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技术在白藜芦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真 李胜 +7 位作者 刘媛 李婷 马绍英 张青松 杨广兴 吴媛媛 方艳 罗莉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介绍了白藜芦醇的化学结构、发现、分布及合成途径等,总结了生物技术(包括酶工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在白藜芦醇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及开发意义.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细胞工程 酶工程 基因工程 芪合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母婴间念珠菌传播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旎 张金婷 +3 位作者 车团结 康妍丽 范真 何祥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4-857,共4页
目的:调查兰州市产妇念珠菌的定殖以及母婴间念珠菌的传播状况。方法:采集产妇的阴道分泌物及口腔分泌物样本(共104×2例),及其新生婴儿的口腔分泌物样本(共104例)。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及鉴定,同时应用分... 目的:调查兰州市产妇念珠菌的定殖以及母婴间念珠菌的传播状况。方法:采集产妇的阴道分泌物及口腔分泌物样本(共104×2例),及其新生婴儿的口腔分泌物样本(共104例)。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及鉴定,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鉴定。结果:312例样本(母亲104×2,新生儿104)中81例分离培养出念珠菌,产妇阴道念珠菌检测阳性率39.42%(41例),产妇口腔念珠菌阳性率33.65%(35例),其中21.15%(22例)阴道与口腔同时阳性;新生儿口腔念珠菌培养阳性率为4.81%(5例)。检出阳性样本中菌种分布为,白色念珠菌53株,光滑念珠菌33株,克柔念珠菌2株,热带念珠菌1株。有2对母婴同时分离出白色念珠菌,经PCR检测,其基因型相同。结论:兰州市新生儿念珠菌检出率以及母婴间念珠菌的传播率较其他地区高。新生儿念珠菌感染与念珠菌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都相关。监控医院内念珠菌的传播及预防母亲产前阴道念珠菌感染可减少新生儿念珠菌感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产妇 新生儿 口腔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数小穗小麦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正松 宋晓华 +1 位作者 张敏 郑国錩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共4页
超数小穗是一种具有额外小穗的异常穗形态。采用 C带技术及减数分裂观察方法对普通小麦超数小穗品系——玉皮分枝麦进行了分析 ,未见染色体重排。利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对玉皮分枝的超数小穗基因 (bh)的多效性作了分析 ,结果表明当植株呈... 超数小穗是一种具有额外小穗的异常穗形态。采用 C带技术及减数分裂观察方法对普通小麦超数小穗品系——玉皮分枝麦进行了分析 ,未见染色体重排。利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对玉皮分枝的超数小穗基因 (bh)的多效性作了分析 ,结果表明当植株呈普通穗形态时 ,bh基因的载体—— 4A、4B和 5 A染色体对种子充实指数和最大吸胀体积没有影响 ;但当植株呈超数小穗形态时 ,bh基因对种子充实指数及最大吸胀体积均有负效应。基于本研究结果及前人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bh基因 分枝穗 超数小穗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分泌细胞再生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会霞 朱永强 +2 位作者 王新宇 郑义 黄来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3-615,共3页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并发症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本质是胰岛素分泌细胞受损或者胰岛素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再生医学手段将体外再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植入患者体内,重建有功能的胰岛素分泌系统不失...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并发症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本质是胰岛素分泌细胞受损或者胰岛素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再生医学手段将体外再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植入患者体内,重建有功能的胰岛素分泌系统不失为治疗Ⅰ型和部分Ⅱ型糖尿病的一种新途径。再生医学的研究和应用中,最有价值的细胞是干细胞。文中就干细胞诱导分化以及成体细胞重编程再生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方面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医学 细胞重编程 胰岛素分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口腔定植和胃肠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陈骏 何祥一 +1 位作者 吴凌莉 车团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定植与胃肠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对173名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进行H.pylori检测,同时根据年龄、性别、胃肠疾病类型和牙周状况分组,分析不同组别H.pylori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胃... 目的分析口腔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定植与胃肠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对173名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进行H.pylori检测,同时根据年龄、性别、胃肠疾病类型和牙周状况分组,分析不同组别H.pylori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胃肠疾病患者口腔唾液中H.pylori阳性率为40.46%。