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草地植物生态位适宜度与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关系及其对放牧的响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文龙 张彦宇 +2 位作者 李自珍 杜国祯 黄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7,共5页
通过对高寒草地不同生境下植物生态位适宜度与生产力(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Shannon多样性指数)关系的研究表明:适宜度与生产力和多样性之间的总体关系均呈正的线性关系,牧草生长的适宜度决定着生产力和多样性,适宜度高的样区生产力... 通过对高寒草地不同生境下植物生态位适宜度与生产力(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Shannon多样性指数)关系的研究表明:适宜度与生产力和多样性之间的总体关系均呈正的线性关系,牧草生长的适宜度决定着生产力和多样性,适宜度高的样区生产力和多样性亦高,它们之间整体上呈现出同步性.而在生境梯度上,适宜度值与生产力和多样性变化均呈显著差异,在实验研究的滩地、阳坡和阴坡地3种生境中,以阴坡地植物的适宜度最大,其生产力和多样性也最高,表明阴坡地牧草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适宜程度最好.控制放牧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适宜度呈下降趋势,其生产力和多样性均有显著减少;在不放牧、轻牧、中牧和重牧4种处理中,以轻牧效果最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以上结果能够为高寒草地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与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生态位适宜度 生产力 Shannon指数 生境 放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曲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成本条件价值评估 被引量:22
2
作者 曹建军 任正炜 +1 位作者 杨勇 杜国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72-1880,共9页
运用目前流行的能同时用于市场物品和非市场物品的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玛曲居民的草地恢复意愿进行了初步调查,并以他们的最大支付意愿(WTP)和最小受偿意愿(WTA)为依据,粗略推算了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年度恢复成本和总恢复成本。主要... 运用目前流行的能同时用于市场物品和非市场物品的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玛曲居民的草地恢复意愿进行了初步调查,并以他们的最大支付意愿(WTP)和最小受偿意愿(WTA)为依据,粗略推算了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年度恢复成本和总恢复成本。主要结论:①525户调查样本中,394户选择了出资恢复措施,占总样本的75.4%;131户选择了减少牲畜数量恢复措施,占总样本的24.6%。这一结果表明当地牧民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数量型畜牧业生产模式,牲畜出栏率低,造成草地持续退化。②如果玛曲草地恢复以10 a计,则总的恢复成本为3.52×108元,其中前4 a每年的恢复成本为0.85×108元,后6 a每年的恢复成本为0.021×108元。整个恢复成本中,补偿价值占94%,支付价值只占6%,说明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要以加速超载牲畜的出栏和淘汰为主,切实减轻草地压力,实现自然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价值评估(CVM) 恢复成本 支付意愿(WTP) 补偿意愿(WTA) 支付卡方式(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区苜蓿草地轮作农田土壤氮素变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俊 刘文兆 +1 位作者 李凤民 贾宇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32-37,共6页
田间试验研究了多年生苜蓿草地轮作为农田后2年内土壤矿质氮和全氮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苜蓿连作相比,土壤全氮在苜蓿翻耕后迅速下降,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在耕作下层出现大量累积,土壤氮素有效性提高。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氮素变化有显著影... 田间试验研究了多年生苜蓿草地轮作为农田后2年内土壤矿质氮和全氮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苜蓿连作相比,土壤全氮在苜蓿翻耕后迅速下降,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在耕作下层出现大量累积,土壤氮素有效性提高。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氮素变化有显著影响,轮作第2年种植玉米或马铃薯可以增加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种植春小麦则增加了铵态氮和总矿质氮累积量,休闲土壤矿质氮变化幅度居中。与轮作春小麦相比,轮作玉米显著增加了对土壤全氮的消耗,因此多年生苜蓿草地轮作农田后应避免种植玉米等耗肥量较大的作物以维持土壤氮素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素 苜蓿 轮作 半干旱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生态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以榆中县北部半干旱山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淑琴 李有斌 +2 位作者 金胜利 张雷 方向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9,共6页
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以"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对榆中县北部半干旱山区植被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作了评价,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3、1993和2... 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以"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对榆中县北部半干旱山区植被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作了评价,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3、1993和2003年榆中县北部半干旱山区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7.69×107元/a、13.32×107元/a和15.98×107元/a。1983—2003年的20年间,增加了8.28×107元/a,增长了1.08倍。榆中县北部半干旱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由人工林地植被和天然草地植被提供,影响最大的是生态系统的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生态系统 植被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价值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与施肥处理对兰州百合生态位适宜度和商品鳞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杨雨华 李文龙 +1 位作者 宗建伟 李自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3,共6页
