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大学电镜中心-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及核心竞争力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宏 周保范 +14 位作者 李华 蒙萱 高亚虎 彭亮 邓霞 张军伟 雷东升 关超帅 胡阳 朱柳 张悬 郑修军 马鸿斌 杨保林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3,共9页
随着中国电子显微学事业在装置购买力、技术和理论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冷冻电镜和球差电镜的突起,传统单一功能的电镜室已无法满足当今科研和社会需求,逐渐向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电镜中心发展。本文以兰州大学电镜中心为例,探讨"... 随着中国电子显微学事业在装置购买力、技术和理论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冷冻电镜和球差电镜的突起,传统单一功能的电镜室已无法满足当今科研和社会需求,逐渐向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电镜中心发展。本文以兰州大学电镜中心为例,探讨"创新、协调、开放、共享、服务"型的电镜中心如何自我定位,进行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使有限资源获得最大效益,达到高水平高效率的运转。同时在设备、技术、服务和制度方面突出特色优势,定位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一流共享服务平台,为高校、地方经济和国家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中心 开放共享 平台建设 兰州大学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大学电镜中心-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管理及效益最大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宏 周保范 +11 位作者 蒙萱 李华 雷东升 孟莉 邓霞 张军伟 高亚虎 彭亮 朱柳 关超帅 胡阳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2-730,共9页
电镜中心是为多种用户提供多种电子显微学分析测试服务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作为投资巨大的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科研效益最大化,成为国际一流科研平台高地、人才高地和成果高地是中心管理目标。电镜中心的管理和制度执行... 电镜中心是为多种用户提供多种电子显微学分析测试服务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作为投资巨大的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科研效益最大化,成为国际一流科研平台高地、人才高地和成果高地是中心管理目标。电镜中心的管理和制度执行是在立足自身定位和实际情况下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共同实践、总结提高的过程。以人为本、正其制度是平台发展进步和永葆活力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本文以兰州大学近10年电镜管理“开放-共享-合作-创新”实践探索为案例,探讨如何实现昂贵电镜资源的全面开放、充分共享,促进多学科交叉融通;充分发挥电镜中心内部管理制度的激励作用,发挥员工和用户潜力和创造力,引导电子显微学原始创新,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提升创新实力来全面提升电镜中心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中心 共享平台 管理制度 兰州大学 效益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铸态Mg⁃xGd⁃yNd(x+y=6)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秦庆伟 成思婷 +4 位作者 吕赵鹏 朱子义 刘振 马鸿斌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81,共12页
Mg⁃Gd系合金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轻质镁合金,因其高强度而备受关注。为进一步满足材料轻量化的需求,用轻稀土元素Nd替代Mg⁃Gd系合金中部分Gd元素是一种有效途径。Nd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热处理都对合金的腐蚀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详细... Mg⁃Gd系合金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轻质镁合金,因其高强度而备受关注。为进一步满足材料轻量化的需求,用轻稀土元素Nd替代Mg⁃Gd系合金中部分Gd元素是一种有效途径。Nd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热处理都对合金的腐蚀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详细研究了Nd元素含量变化和热处理对合金微观组织以及腐蚀产物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d元素的添加使得合金内部析出相转变为Mg⁃Gd⁃Nd化合物,并促进形成了Mg_(41)Nd_(5)相。Nd元素含量变化会导致合金腐蚀产物Mg(OH)_(2)的形貌发生改变。当合金中Nd含量达到4%时,合金表面层片状Mg(OH)_(2)转变为块状Mg(OH)_(2),腐蚀产物膜的致密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在540℃热处理条件下,合金内部Mg_(3)(Gd,Nd)相和Mg41Nd5相的分解使得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Nd元素 微观组织 腐蚀产物膜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孪晶结构形成机理的电镜原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阳 朱柳 +3 位作者 李红利 毕开琦 陈斌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521,共7页
