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调查与评价: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子怡 卢存存 +8 位作者 黄家艺 张晶磊 尚文茹 崔璐 刘文迪 邓秀秀 赵晓晓 杨克虎 李秀霞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7-935,共9页
目的评价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为提高我国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整体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获取自建库至2023年7月20... 目的评价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为提高我国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整体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获取自建库至2023年7月20日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AMSTAR(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和PRISMA 2020(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2020)分别评价纳入的系统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结果共纳入发表于2015—2023年的55篇系统评价文献,其中12篇为Meta分析,最常见的研究主题为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糖尿病。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需改进的内容主要涉及AMSTAR的条目1、4、5、6和10,报告质量需提高的内容主要涉及PRISMA 2020的条目7、10a、12、13a-f、14、15、16a-b,17、20b-d、21、22、23d、24a-c、25和26。纳入的系统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r=0.58,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较长的篇幅、近期发表和受到基金资助与更高的方法学质量相关(P<0.05);较长的篇幅、近期发表、发表为定性系统评价和受到基金资助与更高的报告质量相关,但更多的作者却与更低的报告质量相关(P<0.05)。结论当前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整体较低,尚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报告质量 方法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的发表现状调查
2
作者 王艳 陈楠 +6 位作者 郭康乐 李艳飞 商雪 鄂芬芬 杨超群 杨克虎 李秀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4-27,I0001-I0003,共7页
目的梳理分析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NMA)的现状和热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搜集关于针刺NMA相关研究,... 目的梳理分析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NMA)的现状和热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搜集关于针刺NMA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采用Excel 2019设计资料提取表,对纳入研究的发表特征、研究特征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和编码,运用VOSviewer 1.6.16软件进行作者、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13篇文献,2019年以后发文量显著上升。73种期刊刊载了相关研究。贡献较为突出的是以张金焕为代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但不同团体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热点关键词主要集中在针刺相关措施、疾病种类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结论针刺网状Meta分析发表量持续增长,表明其关注度日益提升。载文期刊分布较分散,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缺乏跨界合作。因此,应加强不同地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与拓展针刺研究,构建系统化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网状Meta分析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C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评价与元分析 被引量:80
3
作者 柳春艳 李丹 +1 位作者 张宝仁 胡晓玲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91,36,共11页
近年来,翻转课堂成为高校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模式。随着SPOC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对SPOC式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层出不穷,且大部分研究呈现教学效果良好的结论。但是,这些基于小样本的研究结论并不能作为推广SPOC翻转课堂的证据。因此,本... 近年来,翻转课堂成为高校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模式。随着SPOC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对SPOC式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层出不穷,且大部分研究呈现教学效果良好的结论。但是,这些基于小样本的研究结论并不能作为推广SPOC翻转课堂的证据。因此,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比分析SPOC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并通过元分析方法对其效应值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加大样本量,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本研究通过检索2007年1月至2018年7月ERIC、Teacher Reference Center、Education Research Complet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大型数据库以及Cochrane Collaboration Library、Campbell Collaboration Library、EPPI、WWC、System for Information on Grey Literature in Europe (Open SIGLE)等在线研究平台,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排查所有对比分析SPOC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量化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对最终纳入的19项原始对照研究提取相关数据。本研究利用Rev Man Manager 5. 3软件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SPOC翻转课堂的考试成绩、知识理解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均高于传统课堂; SPOC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及格率、优秀率、协作能力均无显著差异;学生对SPOC翻转课堂的学习兴趣、认真程度、学习参与度、满意度均较高。鉴于纳入研究的诸多局限性,该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翻转课堂 教学有效性 系统评价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化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评价与元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胡晓玲 赵凌霞 +1 位作者 李丹 范博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9,共11页
将游戏引入教学是否真的有益于教学?学界对此展开了诸多研究,但结果不一。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和元分析方法对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以求得更科学的结论。本研究检索了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中外数据库,根据... 将游戏引入教学是否真的有益于教学?学界对此展开了诸多研究,但结果不一。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和元分析方法对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以求得更科学的结论。本研究检索了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中外数据库,根据PICOS原则排查所有对比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最终纳入27篇原始文献,然后利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游戏化英语和体育教学、小学游戏化教学、50人以内的集体游戏化教学对学生学业成就提升优势显著,确定有效;2)将教学过程游戏化和教学中运用数字小游戏对学生学业成就提升优势显著,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确定有效;3)游戏化数学教学、50-100人集体游戏化教学、基于传统游戏的游戏化教学、基于虚拟游戏的游戏化教学、理论课程的游戏化教学和采用激励机制的游戏化教学均对学生学业成就提升可能有效,结论不确定,解释或运用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 有效性 系统评价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