将生态位理论引入作物生长系统研究中,分析了作物生态位适宜度的内涵.以兰州百合为研究对象,依据大田覆膜及施肥调控试验和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对兰州百合生态位适宜度值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覆膜和施肥均有增加叶面积指数、提... 将生态位理论引入作物生长系统研究中,分析了作物生态位适宜度的内涵.以兰州百合为研究对象,依据大田覆膜及施肥调控试验和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对兰州百合生态位适宜度值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覆膜和施肥均有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兰州百合适宜度值和增加商品鳞茎产量的效果.覆膜比平播样区的叶面积指数在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平均增加了25.90%,生态位适宜度值提高了6.40%,商品鳞茎产量增加了21.21%.土壤养分梯度随着N,P,K肥施用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生态位适宜度值和作物商品鳞茎产量均有所增加.平播条件下,A_LB_L,A_OB_L,A_LB_O处理下叶面积指数比A_OB_O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在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三个生长时期内分别增加了41.83%,30.07%,13.73%.单施K肥生态位适宜度值和商品鳞茎产量(A_OB_L处理相对于A_OB_O处理)增幅分别大于单施N,P肥处理(A_LB_O处理相对于A_OB_O处理)18.32%,42.65%.N,P,K肥混施对生态位适宜度值提高和商品鳞茎产量增加最为显著,且增幅(A_LB_L处理相对于A_OB_O处理)在覆膜条件下较大,分别达26.80%,58.82%.商品鳞茎产量与其适宜度值间呈现显著的二项式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覆膜 施肥 生态位适宜度 商品鳞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源区首曲湿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初步估算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敏 曹建军 +1 位作者 武高林 靳彩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4,共5页
黄河水源区首曲湿地保护区的草地生态系统不仅是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也是黄河上游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参照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对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做了初步估算,以便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 黄河水源区首曲湿地保护区的草地生态系统不仅是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也是黄河上游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参照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对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做了初步估算,以便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首曲湿地保护区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5.76-71.54亿元/a,是所在地玛曲县生产总值的15-19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环境成本均高于全国和全球水平。高额的环境成本,是造成该保护区草地大面积退化的主导因素。因此欲从根本上解决草地退化问题,必须转变草地粗放经营模式,实施高效集约化畜牧业生产模式和草地资源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源区 首曲湿地 草地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干旱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第二届EAM国际会议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旭喆 李朴芳 +4 位作者 Kadambot H.M Siddique Neil C Turner 李凤民 莫非 熊友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56-2364,共9页
全球气候变暖对干旱农业生态系统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解决方案须从个体到全球不同尺度开展系统研究,并协同考虑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互作机制。综述了2010年7月24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第二届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EAM)国际会议青年学者论坛的1... 全球气候变暖对干旱农业生态系统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解决方案须从个体到全球不同尺度开展系统研究,并协同考虑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互作机制。综述了2010年7月24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第二届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EAM)国际会议青年学者论坛的18场青年学者报告,包括全球变化生态学、植物水分生态学、植物营养与土壤生态学、草畜耦合生态学和生态系统设计与管理等5个分支,报告内容从个体尺度到全球尺度、从自然层面到社会层面均有涉及。将会议主题放入Reynolds等人提出的旱地系统发展范式(DDP)、Jianguo Liu等人提出的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理论(CHANS)和Thorvald Sφrensen提出的生态区概念(ecotope)及脆弱生态系统差别分层管理理论(SFDM)的视角中开展系统地讨论。总结过去20a在干旱农业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融合国际前沿进展,提出在年降水量为300-550 mm的地区如何实施"大面积搞生态、小面积搞生产"和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增加植被覆盖率"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该模式映射了未来几十年高效应对全球变化给干旱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干旱农业 生态系统 青年学者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WTP)在玛曲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黄世华 武高林 +1 位作者 曹建军 曹素珍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针对玛曲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现状,以支付卡问题格式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入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394户居民家庭为草地恢复而愿意支付的最大货币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每户家庭平均最大货币支付数量为... 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针对玛曲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现状,以支付卡问题格式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入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394户居民家庭为草地恢复而愿意支付的最大货币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每户家庭平均最大货币支付数量为339元,愿意支付区间为290387元,每年的恢复经济价值为230万~310万元。假定玛曲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需要10年,则总恢复经济价值为2300万~31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价值评估 最大支付意愿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水灌溉和施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文龙 苏敏 李自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8,共7页