本文针对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生长及其内部孪晶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电镜原位实时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相互独立的合金纳米颗粒能够以(101)和(111)晶面族以一定夹角相互吞噬融合。同时,CoNi合金催化剂颗粒中孪... 本文针对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生长及其内部孪晶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电镜原位实时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相互独立的合金纳米颗粒能够以(101)和(111)晶面族以一定夹角相互吞噬融合。同时,CoNi合金催化剂颗粒中孪晶结构的形成需要借助不同晶体取向的中间过渡区域来进行旋转调整,并且该过程同样需要遵循晶面选择性。而对于合金催化剂颗粒生长过程以及孪晶结构形成机理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温度的精确控制来实现对催化剂颗粒的定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电子显微学 过渡金属 孪晶结构 晶面选择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的界面和电镜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柳 胡阳 +6 位作者 胡旺 张军伟 李红利 毕开琦 陈越 张宏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1-361,共21页
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因其界面处存在电荷、自旋、轨道和晶格等相互耦合作用而具有独特新颖的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各个领域。它新颖的综合物性与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息息相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异质界... 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因其界面处存在电荷、自旋、轨道和晶格等相互耦合作用而具有独特新颖的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各个领域。它新颖的综合物性与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息息相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异质界面结构。因此,在纳米甚至原子尺度上深入探索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与宏观物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阐明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磁相互作用机制和磁性调控机理,能够为该类材料的设计开发、定向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制备、电镜表征及化学物理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铁磁/非磁性金属、非磁性金属/磁性氧化物、铁磁性/反铁磁性氧化物、铁磁性金属/碳材料、铁磁性氧化物/碳材料等。最后,对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在基础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异质结 界面 微结构 界面耦合作用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o/Au多层膜中磁斯格明子的密度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琦 张宇中 +9 位作者 胡玥 李泽林 姜泽 王楠 蒙萱 邓霞 关超帅 朱柳 张军伟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3,共9页
磁斯格明子是一种拓扑自旋结构,凭借其尺寸小、结构稳定和驱动电流密度低等特性,有望成为新一代赛道磁存储器件的信息存储单元。在存有磁斯格明子的材料体系中,具有界面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DMI)的铁磁多层膜可与现代纳... 磁斯格明子是一种拓扑自旋结构,凭借其尺寸小、结构稳定和驱动电流密度低等特性,有望成为新一代赛道磁存储器件的信息存储单元。在存有磁斯格明子的材料体系中,具有界面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DMI)的铁磁多层膜可与现代纳米制造工艺兼容,并且这种铁磁多层膜产生的磁斯格明子在室温下可稳定存在,这为基于磁斯格明子研发的电子器件提供了材料基础。然而磁性多层膜中界面DM相互作用、交换相互作用和偶极相互作用等各种作用之间的竞争,导致了磁斯格明子密度的随机变化,降低了磁斯格明子器件的可控性。因此,系统的研究材料参数对磁斯格明子密度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改变磁性层Co层的厚度调控了磁性多层膜中磁斯格明子的密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层厚度的增加,磁斯格明子的密度先增加后减少,其中Co层为2.1 nm时磁斯格明子密度最大。理论计算表明,磁性层厚度的变化会引起磁各向异性的转变和内禀属性DM相互作用的改变,进而影响磁斯格明子密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斯格明子 球差电镜 洛伦兹技术 磁性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寸纳米颗粒的SEM高分辨成像模式探究——以Ni_(2)P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邢宏娜 高文莉 +3 位作者 常帅 冯伟 李兴华 彭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5-703,共9页
