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关系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廷印 王金荣 +2 位作者 刘金坤 王士政 吴家弘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7-300,共14页
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在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中占有突出地位,关于它们的界线和关系的认识,长期以来是含糊不清的。本文提出在内蒙古阿拉善北部,新近发现的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带是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缝合带。蛇绿混杂带主要... 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在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中占有突出地位,关于它们的界线和关系的认识,长期以来是含糊不清的。本文提出在内蒙古阿拉善北部,新近发现的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带是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缝合带。蛇绿混杂带主要由源自古大洋壳的岩石碎块及活动与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岩混合组成,可区分为构造包体和基质。缝合带向东北延伸到蒙古境内,向西可能与阿尔金大断裂相连。以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带为界,阿拉善南北两区分别属于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根据地质证据,两大板块在晚二叠世或稍晚相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 塔里木板块 板块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景泰县老虎山地区蛇绿岩及其上覆岩系中枕状熔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旗 王岳明 +3 位作者 钱青 孙晓猛 王金荣 刘明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2-99,共8页
甘肃景泰县老虎山地区蛇绿岩之上覆盖着一套镁铁质的喷出岩和沉积岩组合,位于蛇绿岩的枕状熔岩之上,不是蛇绿岩的成员,为蛇绿岩的上覆岩系。蛇绿岩的枕状熔岩具N-MORB的特征,而其上覆岩系中的枕状熔岩类似E-MORB。前者... 甘肃景泰县老虎山地区蛇绿岩之上覆盖着一套镁铁质的喷出岩和沉积岩组合,位于蛇绿岩的枕状熔岩之上,不是蛇绿岩的成员,为蛇绿岩的上覆岩系。蛇绿岩的枕状熔岩具N-MORB的特征,而其上覆岩系中的枕状熔岩类似E-MORB。前者来自扩张脊的下部岩浆房;后者推测源于扩张脊之外的岩浆房,也是软流圈地幔中等至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不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上覆岩系 枕状熔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成矿田海底热水喷溢沉积成因硅质岩及其与矿化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宋春晖 武安斌 周少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0-67,共8页
硅质(化)岩与铅锌矿化关系十分密切是西成矿田显著特征之一,特别是毕家山型矿床,其主要矿体的容矿岩石为硅质岩,本文重点研究了该矿田硅质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矿体(层)时空关系,认为该区硅质岩不是正常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的,而... 硅质(化)岩与铅锌矿化关系十分密切是西成矿田显著特征之一,特别是毕家山型矿床,其主要矿体的容矿岩石为硅质岩,本文重点研究了该矿田硅质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矿体(层)时空关系,认为该区硅质岩不是正常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的,而属热水沉积形成;并讨论了硅质岩与矿化关系以及硅质在成矿中的作用,为确定该类矿床的成因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热水沉积 海底 铅锌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地理区系性质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军 孙柏年 沈光隆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6-91,共16页
基于对豫西皖北地区和华北、华南二叠纪植物化石分布状况的全面对比统计,简略分析了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群演替,将该区各阶期与华北及华南同期植物群进行了比较,并对其间Simpson相似性系数作了求算。结果表明它应作为... 基于对豫西皖北地区和华北、华南二叠纪植物化石分布状况的全面对比统计,简略分析了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群演替,将该区各阶期与华北及华南同期植物群进行了比较,并对其间Simpson相似性系数作了求算。结果表明它应作为华夏植物群华北植物区内的一个次级植物地理单元对待。其成因与华北、华南二叠纪时古板块的旋转、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 二叠纪 豫西-皖北地区 古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河谷盆地性质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吕鸿图 仵慧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本人通过对兰州河谷盆地地貌特征、活动构造力学性质实地观测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的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表明,兰州河谷盆地属于双侧不对称型压扭性断陷谷地,其成因与南北两侧压扭性断裂及构造应力场特征密切相关.
