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钠离子电池正极表面残余碱转换钠补偿包覆层
1
作者 乌兰 杨杰 +2 位作者 耿磊 胡润 彭尚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钠离子电池(SIBs)在大规模电能存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高温固相法合成层状正极材料的过程中,钠盐和金属氧化物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形成层状结构,部分钠盐未能进入材料的体相结构,而是残留在材料表面形成碱性物质,如NaOH、Na... 钠离子电池(SIBs)在大规模电能存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高温固相法合成层状正极材料的过程中,钠盐和金属氧化物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形成层状结构,部分钠盐未能进入材料的体相结构,而是残留在材料表面形成碱性物质,如NaOH、NaHCO_(3)和Na_(2)CO_(3),统称为残碱。这些残碱加速了液体电解质中过渡金属层的溶解,导致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不可逆的退化。此外,碳酸钠在高电压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电池胀包的原因之一,带来安全隐患,并导致钠离子全电池中出现严重的钠离子损失,限制了其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了一种创新性实验方案,将材料表面的有害残碱成分成功转化为NaMgPO4包覆层结构。近年来兴起的差示电化学质谱(DEMS)技术被用来验证该残碱处理工艺的效果。制备的NaMgPO4包覆层均匀覆盖在正极材料表面,厚度约为5 nm,且具有良好的结晶性。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包覆材料的衍射峰与原始材料的衍射峰完全对应,证明少量包覆不会影响材料的晶体结构。此外,包覆层的存在轻微扩大了钠层间距,提升了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NNM-2材料展示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1 C电流密度下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69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4%。在充放电过程中基本不再产生CO_(2),表明残碱含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残碱 NaMgPO4包覆 电化学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材料的设计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育华 冯鹏 +5 位作者 丁松松 马西麟 曹君龙 张泓喆 李根 郭海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共13页
本文聚焦本实验室近20年来在长余辉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由长余辉材料的关键问题出发,从材料的基质选择,到掺杂、固溶等探索手段,再到对材料余辉机理的探讨,以及针对特殊余辉现象所做的拓展研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并对长余辉材料的未... 本文聚焦本实验室近20年来在长余辉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由长余辉材料的关键问题出发,从材料的基质选择,到掺杂、固溶等探索手段,再到对材料余辉机理的探讨,以及针对特殊余辉现象所做的拓展研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并对长余辉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色长余辉 缺陷 陷阱 余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2+)/Ce^(3+)激活的近紫外LED用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育华 张强 +3 位作者 李泽彬 康润天 刘政强 王浩洋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6-1201,共16页
作为新一代固态照明光源,白光LED在能量转换效率、亮度、化学稳定性和环保性等多方面显示出突出的性能优势,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而在其多种白光构筑方式中,“近紫外LED+多色荧光粉”更有利于实现高显色指数和低色温的健康照明,这种方... 作为新一代固态照明光源,白光LED在能量转换效率、亮度、化学稳定性和环保性等多方面显示出突出的性能优势,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而在其多种白光构筑方式中,“近紫外LED+多色荧光粉”更有利于实现高显色指数和低色温的健康照明,这种方法受到高度关注,高品质多色发光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调控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Eu^(2+)/Ce^(3+)激活的近紫外LED用发光材料的最新进展,包括商用荧光粉的性能优化和新体系的开发,讨论了材料设计和性能调控的手段。最后,对近紫外LED用发光材料的部分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讨论,从而对白光LED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发光材料 近紫外LED 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探测成像玻璃闪烁体研究进展
4
作者 邓玉杰 钱程昱 +2 位作者 张嘉恒 王倩 靳志文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2-1208,共27页
玻璃闪烁体是一种高稳定探测材料,不仅在医疗成像、安全检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一些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深海、深地、深空和核反应堆)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探测效果。然而,目前商用的GS系列玻璃闪烁体的发展与应用受限于较低的... 玻璃闪烁体是一种高稳定探测材料,不仅在医疗成像、安全检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一些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深海、深地、深空和核反应堆)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探测效果。然而,目前商用的GS系列玻璃闪烁体的发展与应用受限于较低的光产额和较窄的应用范围(中子领域),无法满足X射线探测领域的应用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高探测性能的X射线探测系列玻璃闪烁体,以满足X射线等相关领域的探测需求。近年来,X射线玻璃闪烁体在材料研制、机理探索、应用扩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简要论述了X射线探测玻璃闪烁体的发展历程、材料分类、探测原理、探测参数和制备工艺,并重点关注了稀土发光型和钙钛矿型玻璃闪烁体的设计思路、研究进展、探测性能和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该领域的共性问题和发展现状,展望了X射线探测玻璃闪烁体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闪烁体 X射线探测器 稀土发光型 钙钛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的界面和电镜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柳 胡阳 +6 位作者 胡旺 张军伟 李红利 毕开琦 陈越 张宏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1-361,共21页
