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组学评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与脉管间隙浸润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小菊 雷军强 +3 位作者 高玉岭 郭转转 胡国翠 张跃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T_(2)WI-FS与ADC图影像组学标签评估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脉管间隙浸润(LVS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7例宫颈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术后病理特征以及横轴位T_(2)WI...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T_(2)WI-FS与ADC图影像组学标签评估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脉管间隙浸润(LVS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7例宫颈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术后病理特征以及横轴位T_(2)WI-FS与ADC(b=0/900 s/mm^(2))图像。利用A.K.软件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标准化预处理后导入ITK-SNAP软件手动勾画病灶ROI,将所有患者预处理图像与ROI图像依次导入A.K.软件分别提取T_(2)WI-FS与ADC图像中每个病灶的402个组学特征。所有组学特征经ANOVA+MW联合LASSO方法进行特征降维。利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行连续变量t检验,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分类无序变量卡方检验,分析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LVSI相关的临床基本特征。此外,建立逻辑回归模型的影像组学标签,利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估组学标签模型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与LVSI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宫颈间质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和LVSI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且LVSI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T_(2)WI-FS与ADC组学标签评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850(95%CI:0.751~0.921)、0.887(95%CI:0.787~0.951);评估LVSI的AUC分别为0.816(95%CI:0.712~0.895)、0.850(95%CI:0.747~0.923)。结论:基于T_(2)WI-FS与ADC的影像组学标签可用于评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与LVSI,且功能成像ADC图的组学特征优于T_(2)WI-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淋巴转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