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胸腺增生的Rosai-Dorfman病1例
1
作者 杨晨 张皓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78,共2页
1病例简介男,55岁。主诉:纵隔占位2个月,无咳嗽、咳痰、咯血、胸闷、呼吸困难等。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CT增强示前纵隔团片样软组织密度影,考虑胸腺瘤(图1A~C)。行经剑突下切口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纵隔脂肪清扫+纵隔引流+胸腔闭式... 1病例简介男,55岁。主诉:纵隔占位2个月,无咳嗽、咳痰、咯血、胸闷、呼吸困难等。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CT增强示前纵隔团片样软组织密度影,考虑胸腺瘤(图1A~C)。行经剑突下切口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纵隔脂肪清扫+纵隔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术,术中发现肿块大小约为3 cm×4 cm,呈囊实性,并与左肺粘连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组织增多症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MRI定量参数在乳腺癌诊断和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屈孟孟 冯雯 +2 位作者 刘欣然 卢星如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合成MRI是一种全新的定量MRI技术,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多个定量弛豫和对比度图像,为疾病诊断和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本文对合成MRI原理及其在乳腺癌综合诊断、分子分型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进...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合成MRI是一种全新的定量MRI技术,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多个定量弛豫和对比度图像,为疾病诊断和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本文对合成MRI原理及其在乳腺癌综合诊断、分子分型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定量分析 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间质异常CT研究进展
3
作者 杜雯娟 赵祥博 +1 位作者 赵海峰 张皓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29-133,共5页
肺间质异常(ILA)指通过胸部CT偶然发现的无症状、非依赖性肺部异常,被视作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亚临床阶段。多项研究揭示ILA与肺部疾病的不良预后及死亡率紧密关联。CT在ILA监测和评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就CT视觉评估、CT半定量评估... 肺间质异常(ILA)指通过胸部CT偶然发现的无症状、非依赖性肺部异常,被视作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亚临床阶段。多项研究揭示ILA与肺部疾病的不良预后及死亡率紧密关联。CT在ILA监测和评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就CT视觉评估、CT半定量评估、CT定量评估、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在ILA研究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目前关于ILA的影像学研究多以回顾性为主,未来需要更多的前瞻性试验来验证这些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期能够为ILA的诊断和监测提供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异常 间质性肺疾病 定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ernethy畸形合并肝脏多发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
4
作者 王莉莉 雷军强 +2 位作者 宋文艳 王瑞 李君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78,共2页
1病例简介。男,19岁,主诉: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2周。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谷草转氨酶54 U/L,总胆红素48.9μmol/L,直接胆红素17.6μmol/L,谷氨酰转肽酶311 U/L,碱性磷酸酶167 U/L,前白蛋白143 mg/L,总胆汁酸44.9μmol/L,尿素2... 1病例简介。男,19岁,主诉: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2周。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谷草转氨酶54 U/L,总胆红素48.9μmol/L,直接胆红素17.6μmol/L,谷氨酰转肽酶311 U/L,碱性磷酸酶167 U/L,前白蛋白143 mg/L,总胆汁酸44.9μmol/L,尿素2.45 mmol/L,血氨140μg/dl。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无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门静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ERNETHY畸形 肝外门腔分流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安小霞 梁程 +2 位作者 李瑞 胡瑞 郭顺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2-172,共1页
患者女,54岁。因“左侧腰背部不适10余年,发现腹膜后肿瘤4天”入院。CT:平扫(图1A)显示左肾后方见一类圆形占位,大小约52 mm×45 mm,与周围组织间隙尚清,其密度不均,内部多发小囊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轴位及冠状位动脉期(图1B,1E)实... 患者女,54岁。因“左侧腰背部不适10余年,发现腹膜后肿瘤4天”入院。CT:平扫(图1A)显示左肾后方见一类圆形占位,大小约52 mm×45 mm,与周围组织间隙尚清,其密度不均,内部多发小囊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轴位及冠状位动脉期(图1B,1E)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状低密度区未见强化,似分隔样改变,邻近脾脏及左肾受压推移;门脉期(图1C)及延迟期(图1D)呈持续性渐进性强化。拟诊为“腹膜后肿瘤”,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肉眼所见腹膜后肿物,灰红灰褐色结节状组织一块,切面灰红,部分区域灰白,质软。镜下所见(图1F,1G)瘤组织边界尚清,瘤细胞短梭形,疏密不等,间质血管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预测CK19阳性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倩 黎金葵 +2 位作者 徐俊霞 赵顺敏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0-1304,共5页
