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疗效对比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洪序 刘光祖 +4 位作者 陈阳 卫治理 黎旭华 陈浩 宋兵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比较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和中国生物... 目的比较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检索有关TMVR对比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队列研究,共计14226例患者,其中TMVR患者3379例,redo SMVR患者10847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TMVR患者的术后院内死亡率(OR=0.76,95%CI:0.63~0.90,P=0.002)、院内脑血管事件(OR=0.48,95%CI:0.36~0.63,P<0.001)、院内出血事件(OR=0.24,95%CI:0.18~0.32,P<0.001)、院内急性肾损伤(OR=0.52,95%CI:0.45~0.60,P<0.001)、永久起搏器植入(OR=0.25,95%CI:0.18~0.35,P<0.001)、院内心原性休克(OR=0.49,95%CI:0.34~0.72,P<0.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OR=0.41,95%CI:0.19~0.91,P=0.030)、新发心房颤动(OR=0.22,95%CI:0.07~0.74,P=0.010)、手术时间(WMD=-225.88,95%CI:-283.56~-168.19,P<0.001)、重症监护室时间(WMD=-2.02,95%CI:-2.32~-1.72,P<0.001)、住院时间(WMD=-5.97,95%CI:-7.87~-4.06,P<0.001)均小于redo SMVR患者,而TMVR患者的1年二尖瓣平均跨瓣压(WMD=1.30,95%CI:0.76~1.84,P<0.001)高于redo SMVR患者,且TMVR和redo SMVR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OR=1.06,95%CI:0.70~1.61,P=0.770)、2年死亡率(OR=1.90,95%CI:0.98~3.66,P=0.06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MVR与redo SMVR相比,短期安全性更高,早期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更快,但术后1、2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 瓣中瓣 环中瓣 二次手术 生物瓣衰败 成形环失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估肝细胞癌消融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庞雅萱 殷亮 +3 位作者 张静 翟亚楠 王寅中 郭顺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204,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第六大癌症,在中国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四位。消融治疗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小、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HCC。精准评估消融治疗后肿瘤的存活状态、局部复发及转移情况对于后...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第六大癌症,在中国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四位。消融治疗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小、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HCC。精准评估消融治疗后肿瘤的存活状态、局部复发及转移情况对于后续治疗至关重要。MRI是评价HCC消融疗效的重要影像手段。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肝癌MRI领域的研究日渐增多,并在消融治疗的预后预测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利用AI技术整合多模态数据,如将基因数据与影像数据相结合,是未来研究的关键突破之一。本文全面综述多模态MRI及基于MRI的AI技术在评估HCC消融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精准评估肿瘤残余及预测早期复发,为HCC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复发性卵巢癌无瘤生存期影响因素及治疗后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洁 王晓慧 +1 位作者 张苗 刘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无瘤生存期(DFI)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按复发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术后化疗22例(手术组),单纯化疗34例...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无瘤生存期(DFI)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按复发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术后化疗22例(手术组),单纯化疗34例(化疗组)。结果:1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初次术后化疗疗程数及初次术后残余病灶大小与患者DFI有关(P〈0.05),年龄与DFI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临床分期、初次术后残余病灶大小是DFI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分期越早、初次术后残余病灶越小,DFI越长。2手术组较化疗组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30月与16月(χ^2=10.849,P=0.010)。复发后化疗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65%,32%,8%,0,手术组分别为95%,75%,29%,0;手术组复发后生存率较化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卵巢癌患者DFI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初次术后化疗疗程数及初次术后残余病灶大小相关,临床分期、初次术后残余病灶大小是DFI的独立影响因素。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化疗可提高患者复发后的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癌 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化疗 无瘤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治疗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文文 李玲 +2 位作者 马杏 余荣凤(综述) 刘畅(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09-513,共5页
既往大多数被诊断为晚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患者都尝试了初次减瘤术后联合化疗。然而,对于无法进行初次减瘤术的晚期EO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间歇性肿瘤减瘤手术是一种替代治疗方法。目前对于EOC新辅助化疗又存在新的争议,对影响治疗的... 既往大多数被诊断为晚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患者都尝试了初次减瘤术后联合化疗。然而,对于无法进行初次减瘤术的晚期EO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间歇性肿瘤减瘤手术是一种替代治疗方法。目前对于EOC新辅助化疗又存在新的争议,对影响治疗的基因突变进行基因检测是所有EOC女性的治疗标准。