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等教育通识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问题及对策——以兰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焦炜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19,56,共4页
现代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领域针对专业主义教育和职业主义教育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推行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以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兰州... 现代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领域针对专业主义教育和职业主义教育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推行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以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兰州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通识课程数量少、所占学分比例低、课程知识领域分布狭窄、通识选修课供需矛盾突出、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兰州大学院系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与改革发展
2
作者 李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51,共8页
发展、组建学院模式,是我国各大学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兰州大学自建校起,其院系体制经历了诸多的变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学院模式在兰州大学发展进程中的演变,特别是对50年代初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及其对兰州大... 发展、组建学院模式,是我国各大学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兰州大学自建校起,其院系体制经历了诸多的变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学院模式在兰州大学发展进程中的演变,特别是对50年代初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及其对兰州大学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对在当前形势下学院模式的新发展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大学 院系管理体制 学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及分析——以2003年对兰州大学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静 何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他们的学习态度、行为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改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校园文化氛围的净化等重大问题。近年来各大学普遍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厌学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学习心态中的一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他们的学习态度、行为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改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校园文化氛围的净化等重大问题。近年来各大学普遍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厌学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学习心态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挖掘这种厌学现象的根源,对于克服大学生的厌学心态,端正其学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厌学现象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跨学科”特色及其启示——以哈佛大学教育哲学博士(Ph.D.)培养项目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魏玉梅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57,共15页
哈佛大学于2012年创设的教育哲学博士(Ph.D.)项目是内外力催生的结果:教育研究生院自身学位体系不够健全、全美"教育博士"改革潮流推波助澜、学科制度危机重重、知识生产模式悄然转型等。究其根本动力,在于对卓越教育领袖人... 哈佛大学于2012年创设的教育哲学博士(Ph.D.)项目是内外力催生的结果:教育研究生院自身学位体系不够健全、全美"教育博士"改革潮流推波助澜、学科制度危机重重、知识生产模式悄然转型等。究其根本动力,在于对卓越教育领袖人才的不懈追求。Ph.D.项目的培养模式凸显"跨学科"特色,分别表现在培养目标、组织保障、师资力量、课程资源以及专业方向等各个方面,对我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不乏启示意义。当前,加强理论研究、树立跨学科培养理念,着眼顶层设计、加大跨学科政策支持,变革组织体制、实施跨学科联合培养,整合师资力量、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等是我国博士生跨学科教育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育学博士生 跨学科培养 哈佛大学 P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胡德鑫 王漫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2-48,共7页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程度影响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功能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正处于从"二、三、一"向"三、二、一"格局演变,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也随产业结构的变动有所调整...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程度影响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功能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正处于从"二、三、一"向"三、二、一"格局演变,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也随产业结构的变动有所调整。通过系统的阐述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机理,以1999-2013年全国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多元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产业调整与升级背景下,科学地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合理调整学科结构,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理顺政府、市场、企业和学校在学科建设中的关系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优化调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 典型相关分析 互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结构和培养 被引量:51
6
作者 杨峻 王根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6-53,共8页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概念的应用、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大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
关键词 素质 素质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历程及展望——基于国家历次高等教育重大战略举措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车如山 邢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200,共9页
"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形成了以重点建设求突破、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资金投入为主要支持方式、以提高质量为内涵的路径。以"2011计划"和"双一流"战略为拐点,我国的... "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形成了以重点建设求突破、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资金投入为主要支持方式、以提高质量为内涵的路径。以"2011计划"和"双一流"战略为拐点,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又实现了建设程序从"先确定资格再建设"向"先建设再确定资格",建设内容从注重高校内部建设向注重高校内外部融合发展,建设标准从"偏重发达国家指标"向"彰显中国特色",以及建设效应从"局限于部分大学"向"力求辐射整个高等教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211工程 985工程 2011计划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现状与展望——基于5种CSSCI来源期刊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硕豪 陶威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11,29,共8页
研究方法在每个学科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不太成熟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将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对高等教育领域相关权威期刊近5年所载文章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研究方法的分布特点、运用情况、... 研究方法在每个学科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不太成熟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将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对高等教育领域相关权威期刊近5年所载文章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研究方法的分布特点、运用情况、存在的不足等,最后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现状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研究方法 研究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美国部落学院与大学的使命及其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君 李韶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9,共6页
美国部落学院与大学是美国原住民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是美国两年制社区学院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类型。按照美国相关法令法规,部落学院与大学是由原住民部落负责管治的一类特殊的民族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三个重要使命,即保... 美国部落学院与大学是美国原住民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是美国两年制社区学院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类型。按照美国相关法令法规,部落学院与大学是由原住民部落负责管治的一类特殊的民族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三个重要使命,即保护与传承部落(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认同感;服务当地社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打造训练有素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部落学院与大学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市场化对大学教师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冬梅 孙伦轩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58,共3页
近30年来,高等教育领域内形成的准市场,已具有顾客中心、质量保证、内部竞争、新管理主义和不确定性的市场特征。市场化通过这些基本特征给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带来巨变。文章通过阐述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基本特征,从四个维度构... 近30年来,高等教育领域内形成的准市场,已具有顾客中心、质量保证、内部竞争、新管理主义和不确定性的市场特征。市场化通过这些基本特征给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带来巨变。文章通过阐述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基本特征,从四个维度构建其对大学教师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市场化 大学教师 内部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对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硕豪 刘孟玥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6,共3页
