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高等教育通识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问题及对策——以兰州大学为例 |
焦炜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2
|
略论兰州大学院系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与改革发展 |
李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3
|
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及分析——以2003年对兰州大学的调查为例 |
李静
何琦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6
|
|
4
|
美国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跨学科”特色及其启示——以哈佛大学教育哲学博士(Ph.D.)培养项目为例 |
魏玉梅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0
|
|
5
|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 |
胡德鑫
王漫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9
|
|
6
|
试论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结构和培养 |
杨峻
王根顺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1
|
|
7
|
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历程及展望——基于国家历次高等教育重大战略举措的分析 |
车如山
邢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8
|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现状与展望——基于5种CSSCI来源期刊的分析 |
李硕豪
陶威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9
|
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美国部落学院与大学的使命及其启示 |
马君
李韶华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0
|
论高等教育市场化对大学教师的影响 |
孙冬梅
孙伦轩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1
|
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对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 |
李硕豪
刘孟玥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2
|
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课程方案研究 |
魏玉梅
豆永杰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3
|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框架研究——基于“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的分析 |
马君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14
|
美国教育领域专业博士学位制度设计及其启示——以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项目为例 |
魏玉梅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
2016 |
12
|
|
15
|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研究——基于美国“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CCSSE)的分析 |
马君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6
|
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理论建构 |
马君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7
|
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之确定 |
马君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8
|
耶鲁大学在线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于耶鲁大学在线教育委员会系列年度报告的分析 |
包水梅
常乔丽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9
|
职业教育学定位与性质之辨析 |
马君
谢勇旗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0
|
我国大学教师教育制度变迁的思考 |
徐来群
许怀振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