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因其界面处存在电荷、自旋、轨道和晶格等相互耦合作用而具有独特新颖的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各个领域。它新颖的综合物性与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息息相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异质界... 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因其界面处存在电荷、自旋、轨道和晶格等相互耦合作用而具有独特新颖的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各个领域。它新颖的综合物性与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息息相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异质界面结构。因此,在纳米甚至原子尺度上深入探索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与宏观物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阐明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磁相互作用机制和磁性调控机理,能够为该类材料的设计开发、定向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低维磁性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制备、电镜表征及化学物理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铁磁/非磁性金属、非磁性金属/磁性氧化物、铁磁性/反铁磁性氧化物、铁磁性金属/碳材料、铁磁性氧化物/碳材料等。最后,对低维异质结磁性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在基础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异质结 界面 微结构 界面耦合作用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黄色长余辉材料γ-SrGa_(2)O_(4):Bi^(3+)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王亚杰 王忠志 王育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2-1551,共10页
长余辉材料中的深陷阱具有优异的能量存储和释放性能,因此在光学信息存储方面有很大应用优势。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新型黄色长余辉材料γ⁃SrGa_(2)O_(4)∶Bi^(3+),其发射光谱是以565 nm为中心、范围为400~800 nm的宽带发射,该发射... 长余辉材料中的深陷阱具有优异的能量存储和释放性能,因此在光学信息存储方面有很大应用优势。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新型黄色长余辉材料γ⁃SrGa_(2)O_(4)∶Bi^(3+),其发射光谱是以565 nm为中心、范围为400~800 nm的宽带发射,该发射归属于Bi^(3+)离子的3P_(1)→1S_(0)跃迁。在紫外灯照射后,观察到γ⁃SrGa_(2)O_(4)∶Bi^(3+)样品明亮的黄色长余辉发光。通过热释光谱分析可知γ⁃SrGa_(2)O_(4)∶Bi^(3+)中主要有三种陷阱,其深度分别为0.678,0.838,0.978 eV。深度为0.678 eV的浅陷阱是该材料产生长余辉现象的主要原因,而深度为0.838 eV的深陷阱对应的热释峰强度在12 h后仅下降18.6%,这说明深陷阱中电子释放缓慢。基于材料的深陷阱性能,设计了字母图案并对其进行光学信息存储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在信息存储方面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存储 γ-SrGa_(2)O_(4)∶Bi^(3+) 黄色长余辉 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载体的制备及在聚烯烃催化剂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玉金 杨琦 +2 位作者 张瑞 高宇新 拜永孝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4,共11页
催化剂及催化技术的发展是聚烯烃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硅胶作为聚烯烃催化剂常用的载体材料,在催化剂的合成及聚烯烃树脂的制备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硅胶负载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已陆续发表。本文综述了硅胶载体的结构、制... 催化剂及催化技术的发展是聚烯烃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硅胶作为聚烯烃催化剂常用的载体材料,在催化剂的合成及聚烯烃树脂的制备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硅胶负载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已陆续发表。本文综述了硅胶载体的结构、制备方法以及硅胶载体与聚烯烃催化剂(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及铬基催化剂)负载化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催化剂的制备机理、优点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催化剂 载体 聚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改性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军 梁丽烨 +3 位作者 李华 徐彩玲 吴剑峰 丑凌军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共11页
化石燃料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CO_(2)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产生了负面影响。CO_(2)加氢制甲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大气中CO_(2)浓度,还提供了高附加值化学品。非贵金属(Cu)基、贵金属(Pd)基和双金属氧化物等一系列催化剂已经被运用于C... 化石燃料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CO_(2)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产生了负面影响。CO_(2)加氢制甲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大气中CO_(2)浓度,还提供了高附加值化学品。非贵金属(Cu)基、贵金属(Pd)基和双金属氧化物等一系列催化剂已经被运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然而传统Cu基催化剂存在反应条件苛刻、活性位点易烧结和团聚的问题,Pd基催化剂抗烧结性能较好且在低温下有优异的反应活性,但贵金属对CO_(2)的吸附较弱,CO_(2)在低温下很难被活化。