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片类药物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静梓 刘维英 +3 位作者 胡澳燕 鲍八虎 叶育才 陈国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以慢性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段化为特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上呼吸道的阻塞,导致睡眠片段化、间歇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OSA及显著的合并症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易发有关,阿片类药物作为最常用的止疼药,可能进一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以慢性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段化为特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上呼吸道的阻塞,导致睡眠片段化、间歇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OSA及显著的合并症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易发有关,阿片类药物作为最常用的止疼药,可能进一步影响OSA及合并症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研究表明,OSA患者更容易受到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的影响,反过来,OSA也增加了阿片类药物诱导的呼吸抑制的风险。因此,了解阿片类药物对OSA的影响及机制,对于优化药物使用、改善预后、减少呼吸不良事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拟对阿片类药物对OSA的影响及其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阿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导肠道菌群失调与缺血性脑卒中:机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苗苗 岳红梅 +3 位作者 李雅亭 许金回 武兴东 朱浩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2-386,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识别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缺血性脑卒中发... 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识别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引起肠道菌群改变,而肠道菌群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导肠道菌群失调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病理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肠道菌群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短链脂肪酸 三甲胺⁃N⁃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武兴东 岳红梅 +3 位作者 朱浩斌 刘苗苗 李雅亭 许金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9,共1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未经治疗的OSA可导致多种不良的健康后果,包括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气道正压通气(PAP)、减肥、口腔矫...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未经治疗的OSA可导致多种不良的健康后果,包括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气道正压通气(PAP)、减肥、口腔矫正器、上气道手术、体位疗法等传统的OSA疗法主要针对OSA的解剖学因素。然而,OSA的发病机制是异质性的,非解剖学因素对大多数患者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用于治疗OSA,但是随着人们对OSA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刻,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致力于药物治疗OSA及其合并症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将对近几年药物治疗OSA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为将来药物治疗OSA的相关研究提供文献支持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病理生理机制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周佳 李龙 廖晶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9-994,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近年来,随着对IPF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物治疗靶点被发现。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失调可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IPF等...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近年来,随着对IPF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物治疗靶点被发现。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失调可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IPF等多种肺部疾病。组蛋白脱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不仅在表观遗传修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IPF发病的关键介质。HDAC在肌成纤维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中呈高表达,可调控肺部促炎症状态、促纤维化及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可遗传表达,在IPF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上皮-间质转化、慢性肺部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巨噬细胞极化等方面阐述HDAC抑制剂在IPF中的作用机制,旨在评估HDAC抑制剂作为IPF靶向治疗药物的可能性,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组蛋白脱乙酰酶 上皮-间质转化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例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涛 岳红梅 +6 位作者 濮家源 胡建明 汪小亚 鲁文强 李龙 刘维英 白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兰州市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23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收治的8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资... 目的总结分析兰州市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23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收治的8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5∶3,年龄24~57岁。潜伏期在1~10 d,7例为境内输入性病例(87.5%),1例为2代感染病例(12.5%)。临床表现为咳嗽6例(75%),发热4例(50%),咳痰3例(37.5%),乏力2例(25%)。