关键词 断陷谷地 活动构造 河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九洲台黄土剖面重矿物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国英 陈发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57-267,共11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兰州九洲台黄土剖面重矿物组成的基本特征.不同时代黄土地层重矿物组成具有复杂性、一致性和差异性,反映出九洲台黄土是风成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我国西部广泛分布古老岩石山岭和其有联系的大戈壁沙漠的风化产物,由于搬运... 本文着重研究了兰州九洲台黄土剖面重矿物组成的基本特征.不同时代黄土地层重矿物组成具有复杂性、一致性和差异性,反映出九洲台黄土是风成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我国西部广泛分布古老岩石山岭和其有联系的大戈壁沙漠的风化产物,由于搬运营力的变化,使重矿物组分具有不均匀的特征.重矿物及 R 值表明,九洲台黄土沉积环境比东部西峰剖面和洛川剖面更邻近于来源区;黄土和古土壤层沉积时,主要反映相当干冷为主的气候条件,二者气候环境演变过程的差别很小,黄土层时常表现为冷湿相结合,古土壤时常表现为干暖相结合水热条件.马兰黄土沉积阶段,末次冰期有突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重矿物 沉积 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构造应力场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金荣 彭作林 李益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本文运用有限单元法,对柴达木盆地喜山期构造应力场进行计算机模拟。其结果表明盆地内部褶皱构造的形成是与盆地边界断裂作用的性质和基底构造有关。构造应力场除了控制盆内构造的空间分布规律外,对油气运移、储集上也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构造应力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矿物化学成分特征及与含矿(Ni)性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傅学明 郭原生 +2 位作者 刘凤山 张铭杰 孙淑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36-240,共5页
本文对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体含矿(Ni)性与矿物化学成分间的关系,得出了岩体含矿的主要矿物化学标志.
关键词 橄榄石 斜方辉石 基性岩 超基性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化学成分特征及其与含矿性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傅学明 郭原生 +1 位作者 张铭杰 孙淑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3-221,共9页
黄山岩体是含有较大型铜镍硫化矿床的镁铁—超镁铁杂岩体。本文通过岩体主要造岩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岩体化学成分特征与含矿性间的关系。
关键词 超基性岩 稀土族 含矿性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廷印 张铭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4-171,共8页
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由于技术进步等的推动,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已获得重大进展.已发现的同位素年龄为43 Ga 的碎屑锆石意味着 43 Ga 前长英质火成岩在地壳中存在.在 38 Ga 前地幔因壳幔分... 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由于技术进步等的推动,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已获得重大进展.已发现的同位素年龄为43 Ga 的碎屑锆石意味着 43 Ga 前长英质火成岩在地壳中存在.在 38 Ga 前地幔因壳幔分离作用而明显亏损.花岗—绿岩带及高级片麻岩区是早前寒武纪变质区的最基本地质单元, T T G 岩组合构成太古宙基底的主体.最老的花岗—绿岩地体在36 Ga 前开始形成.从 36~26 Ga 形成的支配上地壳的花岗—绿岩地体记录了没有接近的更年轻类似物的岩浆和构造过程.在中新太古宙时有大量的 T T G 岩组合形成,这一时期也是陆壳迅速增长和克拉通化的主要时期.克拉通化及太古宙和元古宙的界限是大陆壳演化中最重要的构造热事件.板块构造体制在20 Ga 时清楚运行了,早于 25 Ga 的太古宙到 20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地质 早期地质性质 克拉通化 板块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黄土年代的划分及古气候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惠昌 商曰媛 武秀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1-138,共8页
本文综合了兰州地区三个典型剖面的古地磁年代,同时参考岩石特征及古气候变化,确定兰州地区黄土年代的划分。即午城(组)黄土(Q_1),绝对年龄73~209万年;离石(组)黄土(Q_2),绝对年龄9~73万年,马兰(组)黄土(Q_3),绝对年龄0.8~9万年和三... 本文综合了兰州地区三个典型剖面的古地磁年代,同时参考岩石特征及古气候变化,确定兰州地区黄土年代的划分。即午城(组)黄土(Q_1),绝对年龄73~209万年;离石(组)黄土(Q_2),绝对年龄9~73万年,马兰(组)黄土(Q_3),绝对年龄0.8~9万年和三家山(组)黄土(Q_4),绝对年龄0.8万年。 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皋兰山剖面的孢粉组合特征的分析,确定兰州地区第四纪以干旱——半干旱草原气候为主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年代 古气候 兰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蛇绿岩型超基性岩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原生 孙淑荣 傅学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6-212,共7页
作者通过北祁连西段蛇绿岩层序中超基性岩的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从微量元素入手,对该区蛇绿岩型超基性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作了全面的探讨。得出,该类超基性岩体是由分异作用相对较小的深部地慢物质,在氧逸度较低的情况下,被... 作者通过北祁连西段蛇绿岩层序中超基性岩的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从微量元素入手,对该区蛇绿岩型超基性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作了全面的探讨。得出,该类超基性岩体是由分异作用相对较小的深部地慢物质,在氧逸度较低的情况下,被构造挤压固体侵位形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超基性岩 橄榄岩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尖扎哈玉沟三叠系浊积扇与风暴流沉积的发现及基本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佟再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8-102,共5页
