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放射密度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哲宇 王莉莉 +8 位作者 张潇月 何翠芳 李敏 王珊 高晓琴 史陇珍 金建君 张立婷 李俊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8-1363,共6页
目的 分析肝脏放射密度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程度及其进展的关联。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入组2019年1月—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CHB患者114例,收集实验室检查和腹部CT等临床资料,评估患者代谢特征并测量肝脏放射密... 目的 分析肝脏放射密度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程度及其进展的关联。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入组2019年1月—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CHB患者114例,收集实验室检查和腹部CT等临床资料,评估患者代谢特征并测量肝脏放射密度。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ills H秩和检验。3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因素,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CHB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114例患者中非肝硬化43例(37.72%),可疑肝硬化30例(26.32%),肝硬化41例(35.96%);中位随访时间为538.5(322.8~1 031.5) d。肝脏平扫(OR=0.81,95%CI:0.68~0.97,P=0.025)和增强(OR=0.95,95%CI:0.90~0.99,P=0.037)放射密度、肝体积(OR=0.99,95%CI:0.98~0.99,P<0.001)是肝纤维化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HDL占比(HR=2.81,95%CI:1.04~7.54,P=0.041)与CHB人群肝纤维化的进展有关联,肝纤维化程度、肝脏体积和肝脏放射密度与肝纤维化进展的关联均不显著(P值均>0.05)。结论 在CHB患者中,肝脏放射密度是肝纤维化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低HDL对肝纤维化进展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纤维化 肝脏放射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丽君 陈青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19-1721,共3页
HBV感染仍然是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这与欧、美等西方国家以HCV感染为主的疾病分布状况有较大差异。十多年前,全球已经有3.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炎肝纤维化 诊断方法 HBV感染 慢性 HCV感染 疾病分布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预处理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小鼠肝硬化模型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颜小明 张立婷 +1 位作者 骆菁怡 肖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24-430,共7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的作用及雌二醇预处理的BMSC对肝硬化的治疗效应。方法第3代BMSC分为对照组(未经雌二醇处理)、实验组(不同浓度雌二醇处理),MTT法测雌二醇对其增殖活力的作用;对照组和实验组用H2O2诱导凋亡,正常B...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的作用及雌二醇预处理的BMSC对肝硬化的治疗效应。方法第3代BMSC分为对照组(未经雌二醇处理)、实验组(不同浓度雌二醇处理),MTT法测雌二醇对其增殖活力的作用;对照组和实验组用H2O2诱导凋亡,正常BMSC为空白组,台盼蓝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caspase-3)检测雌二醇对BMSC凋亡的影响。46只正常雄性C57BL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BMSC及雌二醇处理的BMSC移植组。CCl4腹腔注射造肝硬化模型,12周后BMSC及雌二醇处理的BMSC移植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细胞。4周后采血测ALT、AST水平;HE、Masson染色测肝纤维化程度;RT-PCR测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mRNA表达。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秩转换的Mann-Whitney检验。结果各实验组BMSC增殖活性高于对照组(F=730.08,P=0.000);H2O2促进BMSC凋亡,实验组凋亡率低于对照组(F=258.34,P=0.000);对照组、实验组caspase-3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9,P=0.000)。模型组、BMSC移植组、雌二醇处理的BMSC移植组ALT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AST水平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组间纤维比例及collagenⅠ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雌二醇促进BMSC增殖并降低H2O2诱导的凋亡;BMSC改善肝硬化,且雌二醇提高BMSC治疗肝硬化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雌二醇 间质干细胞 胶原Ⅰ型 模型 动物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对不同ALT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和肝纤维化以及肝脏病理分期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高鹏 李俊峰 +5 位作者 周伟 杨彦麟 毛小荣 陈琳 岳伟 张立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4-568,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对不同免疫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肝纤维化以及肝脏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657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γ-放射免疫分析仪检测肝...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对不同免疫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肝纤维化以及肝脏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657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γ-放射免疫分析仪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用方差分析比较在不同免疫阶段乙型肝炎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肝纤维化的影响,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分析在不同免疫阶段乙型肝炎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分期的影响。结果在ALT正常组中,乙型肝炎病毒对肝功、肝纤维化的影响较弱,而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组中,乙型肝炎病毒对肝功、肝纤维化有明显影响,且以ALT≥正常上限2倍组中为甚。具体表现为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肝功能指标中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增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降低,肝纤维化指标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均增高(P<0.05)。