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vin、PTEN及MMP-9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燕 张煦 +2 位作者 王登廷 祝杰 郑吉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Livin、PTE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uoproteinase-9,MMP-9)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6例RB组织标本进行Livin、PTEN及MMP-9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研究Livin、PTE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uoproteinase-9,MMP-9)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6例RB组织标本进行Livin、PTEN及MMP-9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正常视网膜组织标本1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RB组织中及10氉例正常视网膜组织中的Livin、PTEN及MMP-9的阳性表达情况,探讨3种因子在正常视网膜及RB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结果Livin蛋白在RB中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7.1%,但其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不表达(P<0.05);PTEN蛋白在正常视网膜表达,阳性率达100.0%,而在RB组织中表达率仅为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组织中MMP-9阳性表达率高达50.0%,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不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Livin及MMP-9的蛋白表达与RB分期、病理学分型及伴视神经浸润有关(均为P<0.05),与性别及年龄无关(均为P>0.05)。PTEN和Livin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70,P<0.05),与MMP-9的表达也呈显著负相关(r=-0.310,P<0.05);而Livin和MMP-9在RB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50,P<0.01)。PTEN表达与MMP-9、Livin共表达存在负相关(r=-0.542,P<0.01)。结论 Livin、PTEN及MMP-9可作为判断RB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在RB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LIVIN PTEN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横纹肌肉瘤拟态血管生成能力及与angiopoietin-2、laminin5γ2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爱军 穆继英 +2 位作者 刘伟 王晨昱 李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观察人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在体内、外拟态血管的形成能力;探讨angiopoietin-2(Ang2)和laminin5γ2(LN-5γ2)在肿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三维培养技术、抗体阻断技术等观察人... 目的观察人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在体内、外拟态血管的形成能力;探讨angiopoietin-2(Ang2)和laminin5γ2(LN-5γ2)在肿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三维培养技术、抗体阻断技术等观察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细胞株RD细胞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拟态血管的形成能力并检测CD31、Ang2及LN-5γ2在VM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收集13例人横纹肌肉瘤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观察拟态血管的存在,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1、Ang2与LN-5γ2的表达。结果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细胞RD三维培养后能够降解基质,形成空腔、裂隙样结构,在此过程中,LN-5γ2逐渐开始表达,而Ang2与CD31的表达出现不均衡增强,在血管腔样结构的管壁上Ang2、CD31与LN-5γ2均表达阳性。应用anti-Ang2及anti-LN-5γ2均能够抑制瘤细胞网环样结构的形成;anti-Ang2能降低LN-5γ2的表达强度。13例横纹肌肉瘤中VM形成率达69.2%。结论人横纹肌肉瘤在体内外都能够形成拟态血管。Ang2可能通过上调LN-5γ2的表达促进瘤细胞拟态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血管生成拟态 横纹肌肉瘤 三维培养 ANGIOPOIETIN-2 laminin5γ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tat3、HIF-1α和VEGF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晨丽 张煦 史淑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研究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颈鳞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 目的研究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颈鳞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37例CIN组织,17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tat3、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Stat3在子宫颈鳞癌,CINⅡ-Ⅲ,CINⅠ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33.3%,13.6%和5.9%。子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和84.5%。Stat3、HIF-1α及VEGF在子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CINⅠ及CINⅡ-Ⅲ(P<0.05)。Stat3、VEGF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组内P值均小于0.05。子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病理分级(P<0.05)有关,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无关。子宫颈鳞癌中HIF-1α、VEGF的表达均与Stat3的表达成正相关(分别为rs=0.538,P<0.01;rs=0.638,P<0.01;)。结论Stat3、HIF-1α及VEGF在子宫颈鳞癌中过度表达并可能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作用。Stat3可能在HIF-1α和VEGF的表达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对于靶向治疗子宫颈鳞癌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癌 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LA2/TMIGD2在实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琦 李晶晶 刘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05-1409,共5页