为了探讨利用农业集水进行的控制灌溉和施肥对提高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和增加产量的重要作用,该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建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水和不同施肥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LAI)、根生物量、生态位适宜度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 为了探讨利用农业集水进行的控制灌溉和施肥对提高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和增加产量的重要作用,该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建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水和不同施肥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LAI)、根生物量、生态位适宜度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供水量与不同施肥量对春小麦LAI和根生物量都呈现出显著的影响,其中丰水、平水和自然降水比低水处理的LAI最大值(开花期)分别增加56.9%、30.9%和19.1%;根生物量平均值分别增加84.2%、50.4%和26.6%;同时施肥与相应不施肥相比亦有显著增加。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与产量的结果显示:在丰水、平水、自然降水和低水处理下的适宜度(F(t))平均值分别为0.6631、0.5670、0.5174和0.4763,籽粒产量平均值分别为3159.2、2345.2、1735.7和1380.6kg/hm2;其中丰水、平水和自然降水比低水处理的适宜度值分别提高了39.2%、19.0%和8.6%;平均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28.8%、69.9%和25.7%,这表明增加供水量具有提高适宜度和增产的显著正面影响。同时,施肥比相应不施肥也有提高适宜度和增产的积极作用。统计分析表明:适宜度与籽粒产量之间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对试验中16种不同水肥组合处理的评价结论为:丰水下施低、中、高肥,平水高肥和自然降水高肥等5种处理下属适宜;其余11种处理下属中等或不适宜。各处理下的最大适宜度值(0.8351)和最高产量(4275.8kg/hm2)是在丰水高肥下一致达到,这表明丰水高肥是半干旱区的一种生态适应性和产量最佳的组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肥料 粮食 农业集水工程 春小麦 生态位适宜度 产量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与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静 林茂兹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323-326,共4页
搞清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可以为防止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农村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奠定基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呈正相关,并且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与农业生产有明显联系;农村妇女受教育... 搞清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可以为防止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农村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奠定基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呈正相关,并且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与农业生产有明显联系;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和农业生产是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直接原因。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前提,以提高农村的教育投资和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为基础,落实具体的科技措施,重视农业生产引导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恢复与重建 农村妇女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重点与方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淑琴 李有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5-7,共3页
作者简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应当是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与 WTO规则相适应的可持续经营管理体系。
关键词 中国生态农业 内涵 特征 问题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以兰州部分城市绿地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费中方 赵文龙 《甘肃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56-60,共5页
简要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主要原理及其思想在城市园林规划中的应用。通过斑块、廊道、基底的原理分析强调了景观异质性及其多样性在景观配置中的重要性,并以兰州市部分城市绿地规划为例作了具体论述。通过对一些具体原理及实例的... 简要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主要原理及其思想在城市园林规划中的应用。通过斑块、廊道、基底的原理分析强调了景观异质性及其多样性在景观配置中的重要性,并以兰州市部分城市绿地规划为例作了具体论述。通过对一些具体原理及实例的分析说明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具有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城市园林 原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44
13