在ALT正常组中,乙型肝炎病毒的载量高低与肝脏病理分期无相关性联系,而在ALT异常组中,特别是ALT≥正常上限2倍组中乙型肝炎病毒的载量高低与肝脏病理分期有显著相关性联系。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在机体的不同免疫阶段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载量 肝功能 肝纤维化 肝脏病理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对不同ALT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高鹏 雒艳萍 李俊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9-364,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状态下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阐明以ALT分组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3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LT异常情况分为ALT正常组(131例)、ALT...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状态下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阐明以ALT分组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3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LT异常情况分为ALT正常组(131例)、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且小于2倍增高组(110例)和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122例)。对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随访24周。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抗原抗体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分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检测不同组别中不同载量HBV对机体免疫学指标的影响及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病毒学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在ALT正常组中,不同载量HBV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Th/i淋巴细胞数、Ts/c淋巴细胞数及血清中IL-2、IFN-γ、IL-4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和Th/i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Ts/c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反映Th1细胞的细胞因子IL-2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反映Th2细胞的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患者HBV DNA明显下降(P<0.05),T淋巴细胞总数和Th/i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Ts/c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血清中IL-2和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5),IL-4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HBV在不同ALT状态下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不同的影响,对于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变机体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载量 T淋巴细胞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状态下对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高鹏 雒艳萍 +2 位作者 李俊峰 陈琳 毛小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etransferase,ALT)状态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helper T lymphocytes 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lymphocyt... 目的:探讨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etransferase,ALT)状态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helper T lymphocytes 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lymphocyte,Treg)及其比率的影响。方法: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336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抗原抗体,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其中ALT正常的乙肝患者111例(ALT<40 U/L),ALT≥正常上限且<2倍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108例(40 U/L≤ALT<80 U/L),ALT≥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117例(ALT≥80 U/L),并且按病毒载量分为低复制组(HBV DNA<4.0 lg copies/mL),中复制组(4.0 lg copies/mL≤HBV DNA<6.0 lg copies/mL),高复制组(HBV DNA≥6.0 lg copies/mL)。采用Dunnett T3方差分析在不同ALT状态下,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的影响。对ALT≥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病毒学及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的变化。结果:在ALT正常组及ALT≥正常上限且<2倍增高的慢性乙肝组中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ALT≥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组中,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Th17(低复制组3.18%±0.79%、中复制组3.78%±0.92%、高复制组4.57%±1.15%)、Treg细胞(低复制组5.52%±1.58%、中复制组5.89%±1.84%、高复制组6.37%±2.35%)及其比率Th17/Treg(低复制组0.57±0.25、中复制组0.65±0.29、高复制组0.73±0.36)均明显增高(P<0.05)。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患者HBV DNA明显下降,Th17(3.89%±1.02%vs.2.06%±0.46%)、Treg细胞(6.02%±2.03%vs.5.06%±1.25%)及其比率(0.65±0.28 vs.0.41±0.14)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不同ALT状态下HBV对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的影响不同,可以从免疫学的角度阐明HBV对机体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以ALT分组抗病毒治疗的意义,从而有助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载量 TH17细胞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高鹏 肖萍 +6 位作者 陈青锋 杨彦麟 赵桂玲 王立明 周萍 何强 魏喜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75-1377,共3页