其中,男性高于女性(P<0.05);45~64岁年龄组H.pylori阳性率为56.72%,明显高于2个低年龄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H.pylori阳性率为77.78%,与消化性溃疡组和浅表性胃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健康组和牙周袋组的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15.38%、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ylori在口腔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口腔中H.pylori检出率与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胃肠疾病患者口腔中H.pylori检出率与胃肠疾病的类型密切相关,不良牙周健康状况可能是胃肠疾病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牙周状况 唾液 胃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发根农杆菌转化系的建立及影响转化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胡忠 杨军 +1 位作者 郭光沁 郑国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66-771,共6页
以发根农杆菌 A4 菌株介导 ,对宁夏枸杞叶片和茎切段的遗传转化进行了初步研究 ,建立了发状根体系 ,并优化了转化条件。乙酰丁香酮的添加、农杆菌液的浓度、共培养时间、外植体取材部位及时间 ,均可以影响发状根的诱导频率。采用添加 1 ... 以发根农杆菌 A4 菌株介导 ,对宁夏枸杞叶片和茎切段的遗传转化进行了初步研究 ,建立了发状根体系 ,并优化了转化条件。乙酰丁香酮的添加、农杆菌液的浓度、共培养时间、外植体取材部位及时间 ,均可以影响发状根的诱导频率。采用添加 1 0 0 μmol/L的乙酰丁香酮、振荡培养 2 4 h的 A4 菌液感染 3周龄的叶片切段 ,并共培养 3d,可以得到最佳的转化效果 ,发状根的诱导率为 48.9%。在同样的转化条件下 ,只有 1 3.6%的茎切段上能诱导出发状根。在感染菌液之前 ,外植体预培养 3d对发状根的诱导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发根农杆菌 转化系 发状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7
作者 武振华 牛炳韬 王新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69-2574,共6页
多倍体药用植物因器官巨大,产量高,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所采用的方法、诱变剂类型以及其它一些影响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因素.此外,还介绍了多倍体药用植物的特征、鉴定方法以... 多倍体药用植物因器官巨大,产量高,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所采用的方法、诱变剂类型以及其它一些影响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因素.此外,还介绍了多倍体药用植物的特征、鉴定方法以及近些年来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藓植物小立碗藓,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新的模式系统 被引量:7
8
作者 董文 李卫 +1 位作者 郭光沁 郑国錩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0-566,共7页
苔藓植物具有相对简单的发育模式,单倍体的配子体在其生活史中占主导地位,作为研究植物生物学过程的模式系统具有诸多的优越性。苔藓植物小立碗藓能够高效地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将外源核酸整合到其核DNA,这就使得基因打靶在此物种中就像... 苔藓植物具有相对简单的发育模式,单倍体的配子体在其生活史中占主导地位,作为研究植物生物学过程的模式系统具有诸多的优越性。苔藓植物小立碗藓能够高效地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将外源核酸整合到其核DNA,这就使得基因打靶在此物种中就像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和酵母中一样成为一个非常便利的技术。另外由于小立碗藓与高等植物在生物特征上有很大相似之处加之具有其他诸多优越性,它有望成为一个诱人的植物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基因组学 反求遗传学 基因打靶 模式系统 苔藓植物 小立碗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的体细胞胚发生及不同发育阶段几种同工酶的分析(英文) 被引量:7
9
作者 潘有福 王仑山 +1 位作者 Rajesh K TIWARI 郑国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以党参为材料,在附加0.1mg·L-12,4-D、0.3mg·L-16-BA和3%蔗糖的MS培养基上获得大量发育良好的体细胞胚.附加6-BA可以使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芽的分化,而添加0.1%活性炭后仅有根的分化.利用梯度凝胶电泳进行同工酶的研究表明:在胚... 以党参为材料,在附加0.1mg·L-12,4-D、0.3mg·L-16-BA和3%蔗糖的MS培养基上获得大量发育良好的体细胞胚.附加6-BA可以使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芽的分化,而添加0.1%活性炭后仅有根的分化.利用梯度凝胶电泳进行同工酶的研究表明:在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之间,酶谱差异比较大;而在不同发育时期的体细胞胚之间,差异较小.并讨论了同工酶酶谱和酶活性变化与体细胞胚发生、发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体细胞胚 过氧化物酶 酯酶 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三维结构上对百合花粉母细胞actin的免疫定位(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文 李卫 +2 位作者 张春广 郭光沁 郑国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3,共6页
传统的切片仅仅能够显示样品的平面结构,不能用于细胞中三维网络结构的研究.笔者在DGD diethyleneglycoldistearate 包埋-去包埋的基础上,结合电镜免疫胶体金技术对大卫百合花粉母细胞胞间及胞内细胞的骨架系统进行了研究,观察到高反差... 传统的切片仅仅能够显示样品的平面结构,不能用于细胞中三维网络结构的研究.笔者在DGD diethyleneglycoldistearate 包埋-去包埋的基础上,结合电镜免疫胶体金技术对大卫百合花粉母细胞胞间及胞内细胞的骨架系统进行了研究,观察到高反差细胞微梁结构的三维网络,actin这一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员被定位在该微梁结构纤维上.三维结构上的研究表明,actin不但是植物细胞核及细胞质骨架的成员,而且也存在于胞间连接结构 胞质桥和胞间连丝 中,推测它可能与细胞融合有关.