血常规检查均有异常表现,白细胞减少4例(50%),淋巴细胞减少7例(87.5%);LDH升高5例(62.5%),CK升高1例(12.5%),CK-MB升高1例(12.5%);CRP升高4例(50%),PCT升高2例(25%);D-二聚体升高1例(12.5%)。胸部影像学检查中2例行DR胸部正位片检查,1例无异常,1例为双肺纹理增重;6例行HRCT检查,4例(50%)有双肺多发磨玻璃样渗出影,2例(25%)有右肺多发磨玻璃渗出影,均无胸腔积液。6例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1例患者仍在院治疗中。结论8位COVID-19患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年龄较轻,基础疾病少,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咳痰等,所有患者均有血常规异常,半数CRP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肌酶及D-二聚体异常;多数患者影像学表现为靠近外周胸膜的、多发的磨玻璃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G及MH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张莎 刘维英 +2 位作者 王娟 付文丽 李乐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8-994,共7页
目的: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TyG)、单核细胞绝对值/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count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 目的: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TyG)、单核细胞绝对值/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count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并发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诊断价值,以及TyG、MHR与AECOPD患者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住院的298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表现、B型钠尿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将298例AECOPD患者分为HF组(n=127例)和非HF组(n=171例),比较2组AECOPD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回归分析研究AECOPD患者并发HF可能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TyG、MHR分别及联合对AECOPD并发HF的诊断价值;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TyG、MHR与AECOPD患者射血分数、室壁厚度、心腔大小和瓣膜反流速率等心功能参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空腹血糖、单核细胞绝对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心律失常、TyG、MHR是AECOPD患者发生HF的危险因素;HF组患者TyG、MHR水平明显高于非HF组(P<0.001),TyG诊断AECOPD合并HF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754~0.856,P<0.001),MHR诊断AECOPD合并HF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0.707~0.817,P<0.001),TyG联合MHR诊断AECOPD合并HF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828~0.912,P<0.001);相关性分析提示TyG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二尖瓣反流速率、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呈正相关;MHR与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右室前后径、右室上下径、右室横径、三尖瓣反流速率、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结论:空腹血糖、单核细胞绝对值、HDL-C、心律失常、TyG、MHR是AECOPD患者并发HF的危险因素;TyG、MHR均对HF有诊断价值,2者联合对AECOPD伴HF诊断效力优于单项指标;TyG与AECOPD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室壁厚度和二尖瓣反流速率等心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可能与左心室功能参数相关性更大;MHR与右室心腔大小、三尖瓣反流速率和肺动脉压力等具有相关性,可能与右心室功能参数相关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心功能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单核细胞绝对值/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联合抗毒蕈碱剂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娟 刘维英 +3 位作者 叶育才 付文丽 张莎 李乐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14-720,共7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因睡眠中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导致慢性间歇性低氧伴高碳酸血症、睡眠结构紊乱,进而对全身器官造成损害。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上气道结构异常,咽部扩张肌功能减退、上气道的不稳定也易造成上气道狭窄,且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因睡眠中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导致慢性间歇性低氧伴高碳酸血症、睡眠结构紊乱,进而对全身器官造成损害。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上气道结构异常,咽部扩张肌功能减退、上气道的不稳定也易造成上气道狭窄,且与睡眠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撤退和乙酰胆碱的增多有关,联合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抗毒蕈碱剂可通过增加颏舌肌活动、改善气道稳定性等途径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药物治疗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抗毒蕈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指标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并发呼吸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焦欢 李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 分析炎性指标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并发呼吸衰竭(RF)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69例IP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RF组(n=84例)和非RF组(n=85例)。... 目的 分析炎性指标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并发呼吸衰竭(RF)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69例IP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RF组(n=84例)和非RF组(n=85例)。收集血常规、生化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采用回归分析筛选IPF患者发生RF可能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多项炎性指标之间及炎性指标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性指标对IPF患者并发RF的诊断价值。