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一华
张锦
+3 位作者
蒋玉娇
门冰欣
胡娜娜
张亚苹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条主要冠状动脉存在CTO病变的患者30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条主要冠状动脉存在CTO病变的患者30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Rentrop标准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组(Rentrop分级0~1级,n=109)和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Rentrop分级2~3级,n=19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脂蛋白(a)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淋巴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显著低于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水平升高(OR=1.004,95%CI:1.003~1.006)、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OR=1.546,95%CI:1.038~2.301)均与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独立相关(P均<0.05)。结论:SII、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独立相关,可能是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临床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侧支循环
危险因素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马茜钰
李存存
张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00-2106,共7页
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尽管许多研究都强调了高血压的多因素性,但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仍然有待探索。大量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其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mide adenosine dinucle...
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尽管许多研究都强调了高血压的多因素性,但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仍然有待探索。大量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其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mide adenosine dinucleo-tide,NAD^(+))依赖性酶家族介导的血管动态平衡和心血管疾病的表观遗传过程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分子水平上,NADPH氧化酶信号的激活、内源性抗氧化剂的抑制、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的修饰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异构体蛋白表达的改变等共同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s/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s,SIRTs)作为NAD+依赖的脱乙酰酶,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将综述SIRTs家族不同成员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高血压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特异性盐皮质激素受体对血压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茜钰
张丹
张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5-1108,共4页
盐皮质激素受体(MR)活化的肾外作用与血压调节息息相关。在血压调节中,MR活化能力随年龄及性别不同而不同。不同类型细胞的MR通过增加成骨转录因子、上皮钠通道、纤维化物质及促纤维因子的表达,改变血管L型钙通道,加剧炎症、氧化应激等...
盐皮质激素受体(MR)活化的肾外作用与血压调节息息相关。在血压调节中,MR活化能力随年龄及性别不同而不同。不同类型细胞的MR通过增加成骨转录因子、上皮钠通道、纤维化物质及促纤维因子的表达,改变血管L型钙通道,加剧炎症、氧化应激等方式,导致动脉弹性减弱、心肌纤维化及水钠潴留,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特异性MR阻滞为今后治疗高血压的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文对细胞特异性MR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受体
盐皮质激素
衰老
细胞特异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一华
张锦
蒋玉娇
门冰欣
胡娜娜
张亚苹
机构
兰州大学
第一
临床医学院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甘肃省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2JR11RA018)。
文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条主要冠状动脉存在CTO病变的患者30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Rentrop标准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组(Rentrop分级0~1级,n=109)和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Rentrop分级2~3级,n=19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脂蛋白(a)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淋巴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显著低于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水平升高(OR=1.004,95%CI:1.003~1.006)、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OR=1.546,95%CI:1.038~2.301)均与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独立相关(P均<0.05)。结论:SII、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独立相关,可能是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临床预测指标。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侧支循环
危险因素
炎症指标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lesion
collateral circulation
risk factors
inflammatory index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马茜钰
李存存
张锦
机构
兰州大学
第一
临床医学院
兰州大学
第一
医院
兰州大学
第一
医院
心
内科
/
甘肃省
心血管
疾病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00-2106,共7页
基金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No.2019B-005)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8年度院内基金资助项目(No.ldyyyn2018_39)。
文摘
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尽管许多研究都强调了高血压的多因素性,但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仍然有待探索。大量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其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mide adenosine dinucleo-tide,NAD^(+))依赖性酶家族介导的血管动态平衡和心血管疾病的表观遗传过程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分子水平上,NADPH氧化酶信号的激活、内源性抗氧化剂的抑制、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的修饰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异构体蛋白表达的改变等共同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s/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s,SIRTs)作为NAD+依赖的脱乙酰酶,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将综述SIRTs家族不同成员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高血压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Keywords
Sirtuins
Hypertension
Pathogenesis
Risk factors
Target organ damage
分类号
R363.2 [医药卫生—病理学]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特异性盐皮质激素受体对血压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茜钰
张丹
张锦
机构
兰州大学
第一
临床医学院
兰州大学
第一
医院
心
内科
/
甘肃省
心血管
疾病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5-1108,共4页
文摘
盐皮质激素受体(MR)活化的肾外作用与血压调节息息相关。在血压调节中,MR活化能力随年龄及性别不同而不同。不同类型细胞的MR通过增加成骨转录因子、上皮钠通道、纤维化物质及促纤维因子的表达,改变血管L型钙通道,加剧炎症、氧化应激等方式,导致动脉弹性减弱、心肌纤维化及水钠潴留,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特异性MR阻滞为今后治疗高血压的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文对细胞特异性MR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高血压
受体
盐皮质激素
衰老
细胞特异性
作用机制
Keywords
hypertension
receptors,mineralocorticoid
aging
cell specificity
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R331.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一华
张锦
蒋玉娇
门冰欣
胡娜娜
张亚苹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马茜钰
李存存
张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细胞特异性盐皮质激素受体对血压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马茜钰
张丹
张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