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汪映海 黄飞跃 沈伟国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5-56,共2页
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的若干思考●汪映海黄飞跃沈伟国研究生教育评估是引入竞争机制,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制度。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大体上客观反映了研究生培养条件... 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的若干思考●汪映海黄飞跃沈伟国研究生教育评估是引入竞争机制,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制度。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大体上客观反映了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这相对于学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评估工作 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评估 评估结果 边远地区高校 研究生院评估 研究生教育质量 学位和研究生教育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欠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飞跃 甘晖 +1 位作者 汪映海 沈伟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2-59,共8页
本文立足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出兰州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提高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善生源质量为基础,以规范培养过程为重点,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坚持内涵发展的改革、发展思路,探索了学... 本文立足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出兰州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提高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善生源质量为基础,以规范培养过程为重点,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坚持内涵发展的改革、发展思路,探索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有关规律和特点及其主要环节在提高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翔实的事例反映了兰州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的主要成就与进展,论述了以高质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促进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大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培养质量 培养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位的历史沿革与新中国学位制度的创立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祥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1年第6期55-58,共4页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古代的博士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士”阶层,人民分化为士、农、工、商四民,而士居于四民之首。当时士成为一种职业,人...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古代的博士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士”阶层,人民分化为士、农、工、商四民,而士居于四民之首。当时士成为一种职业,人们都争着做士,读书学做士成为风气。到了秦代,我国便有了博士的称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除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以外,在文化教育政策方面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统一的策略,其中就有“立博士、设三老,统管从中央到地方的文教”,正式设立了博士的官职,要求凡授予博士官的人必须明于古今、通达国体,具有渊博的学识。汉王朝建立以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教育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专门设置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允许五经博士招收弟子,创立了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制度,用以传授知识、研究经学。隋唐时期,在太史局、太医署、太仆寺、国子寺等职能部门,曾分别设立过“天文博士”、“历博士”、“漏刻博士”、“针博士”、“兽医博士”、“算学博士”等教职,专门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除此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制度 历史沿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士学位 在校研究生 学位条例 学位委员会 国务院 中华民族 建立与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池莉小说创作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风采
4
作者 谢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本文通过对池莉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即对普通人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关注,分析了池莉小说创作的艺术风采。
关键词 池莉小说 审美价值 艺术风采 新写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盘系统数据的保护 被引量:1
5
作者 白天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文介绍了磁盘的结构,提出了磁盘系统数据的保护方法。
关键词 磁盘 数据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理工交叉 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兼论材料科学的学科建设
6
作者 李炳彦 王天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3期51-52,共2页
促进理工交叉 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兼论材料科学的学科建设李炳彦,王天民当前,我国已顺利地完成“八五”计划,又开始向“九五”大踏步迈进。国民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科、专业的建设提出... 促进理工交叉 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兼论材料科学的学科建设李炳彦,王天民当前,我国已顺利地完成“八五”计划,又开始向“九五”大踏步迈进。国民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科、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应用学科之一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 发展应用 新型材料 工科院校 专业结构 功能材料 基础学科 理科院校 综合性大学 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