在青海尖扎哈玉沟三叠系中首次发现半深海浊积扇与浅海风暴流沉积,并概述了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 风暴岩 三叠系 青海 浊积扇沉积 风暴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天山库车河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柏年 许敬龙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新疆南天山库车河地区出露着二叠──三叠系的连续剖面,剖面中地层界线清楚,化石较为丰富,在上二叠统比尤勒包谷孜群中发现了安加拉大陆晚二叠世植物群的典型代表“Callipteris”zeilleri和俄罗斯库滋涅茨克煤田... 新疆南天山库车河地区出露着二叠──三叠系的连续剖面,剖面中地层界线清楚,化石较为丰富,在上二叠统比尤勒包谷孜群中发现了安加拉大陆晚二叠世植物群的典型代表“Callipteris”zeilleri和俄罗斯库滋涅茨克煤田上二叠统顶部的特有种Yavoskyamungatica。而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的植物化石具明显的中生代面貌。因此,库车河地区海西期花岗岩之上覆盖着晚二叠世晚期地层,它与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连续沉积,二者为整合接触关系。该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应置于俄霍布拉克群底部的底砾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石 地层界线 二叠纪 三叠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区域稳定性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希璋 陈志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7-142,共6页
环境地质条件及其彼此间的制约关系,对某一地区的稳定性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经实地考察和对有关资料的分析,认为地质体的物质结构和地质构造,特别是活动断裂的活动,是影响兰州区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兰州区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重视... 环境地质条件及其彼此间的制约关系,对某一地区的稳定性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经实地考察和对有关资料的分析,认为地质体的物质结构和地质构造,特别是活动断裂的活动,是影响兰州区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兰州区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重视兰州区域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是关系到兰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区域稳定性 地震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炭山岭盆地煤系地层中的生油岩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丽芳 刘金坤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位于永登拗陷北缘的天祝炭山岭盆地出露的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是一套湖沼相煤系地层.有机地化研究表明,窑街组的油页岩是可能的生油岩,且已进入成熟阶段.这对评价民和盆地北部拗陷(即永登拗陷)的含油气前景提供了实际资料.
关键词 油页岩 有机质含量 煤系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南部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廷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5-157,共3页
1991年笔者等受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邀请赴蒙进行地质科学考察和合作研究,蒙古南部地区蛇绿混杂岩带是考察的重点对象之一。1 地理位置及大地构造背景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南部有一条呈弧形展开,并向南凸出的蛇绿混杂岩带。该... 1991年笔者等受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邀请赴蒙进行地质科学考察和合作研究,蒙古南部地区蛇绿混杂岩带是考察的重点对象之一。1 地理位置及大地构造背景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南部有一条呈弧形展开,并向南凸出的蛇绿混杂岩带。该混杂岩带在蒙古南部地区大致沿北纬44°线附近延伸,向西呈北西西向经巴彦勒格南,巴彦温尔都附近,布尔根南,可能与中国的额尔齐斯蛇绿混杂岩带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带 蛇绿岩 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谢河中游那勒寺灌区环境水文地质影响预测评价
18
作者 马金珠 钱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采用水文地质学的数值法,对南阳渠灌溉工程实施后巴谢河河谷那勒寺灌区地下水位的变化及由其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流的数学模型及其边界条件概化正确,参数选取合理,预测精度较高.对实际生产问题... 采用水文地质学的数值法,对南阳渠灌溉工程实施后巴谢河河谷那勒寺灌区地下水位的变化及由其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流的数学模型及其边界条件概化正确,参数选取合理,预测精度较高.对实际生产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文地质 数学模型 灌溉 预测 巴谢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沟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机制探讨
19
作者 王廷印 高军平 王金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7-144,共8页
咸沟岩体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主岩体为二云母花岗岩,成岩时代为399.8±1.82.1Ma,内有岩浆演化晚期的白云母花岗岩侵入,与主岩体有迥然不同的地球化学特点.前者显示出不同地壳物质混合的岩浆特征,后者属典型的... 咸沟岩体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主岩体为二云母花岗岩,成岩时代为399.8±1.82.1Ma,内有岩浆演化晚期的白云母花岗岩侵入,与主岩体有迥然不同的地球化学特点.前者显示出不同地壳物质混合的岩浆特征,后者属典型的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咸沟岩体形成于拉张环境,源岩可能为下地壳的英云闪长岩.下地壳的深熔岩浆在上升迁移过程中,遭受了富含泥质的陆壳物质的强烈混染,混染岩浆向S型岩浆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地球化学 溶熔作用 花岗岩 成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西段大黄沟一带石炭二叠系层序问题
20
作者 许敬龙 孙柏年 +2 位作者 王军 刘化清 许爱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8-273,共6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北祁连山西段大黄沟—带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剖面,阐明了该套地层的正确层序,并运用推覆构造的观点,解释了造成其层序复杂的原因.
关键词 石炭纪 二叠纪 推覆构造 地层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