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邹衍的地理学说及与《五藏山经》之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乃昂 蔡为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 ,为《五藏山经》的编撰提供了来自不同地域的地理资料。《五藏山经》记述方法与邹衍的经验归纳法十分吻合 ,其主要内容、文字风格与邹衍佚文也颇有相似之处。综合各种因素 ,可认为《五藏山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地理学说 《五藏山经》 地理学家 地理资料 经验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勇 迟守乾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在政府决策领域,大量决策依据来源于对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特征与分布的研究和分析.在此领域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展示了其特有的优势.在介绍了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系统... 在政府决策领域,大量决策依据来源于对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特征与分布的研究和分析.在此领域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展示了其特有的优势.在介绍了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系统的应用前景,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建立政府部门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库 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基础
3
作者 石生仁 周学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4,共5页
本文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的把握,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在新形势下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笔者还以此为依据。
关键词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党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4
作者 缪磊磊 王爱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79-80,共2页
人地系统的调整与优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兰州市为例 ,分析了兰州市人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并对兰州市人地系统的调整与优化作了探讨。
关键词 兰州市 人地系统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吴海斌 陈发虎 +2 位作者 王建民 曹继秀 张宇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11-817,共7页
通过对风洞及室内模拟定向风条件下的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不仅与风向有关,而且与粉尘沉积量有关。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α95(α95≤2... 通过对风洞及室内模拟定向风条件下的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不仅与风向有关,而且与粉尘沉积量有关。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α95(α95≤20°)的区间范围内与粉尘沉积量大的风向一致.在干旱、半干旱区,现代风成沉积物(沙丘、黄土的表层土)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此范围区间内与常年盛行风向一致,尤其与沉积物沉降时的盛行风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物 磁化率 各向异性 风向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夷平面的科学问题——兼论青藏高原夷平面 被引量:68
6
作者 潘保田 高红山 李吉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0-526,共7页
长期地貌演化研究表明 ,夷平面的形成有 4种基本方式 :准平原、山麓剥蚀平原、双层水平面和冻融剥夷平原。它们的形成都需要上千万年至数亿年的构造相对稳定时期。青藏高原上的层状地貌面可以划分为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蚀面。山顶面形成... 长期地貌演化研究表明 ,夷平面的形成有 4种基本方式 :准平原、山麓剥蚀平原、双层水平面和冻融剥夷平原。它们的形成都需要上千万年至数亿年的构造相对稳定时期。青藏高原上的层状地貌面可以划分为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蚀面。山顶面形成于渐新世至中新世早期 ;主夷平面是以双层水平面或山麓剥蚀平原形式发育的 ,大致形成于 2 0~ 3 .6MaB .P .期间 ,完成时的高度低于 10 0 0m ;剥蚀面形成于 3 .6~ 1.7MaB .P .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平面 形成方式 时代 高度 剥蚀作用 夷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南忠仁 李吉均 +1 位作者 张建明 程国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0-173,共4页
通过对白银市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含量与分布变化特征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只有东大沟污灌区土壤作物污染严重 ,Cd、Pb超标明显 ;西大沟清污混灌区土壤环境为轻度污染 ,但作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余灌区土壤作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对白银市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含量与分布变化特征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只有东大沟污灌区土壤作物污染严重 ,Cd、Pb超标明显 ;西大沟清污混灌区土壤环境为轻度污染 ,但作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余灌区土壤作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最后 ,根据土壤作物重金属含量分布变化特征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市区 土壤 作物系统 重金属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930505”特大尘暴沉积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师育新 戴雪荣 +1 位作者 李节通 薛滨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6-82,共7页
