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癌中Ezrin、IL-6和MMP-9的表达及其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秋兰 张煦 +1 位作者 杨国嵘 薛永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9-702,共4页
目的探讨Ezrin、IL-6和MMP-9在子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例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38例原位癌、28例上皮内瘤变和15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Ezrin、IL-6和MMP-9的表达。结果Ezrin、... 目的探讨Ezrin、IL-6和MMP-9在子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例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38例原位癌、28例上皮内瘤变和15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Ezrin、IL-6和MMP-9的表达。结果Ezrin、IL-6和MMP-9在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上皮内瘤变组(P<0.05),MMP-9在子宫颈浸润性癌组中的表达高于原位癌组(P<0.05);Ezrin、IL-6和MMP-9在子宫颈浸润性癌中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但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Ezrin、IL-6和MMP-9在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的高表达与子宫颈癌的侵袭性行为有关,可作为判断早期子宫颈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EZRIN IL-6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Klotho与Wnt10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成慧 宋明芮 +1 位作者 张晓云 张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0,505,共4页
目的检测正常子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Klotho和Wnt10b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目的检测正常子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Klotho和Wnt10b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otho及Wnt10b在正常子宫颈上皮、CIN及C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Klotho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IN及CSCC组织,其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无关,与子宫颈癌FIGO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10b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及CIN组织,其表达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otho与Wnt10b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16,P<0.01)。结论 Klotho和Wnt10b可能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子宫颈癌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KLOTHO Wnt10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tat3和PTE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晨丽 张煦 +1 位作者 史淑霞 杨爱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和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颈鳞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37例CIN组织,17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tat3和PTEN... 目的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和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颈鳞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37例CIN组织,17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tat3和PTEN的表达。结果Stat3在子宫颈鳞癌、CINⅡ~Ⅲ、CINⅠ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33.3%、13.6%和5.9%。Stat3在子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CINⅠ及CINⅡ~Ⅲ(P均〈0.05)。Stat3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均〈0.05)。PTEN在子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4.5%,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8.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PTEN在淋巴结未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0.01)。PTEN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与患者年龄、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均〉0.05)。子宫颈鳞癌中Stat3与PTEN表达成负相关(rs=-0.375,P〈0.01)。结论Stat3的过表达和PTEN的失活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子宫颈良、恶性病变早期病理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及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中CD44^+/Ki-67^-癌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韩军平 刘斌 +1 位作者 林艳丽 王丽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8-612,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中CD44+/Ki-67-癌细胞的形态特点、数量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HE染色,连续切片,同部位观察。结果正常肠黏膜中CD44蛋白不表达,Ki-67蛋白低表达;腺...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中CD44+/Ki-67-癌细胞的形态特点、数量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HE染色,连续切片,同部位观察。结果正常肠黏膜中CD44蛋白不表达,Ki-67蛋白低表达;腺瘤中CD44蛋白低表达,Ki-67蛋白表达率为5.06%,CD44+/Ki-67-细胞数为0.58%。结直肠癌中CD44+/Ki-67-癌细胞数平均为5.82%,主要分布在腺体基膜缘或腺体共壁侧,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细胞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大核细胞,另一种细胞核较小,形似淋巴细胞;在SW620中CD44+/Ki-67-主要表达在小圆细胞和单极细胞中,其它细胞中表达少;细胞数比率与组织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比值接近;Ki-67-的癌细胞中,CD44+癌细胞占67%,CD44-癌细胞占3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大多CD44+癌细胞处于G0期或静息期,只有少数细胞处于细胞G1、S、G2、M期。结论 CD44+/Ki-67-癌细胞特征和从癌干细胞理论方面考虑,更适合作为癌干细胞的标记,为癌干细胞的分离、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癌干细胞 SW620 CD44+/Ki-67-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牦牛颈动脉体研究
5
作者 吴天一 刘凤云 马岚 《高原科学研究》 2017年第1期67-75,103,共10页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牦牛颈动脉体(carotide body,CB)组织形态结构和低氧相关的基因表达,探讨牦牛以及高原其他生物的慢性低压低氧适应模式。方法:采集海拔3250~4580m牦牛CB,并采集了海拔2800~3200m的高原迁饲黄牛及海拔1300m左右的平原...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牦牛颈动脉体(carotide body,CB)组织形态结构和低氧相关的基因表达,探讨牦牛以及高原其他生物的慢性低压低氧适应模式。方法:采集海拔3250~4580m牦牛CB,并采集了海拔2800~3200m的高原迁饲黄牛及海拔1300m左右的平原黄牛的CB以示比较,所有取得标本按病理学光镜及电镜检测的要求作组织固定、切片、染色后进行光镜和电镜比较观察,并对颈动脉体中低氧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的分析。结果:相比低海拔黄牛和高原迁饲黄牛,牦牛CB体积最小,低海拔黄牛CB为牦牛的2.0倍,高原迁饲黄牛CB为牦牛的2.3倍,三种牛的CB形状均呈扁圆形或不规则形。相比平原黄牛,牦牛CB体积、形态及主细胞数量与海拔高度无显著性差异。牦牛CB主细胞中明细胞、暗细胞和固缩细胞的数量百分比比例为67.1%:28.2%:4.7%,迁饲黄牛为78.5%:18.6%:2.9%,低海拔黄牛为87.3%:10.2%:2.5%。在细胞形态学上牦牛与低海拔黄牛相似,牦牛CB少部分明细胞胞浆透亮,暗细胞胞核染色质较致密并有较多颗粒,而迁饲黄牛CB大部分明细胞胞浆透亮,暗细胞胞核染色质致密,未见较多颗粒,三种牛支持的细胞形态未见显著性差异。从组化基因表达上看,三种牛CB中HIF-1α、NOS、Leptin的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其中牦牛和低海拔黄牛CB中Leptin的蛋白表达无差异,迁饲黄牛有增加趋势,而牦牛和迁饲黄牛CB中EPO的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低海拔黄牛。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颈动脉体增大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表现,而且往往是一种习服-适应不良的标志;牦牛CB的暗主细胞占绝对优势和主细胞嗜锇体呈显著的重氮染色反应,使得牦牛有极高的通气水平,从而在低氧下获取更多的氧;在高原低氧环境的生物进化中,不同的物种对环境的应激往往会出现类似的适应性特征,在高原"自然选择的优胜者"往往会出现类同的生物学适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平原黄牛 高原迁饲黄牛 高原低氧环境 颈动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