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1(PD-L1)为代表的B7/CD28家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但仍有很多PD-L1检测阴性患者无法从中受益。作为B7家族成员,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HHLA2)分子结构与PD-L1等其... 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1(PD-L1)为代表的B7/CD28家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但仍有很多PD-L1检测阴性患者无法从中受益。作为B7家族成员,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HHLA2)分子结构与PD-L1等其他B7家族成员有一定的同源性和相似性,对T细胞有共刺激和共抑制作用,在多数实体肿瘤中呈高表达,且在某些实体肿瘤中表达比PD-L1更广泛;其通过与受体穿膜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2(TMIGD2)结合可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导致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基于此,HHLA2/TMIGD2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新的通路和靶点之一。本文就HHLA2及其受体TMIGD2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实体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 穿膜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2(TMIGD2) 实体肿瘤 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温玉婷 刘伟 +3 位作者 杨爱军 王晨昱 李敏 王金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检测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1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IL-17、STAT3蛋白的表达,并应用CD34标记微血管计算MVD。结果... 目的检测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1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IL-17、STAT3蛋白的表达,并应用CD34标记微血管计算MVD。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17主要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和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胞浆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P<0.01);IL-1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有关(P<0.05)。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肠黏膜中的表达(P<0.01),且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MVD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1,P=0.015)。结论 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IL-17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NGAL和NGAL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亚玲 门占康 +3 位作者 张煦 李蓓蓓 吴巨龙 宋明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及其膜受体(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receptor,NGAL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及其膜受体(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receptor,NGAL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GAL和NGALR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NGAL和NGAL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9.0%、35.4%,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和正常黏膜组织。NGAL和NGALR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均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GAL/NGALR共同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 NGAL和NGALR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相关,可辅助临床诊断,并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NGAL NGAL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NKD1和β-caten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蓓蓓 李亚玲 +2 位作者 王学斌 宋明芮 张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观察NKD1和β-连环素(β-catenin)在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KD1和β-catenin在正常黏膜组织、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NKD1和β-连环素(β-catenin)在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KD1和β-catenin在正常黏膜组织、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NKD1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其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异位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D1的表达和β-catenin异位表达呈负相关(rs=-0.691,P<0.01)。结论 NKD1的表达下调与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NKD1 Β-CATEN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ora-A mt-P53和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苏晓路 李晓鸣 +1 位作者 田卫华 张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研究中心体相关激酶Aurora-A、突变型P53(mt-P53)和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Aurora-A、mt-P53和c-myc在130例大肠癌、癌旁组织和正常... 目的:研究中心体相关激酶Aurora-A、突变型P53(mt-P53)和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Aurora-A、mt-P53和c-myc在130例大肠癌、癌旁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urora-A在正常大肠组织、癌旁组织和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5%,69%。mt-P53分别为0,20%,57%。c-myc分别为0,37%,76%。与正常大肠组织和癌旁相比,癌组织中Aurora-A、mt-P53和c-myc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三者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有关(P<0.05),mt-P53和c-myc还与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在大肠癌中Aurora-A的阳性表达与mt-P53、c-myc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62,P<0.01;r=0.487,P<0.01),mt-P53和c-myc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242,P<0.01)。结论:Aurora-A和c-myc蛋白的过表达与P53的突变在大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分析Aurora-A、mt-P53和c-myc蛋白的表达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ora—A P53 c—myc组织芯片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中Ezrin、IL-6和MMP-9的表达及其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秋兰 张煦 +1 位作者 杨国嵘 薛永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9-702,共4页
