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SNS的新闻传播学学习共同体建构探析——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三颗豆SNS学习交互系统为例 |
魏占兴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
|
传播型构:数字时代新闻社会学的新思路——一个“启发式”的概念和操作框架 |
王玉婷
冯诚
朱润萍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毕业生就业浅析 |
王斌
张川
邓丽琴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4
|
新时代以来新闻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新闻传播学四大刊为中心 |
樊亚平
张璐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5
|
奇正之辨:沉浸、共情与共识下的受众涵化模型——以“黑神话:悟空”国际传播为例 |
李娟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6
|
凝聚、涵养与共享:论史诗《玛纳斯》传播的文化安边功能 |
王晓红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多样性应对:跨文化传播的底层逻辑与战略选择--兼论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的延伸 |
李娟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数据新闻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探究——以“网易数读”和“RUC新闻坊”微信公众号为例 |
朱润萍
侯巍
陈泽庆
李彤菲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9
|
智能传播时代的人机依恋:虚拟偶像青年用户的情感依恋构成研究 |
斗维红
|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试论民间跨文化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启示——以藏族锅庄舞在兰州市的流行为例 |
张利洁
锁晓梅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1
|
传播学视阈下“圈子”文化的“价值观”聚合 |
袁青
周蕊
陈响园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2
|
搅动网络舆论的变幻螺旋——“网络推手”机制的传播学理论透视 |
胡辰
李曦珍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3
|
传播学研究中受众地位与回馈作用演变 |
王锡苓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14
|
论传播学的中国化 |
戴元光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3
|
|
15
|
从国际新闻版看新闻观念的差异──对《新民晚报》《兰州晚报》国际新闻版之比较分析 |
王天定
|
《当代传播》
|
1999 |
2
|
|
16
|
权力与价值的博弈:国际传播战略模型研究 |
李娟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7
|
化解冲突,融合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冲突·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
姜昕
赵星耀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8
|
学而术之思 问而切之论 董天策教授《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评析 |
王君玲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9
|
面对WTO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 |
段京肃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20
|
特殊的历史质询:邹韬奋的高尔基译介传播逻辑探幽 |
李晓灵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