结果 RF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明显高于非RF组(P<0.05),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明显低于非RF组(P<0.05)。将所有患者NLR、PLR、LMR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PaO2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PLR与CRP、PCT均呈正相关(P<0.05),LMR与CRP、PCT呈负相关(P<0.05),且NLR与PaO2水平呈负相关(P<0.05),LMR与PaO2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NLR升高是IPF患者发生R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LMR可用于诊断IPF并发RF,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8(95%CI0.663~0.812)、0.736(95%CI0.660~0.812);PLR对IPF并发RF的诊断价值有限,AUC仅为0.629(95%CI0.545~0.714);而NLR、PLR、LMR三者联合诊断能力高于3个单项指标,AUC为0.760(95%CI0.689~0.832)。结论 NLR升高是IPF患者发生RF的独立危险因素。NLR、PLR、LMR及三者联合对IPF患者并发RF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三者联合的诊断效力优于3个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呼吸衰竭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信号通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朱浩斌 岳红梅 +3 位作者 武兴东 刘苗苗 李雅亭 许金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83-1291,共9页
为应对日益增强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氧化损伤因子,哺乳动物的细胞防御机制处于不断进化过程中。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被誉为抗氧化损伤的“明星”分子,国际上耗费数百亿美元来开发相关靶向激活或抑制剂。... 为应对日益增强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氧化损伤因子,哺乳动物的细胞防御机制处于不断进化过程中。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被誉为抗氧化损伤的“明星”分子,国际上耗费数百亿美元来开发相关靶向激活或抑制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形式,氧化应激是其最主要的病理机制之一,并与OSA心、脑、肺、肾等各系统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揭示了Nrf2通路在OSA并发症中的机制联系,一些天然的Nrf2激活剂也通过动物实验展现出了新兴的治疗作用。然而,Nrf2在OSA不同靶器官的激活方式和效应途径尚未理清。因此,本文对Nrf2通路在OSA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加深对OSA并发症机制的理解并提供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金回 岳红梅 +3 位作者 刘苗苗 李雅亭 武兴东 朱浩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59,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浸润所致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发生COPD后,中性粒细胞持续聚集可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浸润所致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发生COPD后,中性粒细胞持续聚集可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过度形成,在局部捕获与清除病原体、快速控制感染、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COPD发生与NETs形成机制以及NETs在COPD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并梳理基于NETs进行COPD治疗的相关药物靶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靶向治疗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OSAHS病理生理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金回 岳红梅 +3 位作者 李雅亭 刘苗苗 武兴东 朱浩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自我再生、快速增殖的多能干细胞,主要依赖其衍生的促血管生成、炎症调节和营养因子发挥有益作用。这些因子能减弱有害的炎症反应,减少血管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自我再生、快速增殖的多能干细胞,主要依赖其衍生的促血管生成、炎症调节和营养因子发挥有益作用。这些因子能减弱有害的炎症反应,减少血管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标志是睡眠过程中口咽塌陷,导致短暂的气流减少,胸内压力大幅波动,以及间歇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OSAHS存在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氧化应激和缺血,从炎症和损伤组织中招募MSCs,通过MSCs衍生的抗炎和促进血管生成因子的活性,在OSAHS损伤组织中降低缺氧、抑制炎症、促进再生、防治纤维化。本文将从OSAHS角度阐述炎症、氧化应激、纤维化和缺血的发病机制,着重介绍目前关于MSCs依赖调节OSAHS相关病理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间充质干细胞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哮喘小鼠SIRT1、GATA-3表达及气道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歆 刘维英 +2 位作者 武晨 梁雪杰 开锦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6-693,共8页
目的探究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哮喘+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哮喘+VD_(3))组,每组8只。哮喘组和哮喘+VD_(3)组小鼠于第1、8、15天给... 目的探究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哮喘+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哮喘+VD_(3))组,每组8只。哮喘组和哮喘+VD_(3)组小鼠于第1、8、15天给予卵清蛋白(OVA)混悬液0.2 ml致敏,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哮喘组和哮喘+VD_(3)组于第22~28天使用1%OVA雾化吸入激发,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每次雾化30 min,1次/d,连续激发7 d;哮喘+VD_(3)组每次雾化前30 