目的探讨Ezrin、IL-6和MMP-9在子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例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38例原位癌、28例上皮内瘤变和15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Ezrin、IL-6和MMP-9的表达。结果Ezrin、... 目的探讨Ezrin、IL-6和MMP-9在子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例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38例原位癌、28例上皮内瘤变和15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Ezrin、IL-6和MMP-9的表达。结果Ezrin、IL-6和MMP-9在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上皮内瘤变组(P<0.05),MMP-9在子宫颈浸润性癌组中的表达高于原位癌组(P<0.05);Ezrin、IL-6和MMP-9在子宫颈浸润性癌中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但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Ezrin、IL-6和MMP-9在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的高表达与子宫颈癌的侵袭性行为有关,可作为判断早期子宫颈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EZRIN IL-6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DLC-1和Cyclin D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明芮 成慧 +1 位作者 张晓云 张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1-875,共5页
目的观察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和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 目的观察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和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与CSCC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DLC-1和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及CSCC中的表达,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DLC-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及CSCC中的阳性率依次降低,其表达与CSCC的肿瘤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合RT-PCR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和CSCC中的阳性率依次升高,其表达与CSCC的肿瘤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合RT-PCR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LC-1和Cyclin D1在C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26,P<0.001)。结论 DLC-1低表达和Cyclin D1高表达与CS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CSCC诊断、治疗的重要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DLC-1 CYCLIN D1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具有明显OVA吸附作用的Al(OH)_3佐剂及其在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柳青 马岚 +1 位作者 王德贵 张小兵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制备可明显吸附卵清蛋白(OVA)的Al(OH)_3佐剂并用其建立具备变应性鼻炎(AR)临床客观特征的大鼠模型.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可明显吸附OVA的Al(OH)_3佐剂,对模型组用OVA辅以自制Al(OH)_3佐剂进行基础致敏,继以质量分数为2%OVA... 目的:制备可明显吸附卵清蛋白(OVA)的Al(OH)_3佐剂并用其建立具备变应性鼻炎(AR)临床客观特征的大鼠模型.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可明显吸附OVA的Al(OH)_3佐剂,对模型组用OVA辅以自制Al(OH)_3佐剂进行基础致敏,继以质量分数为2%OVA生理盐水行鼻内激发.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自制Al(OH)_3佐剂.采用PCA、行为学评分、Luna染色、HE染色评价模型.结果:1)吸附研究表明自制Al(OH)_3佐剂对OVA具明显吸附作用;2)模型组:PCA(+)证明变应原特异性Ig E产生;行为学评分>5分;Luna染色与HE染色示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对照组无上述变化.结论:所制Al(OH)_3佐剂对OVA具明显吸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建立了具备Ig E阳性和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AR临床客观特征的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H)_3 变应性鼻炎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tat3和PTE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晨丽 张煦 +1 位作者 史淑霞 杨爱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和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颈鳞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37例CIN组织,17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tat3和PTEN... 目的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和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颈鳞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37例CIN组织,17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tat3和PTEN的表达。结果Stat3在子宫颈鳞癌、CINⅡ~Ⅲ、CINⅠ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33.3%、13.6%和5.9%。Stat3在子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CINⅠ及CINⅡ~Ⅲ(P均〈0.05)。Stat3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均〈0.05)。PTEN在子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4.5%,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8.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PTEN在淋巴结未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0.01)。PTEN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与患者年龄、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均〉0.05)。子宫颈鳞癌中Stat3与PTEN表达成负相关(rs=-0.375,P〈0.01)。结论Stat3的过表达和PTEN的失活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子宫颈良、恶性病变早期病理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Klotho与Wnt10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成慧 宋明芮 +1 位作者 张晓云 张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0,505,共4页