本文首次从沉积学角度对兰州现代特大尘暴沉积物进行了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并同兰州黄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沉积物属粉质重亚粘土,分选差,平均粒径仅为0.016mm。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富... 本文首次从沉积学角度对兰州现代特大尘暴沉积物进行了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并同兰州黄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沉积物属粉质重亚粘土,分选差,平均粒径仅为0.016mm。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富含碳酸盐和粘土矿物。与马兰黄土相比,尘暴沉积物粒度偏细;石膏和白云石含量较高;常量元素中镁含量较高,而硅、钠含量较低。微量元素镍、铜、锌、铅、锶含量较高,可能受物源区或降尘区的矿山、工业及交通污染等因素影响所致。总之,特大尘暴指示为大气动力条件很不稳定的快速气下堆积;物质主要源自河西走廊东部干旱地区。现代尘暴事件是地质历史时期黄土沉积的继续,而黄土堆积中心已由马兰期的陇西盆地退向北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暴 沉积物 兰州 化学成分 风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兰州黄土记录中的粘土矿物及其环境意义探讨 被引量:35
9
作者 师育新 戴雪荣 +1 位作者 李节通 王家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94,共8页
本文研究了末次间冰期高分辨率兰州黄土(S1)21个样品中的粘土矿物,并与现代尘暴沉积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1三个古土壤层及其间所夹两个黄土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基本一致,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及少量... 本文研究了末次间冰期高分辨率兰州黄土(S1)21个样品中的粘土矿物,并与现代尘暴沉积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1三个古土壤层及其间所夹两个黄土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基本一致,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及少量伊/蒙间层矿物。粘土矿物的形成以碎屑成因为主,其总量在剖面上的变化具有指示气候变化的意义。古土壤层中伊利石结晶度较黄土层中低,反映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粘土矿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粘土矿物总量及各种矿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和对伊利石结晶度的研究均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黄土 粘土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小麦根系系统重金属迁移控制因子的辩识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南忠仁 李吉均 +1 位作者 张建明 程国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 ,大田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共存元素同小麦根系重金属含量间存在密切关系 ;多元与逐步回归数学模型均达显著水平 ,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重金属迁移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所选全部控制因子。非必需元素 Cd、Pb主要取决于... 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 ,大田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共存元素同小麦根系重金属含量间存在密切关系 ;多元与逐步回归数学模型均达显著水平 ,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重金属迁移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所选全部控制因子。非必需元素 Cd、Pb主要取决于同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 ;而必需元素 Cu、Zn则受同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控制因子的辨识 ,无疑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土壤修复及环境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小麦根系系统 重金属迁移 控制因子 系统辩识 土壤修复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西黄土高原新石器文化与环境演变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建力 陈发虎 曹继秀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4-290,共7页
本文运用黄土——古土壤磁化率记录、^(14)C 测年以及孢粉组合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的演化(着重古气候的演化过程),揭示了全新世气候存在五个相对温暖湿润的古土壤发育阶段和五个相对干燥寒冷的粉尘堆积阶段.同... 本文运用黄土——古土壤磁化率记录、^(14)C 测年以及孢粉组合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的演化(着重古气候的演化过程),揭示了全新世气候存在五个相对温暖湿润的古土壤发育阶段和五个相对干燥寒冷的粉尘堆积阶段.同时结合考古资料,探讨了环境变化与人类文化的产生、迁移、发展之间的可靠联系,指出古气候的变化是文化类型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文化 环境演变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污灌农田作物系统重金属Cd Pb生态行为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南忠仁 程国栋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0-213,共4页
通过对干旱区污灌农田主要农作物体中重金属 Cd、 Pb生态行为的调查研究得出:①不同作物对所选元素吸收累积的顺序为:玉米 >小麦;不同元素在作物体内迁移能力为: Cd>Pb。②作物不同部位元素累积态势为:根 >茎 >籽,这... 通过对干旱区污灌农田主要农作物体中重金属 Cd、 Pb生态行为的调查研究得出:①不同作物对所选元素吸收累积的顺序为:玉米 >小麦;不同元素在作物体内迁移能力为: Cd>Pb。②作物不同部位元素累积态势为:根 >茎 >籽,这一态势不受土壤环境各元素含量高低的影响。③同一元素在不同剂量区作物体内吸收累积程度的差别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小麦 玉米 镉铅生态行为 污水灌溉 农田 作物系统 重金属污染 作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现代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与理论模式(上)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吾扬 张超 徐建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共4页
文章在对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对现代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与理论模式──它的形成、发展、评价及应用等问题作了探索,供地理学界讨论。
关键词 现代地理学 地理模式 数量地理 理论模式 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单宝艳 徐建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13,共5页