细胞角蛋白19(CK19)是肝干细胞和胆管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其表达在肝细胞癌的化疗耐药/干细胞免疫表型中起关键作用,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因此,治疗前准确识别肝细胞癌CK19表达状态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MRI在肝细胞癌的诊断、... 细胞角蛋白19(CK19)是肝干细胞和胆管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其表达在肝细胞癌的化疗耐药/干细胞免疫表型中起关键作用,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因此,治疗前准确识别肝细胞癌CK19表达状态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MRI在肝细胞癌的诊断、分期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像组学可以从多模态图像中提取大量的高维定量特征,有助于更客观地评估CK19。本文就近年来MRI在CK19阳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和前景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角蛋白-19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表现1例
7
作者 刘佳林 张皓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98-399,共2页
1临床资料1例26岁女性患者,因“右侧外阴区胀痛不适5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因外阴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初诊为“前庭大腺囊肿”,行囊肿剥除术,术中探查肿物后建议转入上级医院,遂于2021年10月14日转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已婚,孕1... 1临床资料1例26岁女性患者,因“右侧外阴区胀痛不适5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因外阴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初诊为“前庭大腺囊肿”,行囊肿剥除术,术中探查肿物后建议转入上级医院,遂于2021年10月14日转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已婚,孕1产1,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1年9月23日。肿瘤标志物无异常。专科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外阴局部可见硬结,右侧外阴区可触及一约4 cm×4 cm的肿块,活动度尚可,质韧,皮温正常。入院诊断:会阴部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磁共振成像(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疾病炎症的无创评估研究进展
8
作者 雷丰 李瑞 +3 位作者 景梦园 唐阳阳 宋嘉敏 郭顺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40-946,共7页
冠状动脉疾病是炎症介导的全身性疾病,炎症风险评估在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综述了冠状动脉疾病中炎症的多种无创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血检指标、影像学评价指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生物标记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结肠系膜黏液纤维肉瘤1例
9
作者 曹珊 张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2-173,共2页
患者男,61岁。1周前体检发现腹部肿物,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显示右下腹低回声肿物,其内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右下腹局部隆起,可触及包块,质韧,活动尚可,皮肤未见明显红肿热痛。实验室检查:CEA、AFP、CA199、CA72... 患者男,61岁。1周前体检发现腹部肿物,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显示右下腹低回声肿物,其内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右下腹局部隆起,可触及包块,质韧,活动尚可,皮肤未见明显红肿热痛。实验室检查:CEA、AFP、CA199、CA724未见明显升高,余无异常。腹盆腔CT检查显示左下腹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呈斑片状低密度影及片状稍高密度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纤维肉瘤 后腹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杨梅 郭顺林 +3 位作者 雷军强 殷亮 卢星如 翟亚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较少见,现探讨卵巢OT的MRI表现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OT患者的MRI表现,并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病灶大小、囊实性与腹水的相关性。结果 MRI平扫病灶实体T1WI均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 目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较少见,现探讨卵巢OT的MRI表现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OT患者的MRI表现,并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病灶大小、囊实性与腹水的相关性。结果 MRI平扫病灶实体T1WI均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21例呈稍低信号夹杂少量高信号,2例呈高信号,7例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早期病灶实性部分均轻度强化,延迟后强化程度增加。17例MRI见腹水,10例表现为少量盆腔积液。术中发现30例均有不等程度的腹水。腹水量与病灶大小无相关性(r=0.29,P>0.05),肿瘤MRI囊性变与腹水程度亦无相关性(r=0.25,P>0.05)。病理学细胞组成与病灶MRI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结论 OT在T2WI上呈低信号的特征及增强模式可以反映其病理特征,有一定的诊断特异性,有助于OT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泡膜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段隔离症的MSCT及CTA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刚 贾宏 +4 位作者 张浩 卢星如 叶荣 郭奇宏 徐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13-1816,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CT血管成像技术在隔离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图像及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多种后处理图像特征。结果:7例均为肺叶内型,2例位于左下肺,5例位...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CT血管成像技术在隔离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图像及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多种后处理图像特征。结果:7例均为肺叶内型,2例位于左下肺,5例位于右下肺;血管重建7例均显示供血动脉来自主动脉,并清楚显示其起源、走行、分支和分布。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能明确显示肺段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术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 隔离 MSCT CTA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CT angiography 血管成像技术 异常供血动脉 最大密度投影 后处理 回顾性分析 多平面重组 重建技术 血管重建 图像特征 术前评价 容积再现 多层螺旋 病理证实 左下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色病的MRI和CT表现 被引量:22