目的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因素。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3例,其中轻度患者161例、中度患者48例、重度患者77例、重症肝炎患者37例;健康者(对照组)39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对照... 目的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因素。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3例,其中轻度患者161例、中度患者48例、重度患者77例、重症肝炎患者37例;健康者(对照组)39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对照组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血脂水平的因素。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水平随肝脏功能的恶化逐渐下降。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可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脂水平受PTA、肝功能等多因素影响,而年龄、性别、血糖、病毒载量、肾功能等因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脂水平影响较小或无影响。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受PTA影响较大,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受白蛋白影响较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水平主要与肝脏病变情况密切相关;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水平,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脂 影响因素 多重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载量对不同病变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高鹏 肖萍 +6 位作者 杨彦麟 陈青锋 毛小荣 赵正斌 石磊 杨李忠 周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毒载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373例,其中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3例(ALT<40 U/L),ALT大于... 目的:探讨不同病毒载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373例,其中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3例(ALT<40 U/L),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且小于2倍增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8例(40U/L≤ALT<80 U/L),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2例(ALT≥80 U/L)。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参数,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用协方差分析检验在不同病变阶段中病毒载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影响。结果:在ALT正常组中,病毒载量对红细胞系统参数影响较弱,而在ALT异常组中,病毒载量对红细胞系统参数有明显影响,且以ALT≥正常上限2倍组中为甚,具体表现为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红细胞计数[低复制组(4.10±0.67)×1012/L,中复制组(3.92±0.69)×1012/L,高复制组(3.54±0.90)×1012/L]、血红蛋白[低复制组(129.66±21.12)g/L,中复制组(126.23±23.38)g/L,高复制组(112.98±27.77)g/L]、红细胞压积(低复制组37.66±5.68,中复制组37.03±6.03,高复制组33.34±8.15)降低(P=0.006,0.007,0.010),而红细胞平均体积[低复制组(92.17±6.53)f L,中复制组(94.85±7.95)f L,高复制组(101.63±11.33)f 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低复制组(31.70±2.22)pg,中复制组(33.11±3.62)pg,高复制组(34.65±3.13)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复制组(344.28±17.17)g/L,中复制组(351.33±16.90)g/L,高复制组(358.12±15.67)g/L]、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低复制组(52.49±9.04)f L,中复制组(56.96±7.19)f L,高复制组(61.23±7.23)f L)]升高(P=0.000,0.000,0.002,0.000)。结论:通过观察病毒载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影响,可以反映在不同病变阶段乙型肝炎病毒与免疫反应的关系,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可以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病毒载量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对乙肝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高鹏 肖萍 +7 位作者 杨彦麟 赵桂玲 何强 魏喜生 王立明 周萍 陈青锋 周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乙肝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目的:评价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乙肝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协方差分析提示在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中,不同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血脂水平[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影响或影响甚微。在慢性重型肝炎组中,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血脂水平有明显影响。同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重型肝炎组中血脂水平主要受病毒载量(lgDNA)、PTA、白蛋白(ALB)等的影响。结论: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在各个病变阶段是不同的,通过动态观察血脂水平和病毒载量,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况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在机体病理性免疫反应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脂 病毒载量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球蛋白在不同方式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中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立明 肖萍 +3 位作者 杨彦麟 高鹏 何强 李俊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0-792,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经内科治疗及肝移植前后Gc球蛋白的变化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变化的相关性,初步阐明Gc球蛋白在重型乙肝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4-2009年慢性重...