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ln_(2)O_(3)基和ZrO_(2)基催化剂为主)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单独的In2O3自身稳定性较差,且In_(2)O_(3)基催化剂的活性相In_(2)O_(3)-x容易被过度还原形成金属In而失活,需要掺杂其他改性元素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单独的ZrO_(2)催化性能不理想,需要通过与其他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相互作用提升其催化性能。稀土元素(La、Ce和Y)作为改性元素或其氧化物作为催化剂载体,能有效调节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活性相分散度和比表面积以及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从而改善催化剂对CO_(2)的吸附和活化性能,增大产物选择性,并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综述了La、Ce和Y对Cu基、Pd基和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改性作用,以期为稀土元素改性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稀土元素 改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o/Au多层膜中磁斯格明子的密度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琦 张宇中 +9 位作者 胡玥 李泽林 姜泽 王楠 蒙萱 邓霞 关超帅 朱柳 张军伟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3,共9页
磁斯格明子是一种拓扑自旋结构,凭借其尺寸小、结构稳定和驱动电流密度低等特性,有望成为新一代赛道磁存储器件的信息存储单元。在存有磁斯格明子的材料体系中,具有界面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DMI)的铁磁多层膜可与现代纳... 磁斯格明子是一种拓扑自旋结构,凭借其尺寸小、结构稳定和驱动电流密度低等特性,有望成为新一代赛道磁存储器件的信息存储单元。在存有磁斯格明子的材料体系中,具有界面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DMI)的铁磁多层膜可与现代纳米制造工艺兼容,并且这种铁磁多层膜产生的磁斯格明子在室温下可稳定存在,这为基于磁斯格明子研发的电子器件提供了材料基础。然而磁性多层膜中界面DM相互作用、交换相互作用和偶极相互作用等各种作用之间的竞争,导致了磁斯格明子密度的随机变化,降低了磁斯格明子器件的可控性。因此,系统的研究材料参数对磁斯格明子密度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改变磁性层Co层的厚度调控了磁性多层膜中磁斯格明子的密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层厚度的增加,磁斯格明子的密度先增加后减少,其中Co层为2.1 nm时磁斯格明子密度最大。理论计算表明,磁性层厚度的变化会引起磁各向异性的转变和内禀属性DM相互作用的改变,进而影响磁斯格明子密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斯格明子 球差电镜 洛伦兹技术 磁性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LaNiO_(3)热烧结过程中相转变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涵钰 朱柳 +4 位作者 张宇中 陈越 史博文 胡阳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
本文针对钙钛矿结构的LaNiO_(3)在热烧结过程中物相转变机制,利用离位及原位电镜结合宏观光谱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VP/PAN/Ni(NO_(3))_(2)/La(NO_(3))_(3)前驱体纤维能够通过高温烧结形成LaNiO3的... 本文针对钙钛矿结构的LaNiO_(3)在热烧结过程中物相转变机制,利用离位及原位电镜结合宏观光谱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VP/PAN/Ni(NO_(3))_(2)/La(NO_(3))_(3)前驱体纤维能够通过高温烧结形成LaNiO3的钙钛矿结构。研究发现在温度作用下,晶体生长过程中碳聚合物基体不断受热分解,浸渍在聚合物基体上的金属离子受热与气氛中的氧结合,形成氧化物晶胚,呈现典型的奥斯瓦尔德熟化生长过程,在600℃左右,LaNiO_(3)的晶体相生成,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晶粒互相融合形成了纳米颗粒堆垛成的一维LaNiO_(3)纳米线。实验揭示了LaNiO_(3)纳米线的微观生长机制,为材料的生长调控和性能改性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结构 物相转变 奥斯瓦尔德熟化生长 原位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多波束测线设计建模方法
11
作者 职首旭 夏生杰 史蓉蓉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
为提升海底地形测量精度和效率,聚焦复杂海域多波束测深技术测线规划应用,建立了一种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测线设计模型。联合几何推导和遗传算法,构建了二维和三维情形下的覆盖宽度模型和重叠率模型,通过引入蒙特卡罗法,实现了复杂... 为提升海底地形测量精度和效率,聚焦复杂海域多波束测深技术测线规划应用,建立了一种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测线设计模型。联合几何推导和遗传算法,构建了二维和三维情形下的覆盖宽度模型和重叠率模型,通过引入蒙特卡罗法,实现了复杂海域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多波束测线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多波束测深效率,可为多波束测深技术测线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 多波束测深技术 测线设计 遗传算法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孪晶结构形成机理的电镜原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阳 朱柳 +3 位作者 李红利 毕开琦 陈斌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521,共7页
本文针对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生长及其内部孪晶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电镜原位实时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相互独立的合金纳米颗粒能够以(101)和(111)晶面族以一定夹角相互吞噬融合。同时,CoNi合金催化剂颗粒中孪... 本文针对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生长及其内部孪晶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电镜原位实时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相互独立的合金纳米颗粒能够以(101)和(111)晶面族以一定夹角相互吞噬融合。同时,CoNi合金催化剂颗粒中孪晶结构的形成需要借助不同晶体取向的中间过渡区域来进行旋转调整,并且该过程同样需要遵循晶面选择性。而对于合金催化剂颗粒生长过程以及孪晶结构形成机理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温度的精确控制来实现对催化剂颗粒的定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电子显微学 过渡金属 孪晶结构 晶面选择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PdO_(x)的制备及其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雅涵 涂牧东 +4 位作者 郝天致 黄俊峰 张杰 李华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2-730,共9页