12
作者 雷军强 王晓慧 +4 位作者 陈勇 张兴强 辛仲宏 郭顺林 薛敬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肝血色病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血色病的MRI和CT表现。结果:T2WI肝脏呈低信号6例;脾脏呈低信号5例,信号正常1例;胰腺呈低信号2例。T1WI肝脏呈低信号6例;脾脏呈低信号5例,正常1例;胰腺呈低信号1例,... 目的:探讨肝血色病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血色病的MRI和CT表现。结果:T2WI肝脏呈低信号6例;脾脏呈低信号5例,信号正常1例;胰腺呈低信号2例。T1WI肝脏呈低信号6例;脾脏呈低信号5例,正常1例;胰腺呈低信号1例,信号正常5例;合并肝囊肿1例。结论:MRI较CT表现更具有特征性,MRI T2WI呈低信号是诊断本病的特异性征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色病 MRI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监测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艳利 王天红 +2 位作者 郭顺林 田小雪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7-640,共4页
一氧化碳(carbonic oxide,CO)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中毒和职业中毒;而作为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大脑的神经系统常出现不同程度伤害。中毒幸存者通常有3种临床表现:(1)急性期出现短暂神经系统症状,无后遗症;(2)急性期至慢性期症状... 一氧化碳(carbonic oxide,CO)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中毒和职业中毒;而作为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大脑的神经系统常出现不同程度伤害。中毒幸存者通常有3种临床表现:(1)急性期出现短暂神经系统症状,无后遗症;(2)急性期至慢性期症状持续存在,预后较差;(3)10%~40%的患者经过2~60 d的"假愈期"后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后发症——迟发脑病(delayed neuropsychiatric sequelae,DNS)[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与I期卵巢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忠春 郭顺林 +4 位作者 殷亮 翟亚楠 王帅文 姜楠 张艳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1-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MRI、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和I期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32例BOT患者为BOT组、24例I期EOC患者为EOC组,均行MRI检查,并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血清HE4含量,比较两... 目的探讨MRI、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和I期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32例BOT患者为BOT组、24例I期EOC患者为EOC组,均行MRI检查,并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血清HE4含量,比较两组MRI表现及术前血清HE4含量。结果①两组肿瘤部位、大小、分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C组实性成分和厚分隔的出现率高于BOT组(P<0.05),实性成分最大径和分隔厚度均大于BOT组(P<0.05)。②两组间不同肿瘤大小、不同分隔数及双侧肿瘤患者的血清HE4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实性成分及厚分隔的EOC组血清HE4含量明显高于BOT组(P<0.05);实性成分和厚分隔对应的血清HE4鉴别两组肿瘤的最佳临界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8.95 pmol/L、58%、87%和105.42 pmol/L、55%、84%。实性成分、厚分隔、HE4含量诊断两组肿瘤的总确诊率为78.6%。结论肿瘤实性成分增大、分隔增厚及血清HE4含量升高有助于鉴别BOT和I期E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附睾分泌蛋白质类 诊断 鉴别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附睾蛋白4和影像学检查对卵巢癌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忠春 张艳利 +2 位作者 姜楠 杨梅 郭顺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70%~80%的卵巢癌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20%~30%,而早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可达92%[1]。因此,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术前临床分期及良恶性鉴别能力有重要意义...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70%~80%的卵巢癌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20%~30%,而早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可达92%[1]。因此,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术前临床分期及良恶性鉴别能力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卵巢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是CA125,但50%的早期卵巢上皮性癌的CA125升高,20%的卵巢上皮性癌不表达CA125,且在其他妇科良性疾病、部分系统恶性肿瘤中CA125也可以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附睾蛋白4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自适应性心电门控胸痛三联扫描模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史小男 王刚 +3 位作者 卢星如 郭奇虹 陈梓娴 房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9-263,共5页