相比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具有批量进样、成本低、三维成像的优势,但小尺寸纳米颗粒在进行SEM成像时存在容易积碳、分辨率不足、形貌结构信息弱等技术难题。文章以超小空心(34.4 nm)、实心(13.3 nm)Ni_(2)P纳米颗粒... 相比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具有批量进样、成本低、三维成像的优势,但小尺寸纳米颗粒在进行SEM成像时存在容易积碳、分辨率不足、形貌结构信息弱等技术难题。文章以超小空心(34.4 nm)、实心(13.3 nm)Ni_(2)P纳米颗粒为例,重点探究了如何通过调控工作模式、工作距离、加速电压、束流等参数获得分辨率高、形貌结构清晰的SEM图像。研究表明,高分辨模式下T2和超高分辨模式下T3探头所成二次电子(SE)像的分辨率明显优于标准模式下ETD探头的,且SE像表面形貌信息多、立体感较好。其中由于T3探头位置最高且仅收集高位二次电子信号,这部分二次电子信号进入透镜的角度准直且能量较低。因此超高分辨模式-T3探头所成SE像分辨率和信噪比最高、形貌衬度良好,但几乎观察不到颗粒内部结构。而高分辨和超高分辨模式下T1(背散射信号)探头所成BSE像成分衬度好,虽景深较小但最有利于观察空心结构。同时探究发现工作距离太小,所得SE像分辨率好但景深差,工作距离太大,SE像分辨率稍弱但景深较好。结合图像质量测量结果,对于文中的Ni_(2)P纳米颗粒,选择适中的工作距离(~8 mm)可获得质量较高的SE像。提升加速电压可有效提高图像分辨率(空心Ni_(2)P在30 kV下可达2.3 nm)。信噪比会随束流的增大而增强,其过大会导致颗粒边缘模糊,选择适中的束流(~0.2 nA)成像效果较好。以上研究结果对小尺寸及中空结构纳米颗粒的SEM成像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2)P 纳米颗粒 空心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成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LaNiO_(3)热烧结过程中相转变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涵钰 朱柳 +4 位作者 张宇中 陈越 史博文 胡阳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
本文针对钙钛矿结构的LaNiO_(3)在热烧结过程中物相转变机制,利用离位及原位电镜结合宏观光谱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VP/PAN/Ni(NO_(3))_(2)/La(NO_(3))_(3)前驱体纤维能够通过高温烧结形成LaNiO3的... 本文针对钙钛矿结构的LaNiO_(3)在热烧结过程中物相转变机制,利用离位及原位电镜结合宏观光谱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VP/PAN/Ni(NO_(3))_(2)/La(NO_(3))_(3)前驱体纤维能够通过高温烧结形成LaNiO3的钙钛矿结构。研究发现在温度作用下,晶体生长过程中碳聚合物基体不断受热分解,浸渍在聚合物基体上的金属离子受热与气氛中的氧结合,形成氧化物晶胚,呈现典型的奥斯瓦尔德熟化生长过程,在600℃左右,LaNiO_(3)的晶体相生成,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晶粒互相融合形成了纳米颗粒堆垛成的一维LaNiO_(3)纳米线。实验揭示了LaNiO_(3)纳米线的微观生长机制,为材料的生长调控和性能改性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结构 物相转变 奥斯瓦尔德熟化生长 原位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颗粒链CoFe2O4纳米纤维磁结构的电子全息研究及磁化翻转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曾雪 张军伟 +3 位作者 邓霞 张宏 屈可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2-518,共7页
研究低维尖晶石型铁氧体材料微结构与磁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对于丰富基础磁学理论以及设计新型的磁学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单颗粒链的CoFe2O4纳米纤维,利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其形貌、化学成份、离子... 研究低维尖晶石型铁氧体材料微结构与磁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对于丰富基础磁学理论以及设计新型的磁学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单颗粒链的CoFe2O4纳米纤维,利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其形貌、化学成份、离子占位以及两颗粒之间的界面进行了系统地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纤维具有连续的形貌结构和相对均匀的化学组分分布,基本结构由单个颗粒沿着纤维长轴堆垛生长而成,每个颗粒均是单晶,具有随机的晶体取向。随后利用离轴电子全息术对单根CoFe2O4纳米纤维的磁结构进行了观测,得到其零场下的磁化分布图。理论计算和微磁学模拟均表明,制备的单颗粒链CoFe2O4纳米纤维磁化翻转方式为一致翻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纳米纤维 磁结构 电子全息 磁化翻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典型岩浆铂族元素矿床超常富集成矿机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铭杰 张宏福 +6 位作者 梁慨慷 张晓琪 李思奥 张军伟 班舒悦 王荣华 范育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42,共19页
