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水增肥措施对黄土丘陵区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韩军 薛焘 +8 位作者 杨杰 胡宇 吴芳 何永涛 梁欢欢 晁孝荣 贠慧玲 杨倩倩 田福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99-5411,共13页
黄土丘陵区年均降水少,蒸发量大,季节性集中降水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分和养分亏缺成为限制该区域草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水剂(super absorbent polymer, SAP)是一类具有快速吸水,缓慢释水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起到保水保肥改善土... 黄土丘陵区年均降水少,蒸发量大,季节性集中降水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分和养分亏缺成为限制该区域草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水剂(super absorbent polymer, SAP)是一类具有快速吸水,缓慢释水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起到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作用。施肥是改良退化草地、提高牧草生产力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为研究保水增肥措施对黄土丘陵区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丘陵草地设置不同保水剂(SAP)和氮磷肥(N:尿素,P:过磷酸钙)添加水平(SAP:45、60 kg/hm^(2)和NP:150 kg/hm^(2)N+300 kg/hm^(2)P、250 kg/hm^(2)N+400 kg/hm^(2)P),揭示不同施量保水剂和氮磷肥单施及交互配施对黄土丘陵区草地土壤含水量、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单施45 kg/hm^(2)SAP(T1)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豆科植物的重要值和地上生物量,有助于提高草地生物量和植物多样性;(2)SAP与NP配施(T7:45 kg/hm^(2)SAP+250 kg/hm^(2)N+400kg/hm^(2)P)或单施NP肥(T3:150 kg/hm^(2)N+300 kg/hm^(2)P)能显著提高植物冠层高度、植被盖度、菊科植物重要值和生物量、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3)施用氮磷肥或氮磷肥与保水剂的配施处理除T8(250 kg/hm^(2)N+400kg/hm^(2)P+45 kg/hm^(2)SAP)外其余处理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指数有所降低。综上所述,单施适量保水剂在维持草地多样性的同时有利于生产力缓慢增长,保水剂与氮磷肥配施大幅度提高菊科和禾本科植物生物量,进而提高群落生物量,但会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草地 保水剂 施肥 草地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碱草属4个牧草品种苗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永涛 胡宇 +3 位作者 段慧荣 韩军 梁欢欢 田福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77-2388,共12页
为比较披碱草属的抗寒性,选择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Tongde’)、同德老芒麦(E.sibiricus‘Tongde’)、‘陇中1号’肥披碱草(E.excelsus‘Longzhong No.1’)和甘南垂穗披碱草(E.nutans‘Gannan’)4种披碱草作为试验材料... 为比较披碱草属的抗寒性,选择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Tongde’)、同德老芒麦(E.sibiricus‘Tongde’)、‘陇中1号’肥披碱草(E.excelsus‘Longzhong No.1’)和甘南垂穗披碱草(E.nutans‘Gannan’)4种披碱草作为试验材料,设置25、10、5和0℃4个温度梯度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4个牧草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17个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加权重的方法,综合评价4个牧草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4个温度梯度下,同德短芒披碱草的T_(r)和G_(s)均差异显著(P<0.05),同德老芒麦的P_n、Ci和ETR值差异显著(P<0.05),甘南垂穗披碱草的qP、ΦPSⅡ和游离Pro积累量差异显著(P<0.05),‘陇中1号’肥披碱草的SS积累和REC差异显著(P<0.05)。综上可见,披碱草属4个牧草品种综合抗寒性由大到小表现为同德老芒麦>同德短芒披碱草>甘南垂穗披碱草>‘陇中1号’肥披碱草。本研究为利用披碱草属牧草建植高寒栽培草地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抗寒性 抗氧化酶 光合作用 隶属函数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植物始花期物候和生物量分配对氮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章志龙 刘旭东 +1 位作者 马雄 杜国祯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6-924,共9页
为探讨氮素添加对植物始花期和生物量分配关系的影响以及对群落的潜在影响,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31个常见物种的始花期物候和繁殖分配对氮添加的响应以及始花期与生物量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基于各物种的始花期数据进... 为探讨氮素添加对植物始花期和生物量分配关系的影响以及对群落的潜在影响,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31个常见物种的始花期物候和繁殖分配对氮添加的响应以及始花期与生物量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基于各物种的始花期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与自然对照相比,氮素添加处理下禾草类植物始花期显著推迟3~8 d(P<0.05),而双子叶杂草类植物对氮素添加的响应存在种间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两个菊科植物的始花期在高氮处理中显著推迟4 d(P<0.05);毛茛科、龙胆科和两个玄参科植物的始花期显著提前3~4 d(P<0.05);其余双子叶杂草的始花期变化不显著。总体上,高氮处理引起的始花期变化大于低氮处理。2)禾草类繁殖分配在氮添加后降低,并且在高氮处理中显著降低(P<0.05),大多数双子叶杂草植物的繁殖分配增加,在高氮处理引起的变化大于低氮处理。3)始花期与繁殖分配在对照中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在氮添加处理中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始花期与茎生物量分配极显著正相关(P<0.01),始花期与叶生物量分配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程度随着氮添加梯度的增加而提高。群落中植物始花期物候和生物量分配对氮添加的不同响应可能会影响植物在资源分配和竞争共存上原有的平衡,进而引起未来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氮添加 植物功能性状 物候 始花期 生物量分配 繁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