目的检测正常子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Klotho和Wnt10b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目的检测正常子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Klotho和Wnt10b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otho及Wnt10b在正常子宫颈上皮、CIN及C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Klotho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IN及CSCC组织,其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无关,与子宫颈癌FIGO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10b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及CIN组织,其表达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otho与Wnt10b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16,P<0.01)。结论 Klotho和Wnt10b可能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子宫颈癌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KLOTHO Wnt10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中WIF-1和Wnt2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玲 张煦 王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3-615,61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WIF-1与Wnt2b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生成、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WIF-1与Wnt2b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IF-1和Wnt2b蛋白在15例癌旁正常组织、18例大肠腺瘤和103例大肠癌组... 目的通过检测WIF-1与Wnt2b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生成、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WIF-1与Wnt2b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IF-1和Wnt2b蛋白在15例癌旁正常组织、18例大肠腺瘤和103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WIF-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和腺瘤;Wnt2b蛋白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腺瘤。(2)WIF-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均无关系(P>0.05);Wnt2b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3)大肠癌中WIF-1与Wnt2b的表达呈负相关(r=-0.199,P<0.05)。结论 WIF-1在正常大肠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Wnt2b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WIF-1和Wnt2b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WIF-1 Wnt2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诱导自噬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向琳 杨爱军 +4 位作者 刘伟 王晨昱 张春雨 田莉 李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自噬后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观察自噬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免疫印记法检测LC3水平,Boyden小室观察细胞的侵袭,划痕实...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自噬后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观察自噬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免疫印记法检测LC3水平,Boyden小室观察细胞的侵袭,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 RAPA处理后结肠癌细胞发生自噬,且自噬水平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RAPA诱导自噬组侵袭能力增强(P<0.01),且迁移能力增加(P<0.05);RAPA处理组细胞内ROS水平增高。结论 RAPA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自噬,使细胞侵袭力增强、迁移力增加,且涉及胞内ROS水平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雷帕霉素 自噬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喂养法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建刚 米生权 +7 位作者 孙晓玮 王晓楠 钱松山 高鹏 谢岚 肖海涛 刘文倩 艾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年第9期16-20,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用混合喂养法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方法142只雄性断乳SD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n=40)和模型组(高脂饲料+普通饲料混合喂养,n=102),单笼饲养,每周记录动物体重、体长及摄食量。以普通饲料组lee’s index... 目的探讨用混合喂养法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方法142只雄性断乳SD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n=40)和模型组(高脂饲料+普通饲料混合喂养,n=102),单笼饲养,每周记录动物体重、体长及摄食量。以普通饲料组lee’s index正常值上限-x+tν,α.s为肥胖确定标准,大于此上限为肥胖。结果(1)混合喂养法中,大鼠自主平衡营养,根据需要选择普通饲料,根据喜好选择高脂饲料,能量摄入及能量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混合喂养法能有效促进大鼠摄入和利用能量。14周末肥胖个体为52只,肥胖率为51%。(3)模型组肥胖个体与非肥胖个体比较,前者摄食量显著高于后者,其中以高脂饲料摄入增多为主,普通饲料摄入无差异,对高脂饲料的偏好两者无显著差异,但能量利用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4)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则高于对照,血糖水平无差异。模型组脂肪肝的发生率达100%。结论混合喂养法由动物自主择食,可摄取较多能量,是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性肥胖 大鼠 造模 混合喂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沉积抑制因子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国嵘 朱任之 +3 位作者 何晓霞 薛永杰 贺雪姣 郁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研究人胶原沉积抑制因子(decorin)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特性。方法:用SDS-PAGE法检测pGEX-4T-1-decorin融合克隆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选择阳性表达克隆;测定1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最佳诱导时间;用超声波裂解... 目的:研究人胶原沉积抑制因子(decorin)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特性。方法:用SDS-PAGE法检测pGEX-4T-1-decorin融合克隆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选择阳性表达克隆;测定1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最佳诱导时间;用超声波裂解法分析GST-decorin融合蛋白的可溶性。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用1mmol/LIPTG诱导时,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最佳诱导时间为4h;大部分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所表达蛋白为GST融合蛋白。结论:GST-decorin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DH5α中大量表达,但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ORIN 融合蛋白质类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CD133^+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