中国西部探明了一系列与新元古代以来幔源岩浆有关的镍铜铂族元素(platinum group elements,PGE)岩浆矿床,华北克拉通新元古代金川镍铜铂族硫化物矿床、峨眉山二叠纪大火成岩省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等记录了不同构造环境幔源岩浆PGE超常... 中国西部探明了一系列与新元古代以来幔源岩浆有关的镍铜铂族元素(platinum group elements,PGE)岩浆矿床,华北克拉通新元古代金川镍铜铂族硫化物矿床、峨眉山二叠纪大火成岩省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等记录了不同构造环境幔源岩浆PGE超常富集成矿过程。亲铁性的铂族元素高度富集于地核,深部地幔起源、高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中PGE含量较高,地幔岩浆系统不同条件下铂族元素以纳米态元素簇、合金、硫化物熔体或超临界流体运移-聚集成矿,在阶段性岩浆房多阶段、多途径富集,成矿作用类型丰富。华北-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PGE含量均略高于原始地幔值;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PGE含量从古生代到中新生代略有降低,表明存在PGE抽取岩浆事件。中国西部新元古代以来的幔源岩浆源区PGE不亏损、岩浆活动时间长、岩浆-硫化物相互作用PGE多阶段富集及地幔柱岩浆动力学背景是PGE超常富集成矿的有利地质条件,其控制因素及动力学背景的认识对查明PGE成矿潜力和拓展资源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动力学 超常富集 镁铁质岩浆 铂族元素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磁性纳米粒子Fe3O4@SiO2-Ag的制备以及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丽娟 马可婧 +1 位作者 张军伟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4-701,共8页
磁性Fe3O4纳米粒子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如超顺磁性、小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这些性质使其在磁记录材料、磁流体材料、染料、催化剂和电子材料等方面显示出特殊功能。Ag纳米粒子由于粒径处于纳米尺寸,具有高的表面活性和表面能... 磁性Fe3O4纳米粒子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如超顺磁性、小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这些性质使其在磁记录材料、磁流体材料、染料、催化剂和电子材料等方面显示出特殊功能。Ag纳米粒子由于粒径处于纳米尺寸,具有高的表面活性和表面能,显示出优良的催化、光学及抗菌性能。将磁性纳米粒子和Ag纳米粒子两者结合,形成Ag掺杂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使其既保留了Ag纳米粒子的优良特性,又拥有磁性纳米粒子的独特性质,呈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本文中,利用非电极沉积的方法将Ag纳米粒子沉积在Fe3O4@SiO2磁性纳米微球的表面。通过多种方法表征了Fe3O4@SiO2-Ag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同时,制备了Fe3O4@SiO2-Ag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SERS衬底,并研究了该衬底对罗丹明6G和结晶紫的SERS活性。实验表明Fe3O4@SiO2-Ag的SERS衬底上罗丹明6G和结晶紫分子的骨架振动峰的RSD值都低于20%,表明该材料作为SERS衬底,其重现性较好,且在磁场作用下可以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AG纳米粒子 透射电子显微镜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PdO_(x)的制备及其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雅涵 涂牧东 +4 位作者 郝天致 黄俊峰 张杰 李华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2-730,共9页
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全球水中硝酸盐的累积,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法,合成高效的催化剂来还原硝酸盐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CuPdO_(x)纳米材料作为硝酸盐还原电催化剂,借助扫... 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全球水中硝酸盐的累积,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法,合成高效的催化剂来还原硝酸盐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CuPdO_(x)纳米材料作为硝酸盐还原电催化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了CuPdO_(x)的微观形貌、结构及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CuPdO_(x)纳米材料在给定电压下,其NO_(3)^(-)的转化率和NH_(4)^(+)的产率分别达到92.76%和780μg·h^(-1)·mg^(-1),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循环稳定性。