持续发展的目标涉及到经济、生态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着眼,在分析草地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牧草和畜群经营管理的优化模型,并探讨了改善、扩展系统环境容量的策略,从而实现对草地生... 持续发展的目标涉及到经济、生态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着眼,在分析草地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牧草和畜群经营管理的优化模型,并探讨了改善、扩展系统环境容量的策略,从而实现对草地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生态经济系统 持续发展 优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现代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与理论模式(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吾扬 张超 徐建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9,共4页
文章在对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对现代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与理论模式──它的形成、发展、评价及应用等问题作了探索,供地理学界讨论。
关键词 现代地理学 数量法 理论模式 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资源与环境基础信息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勇 郭晓寅 陈发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5-131,共7页
建立甘肃河西走廊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河西内陆流域水资源分配和调控的优化模型和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进而探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综合模型.本文系统介绍了甘... 建立甘肃河西走廊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河西内陆流域水资源分配和调控的优化模型和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进而探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综合模型.本文系统介绍了甘肃河西地区资源与环境基础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甘肃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空间格局的基本特点,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综合研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等问题具有极大的潜力和特殊的优势,是建立政府办公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资源 环境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土壤小麦根系界面Cd行为的环境影响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区耕作灰钙土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南忠仁 李吉均 张建明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通过大田环境-土壤-作物系统Cd行为的环境影响研究,初步发现,共存元素Cd、Cu、Ni、Pb、Zn对Cd元素在土壤-作物根系界面行为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其影响顺序为:Cd>Pb>Cu>Zn>Ni;pH值、粘粒、粗粉粒含量与根系Cd含量呈负... 通过大田环境-土壤-作物系统Cd行为的环境影响研究,初步发现,共存元素Cd、Cu、Ni、Pb、Zn对Cd元素在土壤-作物根系界面行为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其影响顺序为:Cd>Pb>Cu>Zn>Ni;pH值、粘粒、粗粉粒含量与根系Cd含量呈负相关;磷和砂粒含量与根系Cd含量呈正相关;细粉粒、粗粘粒、有机质和CEC7含量与根系Cd累积量不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小麦根系元素Cd的吸收累积主要取决于Cd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土壤根系界面 土壤环境影响 镉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园林绿地规划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为民 唐仲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8-81,共4页
通过对兰州市园林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结合兰州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 通过对兰州市园林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结合兰州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地 兰州市 城市规划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现代特大尘暴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9
19
作者 戴雪荣 师育新 薛滨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8-174,共7页
采用国内外较先进的SKC-2000光透式粒度分布测定仪对兰州1993年5月5日发生的特大尘暴沉积物进行组距为0.25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为均值6.444、众数5.00~5.25、单峰极正偏的粉质重亚粘土,大致... 采用国内外较先进的SKC-2000光透式粒度分布测定仪对兰州1993年5月5日发生的特大尘暴沉积物进行组距为0.25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为均值6.444、众数5.00~5.25、单峰极正偏的粉质重亚粘土,大致与黄土粒度旋回中古土壤的粒度构成相当;沉积物分选差(SD=1.65),属大气动力条件很不稳定的快速气下堆积;Kd值平均3.37,较兰州马兰黄土高,且镜下发现石膏矿物晶形完好、含量高达2.7%,指示沉积物主要源于内陆干燥地带;沉积组分中大于0.05mm的极细砂含量仅为0.08%,较兰州马兰黄土低56倍,表明特大沙尘暴进入兰州后已经演变为特大尘暴。黄土物质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地向本区输入,而黄土堆积中心已由马兰期(末次冰期)六盘山以西的陇西盆地退向北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暴 沉积物 粒度 兰州市
全文增补中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地关系分析
20
作者 缪磊磊 王爱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共3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人地关系有了新的变化。文章基于对知识经济与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及环境的关系分析基础上。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