深入剖析了素有"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之称的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即延聘名师,尊重学术自由;苛刻的入学条件和学习要求;国际合作,资源共享;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人才。尝试为我国高校... 深入剖析了素有"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之称的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即延聘名师,尊重学术自由;苛刻的入学条件和学习要求;国际合作,资源共享;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人才。尝试为我国高校实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供若干有益启示:走国际合作的道路;还实践和创新应有的地位;回归"学术本位",尊重学术自由;跨学科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理工学院 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课程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玉梅 豆永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2,共6页
对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课程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该课程方案的特点表现为:课程目标定位清晰,突显专业性与应用性;课程结构模块化,体现协调性与关联性;课程学习群组化,重视主体性与社会性;课程内容职业化,强调实践性与实效性。分... 对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课程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该课程方案的特点表现为:课程目标定位清晰,突显专业性与应用性;课程结构模块化,体现协调性与关联性;课程学习群组化,重视主体性与社会性;课程内容职业化,强调实践性与实效性。分析了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课程方案对提升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课程质量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教育领导博士 教育博士 课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框架研究——基于“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84-89,共6页
"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CCSSE)是一项针对全美社区学院学生学业投入程度的年度调查研究。形成了以"社区学院学生报告"为测量工具,以"主动与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学业挑战"、&... "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CCSSE)是一项针对全美社区学院学生学业投入程度的年度调查研究。形成了以"社区学院学生报告"为测量工具,以"主动与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学业挑战"、"学生努力"、"支持学习者"为调查基准的学生本位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其核心目的是采集和提供关于社区学院教育教学实践的相关信息或资料,帮助学院及其决策者使用这些信息或资料改善学生学业结果,并有效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学院 学生参与度调查 评价基准 美国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领域专业博士学位制度设计及其启示——以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项目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魏玉梅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85-90,共6页
近年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对教育领域专业学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变革,2010年创设了教育领导博士学位,并于2014年停止了发展近百年的教育博士学位的招生。新学位本着为美国社会培养开拓变革型教育领导者的基本使命,在培养目标、... 近年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对教育领域专业学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变革,2010年创设了教育领导博士学位,并于2014年停止了发展近百年的教育博士学位的招生。新学位本着为美国社会培养开拓变革型教育领导者的基本使命,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培养形式以及毕业环节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突出了"职业型""应用性"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与社会实践需要的契合程度更高,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与教育哲学博士学位趋同化的风险,这对尚处于试点阶段的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教育领导博士学位 教育博士学位 尖峰体验 跨学科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研究——基于美国“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CCSSE)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美国"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CCSSE)建立于2001年,是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社区学院领导力计划"的一部分,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质量评价工具,旨在通过采集和提供系统地收... 美国"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CCSSE)建立于2001年,是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社区学院领导力计划"的一部分,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质量评价工具,旨在通过采集和提供系统地收集到的关于社区学院学生学习经验的相关数据来帮助学院及其决策者改进学生的学业结果和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功率。"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的质量评价基准包括5个方面,即主动与合作学习、师生交互、学业挑战、学生努力、支持学生,涵盖36个具体调查问题,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形成社区学院学生报告(CCSR)。实践和研究都表明,该调查具有很高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质量评价模式 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 质量评价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理论建构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8-43,共6页
文章从元研究的视角、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对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诸如职业教育学的生成、职业教育学的独立性、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和学科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探究和反思,试图... 文章从元研究的视角、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对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诸如职业教育学的生成、职业教育学的独立性、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和学科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探究和反思,试图构建一个系统的中国职业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理论建构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以期能唤起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持续关注和必要研究,进而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走向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逻辑起点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之确定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4-17,共4页
任何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相对独立存在,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有自己的排他性的研究对象,这是区分不同学科的主要标志。研究对象的界定往往决定着学科的研究内容、范围、性质、学科体系等,因而对于学科发展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 任何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相对独立存在,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有自己的排他性的研究对象,这是区分不同学科的主要标志。研究对象的界定往往决定着学科的研究内容、范围、性质、学科体系等,因而对于学科发展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学科对象的界定往往也与学科知识分类密切相关,这为我们确定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研究对象 知识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耶鲁大学在线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于耶鲁大学在线教育委员会系列年度报告的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包水梅 常乔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121,共6页
在线教育是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并且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高校如何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与实施在线教育发展战略,以保障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文章... 在线教育是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并且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高校如何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与实施在线教育发展战略,以保障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文章运用政策分析法对耶鲁大学近年来发布的系列在线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与成效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以渐进式政策指导在线教育的发展、将优质在线教育作为大学整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不断推进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主线、将教师作为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以高校内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为支撑,是耶鲁大学在线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鲁大学 在线教育 战略 全球性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学定位与性质之辨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君 谢勇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4,共5页
职业教育学的定位与性质问题是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是事关职业教育学安身立命的重要问题,有什么样的学科定位与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学科范畴体系和陈述体系的建构。职业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与... 职业教育学的定位与性质问题是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是事关职业教育学安身立命的重要问题,有什么样的学科定位与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学科范畴体系和陈述体系的建构。职业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偏重人文学科的跨界性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定位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教师教育制度变迁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来群 许怀振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教师教育制度 中等师范学校 中小学教师 变迁 大学 教师教育体系 历史条件 本科教育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