min给予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注射液(4μg/kg),对照组和哮喘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激发后麻醉处理采集小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气道黏液水平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gE及BALF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水平;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GATA结合蛋白-3(GATA-3)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肺组织SIRT1、GATA-3表达水平(SIRT1、GATA-3的平均OD值)与小鼠血清IgE及BALF中IL-4、IL-5、IL-13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小鼠肺组织气管及伴行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支气管管腔狭窄,气道黏膜上皮增生,气管内黏液分泌增多;哮喘+VD_(3)组小鼠上述改变较哮喘组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小鼠血清IgE和BALF中IL-4、IL-5、IL-13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肺组织中GATA-3表达均增高(P<0.05),肺组织中SIRT1表达降低(P<0.05);与哮喘组比较,哮喘+VD_(3)组小鼠血清IgE和BALF中IL-4、IL-5、IL-13水平及肺组织GATA-3表达均降低(P<0.05),肺组织SIRT1表达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肺组织SIRT1表达水平与GATA-3表达量、血清IgG及BALF中IL-4、IL-5、IL-13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小鼠肺组织GATA-3表达水平与血清IgG及BALF中IL-4、IL-5、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可缓解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肺组织中SIRT1的表达,抑制GATA-3的表达,进而降低炎性因子(IL-4、IL-5、IL-1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25-二羟基维生素D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GATA结合蛋白-3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与哮喘气道炎症及内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鲍八虎 刘维英 +3 位作者 叶育才 陈国荣 孙静梓 胡澳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4-1200,共7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2nt的单链非编码RNA,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气道炎症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根据发病过程中免疫机制的差异分为不同内型,不同内型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2nt的单链非编码RNA,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气道炎症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根据发病过程中免疫机制的差异分为不同内型,不同内型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也有所区别。本文就miRNA在哮喘气道炎症及内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究miRNA在哮喘气道炎症及内型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 MIRNA 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凤 李龙 +1 位作者 王洁 刘胜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3-589,共7页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常见的、持续发展的、无法逆转的、致命的慢性肺部疾病,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期为2~4年,其特征是肺部细胞外基质沉积过多和瘢痕,导致功能衰竭、严重呼吸问题甚至死亡。大量研究表明,CXC趋化因子及其...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常见的、持续发展的、无法逆转的、致命的慢性肺部疾病,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期为2~4年,其特征是肺部细胞外基质沉积过多和瘢痕,导致功能衰竭、严重呼吸问题甚至死亡。大量研究表明,CXC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肺纤维化和其他纤维增生紊乱的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显示,CXC趋化因子可能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主要对关键CXC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CXC趋化因子 CXC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纤溶系统失衡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莹 余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89-695,共7页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其预后比许多癌症都要差,发病机制复杂并且尚未明确。在肺纤维化的动物模型以及IPF的患者中,已证实均存在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的失衡。本文阐述了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在IPF中的可能损伤...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其预后比许多癌症都要差,发病机制复杂并且尚未明确。在肺纤维化的动物模型以及IPF的患者中,已证实均存在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的失衡。本文阐述了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在IPF中的可能损伤机制,为IPF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血小板 凝血因子 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通过抑制EMT过程中pERK1/2信号通路减轻肺纤维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雪 李龙(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342-2345,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肺成纤维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中p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正常培养小鼠肺成纤维细胞(L-929)并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L-929+DMEM完全培养基)、模型组(L-929+5...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肺成纤维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中p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正常培养小鼠肺成纤维细胞(L-929)并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L-929+DMEM完全培养基)、模型组(L-929+5 ng/ml TGF-β1诱导)、治疗低剂量组(L-929+5 ng/ml TGF-β1+100 mg/ml黄芪注射液)、治疗中剂量组(L-929+5 ng/ml TGF-β1+200 mg/ml黄芪注射液)、治疗高剂量组(L-929+5 ng/ml TGF-β1+300 mg/ml黄芪注射液),孵育24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CollagenⅠ)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α-SMA、CollagenⅠmRNA表达、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低、中、高剂量组α-SMA、CollagenⅠmRNA表达、pERK1/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EMT过程中的pERK1/2信号通路减轻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PERK1/2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继芳 岳红梅 +4 位作者 刘南玉 宋佩佩 谢莹莹 王嘉琪 魏雅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07-313,共7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肺实质瘢痕形成为特征,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和过早死亡。