催化剂有效的硝酸盐还原性能得益于CuPdO_(x)纳米材料中Cu和Pd的协同作用,以及富含的氧缺陷作为活性位点对N⁃O键的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电镜 电催化 硝酸盐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正铁氧体YFeO_(3)的原子尺度离子占位解析及磁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红利 张军伟 +6 位作者 朱柳 毕开琦 关超帅 胡阳 陈斌 周霞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3-549,共7页
稀土正铁氧体YFeO_(3)具有独特的磁学性能,如自旋重新取向相变、高反铁磁转变温度和弱铁磁性,在磁感应器件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YFeO_(3)优异的磁学性能与其晶体结构、离子具体占位和分布息息相关,所以在原子尺度上解析YFeO_(3)的... 稀土正铁氧体YFeO_(3)具有独特的磁学性能,如自旋重新取向相变、高反铁磁转变温度和弱铁磁性,在磁感应器件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YFeO_(3)优异的磁学性能与其晶体结构、离子具体占位和分布息息相关,所以在原子尺度上解析YFeO_(3)的微结构对理解和调控其磁学性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制备了单颗粒链YFeO_(3)纳米纤维,对其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得到该实验制备的YFeO_(3)为正交钙钛矿结构。进一步利用球差校正电镜的STEM技术系统地研究了阳离子的准确占位和长短程有序分布,在原子尺度上直观地解析了正交钙钛矿结构,结果显示每个堆积成纳米纤维的颗粒均为单晶,其晶向是随机的。随后对其磁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该材料具有大的矫顽力26772 Oe,在零场处存在弱铁磁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钙钛矿结构 球差校正电子显微镜 离子占位 磁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e_(2)O_(4) /SnS_(2)异质结的构建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祥 王晶 +3 位作者 李兴华 朱秀红 冯娟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6-233,共8页
本文将单分散且尺寸可控的ZnFe_(2)O_(4) 磁性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二维SnS_(2)纳米片;构建ZnFe_(2)O_(4) /SnS_(2)二元异质结。TEM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ZnFe_(2)O_(4) 磁性纳米颗粒尺寸较小,分布均匀,且颗粒没有发生团聚现象,平均尺寸为... 本文将单分散且尺寸可控的ZnFe_(2)O_(4) 磁性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二维SnS_(2)纳米片;构建ZnFe_(2)O_(4) /SnS_(2)二元异质结。TEM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ZnFe_(2)O_(4) 磁性纳米颗粒尺寸较小,分布均匀,且颗粒没有发生团聚现象,平均尺寸为14 nm,在异质结复合材料中,ZnFe_(2)O_(4) 纳米颗粒分散性良好,均匀地负载在SnS_(2)的表面;ZnFe_(2)O_(4) 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MS=71.20 emu/g,矫顽力HC=1.94 Oe;异质结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13.60 emu/g。同时发现,将ZnFe_(2)O_(4) 磁性纳米颗粒应用于光催化领域,可以提高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相比纯SnS_(2)而言,ZnFe_(2)O_(4) /SnS_(2)异质结的光催化降解的速率提高了1.8倍,在3 h内可以有效的降解87.5%的RhB水溶液;而且该催化剂的磁性还可以增强光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率,这对催化和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锌 二硫化锡 异质结 透射电子显微镜 磁性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依赖的铁氧体纳米颗粒选择性离子释放研究
15
作者 马慧军 王燕云 +6 位作者 朱柳 李红利 邓霞 张欢 彭明丽 彭勇 樊海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9-225,共7页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10 nm铁氧体纳米颗粒,并采用一种简单的实验模型装置,模拟纳米颗粒在生物医用过程中所遇到不同酸度的微环境,研究不同组分铁氧体纳米颗粒与其作用过程中的离子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组分的铁氧体纳米颗...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10 nm铁氧体纳米颗粒,并采用一种简单的实验模型装置,模拟纳米颗粒在生物医用过程中所遇到不同酸度的微环境,研究不同组分铁氧体纳米颗粒与其作用过程中的离子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组分的铁氧体纳米颗粒,镍、锌、钴铁氧体都能够选择性地释放出相应的Ni、Zn、Co离子且释放在3 h后达到平衡;在pH 4.8时三种铁氧体纳米颗粒金属离子释放量高于pH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结构 铁氧体 纳米颗粒 金属离子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才计划”物理学科潜质评测系统开发