作者 岳东霞 杜军 +4 位作者 巩杰 降同昌 张佳静 郭建军 熊友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67-2575,共9页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生态系统,而农田生态系统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绿洲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民勤绿洲为例,采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对民勤绿洲2000—2009年近10年的农田生...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生态系统,而农田生态系统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绿洲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民勤绿洲为例,采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对民勤绿洲2000—2009年近10年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计算及其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民勤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3.21×108元逐年增加到2009年的6.95×108元,年均增长0.374×108元,其中,单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均增加约0.289×108元;社会保障功能价值每年保持在1.0×108元左右;使用化肥等导致农田环境污染,使得农田生态系统损失的价值由2000年的0.43×108元增加到2009年的0.64×108元;由于节水技术的采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农业耗水价值在不断减少,平均每年减少0.104×108元;采用资源紧缺度修正后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原先都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同,系每年水资源紧缺状况不同所致。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这种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管理水平、水资源利用、种植结构转变、以及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驱动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农田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影响因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植物根源化学信号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冀南 李朴芳 +3 位作者 孔海燕 熊俊兰 王绍明 熊友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10-2620,共11页
土壤干旱胁迫诱导植物根系产生根源化学信号,经运输系统长距离传输到地上部分,降低气孔导度,抑制蒸腾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根源化学信号包括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木质部pH值和钙离子(Ca2+)等,其中以ABA... 土壤干旱胁迫诱导植物根系产生根源化学信号,经运输系统长距离传输到地上部分,降低气孔导度,抑制蒸腾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根源化学信号包括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木质部pH值和钙离子(Ca2+)等,其中以ABA为主的植物根源信号通路研究得最为广泛和深入。总结了几种主要的化学根源信号物质的基本性质、主要功能和调节机制,重点对这些信号参与气孔行为、差别基因表达和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由于干旱条件下植物根源信号反应涉及到从分子到群体的一系列复杂过程,各种信号的生理效应呈现交互作用、耦合发生的特点,今后的热点领域将集中在研究交互网络中合成的的关键物质和揭示这些物质在分子及生理水平上的作用机理上。根源化学信号研究正朝向"以分子和生理研究为基础、不同尺度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根源信号 机制 脱落酸(ABA)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最优沟垄比的确定 被引量:72
15
作者 王琦 张恩和 +1 位作者 李凤民 王晓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采用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垄作为集水区,沟作为种植区,采用三种沟垄比和两种下垫面材料。在2001~2002年的试验中,膜垄种植马铃薯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对照的2.8倍(2001)和2.4倍(2002),土垄种植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对照相差不大;... 采用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垄作为集水区,沟作为种植区,采用三种沟垄比和两种下垫面材料。在2001~2002年的试验中,膜垄种植马铃薯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对照的2.8倍(2001)和2.4倍(2002),土垄种植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对照相差不大;由于降雨量和降雨高峰期出现时段的不同,虽然使2001~2002年度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产量有所差异,但在两年试验中,马铃薯增产趋势基本一致,膜垄种植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231%(2001)和153%(2002),土垄种植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58%(2001)和23%(2002)。通过直线回归分析,在半干旱地区膜垄种植马铃薯最佳沟垄比为60cm∶40cm,当沟垄比为60cm∶40cm马铃薯产量的期望值可以达到最大,该技术是适合于半干旱地区的能较好提高降水利用率和产量的一种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沟垄微型集雨 膜垄和土垄 马铃薯 最优沟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基于GIS的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与空间格局 被引量:24
16
作者 岳东霞 马金辉 +2 位作者 巩杰 熊友才 宋雅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5,共8页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县、省三级不同空间尺度对2000年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定量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整个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县、省三级不同空间尺度对2000年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定量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整个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各省区情况不同,其中:陕西、新疆生态承载力供给小于需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而甘肃、青海和宁夏生态承载力供给大于需求,处于生态冗余状态;西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生态承载力供给空间分异明显,呈东南、西北部较高,东北、西南、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地理单元的生态承载力供给差异也较大,表现为黄土高原中西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山地、天山山地和阿尔泰山地等地区的生态承载力整体供给较高,而其他地区的则较低,其中:关中盆地、银川盆地和干旱区绿洲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供给最高,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腹地的广大戈壁、沙漠地区的最低,呈连片分布状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内部由于景观破碎严重,生态承载力供给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表明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与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地利用/覆盖及人类活动强度具有密切的空间关联与空间异质性;西北地区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供给和人口密度基于县级尺度的相关系数为0.66,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空间分布格局相似,表明西北地区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生态承载力偏向性.2000年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与局地性分布相符合的空间分布格局,整个地区生态承载力供需矛盾突出,处于生态不安全与不可持续性发展状态,而各省区、县及其内部生态承载力供需矛盾差异较大,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状态各异.研究实践证明GIS技术的应用为空间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格局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0
