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话体制之发展与宋代诗学的融摄
1
作者 雷恩海 张方星懿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6,共12页
宋诗的发展以及诗学理论的兴盛,催生了一种新的批评体裁——诗话。诗话的定名,由欧阳修创作《诗话》而来,以记事为主,结构松散,乃介于诗论和笔记之间的一种漫谈式的随笔;当然也孕育了理论意识的萌芽。此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始于南北... 宋诗的发展以及诗学理论的兴盛,催生了一种新的批评体裁——诗话。诗话的定名,由欧阳修创作《诗话》而来,以记事为主,结构松散,乃介于诗论和笔记之间的一种漫谈式的随笔;当然也孕育了理论意识的萌芽。此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始于南北宋之际。诗话篇幅较大,渐具专书的面目,内容上也相对集中于某一中心议题、理论,理论性、系统性日益加强;同时也出现了宣扬某一流派诗歌理论的诗话,呈现出多样性的互动。第三阶段,诗话呈现体制的稳定和诗学理论探讨的相对系统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可见,诗话体制的成熟与宋诗及其理论的发展相辅相成,二者之融摄,促进了诗话体制的定型,也增强了诗话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对宋诗的发展有较强的反拨。而《沧浪诗话》以其结构的严谨、主旨的明确和理论的深透,以及对古典诗学的全面观照,成为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总结一代诗学,开启后来诗学理论的大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诗话 诗学 融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术对李白思想及行事之影响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雷恩海 张志玮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116,共15页
李白青少年时期跟随赵蕤学习纵横之学,其一生思想及行事皆深受影响。《长短经》乃纵横之学的集大成,李白的帝王师思想,激励其得君行道,经世济民,积极追求建功立业;婚赘于许氏、宗氏及入永王幕也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李白的政治理想是帝... 李白青少年时期跟随赵蕤学习纵横之学,其一生思想及行事皆深受影响。《长短经》乃纵横之学的集大成,李白的帝王师思想,激励其得君行道,经世济民,积极追求建功立业;婚赘于许氏、宗氏及入永王幕也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李白的政治理想是帝王师,建功立业,其生活理想乃高蹈隐居,问道求仙,因而功成身退乃其人生的最高理想。平交王侯的思想,是对士之才具的自信与肯定,乃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纵横之学以宏阔的视野,通达的知识,秉要执本,颇具辩证性思维,不拘一格,能够认识矛盾的互相转化。因而,李白能够将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统一于一身,对战争有全面客观的认知,对孔子与儒学亦能见其本质,既有赞扬亦有批评;而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得李白怀有强烈的时光流逝而功业无成的焦虑,对现实的昏暗与不公,予以强烈的批判。纵横之学,使李白高迈的情性和疏放的天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赵蕤 《长短经》 纵横术 帝王师 高蹈隐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太学体”事件覆议 被引量:3
3
作者 雷恩海 刘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34,共9页
“太学体”是指庆历至嘉祐年间盛行于太学的一种以“怪诞诋讪”“流荡猥烦”为特点的科场时文,其作者主要是在此十余年间受到太学影响并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其产生原因是多种的,主要有太学教师石介的引导、庆历士风的高涨、考试内容的... “太学体”是指庆历至嘉祐年间盛行于太学的一种以“怪诞诋讪”“流荡猥烦”为特点的科场时文,其作者主要是在此十余年间受到太学影响并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其产生原因是多种的,主要有太学教师石介的引导、庆历士风的高涨、考试内容的变化、儒学的深入和举子的矜胜心理。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严厉打击了“太学体”在场屋的泛滥,既是为了倡导载“道”之古文,也是出于为朝廷选拔人才的需要,最终扭转了不良的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学体” 科举 欧阳修 石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