹 刘敏 郑亚 陈兆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581-585,共5页
微生态已被证明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而关乎胃内微生态的研究大多以幽门螺杆菌为重点。随着微阵列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除幽门螺杆菌外,越来越多的菌属如放线菌、厚壁菌、梭状菌等被发现,且被证明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本... 微生态已被证明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而关乎胃内微生态的研究大多以幽门螺杆菌为重点。随着微阵列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除幽门螺杆菌外,越来越多的菌属如放线菌、厚壁菌、梭状菌等被发现,且被证明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胃内微生态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内微生态 幽门螺杆菌 胃癌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