18
作者 尚立娜 杨爱军 +3 位作者 王晨昱 刘伟 牛云霞 李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40-1744,共5页
目的从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分离结肠癌干细胞,并检测内皮细胞对这些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和无血清培养法富集CD133+细胞,利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 目的从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分离结肠癌干细胞,并检测内皮细胞对这些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和无血清培养法富集CD133+细胞,利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SW480细胞和CD133+细胞中CD133及VEGF的表达;将SW480细胞或磁珠分选CD133+细胞分别在6种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SW480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serum-supplied medium,SSM)中培养、SW480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medium,SFM)中培养、磁珠分选CD133+细胞在SFM中培养、SW480细胞与内皮细胞在SSM中共培养、SW480细胞与内皮细胞在SFM共培养、磁珠分选CD133+细胞与内皮细胞在SFM共培养,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结肠癌细胞中CD133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SW480细胞系中存在少量的CD133+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连续传代并且表现出更强的增殖潜力以及克隆形成能力。经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SW480细胞高表达VEGF,低表达CD133,而免疫磁珠分选的CD133+细胞所形成的细胞球低表达VEGF,高表达CD133。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的SW480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CD133表达率逐渐增加,添加内皮细胞诱导后无血清培养的SW480细胞与前者相比CD133阳性率显著增加(P<0.05)。经过1周的连续培养后,CD133+细胞表达VEGF的比例没有变化,添加内皮细胞诱导1周后,CD133+细胞表达VEGF的比例显著增加(P<0.01)。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SW480细胞表达VEGF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降低,但是添加内皮细胞诱导后无血清培养1周的细胞与无内皮诱导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相比VEGF表达增加(P<0.01)。结论内皮细胞能够促进CD133+细胞的自我更新维持其未分化状态,并且内皮细胞能够通过诱导CD133+细胞表达VEGF来促进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肿瘤干细胞 CD13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骨软骨仿生支架浸提液对种子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刘伟 王晨昱 +4 位作者 常旭东 欧阳成伟 董燕 戴刚 李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8-845,共8页
为了观测自制胶原涂层羟基磷灰石纳米晶/聚磷酸钙纤维/L-聚乳酸基含“界层结构”仿生一体化关节骨软骨复合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种子细胞增殖活性及相关分化功能的影响,采用CCK-8、流式细胞仪检测及体外分化诱导培养,分别检测新型支架材... 为了观测自制胶原涂层羟基磷灰石纳米晶/聚磷酸钙纤维/L-聚乳酸基含“界层结构”仿生一体化关节骨软骨复合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种子细胞增殖活性及相关分化功能的影响,采用CCK-8、流式细胞仪检测及体外分化诱导培养,分别检测新型支架材料浸提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及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增殖活性、凋亡及成骨、成软骨分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诱导后ALP、Osterix、Runx2、COL1A1及COL2A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新型支架材料浸提液对hBMSCs及hUCMSCs的增殖活性及凋亡均无显著影响;体外分化诱导后均可呈现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表型,5种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支架材料浸提液处理后,其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能力更明显,5种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更显著.提示自制新型仿生一体化支架材料可保持hBMSCs及hUCMSCs种子细胞良好的增殖活性及成骨、成软骨分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组织工程 关节软骨 仿生支架材料 人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胃泌素在人胃癌BGC-823细胞的悬浮肿瘤球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牛茜 杨爱军 +2 位作者 王晨昱 刘伟 李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研究人胃癌BGC-823肿瘤细胞系中是否存在悬浮生长的肿瘤球,检测前胃泌素(progastrin,Pro-GRP)在肿瘤球中的表达。方法取贴壁生长的BGC-823细胞,用有限稀释法和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并利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证实BGC-823中存在悬浮生长... 目的研究人胃癌BGC-823肿瘤细胞系中是否存在悬浮生长的肿瘤球,检测前胃泌素(progastrin,Pro-GRP)在肿瘤球中的表达。方法取贴壁生长的BGC-823细胞,用有限稀释法和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并利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证实BGC-823中存在悬浮生长的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球,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该肿瘤球中ABCG2、CD44、CD166的表达。ELISA、细胞免疫荧光、FCM方法比较血清Pro-GRP分别在肿瘤球和贴壁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有限稀释法和无血清培养法均在BGC-823细胞系中培养出了悬浮生长的肿瘤球;克隆形成能力显示:肿瘤球为(37.63±5.99),贴壁细胞为(10.75±3.37),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FCM显示肿瘤球ABCG2的表达率(57.17±3.49)明显高于贴壁细胞(8.67±0.77)(P<0.01);血清Pro-GRP在肿瘤球中的表达(73.37±9.42)明显高于贴壁细胞(5.11±1.03)(P<0.01)。结论 人胃癌BGC-823细胞系中存在悬浮生长的肿瘤球,Pro-GRP的表达与肿瘤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系BGC-823 肿瘤球 前胃泌素 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