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g受体家族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常民 李威 王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1-844,共4页
Mrg(mas related gene)受体家族是新发现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特异性分布于感觉传入神经元上。研究发现Mrg受体家族参与了痛觉、免疫等生理病理过程;Mrg受体的内源性配体的寻找和构效关系研究对揭示此受体系统的生理学角色有重要意义;... Mrg(mas related gene)受体家族是新发现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特异性分布于感觉传入神经元上。研究发现Mrg受体家族参与了痛觉、免疫等生理病理过程;Mrg受体的内源性配体的寻找和构效关系研究对揭示此受体系统的生理学角色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Mrg受体及其配体的药理学研究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g受体家族 痛觉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双金属复合物ZABDP催化芳香酮与芳香醛的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
2
作者 李霄 高立国 +2 位作者 弓莹 马亚军 马向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8-785,共8页
合成了新型的手性铝/锌杂双金属复合物(R,S,S)-3,3'-二[(N-二苯基脯氨醇)甲基]-2,2'-二羟基-1,1'-联萘酚铝/锌复合物(ZABDP).在催化芳香酮与芳香醛的羟醛缩合(Aldol)反应中,该复合物中的铝作为路易斯酸活化醛,锌的烷氧化物... 合成了新型的手性铝/锌杂双金属复合物(R,S,S)-3,3'-二[(N-二苯基脯氨醇)甲基]-2,2'-二羟基-1,1'-联萘酚铝/锌复合物(ZABDP).在催化芳香酮与芳香醛的羟醛缩合(Aldol)反应中,该复合物中的铝作为路易斯酸活化醛,锌的烷氧化物作为Br?nsted碱,使苯乙酮形成活性锌的烯醇化物,2种金属的应用使得芳香醛与芳香酮的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顺利进行,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最高达90%,产率最高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合成 不对称催化 杂双金属 ALDOL反应 芳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在能量平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双瑜 秦耀军 +2 位作者 杨艳杰 姚文亮 陈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467,共4页
新发现的生物活性肽apelin是APJ受体的天然配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系统和外周组织。研究表明apelin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该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关于apelin在摄食、消化、体液平衡、肥胖和糖代谢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 新发现的生物活性肽apelin是APJ受体的天然配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系统和外周组织。研究表明apelin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该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关于apelin在摄食、消化、体液平衡、肥胖和糖代谢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APJ受体 摄食 消化 体液平衡 肥胖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两种沙蜥低温耐受性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相涛 王燕 +4 位作者 李梅 门胜康 蒲鹏 唐晓龙 陈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环境条件会对动物的生理和遗传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蜥蜴低温耐受的研究较少。为探究不同海拔沙蜥的低温耐受性,选取了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的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和甘肃省民勤县的荒漠沙蜥P.przewalskii作为... 环境条件会对动物的生理和遗传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蜥蜴低温耐受的研究较少。为探究不同海拔沙蜥的低温耐受性,选取了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的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和甘肃省民勤县的荒漠沙蜥P.przewalskii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2种沙蜥的过冷能力、对于接种结冰的抵抗能力、急性低温(4℃)条件下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以及体内一些可能作为抗冻物质存在的小分子渗透物质(如葡萄糖,尿素等)。结果表明:不同海拔2种沙蜥的过冷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红尾沙蜥抵抗接种结冰能力明显优于荒漠沙蜥;在4℃条件下,红尾沙蜥的适应能力比荒漠沙蜥更强,其有更高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然而在4种可能作为抗冻保护剂存在的小分子渗透物质方面,2个物种之间并没有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沙蜥 荒漠沙蜥 过冷能力 接种结冰 心率 呼吸频率 渗透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红尾沙蜥代谢昼夜节律的影响
5
作者 白玉成 鲁松松 +4 位作者 唐晓龙 梁士伟 李东芹 王燕 陈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爬行动物很多生理、生化和行为指标都表现出昼夜节律。代谢昼夜节律不仅涉及内在因子的固有控制,而且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究温度对代谢昼夜节律的影响,在恒定的温度下(18℃和28℃)测定了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 爬行动物很多生理、生化和行为指标都表现出昼夜节律。代谢昼夜节律不仅涉及内在因子的固有控制,而且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究温度对代谢昼夜节律的影响,在恒定的温度下(18℃和28℃)测定了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体温、心率、标准代谢率(SMR)和血糖浓度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1)在2个温度下红尾沙蜥体温没有明显的昼夜变化;(2)昼间SMR明显高于夜间,18℃下SMR水平以及SMR昼夜变化的范围都低于28℃下的结果;(3)心率的变化也与代谢率的变化一致,但最低点提前了2 h;(4)28℃下的血糖浓度整体水平显著高于18℃下的,而波动规律却不同:28℃条件下白天平均值高于晚上,血糖浓度在16∶00显著高于20∶00、00∶00和12∶00;18℃条件下,血糖浓度在20∶00和08∶00明显低于00∶00和12∶00(P<0.05),而在04∶00和16∶00处于中间水平。该研究证实了红尾沙蜥SMR、心率和血糖浓度等生理生化指标也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虽然这种现象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由内在因子决定,这可能与某些激素的分泌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沙蜥 昼夜节律 代谢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