使用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贝伐珠单抗和(或)靶向同源重组缺陷药物的维持治疗在EOC的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EO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新辅助化疗 辅助治疗 减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牛镜磊 彭瑜 +5 位作者 白明 高鑫宇 马红利 潘晨亮 蒋英志 张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2015-03至2016-09因胸痛住院321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2015-03至2016-09因胸痛住院321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22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93例,ELISA法检测血浆su PA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因素校正后,ACS组的血浆su PA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OR=0.104,95%CI:0.048~0.223,P<0.01],在ACS组中随着Gensini积分增高,血浆su PAR水平逐渐升高;根据ROC曲线获得su PAR预测ACS对应界值:1.8μg/L,敏感性0.732,特异性0.7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吸烟、Gensini积分、血尿酸是影响血浆su PAR水平主要因素。结论:升高的血浆su PAR水平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这种关系优于传统炎症标记物hs-CRP,有可能成为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危险分层的新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患者院际转运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8
6
作者 瓦永凌 卢安东 +3 位作者 高涵翔 赵晶 乙成成 白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9-525,共7页
目的:总结西北地区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团队在“EFFECT(E:efficient,高效;F:fast,快速;F:flexible,灵活;E:equipment,设备;C:cooperation,合作;T:timely,及时)原则”指导下进行远程救治和院际转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 目的:总结西北地区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团队在“EFFECT(E:efficient,高效;F:fast,快速;F:flexible,灵活;E:equipment,设备;C:cooperation,合作;T:timely,及时)原则”指导下进行远程救治和院际转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ECMO团队在“EFFECT原则”指导下转运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ECMO适应证、ECMO置管模式、转运方式、院际转运距离、转运期间并发症以及结局。结果:46例转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18)岁,其中男性30例(65.2%);ECMO适应证包括心原性休克35例(76.1%)、严重呼吸衰竭6例(13.0%)、其他原因导致的循环衰竭5例(10.9%);ECMO采用静脉-动脉模式40例(87.0%),采用静脉-静脉模式6例(13.0%)。所有患者在“EFFECT原则”指导下均成功转运,均经救护车转运至我院,转运最远距离1095 km,平均距离为(267.87±271.05)km。转运过程中无死亡事件发生,转运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发热(9例,19.6%)和置管处渗血(7例,15.2%),均未造成严重后果。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7)d,ECMO平均辅助时间为(6±2)d;29例(63.0%)患者存活出院。结论:ECMO辅助患者在“EFFECT原则”指导下,转运更加快速、高效,这种方法有利于西北地区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院际转运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姚倩 张小慧 +4 位作者 胡耀嘉 金建君 刘淑媚 张燕(综述) 席亚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0-213,共4页
中性粒细胞作为血液循环中的一种静态细胞,在受到微生物侵袭时发挥吞噬及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激活后形成一种特殊的网状结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NETs是一把双刃剑。正常情况下,NETs发挥清除... 中性粒细胞作为血液循环中的一种静态细胞,在受到微生物侵袭时发挥吞噬及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激活后形成一种特殊的网状结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NETs是一把双刃剑。正常情况下,NETs发挥清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但NETs产生过量时,其则参与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疾病。此外,NETs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增殖、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从NETs的形成及其对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妥珠单抗在CD3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青 杜文 +1 位作者 成娟(综述) 赵丽(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802-806,共5页
目前,通过运用传统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远期预后仍存在局限性。为改善这一缺陷,抗体偶联药物将可能成为这部分患者的最佳选择。吉妥珠单抗(gemtuzumab ozogamicin,... 目前,通过运用传统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远期预后仍存在局限性。为改善这一缺陷,抗体偶联药物将可能成为这部分患者的最佳选择。吉妥珠单抗(gemtuzumab ozogamicin,GO)是一种由人源化抗CD33单抗与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嵌入剂卡奇霉素(calicheamicin,CLM)形成的抗体偶联药物。CD33表达于90%的AML细胞表面,不表达于正常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粒细胞。因此,其成为AML靶向治疗的良好靶点。已有许多研究报道,GO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治疗,均能改善CD33阳性AML患者的预后。本文主要就GO的特征及其在CD33阳性AML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妥珠单抗 CD33阳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po-YAP/TAZ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对肿瘤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昝晓晖(综述) 刘靖芳(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9-924,共6页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铁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常伴随脂质过氧化物的异常累积。Hippo通路是一种高度进化保守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通过调节下游效应蛋白YAP/TAZ的亚细胞定位和蛋白稳定性,参与调节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包括组织生长、干细胞...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铁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常伴随脂质过氧化物的异常累积。Hippo通路是一种高度进化保守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通过调节下游效应蛋白YAP/TAZ的亚细胞定位和蛋白稳定性,参与调节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包括组织生长、干细胞分化、肿瘤的发生发展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ippo-YAP/TAZ信号通路通过细胞密度、细胞接触、细胞代谢、机械信号等多种细胞外途径影响肿瘤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在不同类型的肿瘤组织中通过特定的刺激条件、铁死亡靶向蛋白及其分子机制,影响泌尿、生殖、消化、呼吸和内分泌系统等肿瘤的发生和发展。Hippo-YAP/TAZ信号通路作为铁死亡新的调节机制,其激活为转移性及耐药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铁死亡 敏感性 Hippo-YAP/TAZ信号通路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国际肝移植学会亚洲共识:资源有限地区HCV感染的管理——从非肝硬化至失代偿疾病、肝移植》摘译