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经内科治疗及肝移植前后Gc球蛋白的变化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变化的相关性,初步阐明Gc球蛋白在重型乙肝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4-2009年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移植治疗患者1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内科治疗患者2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各阶段留取血液标本,另取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肝功能及Gc球蛋白。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内科治疗组血清中Gc球蛋白含量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分别为(295.74±76.13)、(159.37±41.02)、(109.72±30.48)、(100.19±29.21)、(86.20±28.38)mg/d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移植组血清中Gc球蛋白含量术前、术后6、12、18、24个月分别为(4.19±1.17)、(30.89±23.04)、(88.30±52.87)、(200.07±108.32)、(324.17±119.14)mg/d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治疗组治疗后ALT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移植组手术前后ALT变化不明显。结论:血清GC球蛋白的变化可以预测内科治疗和肝移植后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演变,可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球蛋白 肝移植 慢性重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在不同ALT状态下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差异性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桂玲 高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1-76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ALT状态下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差异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558例,所选病人均病历完整,均接受过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化验指标... 【目的】探讨不同ALT状态下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差异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558例,所选病人均病历完整,均接受过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化验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及基因型。【结果】B型C型基因型的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均以弥漫性膜增生性肾病为主(57.9%vs.54.4%),其次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5.3%vs.28.0%),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9.7%vs.9.0%)和系膜增生性病变(7.1%vs.8.6%)较为少见。在ALT正常组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肾脏功能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LT≥2倍上限组中,C型基因型较B型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尿NAG、尿β2M明显增高(P<0.05),而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ALT正常组中B/C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对慢性肾脏病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LT≥2倍上限组中,C型基因型较B型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患者中,慢性肾脏病分期有趋于加重的倾向(χ^2=11.144,P=0.025)。【结论】对比分析不同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差异性影响,将有助于帮助临床诊治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肾功能 慢性肾脏病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对不同免疫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鹏 雒艳萍 李俊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3-1156,共4页
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病理性免疫损伤、特别是与以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为主,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病机制有很大差别,但是目前很少有文献探讨在不同免疫阶段... 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病理性免疫损伤、特别是与以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为主,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病机制有很大差别,但是目前很少有文献探讨在不同免疫阶段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体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表达谱的差异,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基因型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在不同ALT状态下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鹏 赵桂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5-578,59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etransferase,ALT)状态下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 nephritis,HBV-GN)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etransferase,ALT)状态下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 nephritis,HBV-GN)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HBV-GN的患者646例,化验指标包括: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idase,NAG)、尿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肝功能指标ALT,肾功能指标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荧光定量PCR法测量HBV载量。对646例HBV-GN病理类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不同ALT状态下HBV载量对HBVGN肾脏功能及肾脏病分期的影响。结果:HBV-GN以弥漫性膜增生性肾病为主,约占60.7%,其次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约占26.2%,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和系膜增生性病变较为少见。在ALT正常组HBV对肾脏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而在ALT异常组中HBV对肾脏功能指标有影响,特别以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组中为甚。随着病毒载量的增高,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尿NAG、尿β2M明显增高,而GFR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ALT正常组和ALT<2ULN组中,HBV对慢性肾脏病分期无明显影响;而在ALT≥2ULN组中,随着病毒载量的增高,慢性肾脏病分期有加重倾向。结论:在不同ALT状态下,HBV对HBV-GN的影响是不同的,综合分析这一现象,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 肾功能 慢性肾脏病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仔癀对实验动物胆汁排泄的影响及镇痛作用观察