16
作者 张宏 周保范 +1 位作者 罗洪刚 彭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4,共4页
针对"英才计划"科学选才鉴才的难点,论述建立学科潜质评测系统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兰州大学承担"英才计划"物理学科潜质评测题库开发项目的实际,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框架、基本功能和特色点。潜质评测系统实施效果良好... 针对"英才计划"科学选才鉴才的难点,论述建立学科潜质评测系统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兰州大学承担"英才计划"物理学科潜质评测题库开发项目的实际,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框架、基本功能和特色点。潜质评测系统实施效果良好,完善了拔尖学生选拔模式,以其公平与公正促成积极的社会效应,使更多的青少年脱颖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才计划 拔尖学生培养 潜质评测 题库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幔镍-钴-铂族元素组成及其成矿意义:地幔捕虏体证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包亚文 张铭杰 +4 位作者 徐文博 王新博 徐琦 胡沛青 林阿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35-3852,共18页
镍、钴和铂族元素(PGEs,Platinum group elements)是我国紧缺的关键金属,它们作为亲铁元素主要储存在地核和地幔中。幔源岩浆作用能否超常富集镍、钴和铂族成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幔源区这些元素的组成与富集程度,地幔捕虏体可揭示中... 镍、钴和铂族元素(PGEs,Platinum group elements)是我国紧缺的关键金属,它们作为亲铁元素主要储存在地核和地幔中。幔源岩浆作用能否超常富集镍、钴和铂族成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幔源区这些元素的组成与富集程度,地幔捕虏体可揭示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幔镍、钴和铂族元素的组成与含量。本文总结了中国华北克拉通、华南克拉通和中亚造山带东部等主要构造单元地幔捕虏体中镍、钴和铂族元素的组成与含量,认为:(1)华北和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镍、钴和铂族元素原始含量较高,高于原始地幔,且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是镍、钴和铂族元素成矿岩浆的有利地幔源区;(2)镍、钴和铂族元素以纳米原子团簇、合金或硫化物等形式赋存、运移与富集;(3)不同构造单元岩石圈地幔镍、钴和铂族元素的富集程度不同;(4)岩石圈地幔镍、钴和铂族元素含量从元古代到新生代有所降低,意味着该区存在镍、钴和铂族元素抽取的岩浆事件,故其成矿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地幔捕虏体 大陆岩石圈地幔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口蹄疫病毒与中和性抗体的复合物结构解析
18
作者 张泽林 武山权 +4 位作者 李凤娟 泽让扎西 卢曾军 李坤 雷东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8,共10页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是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烈性病原,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对外贸易。FMDV包含七个血清型,其中A型FMDV抗原结构变异最大,因此解析A型FMDV保守抗原结构对广谱疫苗分子设...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是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烈性病原,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对外贸易。FMDV包含七个血清型,其中A型FMDV抗原结构变异最大,因此解析A型FMDV保守抗原结构对广谱疫苗分子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据此,本文作者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A型FMDV与中和性抗体P22C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发现P22C结合于A型FMDV颗粒的三重轴附近,接触面多数氨基酸位于衣壳蛋白VP2 B-C环,其次是E-F/H-I环以及VP3 B-B“结节”上不连续的少量氨基酸。其中,VP2的72、77与195位氨基酸通过氢键与抗体相互作用,可能是影响结合的关键位点。进一步的结合自由能分析支持该猜测,提示72位点是组成抗原表位的关键决定簇,而H77W和S195L突变则可进一步降低结合自由能从而提高与抗体的亲和力。结合自由能分析也说明了P22C具有较高的成熟度。研究结果揭示了A型FMDV的抗原结构信息,为FMDV疫苗分子设计提供了一个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中和性抗体 冷冻电镜 结合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