实验结果同时表明,三维结构免疫胶体金技术对于细胞骨架和核基质的结构蛋白研究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结构免疫定位 ACTIN 花粉母细胞 大卫百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增殖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琳 车团结 +1 位作者 史晓艳 何祥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研究白假丝酵母菌(S.albican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CV304,实验分为S.albicans上清液组、S.albicans灭活菌液组、上清液和灭活菌液混合组、对照组。采用MTT法、细胞计数法、倒置显微... 目的研究白假丝酵母菌(S.albican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CV304,实验分为S.albicans上清液组、S.albicans灭活菌液组、上清液和灭活菌液混合组、对照组。采用MTT法、细胞计数法、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各组对ECV304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培养条件下,4倍稀释的S.albicans上清液在培养48 h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4倍稀释的S.albicans上清液实验组细胞密度明显增高;上清液和灭活菌液分别作用细胞40h后,上清液组细胞S期、G2/M期所占百分比显著升高,增殖指数(PI)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灭活菌液组的P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albicans的代谢产物可引起ECV304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增殖 代谢产物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减数分裂前期Ⅰ细胞凋亡的检测及其与细胞融合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欢欢 李卫 +2 位作者 彭正松 杨军 郑国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阿勃小麦为材料,对其减数分裂前期I的细胞学行为和细胞凋亡情况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在其减数分裂前期的凝线期存在明显的染色质胞间转移现象,并发现从偶线期到粗线期均存在细胞凋亡现象,而在此前或此后两者均几乎不发生。结合已有的资... 以阿勃小麦为材料,对其减数分裂前期I的细胞学行为和细胞凋亡情况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在其减数分裂前期的凝线期存在明显的染色质胞间转移现象,并发现从偶线期到粗线期均存在细胞凋亡现象,而在此前或此后两者均几乎不发生。结合已有的资料分析认为花粉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尤其是粗线期的细胞凋亡主要是由异常的染色质胞间转移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减数分裂前期I 细胞凋亡 检测 细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花粉母细胞细胞融合过程中微丝的免疫定位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军 彭正松 +2 位作者 李卫 高欢欢 郑国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286-2290,共5页
关键词 细胞融合 肌动蛋白微丝 花粉母细胞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花粉母细胞中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内的胞质骨架(英文)
14
作者 杨军 高欢欢 +1 位作者 李卫 郑国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21-525,T006-T007,共7页
用 DGD包埋去包埋方法 ,观察了洋葱花粉母细胞中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内的胞质骨架分布。结果发现 ,在花粉母细胞的胞间连丝内有胞质骨架分布 ,这些骨架纤维集结成束 ,穿过胞间连丝。在胞质通道内也有胞质骨架分布 ,但与胞间连丝内的骨架... 用 DGD包埋去包埋方法 ,观察了洋葱花粉母细胞中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内的胞质骨架分布。结果发现 ,在花粉母细胞的胞间连丝内有胞质骨架分布 ,这些骨架纤维集结成束 ,穿过胞间连丝。在胞质通道内也有胞质骨架分布 ,但与胞间连丝内的骨架分布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骨架纤维致密或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花粉母细胞 胞间连丝 胞质通道 胞质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小孢子母细胞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细胞胼胝质壁合成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兆勇 王亚男 王新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00-705,T001,T002,共8页
结合戊二醛—锇酸固定 ,环氧树脂包埋 ,苯胺蓝 - DAPI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 ,研究了黑麦小孢子母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其细胞胼胝质壁合成的变化。结果发现 ,黑麦花药中胼胝质的合成最早出现在造孢细胞晚期 ,并首先在小孢子囊中央的造孢细... 结合戊二醛—锇酸固定 ,环氧树脂包埋 ,苯胺蓝 - DAPI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 ,研究了黑麦小孢子母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其细胞胼胝质壁合成的变化。结果发现 ,黑麦花药中胼胝质的合成最早出现在造孢细胞晚期 ,并首先在小孢子囊中央的造孢细胞中沉积 ,随后向小孢子囊两端的细胞扩展。随着花药的发育 ,胼胝质在小孢子囊中央的造孢细胞中大量积累并解体 ,而且 ,小孢子囊中央的细胞与邻近绒毡层排列的造孢细胞分离并逐渐消失 ,紧靠绒毡层排列的造孢细胞最后转变成花粉母细胞 ,经减数分裂 ,形成小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造孢细胞 小孢子母细胞 胼胝质 植物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体外诱导突变及筛选来改良果树作物特性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R.K Tiwari 潘有福 +2 位作者 Mala Trivedi Maneesh Mishra R.Chandra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4-2133,共10页