14
作者 李俊峰 任锋 +4 位作者 丁美 刘霜 陈志亮 陈煜 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0-573,共4页
目的观察片仔癀对实验动物胆汁排泄的影响及镇痛作用。方法将30只豚鼠随机分为片仔癀组、熊去氧胆酸组和对照组,根据体质量分别灌胃给予片仔癀(140 mg/kg)、熊去氧胆酸(22. 5 mg/kg)和生理盐水,连续4 d后行胆汁引流术,检测胆汁排泄量及... 目的观察片仔癀对实验动物胆汁排泄的影响及镇痛作用。方法将30只豚鼠随机分为片仔癀组、熊去氧胆酸组和对照组,根据体质量分别灌胃给予片仔癀(140 mg/kg)、熊去氧胆酸(22. 5 mg/kg)和生理盐水,连续4 d后行胆汁引流术,检测胆汁排泄量及胆汁成分变化,检测肝功能指标变化。将30只小鼠随机分组为片仔癀组(360 mg/kg)、熊去氧胆酸组(120 mg/kg)和对照组,连续给药4 d,末次给药1 h后,用0. 6%冰醋酸(0. 15 ml/10 g)腹腔注射,利用小鼠扭体实验观察片仔癀的镇痛作用。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片仔癀和熊去氧胆酸具有明显的促胆汁排泄作用(P值分别为0. 039和0. 009)。各组间胆汁中的主要成分:胆固醇、胆红素、总胆汁酸和磷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各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DBil、IBil和TBA等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 0. 05)。与对照组相比,片仔癀组小鼠扭体次数显著降低,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 <0. 001)。结论在动物体内证实了片仔癀具有显著的利胆和镇痛作用,为片仔癀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排泄 利胆药和促胆汁分泌药 镇痛 豚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10例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俊枫 周伟 +5 位作者 高鹏 刘才周 何强 周萍 杨军芬 李俊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1-667,共7页
目的分析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诺卡菌病的诊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诺卡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10例诺卡菌病患者,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9.1±15.4)岁,≥60... 目的分析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诺卡菌病的诊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诺卡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10例诺卡菌病患者,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9.1±15.4)岁,≥60岁3例,职业类型以农民为主(5例,50.0%)。肺诺卡菌病5例,皮肤诺卡菌病4例,播散性诺卡菌病1例。菌株分型主要为星形诺卡菌(5株)。80.0%患者有基础疾病,主要为支气管扩张症(3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3例)。肺诺卡菌病患者均有咳嗽、咳痰,查体均可闻及啰音;皮肤诺卡菌病主要为病灶处红肿、流脓;1例脑诺卡菌病系播散性感染,有意识丧失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患者C反应蛋白为72.75(39.25~96.74)mg/L,均有所升高。肺部CT检查主要为大小不等的小结节影和斑片影(6例)、双肺多发索条影(4例)、大片磨玻璃阴影(3例)、胸腔积液(3例)。所有患者经积极抗感染治疗,9例好转出院,1例病情加重放弃治疗。结论对有肺部基础疾病及抵抗力差的中老年人,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考虑诺卡菌感染,积极送病原学检查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菌 诺卡菌病 临床特征 肺部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摘译 被引量:30
16
作者 史慧敏 李瑞 +2 位作者 陈红 李俊峰 杨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32-1638,共7页
肝硬化自然史其特征是从无症状的代偿期过渡到失代偿期,以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为标志,最常见的是腹水、出血、脑病和黄疸。本指南是管理失代偿期肝硬化第1个临床实践指南。在此背景下,专家小组强调了在尽可能早的阶段对不同程度肝脏疾病... 肝硬化自然史其特征是从无症状的代偿期过渡到失代偿期,以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为标志,最常见的是腹水、出血、脑病和黄疸。本指南是管理失代偿期肝硬化第1个临床实践指南。在此背景下,专家小组强调了在尽可能早的阶段对不同程度肝脏疾病进行病因治疗的重要性,并将其扩展至欧洲肝病学会指南尚未包括的所有肝硬化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欧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表型对慢性HBV感染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金花 李俊峰 毛小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表型与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状态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5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7例,依据HBeAg状态、血清中ALT、HBsAg和HBV DNA水平将其分为免疫耐受期和非免疫耐受期。获...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表型与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状态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5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7例,依据HBeAg状态、血清中ALT、HBsAg和HBV DNA水平将其分为免疫耐受期和非免疫耐受期。获取患者T淋巴细胞表型、HBV血清学指标、HBV DNA载量、血常规及肝功能等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计算APRI及FIB-4。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效应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reg、CD8+PD-1+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8+CD45RO+T淋巴细胞百分比诊断效能。结果Treg和CD8+PD-1+百分比在免疫耐受期明显高于非免疫耐受期(U值分别为12.0、59.0,P值分别为<0.001、0.013),CD3+CD8+百分比和CD8+CD45RO+百分比在免疫耐受期均显著低于非免疫耐受期(U值分别为50.0、38.5,P值均<0.05);Treg和CD8+PD-1+百分比在HBV DNA低载量组明显低于HBV DNA高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78.5、255.0,P值分别为0.003、0.018);CD3+百分比和CD8+CD45RO+百分比在HBV DNA低载量组明显高于HBV DNA高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04.0、149.5,P值分别为0.033、0.025)。