目的评价前瞻性自适应性心电门控胸痛三联扫描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临床拟行胸痛三联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B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测量并分析两组血管(... 目的评价前瞻性自适应性心电门控胸痛三联扫描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临床拟行胸痛三联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B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测量并分析两组血管(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腔内密度、噪声、肌肉密度,计算血管密度/噪声比、对比噪声比及两组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 A、B组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5.90±2.10)m Sv,B组有效辐射剂量(11.31±2.12)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瞻性自适应性心电门控胸痛三联扫描模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肺栓塞 动脉瘤 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肺动脉 主动脉造影术 质量控制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文辉 李奋强 +2 位作者 郭铮 田晓虹 苏东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223-1224,共2页
2004年5月~2007年5月,对13例胰腺假性囊肿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持续留置导管外引流治疗.13例穿刺15次,均穿刺成功,穿刺入路包括腹前壁11例(13次),侧壁2例.共放置引流管15根.8例1~5个月囊肿消失拔管,随访1~10个月,平均6.7月,症状消失,... 2004年5月~2007年5月,对13例胰腺假性囊肿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持续留置导管外引流治疗.13例穿刺15次,均穿刺成功,穿刺入路包括腹前壁11例(13次),侧壁2例.共放置引流管15根.8例1~5个月囊肿消失拔管,随访1~10个月,平均6.7月,症状消失,囊肿无复发;4例外引流1~4个月转行手术治疗;1例治疗1个月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囊肿消失,引流量>10 ml/24 h,患者要求拔管后失访.CT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外引流术损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假性囊肿 CT引导 外引流术 留置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定量评估CO中毒急性期脑损伤程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艳利 王天红 +4 位作者 田小雪 周超宁 刘兆东 王少彧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5-189,195,共6页
目的运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技术对CO中毒急性期脑损害程度进行定量评估。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急性CO中毒患者26例(中毒组)及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间... 目的运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技术对CO中毒急性期脑损害程度进行定量评估。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急性CO中毒患者26例(中毒组)及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不同脑区D值、D*值及f值的差异,并获得定量评估最佳临界值。分析组内意识状态与脑部易损区(苍白球)D值、f值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毒组各感兴趣区D值、f值呈减低趋势。其中组间半卵圆中心、苍白球区及丘脑f值,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胼胝体压部及苍白球区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最佳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f_半=51%、77%、73%,f_苍=61%、77%、83%,f_丘=80%、85%、64%,D_半=0.69×10^(-3) mm^2/s、85%、83%,D_侧=0.65×10^(-3) mm^2/s、73%、89%,D_胼=0.68×10^(-3) mm^2/s、62%、83%,D_苍=0.70×10^(-3) mm^2/s、81%、89%。组内意识障碍程度与苍白球区D值、f值下降呈正相关(rD=0.828、rf=0.745,P<0.05)。结论 IVIM成像参数值D值、f值可定量评估CO中毒急性期脑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急性病 一氧化碳中毒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梓娴 张莉 +3 位作者 南江 庄辛 郭顺林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CMD是发生左心室不良重构、收缩功能障碍和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因此准确评估CMD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制订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在...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CMD是发生左心室不良重构、收缩功能障碍和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因此准确评估CMD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制订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在CMD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心脏磁共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MSCTA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刚 王浩 +1 位作者 卢星如 辛仲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71-574,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3529例临床疑为心肌缺血患者及常规体查者冠状动脉CTA影像检查结果并对发现的变异冠状动脉进行分类。结果 3529例冠状动脉CTA受检者中,共...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3529例临床疑为心肌缺血患者及常规体查者冠状动脉CTA影像检查结果并对发现的变异冠状动脉进行分类。结果 3529例冠状动脉CTA受检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变异42例(1.19%,42/3529),MIP、VRT、CPR重建图像均明确显示其开口及走行;其中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冠状窦者9例,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右冠状窦者2例,左回旋支异位开口于右冠窦1例,冠状动脉高位开口于升主动脉壁者6例,并行左主干3例(前降支、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窦),左主干开口于肺动脉伴右冠状动脉瘤1例,左旋支-冠状静脉瘘者2例,副冠状动脉9例,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合并右冠状动脉瘤1例,冠状动脉发育不良8例。结论冠状动脉CTA能准确显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变异,可作为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变异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变异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