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年腾格里沙漠湖泊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来婷婷 王乃昂 +3 位作者 黄银洲 张建明 赵力强 许洺山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7-964,共8页
以2002年的6期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自动提取腾格里沙漠一年内6个时期的湖泊信息,对湖泊季节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并与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季节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湖泊的季节变化显著,湖泊总... 以2002年的6期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自动提取腾格里沙漠一年内6个时期的湖泊信息,对湖泊季节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并与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季节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湖泊的季节变化显著,湖泊总数量及总面积在夏季(6月)达最大值,在冬季(12、2月)最小;两大沙漠湖泊季节变化情况不尽相同,可能与两大沙漠湖泊水的补给方式存在差异有关,腾格里沙漠湖泊水量变化更多地受近源地下水的影响,而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量变化则主要受远源地下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湖泊 遥感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乃昂 马宁 +3 位作者 陈红宝 陈秀莲 董春雨 张振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利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定位观测的降水数据,结合其外围南缘、东南缘、北缘和西北缘4个气象站同期降水资料,分析了沙漠腹地的降水特征以及高大沙山对降水的影响,比较了沙漠腹地与外围降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沙漠腹地降水以小雨为主,且一... 利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定位观测的降水数据,结合其外围南缘、东南缘、北缘和西北缘4个气象站同期降水资料,分析了沙漠腹地的降水特征以及高大沙山对降水的影响,比较了沙漠腹地与外围降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沙漠腹地降水以小雨为主,且一般在1~2 h内结束。沙漠腹地与外围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较好的一致性,观测期间腹地的年降水量少于南缘阿拉善右旗气象站,但明显多于东南缘、北缘和西北缘。沙漠腹地降水的季节变率很大,年降水量往往由某些集中降水日决定,具有高度集中性。腹地的高大沙山对降水有一定影响,沙山顶部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皆略多于丘间地,较长的单次降水过程之持续时间及累积降水量亦有类似特征。强降水事件发生时,沙漠腹地在16.8 km的空间距离上有"斑块"现象。日降水量的相关距离分析显示,夏半年日降水量空间相关性随距离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冬半年因多冷锋降水而使其日降水量在约50 km空间尺度上仍有较好的相关性,50 km以外相关性则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观测 降水 地形效应 相关距离分析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3-2010年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面积空间变化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振瑜 王乃昂 +3 位作者 吴月 沈士平 张洵赫 常金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4-520,共7页
利用1973、1990、2000、2010年4个时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并统计了1973 1990、1990 2000、2000 2010、19732010年4个时期湖泊面积变化信息,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面积变化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湖泊数量与面积整体表现为减小,同时也存在... 利用1973、1990、2000、2010年4个时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并统计了1973 1990、1990 2000、2000 2010、19732010年4个时期湖泊面积变化信息,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面积变化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湖泊数量与面积整体表现为减小,同时也存在湖泊面积增大与湖泊新增;1973 2010年间,沙漠腹地共干涸19个湖泊、新增7个湖泊,43个湖泊萎缩、6个湖泊扩张,26个湖泊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从湖泊面积的空间变化看,面积减小的湖泊在整个湖泊区域均有分布,面积增大的湖泊较多分布于研究区东侧,且多在中东部区域外围,面积减小剧烈的湖泊在空间上有聚集分布的态势;湖泊面积变化量在整个空间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湖泊面积变化所表现的空间特征可能由于不同湖泊区域补给来源不同或不同湖泊补给方式存在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湖泊 遥感 面积空间变化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1年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 被引量:14
4
作者 来婷婷 王乃昂 +1 位作者 高翔 杨亦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以1990、1996、2002、2007和2011年5期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1年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用材林、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沙地面积减小,防护林和荒漠... 以1990、1996、2002、2007和2011年5期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1年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用材林、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沙地面积减小,防护林和荒漠草原面积呈现波动变化。研究区景观类型主要转化特征是沙地和草地转为耕地、用材林和水域,防护林、沙地与荒漠草原间存在相互转化。景观动态度逐年增大,表明人类干扰强度逐年增加。景观格局分析表明,区域主导景观由以沙地为主的自然景观向以用材林为主的经营景观过渡,区域主导景观格局变化对区域总体景观动态产生影响。1990-2007年,区域景观多样性程度逐渐增加,斑块形状不规则化程度增加,分布趋向分散和破碎化的混合排列。2007-2011年,区域景观多样性程度降低,斑块形状规则程度增加,分布趋向集中连片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结构 景观格局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补给型湖泊表层沉积物矿物组成及其形成机制--以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素辉 李卓仑 +2 位作者 王乃昂 宁凯 李孟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734,共8页
盐湖中的矿物沉积记录着丰富的环境气候变化信息,是古环境研究的重要对象.在无地表径流补给的盐湖中,其矿物组成及沉积特征与有地表径流补给的湖泊相比是否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采集巴丹吉林沙漠33个不同矿化度地下水补给... 盐湖中的矿物沉积记录着丰富的环境气候变化信息,是古环境研究的重要对象.在无地表径流补给的盐湖中,其矿物组成及沉积特征与有地表径流补给的湖泊相比是否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采集巴丹吉林沙漠33个不同矿化度地下水补给型湖泊的表层沉积物和10个地表风积砂样品,通过X衍射的方法,分析样品的矿物组成.结果显示:湖泊表层沉积物主要为石英、长石、辉石、云母等碎屑矿物,部分湖泊含有少量的碳酸盐和氯化物盐类矿物.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与湖水矿化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淡水湖仅分布碎屑矿物,微咸水湖含有碎屑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盐湖含有碎屑矿物、碳酸盐类矿物和氯化物.风积砂样品中主要为碎屑矿物,占总矿物含量的90%,对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影响较大,但对湖泊沉积物中的盐类矿物没有贡献,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盐类矿物主要是自生作用形成的.虽然本地区湖泊边缘的沉积物中盐类矿物种类相对较少并且含量较低,但其盐类矿物组成与分布能够响应湖水矿化度的变化,其环境指示意义与有径流补给的盐湖相同,可以指示其湖水的盐度.因此,可以从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补给型湖泊沉积的盐类矿物中提取相应的古环境信息,用于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型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 湖泊沉积物 矿物组成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