突变会导致栽培作物一个或多个特殊性状的改变,以突变为基础的植物品质的改良,会使果树业的发展获得极大的促进。传统诱导突变的方法应用于果树作物,常受限于外植体来源,并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及场地。体细胞变异结合物理化学诱变法可被视... 突变会导致栽培作物一个或多个特殊性状的改变,以突变为基础的植物品质的改良,会使果树业的发展获得极大的促进。传统诱导突变的方法应用于果树作物,常受限于外植体来源,并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及场地。体细胞变异结合物理化学诱变法可被视作改良果树作物的一种手段,并且在一些果树作物中获得了成功。这使我们有理由认为体外诱导变异是改良果树作物的品质及其抗逆性的一种很有效的潜在途径。本文讨论了大量的与果树培育有关的突变诱导、变异体筛选、大田评估方法等综合使用的实例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克隆变异 生物与非生物胁迫 转化 离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处理对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苦豆子遗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赵东利 陈红波 +2 位作者 聂秀菀 王新宇 郑国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68-472,共5页
以发根农杆菌转化苦豆子的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结果表明,辅助以超声波处理有助于转化率的提高,当超声波(功率120W,震荡频率50kHz)处理25min时,转化率达到最高峰(子叶为83.7%,下胚轴为39.1%),分别高于对照(14.4%和9.8%)69.3%和29.3... 以发根农杆菌转化苦豆子的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结果表明,辅助以超声波处理有助于转化率的提高,当超声波(功率120W,震荡频率50kHz)处理25min时,转化率达到最高峰(子叶为83.7%,下胚轴为39.1%),分别高于对照(14.4%和9.8%)69.3%和29.3%。在此条件下,进一步添加AS100μmol/L,可使转化率再进一步提高9.9%和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超声波处理 发根农杆菌 遗传转化 乙酰丁香酮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中度嗜盐菌的分离与生理生化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卫 刘艳丽 +2 位作者 曹海华 李钊 郭光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1,共4页
对从青岛附近海产品盐渍中分离得到的两个菌株—— CM1和 CM4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CM1和 CM4符合盐单胞菌属 ( H alomonas)的特征 ,但与几个典型的盐单胞菌属菌种有显著的差异 ,因而可能是该属的新种 .通过对其表型和生长特征的分析发... 对从青岛附近海产品盐渍中分离得到的两个菌株—— CM1和 CM4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CM1和 CM4符合盐单胞菌属 ( H alomonas)的特征 ,但与几个典型的盐单胞菌属菌种有显著的差异 ,因而可能是该属的新种 .通过对其表型和生长特征的分析发现 ,这两个菌株可能采用了不同的进化稳定对策以适应特殊的高盐环境 ,即CM1采用了 K-对策 ;而 CM4采用的是 r-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嗜盐菌 盐单胞菌属 进化稳定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黧豆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吴庆丰 王崇英 +2 位作者 王新宇 李志孝 王亚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30-1336,共7页
以山黧豆叶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蛋白质的不同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于样品制备.对IPG胶条的选择,第一向等电聚焦和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电泳程序及参数、染色方法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比较和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采用TCA-丙酮沉... 以山黧豆叶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蛋白质的不同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于样品制备.对IPG胶条的选择,第一向等电聚焦和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电泳程序及参数、染色方法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比较和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质,裂解液中加入Tris-base作为蛋白酶抑制剂,等电聚焦电泳时延长低电压的电泳时间(30 V1、2 h,500 V1、h,1 000 V2、h)以促进盐离子泳出的方法对山黧豆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并用考马斯亮蓝和银染复合染色法进行凝胶染色,能够获得蛋白点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说明用优化后的方法建立起的山黧豆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蛋白质样品制备质量好,电泳分辨率高,完全适合于进一步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黧豆 蛋白质提取 SDS-PAGE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穗槐的离体快速繁殖(英文)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卫 杨军 +2 位作者 郭光沁 李建峰 郑国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70-277,共8页
以子叶节为外植体 ,建立起了紫穗槐的快速离体再生系统。经过四周的培养 ,在附加8mg· L- 16 - BA的 MS培养基上能够获得再生频率为 1 0 0 % ,平均每个外植体 5 .2 1个芽点的高效再生植株。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外植体所进行的继代能... 以子叶节为外植体 ,建立起了紫穗槐的快速离体再生系统。经过四周的培养 ,在附加8mg· L- 16 - BA的 MS培养基上能够获得再生频率为 1 0 0 % ,平均每个外植体 5 .2 1个芽点的高效再生植株。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外植体所进行的继代能够在相同的培养基上连续的产生新的不定芽 ,但芽点数要少于起始培养。经过 3周的培养 ,有 82 .5 3 %切下的再生茎段能够在含 2 .0 mg· L- 1IAA的 MS培养基上生根。在所有进行分析过的再生植株中 ,它们的染色体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异 (2 n=40 )。经过练苗以后 ,再生植株成功地定植于土壤当中并展示了一致的外部形态和生长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快速繁殖 植株再生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