目前有研究证实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T)可能在纤维化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多个动物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TH)可通过调节糖代谢、改善...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肺实质瘢痕形成为特征,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和过早死亡。目前有研究证实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T)可能在纤维化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多个动物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TH)可通过调节糖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炎症等途径抑制肺纤维化。本文就TH与IPF的相关性进行总结,深入认识二者关系,以期未来IPF有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TH)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糖代谢 线粒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介导慢性间歇缺氧大鼠肾脏损伤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治安 赵岩 +2 位作者 何瑶 刘维英 余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慢性间歇缺氧导致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间歇缺氧(IH)组、间歇缺氧+生理盐水(IH+NS)组、间歇缺氧+依达拉奉(IH+E...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慢性间歇缺氧导致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间歇缺氧(IH)组、间歇缺氧+生理盐水(IH+NS)组、间歇缺氧+依达拉奉(IH+EDA)组,每组6只。将4组大鼠放置在密闭式饲养舱内造模,NC组舱内氧气浓度维持在21%左右,IH组、IH+NS组、IH+EDA组定时输入纯氧气、纯氮气、压缩空气,使舱内形成缺氧-复氧循环(60 s低氧期+60 s复氧期),低氧期舱内氧浓度降至6%~7%,每日造模8 h(10∶00-18∶00),同时IH+EDA组大鼠每天造模前按照5 mg/kg剂量标准予以腹腔注射依达拉奉,IH+NS组大鼠按照同等剂量标准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8周后采集大鼠血液标本及肾脏组织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肌酐(Crea)、尿素(Urea)水平;HE、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变化、纤维化程度;化学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肾组织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IL-18 mRNA扩增水平。结果:间歇缺氧暴露后,大鼠血清Crea、Urea明显升高(P<0.01),肾小管发生病理损害、肾单位球囊间隙出现胶原纤维沉积,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P<0.01),Caspase-1、NLRP3、IL-1β蛋白表达增加(P<0.01或P<0.05)、GSDMD mRNA、IL-18 mRNA扩增增加(P<0.01);而经过依达拉奉干预后,上述指标呈现出与间歇低氧暴露后相反的变化趋势,肾脏病理损害减轻(P<0.01或P<0.05)。结论:慢性间歇缺氧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活化Caspase-1参与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介导肾脏损伤过程,而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下调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焦亡通路的活化,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缺氧 肾脏损伤 细胞焦亡 氧化应激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调节AMPK/SREBP-1通路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歆 刘维英 +3 位作者 武晨 开锦军 梁雪杰 常瑛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049-1054,共6页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之一,除了降血糖外,还有多种医学生物价值在不断被发现而备受关注。近年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抑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减少脂质合成,在治疗肝脏脂肪变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之一,除了降血糖外,还有多种医学生物价值在不断被发现而备受关注。近年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抑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减少脂质合成,在治疗肝脏脂肪变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功能障碍、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辅助治疗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因此,本文就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抑制SREBP-1调控糖脂质代谢的可能机制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AMPK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干预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洁 李龙 +1 位作者 陈凤 刘胜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35-240,共6页
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和不可逆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炎症和广泛的肺重塑。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是一种具有抗纤维化潜力的经典抗血糖药物。但目前关于二甲双胍发挥抗纤维化作... 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和不可逆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炎症和广泛的肺重塑。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是一种具有抗纤维化潜力的经典抗血糖药物。但目前关于二甲双胍发挥抗纤维化作用的具体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就近几年来二甲双胍在肺纤维化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从IGF-1/IGF-1R/PI3K信号、AMPK/mTOR信号、TGF-β/Smad信号通路以及干预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改善氧化应激、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及转谷氨酰胺酶2多种途径展开讨论,以期未来能够更深入和全面地理解二甲双胍抗纤维化机制与临床应用范围,为肺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肺纤维化 自噬 上皮间质转化 转谷氨酰胺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