17
作者 田风霞 赵传燕 +2 位作者 冯兆东 彭守璋 彭焕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6-1076,共11页
以位于祁连山中段大野口关滩森林站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观测期间(6月12日至10月8日)34场降雨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观测资料,对青海云杉林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 以位于祁连山中段大野口关滩森林站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观测期间(6月12日至10月8日)34场降雨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观测资料,对青海云杉林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的总穿透雨量、截留量和干流量分别为212.6、64.5 mm和3.4 mm,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75.8%、23.0%和1.2%;穿透雨在林内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其变异程度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郁闭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穿透雨的空间分布,且降雨量越小其影响效果越明显;青海云杉林的总干流量为3.4 mm,平均干流率为0.58%,雨前林冠的湿润程度对树干流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导致当降雨量为5.6 mm时就开始产生树干茎流;青海云杉林冠截留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大先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林冠截留量总体上随冠层郁闭度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观测点位于树冠边缘或多个树冠重叠处时出现负截留现象。所以,就特定林分而言,冠层结构特征对于其林冠生态水文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穿透雨 树干茎流 林冠截留 生态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荒漠植物红砂叶片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34
18
作者 白娟 龚春梅 +1 位作者 王刚 康红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44-2450,共7页
以荒漠半荒漠地区优势种超旱生灌木红砂两年生植株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叶片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特征参数,以探讨荒漠植物抗氧化系统对荒漠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红砂叶片过氧化氢(H2O2)含量随干旱胁迫加剧而显... 以荒漠半荒漠地区优势种超旱生灌木红砂两年生植株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叶片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特征参数,以探讨荒漠植物抗氧化系统对荒漠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红砂叶片过氧化氢(H2O2)含量随干旱胁迫加剧而显著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类胡萝卜素和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干旱胁迫加剧而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中度干旱胁迫下显著增加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降低。研究表明,荒漠植物红砂叶片中胡萝卜素、脯氨酸、SOD和CAT在防御干旱引起的氧化胁迫中起到了显著保护作用,而POD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没有起到积极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 干旱胁迫 抗氧化酶 脯氨酸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不同草地类型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索南吉 谈嫣蓉 +2 位作者 朱炜歆 顾振宽 杜国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5,共6页
以青藏高原东缘4种不同类型草地(高寒草甸、高寒灌丛、沼泽化草甸、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种类型草地土壤表层(0~15cm)的酶活性均高于其下层土壤(15~30c... 以青藏高原东缘4种不同类型草地(高寒草甸、高寒灌丛、沼泽化草甸、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种类型草地土壤表层(0~15cm)的酶活性均高于其下层土壤(15~30cm),而且随草地类型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4种类型草地中的变化趋势为沼泽化草甸>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山地草原,酸性磷酸酶活性为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高寒灌丛>山地草原,脲酶活性在表层为沼泽化草甸>高寒灌丛>山地草原>高寒草甸,下层为山地草原>沼泽化草甸>高寒灌丛>高寒草甸。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草地类型 土壤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胡杨叶气孔密度的估算及其生态意义 被引量:18
20
作者 荐圣淇 赵传燕 +2 位作者 赵阳 彭守璋 彭焕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818-4825,共8页
拟利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面向对象分类,计算胡杨叶片气孔密度,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专业软件eCognition对气孔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将生成的分类图像导入ArcGIS中计算气孔密度,最后用R语言编写代码进行批处理。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用于... 拟利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面向对象分类,计算胡杨叶片气孔密度,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专业软件eCognition对气孔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将生成的分类图像导入ArcGIS中计算气孔密度,最后用R语言编写代码进行批处理。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用于计算叶片气孔的密度精度高;18个样点胡杨气孔密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76.7个/mm2到139.4个/mm2不等,其平均密度为105个/mm2;随着干旱胁迫加强,气孔密度表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气孔密度 面向对象分类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