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全球水中硝酸盐的累积,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法,合成高效的催化剂来还原硝酸盐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CuPdO_(x)纳米材料作为硝酸盐还原电催化剂,借助扫... 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全球水中硝酸盐的累积,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法,合成高效的催化剂来还原硝酸盐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CuPdO_(x)纳米材料作为硝酸盐还原电催化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了CuPdO_(x)的微观形貌、结构及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CuPdO_(x)纳米材料在给定电压下,其NO_(3)^(-)的转化率和NH_(4)^(+)的产率分别达到92.76%和780μg·h^(-1)·mg^(-1),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循环稳定性。催化剂有效的硝酸盐还原性能得益于CuPdO_(x)纳米材料中Cu和Pd的协同作用,以及富含的氧缺陷作为活性位点对N⁃O键的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电镜 电催化 硝酸盐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冷冻样品台的构建及其在植物样品扫描电镜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涂牧东 黄俊峰 +3 位作者 周保范 张军伟 邓霞 李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32,37,共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样品的观测,但在含有水分的植物样品的观测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植物中的水分会蒸发到电镜中,损坏电子枪;而且植物样品在高真空环境下直接观测,或采用干燥法来去除样品中的水分,都会使样品...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样品的观测,但在含有水分的植物样品的观测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植物中的水分会蒸发到电镜中,损坏电子枪;而且植物样品在高真空环境下直接观测,或采用干燥法来去除样品中的水分,都会使样品或多或少发生变形,从而无法得到原始形貌。该文研制了适用于各种常规SEM的新型冷冻样品台,并对其在植物细胞的SEM观测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对比采用生物样品常规制样方法(临界点干燥法)获得的拟南芥侧根细胞SEM图像,结果发现使用该样品台观测所获得的图像更加准确,避免了临界点干燥法制样引起的样品个别部位的收缩和细胞变形;并且使用该样品台,在高真空、高加速电压下对欧洲千里光幼茎皮层细胞进行观测,样品也表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没有因高电压发生损害,可满足植物样品较高分辨率的观察需求;使用该样品台,无需对现有常规SEM进行改装,制样简单快速,能有效地提高常规SEM对含有水分的有机生物样的测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样品台 植物样品 蓄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NH_(2)/wood的设计构筑及高效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华 杨科 +1 位作者 黄俊峰 陈凤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9,共8页
矿山开采、金属冶炼、新型金属材料的发展以及城市供水系统老化所造成的重金属(铅、镉、汞、砷、铬、铜及锌等)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地去除低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本文以天然木材为载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在木材... 矿山开采、金属冶炼、新型金属材料的发展以及城市供水系统老化所造成的重金属(铅、镉、汞、砷、铬、铜及锌等)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地去除低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本文以天然木材为载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在木材三维孔道中原位合成UiO-66-NH_(2)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纳米颗粒,制备了UiO-66-NH_(2)/wood复合膜材料.该复合膜材料对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Hg^(2+),Cu^(2+))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当处理速率为1.1×10^(2)L·m^(-2)·h^(-1)时,该复合膜材料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的效率仍可达到90%以上,且处理后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这可归因于木材本身独特的三维孔道结构,在提高水通量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与MOFs颗粒的接触机会,以及孔道内均匀分布的UiO-66-NH_(2)MOFs颗粒中的—NH_(2)可以与重金属离子通过配位作用相结合.该UiO-66-NH_(2)/wood复合膜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在连续6次循环使用后其去除效率无明显变化,有望进行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UiO-66-NH_(2)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 水处理 微量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依赖的铁氧体纳米颗粒选择性离子释放研究
16
作者 马慧军 王燕云 +6 位作者 朱柳 李红利 邓霞 张欢 彭明丽 彭勇 樊海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9-225,共7页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10 nm铁氧体纳米颗粒,并采用一种简单的实验模型装置,模拟纳米颗粒在生物医用过程中所遇到不同酸度的微环境,研究不同组分铁氧体纳米颗粒与其作用过程中的离子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组分的铁氧体纳米颗...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10 nm铁氧体纳米颗粒,并采用一种简单的实验模型装置,模拟纳米颗粒在生物医用过程中所遇到不同酸度的微环境,研究不同组分铁氧体纳米颗粒与其作用过程中的离子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组分的铁氧体纳米颗粒,镍、锌、钴铁氧体都能够选择性地释放出相应的Ni、Zn、Co离子且释放在3 h后达到平衡;在pH 4.8时三种铁氧体纳米颗粒金属离子释放量高于pH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结构 铁氧体 纳米颗粒 金属离子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