10
作者 尚兰兰 陈晓莹 +1 位作者 李俊峰 陈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308,共6页
HCV通过血液传播,属于HCV属和黄病毒科。HCV感染表现为急性和慢性,包括从轻度短期的病变到严重的慢性危害生命的病变。HCV共有7大基因型(GT1~7)和67种不同的亚型。最近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为2.5%(即1.775亿例HCV感染... HCV通过血液传播,属于HCV属和黄病毒科。HCV感染表现为急性和慢性,包括从轻度短期的病变到严重的慢性危害生命的病变。HCV共有7大基因型(GT1~7)和67种不同的亚型。最近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为2.5%(即1.775亿例HCV感染者),其中67%为HCV RNA阳性(1.189亿)。最常见的基因型是GT1(49.1%),其次是GT3(17.9%)、GT4(16.8%)、GT2(11.0%)、GT5(2%)和混合型(1.8%)。其中,GT5、6是低收入国家比较流行的基因型。据报道,亚洲慢性HCV感染者约1.116亿例,占全世界超过60%的HCV感染人群,其中7190万(64.4%)可能存在慢性感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HCV感染率可能有大幅度的变化。尽管亚洲HCV基因型分布与上述全球分布情况较为接近,以GT1基因型最为常见(46.6%),其次是GT3(22,4%)、GT2(18.6%)、GT6(7.0%)、混合基因型(4.3%)、GT4(1.0%)和GT5(0.1%),亚洲5个主要地区存在广泛变异的基因型分布:亚太[日本和韩国(高收入国家)];中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亚(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南亚(阿富汗、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GT1基因型HCV在亚太、中亚、东亚、南亚、东南亚的感染率分别为58.7%、70.4%、53.5%、15.5%、35.2%,GT3分别为0.4%、19.6%、5.4%、66.7%、19.9%。预计GT2在亚太地区最高(39.7%),在南非最低(1.9%);GT6在东南亚最高;GT3是泰国和马来西亚最流行的HCV基因型;GT1是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最常见的基因型;GT4a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最常见的基因型;GT6是缅甸、老挝和越南最常见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疾病管理 亚洲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氏病合并冠状动脉真、假动脉瘤一例
11
作者 高玉岭 田水水 +2 位作者 席大力 辛文龙 雷军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0,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口腔溃疡伴胸闷2周入院。入院前7年出现口腔溃疡,无明显诱因,伴皮肤红斑、右侧颈部包块,就诊于外院,行颈动脉血管造影,诊断为右侧颈动脉瘤,临床给予泼尼松、羟氯喹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后行右侧颈内...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口腔溃疡伴胸闷2周入院。入院前7年出现口腔溃疡,无明显诱因,伴皮肤红斑、右侧颈部包块,就诊于外院,行颈动脉血管造影,诊断为右侧颈动脉瘤,临床给予泼尼松、羟氯喹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后行右侧颈内动脉结扎术、右颈动脉大隐静脉移植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血管炎症改变。3年前于我院行针刺反应试验结果见皮肤呈疱疹样改变,结合患者反复口腔溃疡及皮肤红斑病史,确诊为'白塞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氏病 冠状动脉瘤 血管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丹 李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055-1060,共6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强大的分泌能力,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对周围的细胞产生作用,而外泌体是EVs的一个主要亚群。MSCs来源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强大的分泌能力,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对周围的细胞产生作用,而外泌体是EVs的一个主要亚群。MSCs来源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MSC-Exo)作为MSCs胞内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肝癌等疾病治疗的研究中具有与MSCs相似的作用,能克服复杂的体内递送障碍,实现远距离输送,能被受体细胞吸收,无免疫排斥,无致瘤性,易于获得且方便贮存。MSC-Exo的脂质膜可以包裹并保护其内容物免受体液中降解酶的影响,使其成为天然的良好载体,可用于装载抗肝癌药物,因而在未来肝癌的治疗方面,MSCExo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MSC-Exo应用于肝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外泌体 肝癌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K抑制剂治疗原发免疫豁免部位大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丁彬彬(综述) 李子坚(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174-1179,共6页
原发免疫豁免部位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immune-privileged site large B-cell lymphoma,IP-DLBCL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样肿瘤分类第5版新的类别总称,指一组原发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免疫屏障之后部位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起源于... 原发免疫豁免部位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immune-privileged site large B-cell lymphoma,IP-DLBCL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样肿瘤分类第5版新的类别总称,指一组原发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免疫屏障之后部位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起源于各自的解剖结构(如血脑、血网膜和血睾丸屏障)和各自原发部位的免疫调节系统所形成的免疫庇护所,并具有相同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特征,目前包括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原发睾丸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PTL)和原发玻璃体视网膜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vitreore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PVRL)。该类疾病预后相对较差,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过MYD88突变)和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过CD79B突变)通路介导的NF-κB激活是三者发病的核心机制。该共同属性为这一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通用的靶点。BTK(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是上述信号通路的中心分子。因此,BTK抑制剂可能是这类疾病合理的治疗药物选择。本文将就BTK抑制剂治疗原发免疫豁免部位大B细胞淋巴瘤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及耐药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K抑制剂 原发免疫豁免部位大B细胞淋巴瘤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