APRI与Treg百分比呈负相关(r=-0.379、P=0.013),FIB-4与CD3+CD4+、CD3+CD8+、CD4+CD45RO+、CD8+CD45RO+百分比与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9、-0.275、-0.233、-0.229,P值分别为0.023、0.016、0.041、0.045)。Treg、CD8+PD-1+及CD8+CD45RO+百分比对免疫状态的评估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95%CI∶0.651~0.936)、0.802(95%CI∶0.678~0.927)和0.816(95%CI∶0.706~0.927)。结论在慢性HBV感染者中存在T淋巴细胞表型的紊乱,不同的T淋巴细胞对HBV的清除作用不同。检测T淋巴细胞表型有助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及调整免疫功能,为达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功能性治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与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骆菁怡 张立婷 +2 位作者 鲁明霞 刘雅莉 肖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与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4年4月10日前发表的有...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与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4年4月10日前发表的有关二甲双胍与维生素E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3篇为英文,1篇为中文。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率:口服二甲双胍与口服维生素E后的血清ALT变化量相比,二甲双胍的有效率更高(P<0.000 1);口服二甲双胍与口服维生素E后的血清AST、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的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0、0.39、0.82、0.74);二甲双胍治疗后的肝活组织检查脂肪变性得分变化量、小叶炎性得分变化量及气球样改变不如口服维生素E后的变化量。安全性:二甲双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ALT和GGT水平,而不会造成肝细胞损伤(P值分别为0.008、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仅1篇文献报道二甲双胍组患者出现轻微腹泻及腹痛、腹部不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较维生素E可明显降低NAFLD患者的血清ALT水平,维生素E在改善肝细胞活组织检查结果方面优于二甲双胍,而二者在降低AST、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所纳入的原始文献和患者数量有限,且存在选择性偏倚和实施偏倚,期待有更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有效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二甲双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尔森共病指数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富春 张万洁 +4 位作者 李子怡 毛永武 田爱平 毛小荣 李俊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评估查尔森共病指数(CC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2月1日—2021年12月1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ACLF患者317例。按照患者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n=169)和存活组(n=148),分析基线... 目的评估查尔森共病指数(CC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2月1日—2021年12月1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ACLF患者317例。按照患者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n=169)和存活组(n=148),分析基线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CCI评分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CCI等指标对ACLF患者预后的评价效能。结果317例ACLF患者中,男225例(71.0%)。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年龄、Hb、WBC、TBil、Alb、MELD评分、PTA、CCI、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共病指数(ACCI)以及随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I(HR=1.351,95%CI:1.112~1.641,P=0.002)、ACCI(HR=1.200,95%CI:1.011~1.423,P=0.037)和MELD评分(HR=1.076,95%CI:1.054~1.099,P<0.001)是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CCI评分将ACLF患者分为3组:CCI≤4分组(n=167)、CCI=5分组(n=64)、CCI≥6分组(n=86),3组ACLF患者3年病死率分别为26.5%、83.2%和96.9%。随访3年和随访至2022年9月时,3组患者生存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CCI、ACCI和MELD评分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811、0.790。结论CCI和ACCI评分作为常用的共病评价指标,对评估ACLF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预后 查尔森共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艰难梭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俊枫 伏慧 +5 位作者 刘翔 王文 马红 臧一铭 贾伟 李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6-651,共6页
目的分析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艰难梭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530份腹泻粪便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 目的分析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艰难梭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530份腹泻粪便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采用普通PCR方法检测毒素基因,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结果530份腹泻粪便中共检出艰难梭菌38株,产毒型艰难梭菌36株(6.8%,36/530):tcdA(-)tcdB(+)菌株5株(13.9%,5/36),tcdA(+)tcdB(+)菌株29株(80.5%,29/36),tcdA(+)tcdB(-)菌株2株(5.5%,2/36)。所有菌株均未检出二元毒素基因。36例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1±13.5)岁,≥60岁9例(25.0%);艰难梭菌感染阳性率以ICU、肾脏内科、血液内科较高,分别为33.3%(1/3)、18.8%(3/16)、14.3%(2/14)。所有艰难梭菌经多位点序列分型,共有18种ST型,其中主要的型别ST2、ST42、ST54都各占10.5%(4/38),其次是ST3、ST8、ST35和ST102都各占7.9%(3/38)。结论该院艰难梭菌毒素基因以tcdA(+)tcdB(+)为主,ST型较为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毒素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