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的界面和电镜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柳 胡阳 +6 位作者 胡旺 张军伟 李红利 毕开琦 陈越 张宏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1-361,共21页
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因其界面处存在电荷、自旋、轨道和晶格等相互耦合作用而具有独特新颖的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各个领域。它新颖的综合物性与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息息相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异质界... 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因其界面处存在电荷、自旋、轨道和晶格等相互耦合作用而具有独特新颖的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各个领域。它新颖的综合物性与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息息相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异质界面结构。因此,在纳米甚至原子尺度上深入探索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与宏观物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阐明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磁相互作用机制和磁性调控机理,能够为该类材料的设计开发、定向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制备、电镜表征及化学物理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铁磁/非磁性金属、非磁性金属/磁性氧化物、铁磁性/反铁磁性氧化物、铁磁性金属/碳材料、铁磁性氧化物/碳材料等。最后,对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在基础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异质结 界面 微结构 界面耦合作用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孪晶结构形成机理的电镜原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阳 朱柳 +3 位作者 李红利 毕开琦 陈斌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521,共7页
本文针对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生长及其内部孪晶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电镜原位实时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相互独立的合金纳米颗粒能够以(101)和(111)晶面族以一定夹角相互吞噬融合。同时,CoNi合金催化剂颗粒中孪... 本文针对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生长及其内部孪晶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电镜原位实时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相互独立的合金纳米颗粒能够以(101)和(111)晶面族以一定夹角相互吞噬融合。同时,CoNi合金催化剂颗粒中孪晶结构的形成需要借助不同晶体取向的中间过渡区域来进行旋转调整,并且该过程同样需要遵循晶面选择性。而对于合金催化剂颗粒生长过程以及孪晶结构形成机理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温度的精确控制来实现对催化剂颗粒的定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电子显微学 过渡金属 孪晶结构 晶面选择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LaNiO_(3)热烧结过程中相转变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涵钰 朱柳 +4 位作者 张宇中 陈越 史博文 胡阳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
本文针对钙钛矿结构的LaNiO_(3)在热烧结过程中物相转变机制,利用离位及原位电镜结合宏观光谱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VP/PAN/Ni(NO_(3))_(2)/La(NO_(3))_(3)前驱体纤维能够通过高温烧结形成LaNiO3的... 本文针对钙钛矿结构的LaNiO_(3)在热烧结过程中物相转变机制,利用离位及原位电镜结合宏观光谱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VP/PAN/Ni(NO_(3))_(2)/La(NO_(3))_(3)前驱体纤维能够通过高温烧结形成LaNiO3的钙钛矿结构。研究发现在温度作用下,晶体生长过程中碳聚合物基体不断受热分解,浸渍在聚合物基体上的金属离子受热与气氛中的氧结合,形成氧化物晶胚,呈现典型的奥斯瓦尔德熟化生长过程,在600℃左右,LaNiO_(3)的晶体相生成,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晶粒互相融合形成了纳米颗粒堆垛成的一维LaNiO_(3)纳米线。实验揭示了LaNiO_(3)纳米线的微观生长机制,为材料的生长调控和性能改性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结构 物相转变 奥斯瓦尔德熟化生长 原位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PdO_(x)的制备及其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雅涵 涂牧东 +4 位作者 郝天致 黄俊峰 张杰 李华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2-730,共9页
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全球水中硝酸盐的累积,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法,合成高效的催化剂来还原硝酸盐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CuPdO_(x)纳米材料作为硝酸盐还原电催化剂,借助扫... 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全球水中硝酸盐的累积,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法,合成高效的催化剂来还原硝酸盐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CuPdO_(x)纳米材料作为硝酸盐还原电催化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了CuPdO_(x)的微观形貌、结构及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CuPdO_(x)纳米材料在给定电压下,其NO_(3)^(-)的转化率和NH_(4)^(+)的产率分别达到92.76%和780μg·h^(-1)·mg^(-1),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循环稳定性。催化剂有效的硝酸盐还原性能得益于CuPdO_(x)纳米材料中Cu和Pd的协同作用,以及富含的氧缺陷作为活性位点对N⁃O键的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电镜 电催化 硝酸盐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依赖的铁氧体纳米颗粒选择性离子释放研究
5
作者 马慧军 王燕云 +6 位作者 朱柳 李红利 邓霞 张欢 彭明丽 彭勇 樊海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9-225,共7页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10 nm铁氧体纳米颗粒,并采用一种简单的实验模型装置,模拟纳米颗粒在生物医用过程中所遇到不同酸度的微环境,研究不同组分铁氧体纳米颗粒与其作用过程中的离子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组分的铁氧体纳米颗...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10 nm铁氧体纳米颗粒,并采用一种简单的实验模型装置,模拟纳米颗粒在生物医用过程中所遇到不同酸度的微环境,研究不同组分铁氧体纳米颗粒与其作用过程中的离子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组分的铁氧体纳米颗粒,镍、锌、钴铁氧体都能够选择性地释放出相应的Ni、Zn、Co离子且释放在3 h后达到平衡;在pH 4.8时三种铁氧体纳米颗粒金属离子释放量高于pH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结构 铁氧体 纳米颗粒 金属离子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