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1
作者 黄宁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依托于兰州大学的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底获教育部批准建设,2006年经教育部组织的论证后正式进入建设期,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重点实验室建设评估后正式批准挂牌.实验室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 依托于兰州大学的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底获教育部批准建设,2006年经教育部组织的论证后正式进入建设期,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重点实验室建设评估后正式批准挂牌.实验室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周又和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 力学 环境 灾害 西部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实验室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岩作用下板岩物理力学性质劣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崔凯 吴国鹏 +2 位作者 王秀丽 谌文武 吕海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5-1052,共8页
甘肃舟曲、武都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最为密集、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该区广为出露的志留纪板岩的水岩劣化进程是滑坡、泥石流高度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通过对经历不同次数饱水循环、干湿循环养护后板岩的宏观... 甘肃舟曲、武都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最为密集、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该区广为出露的志留纪板岩的水岩劣化进程是滑坡、泥石流高度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通过对经历不同次数饱水循环、干湿循环养护后板岩的宏观形态的观测,质量变化、弹性波速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测试,对板岩在两种不同水岩作用方式下裂纹扩展过程、质量、波速和强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水岩作用方式下板岩的劣化规律,并初步探讨了板岩在不同水岩作用方式下的劣化机理,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区划评价和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岩 干湿循环 饱水循环 劣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数值方法及其在计算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兵 王记增 +2 位作者 刘小靖 周又和 冯永固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76,共50页
随着力学研究不断向多学科交叉、跨尺度关联及极端环境影响推进,强非线性、强间断、多场强耦合、多尺度与复杂几何构型已成为解决各类力学问题定量分析所面临的共性特征.长期的定量研究表明,实现具有这类特征力学问题有效求解的核心之一... 随着力学研究不断向多学科交叉、跨尺度关联及极端环境影响推进,强非线性、强间断、多场强耦合、多尺度与复杂几何构型已成为解决各类力学问题定量分析所面临的共性特征.长期的定量研究表明,实现具有这类特征力学问题有效求解的核心之一,是构建在多尺度情形、非线性因素作用下具有准确识别、定位、捕获以及分离各个尺度特征尤其是小尺度局部特征能力的数值工具,这些能力包括大尺度低阶近似解与小尺度高阶微小截断误差的有效分离解耦.而小波理论固有的多分辨分析和时频局部化特性,以及丰富的基函数可选择性,恰好能满足这一数学特征需求,因此,可为发展各类复杂力学问题的高效定量求解方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丰富多样的技术途径.基于这一事实,本文对小波理论进行了全面探讨,着重介绍了双正交多分辨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常用小波基的构造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有限区域上小波逼近格式的构建方法,并系统阐述了各类基于小波理论的数值方法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其优缺点.特别关注了近期出现的具有突出性能的几类新型小波方法,并详细评述了它们在典型力学问题求解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小波方法在复杂强非线性力学问题求解中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小波数值方法的未来发展及其在复杂力学与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拓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最终实现这些问题的高效、高精度普适定量求解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理论 多分辨分析 数值方法 小波自适应算法 计算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素与整合素协同调控白细胞滚黏附的力学模型及其机理研究
4
作者 李珑 王记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5-205,共1页
在机体免疫过程中,白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在血管剪切流作用下,经由多种黏附分子调控的滚动黏附,是许多生理病理现象中共同涉及的基础生物学过程。尽管已有大量实验研究揭示两种具有不同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性质的黏附分子,既选择素和整合... 在机体免疫过程中,白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在血管剪切流作用下,经由多种黏附分子调控的滚动黏附,是许多生理病理现象中共同涉及的基础生物学过程。尽管已有大量实验研究揭示两种具有不同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性质的黏附分子,既选择素和整合素,在调控白细胞滚动黏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协同现象。但是,这一不同黏附分子调控细胞滚动黏附的协同机制尚未清楚。为此,考虑剪切流体作用和细胞与基底间的多种特异性黏附分子反应,并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统计热力学建立了细胞在层流中的滚动黏附模型,开展相应的多种黏附分子调控特异性黏附界面力学的随机动力学仿真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s),通过研究不同黏附分子密度比下,细胞的滚动黏附动力学过程,发现在白细胞从血液流场运动到免疫位点的过程中,低亲和力的选择素黏附分子键简短地断开/闭合消耗细胞滚动动能,从而细胞以较低的速度滚动,使得细胞-血管壁界面间有充足的停留时间形成强亲和力的整合素黏附分子键。所预测出的细胞滚动黏附相与选择素/整合素密度比的依赖关系与已有实验观察结果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素 随机动力学 统计热力学 生物物理 实验观察 整合素 协同调控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秆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敏 柴寿喜 魏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549,共5页
为开展天然草本纤维材料防腐前后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规律研究,本文探讨了麦秸秆的微结构特征及防腐方法、测试并对比了防腐前后的麦秸秆的质量增加率、吸水率、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证实用SH胶浸泡麦秸秆不仅能... 为开展天然草本纤维材料防腐前后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规律研究,本文探讨了麦秸秆的微结构特征及防腐方法、测试并对比了防腐前后的麦秸秆的质量增加率、吸水率、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证实用SH胶浸泡麦秸秆不仅能起到防腐作用,还可提高麦秸秆的力学性能。完成了不同加筋长度、不同加筋率及浸胶后呈不同状态麦秸秆的加筋滨海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证实:掺加长10mm麦秸秆优于掺加长20mm麦秸秆;适宜加筋率为0.3%~0.4%;掺加浸泡SH胶后呈潮湿状态的麦秸秆优于掺加浸泡SH胶后呈干燥状态的;麦秸秆加筋盐渍土的抗压强度高于素盐渍土。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秆适宜作加筋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麦秸秆 无侧限抗压强度 滨海盐渍土 加筋材料 SH固土剂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护坡中植物根和岩土相互作用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言志信 宋云 +1 位作者 江平 王后裕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5-590,共6页
植被护坡借助植物根系使边坡土体成为土与根的复合材料,从而明显提高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边坡的安全稳定性.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仍然停留在定性地分析上.文中试图在定量分析根和岩土相互作用方面进行探索性的工作,通过对草本植物的... 植被护坡借助植物根系使边坡土体成为土与根的复合材料,从而明显提高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边坡的安全稳定性.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仍然停留在定性地分析上.文中试图在定量分析根和岩土相互作用方面进行探索性的工作,通过对草本植物的根系包括木本植物的侧根系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的分析,建立摩擦型根-土力学作用模型,并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对锚固型根亦即木本植物主根-土的作用也建立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两类力学模型的建立为定量地分析植物根系与土体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护坡 植物固坡 力学模型 摩擦型根 锚固型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边坡抗剪强度的力学参数影响及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子振 言志信 +2 位作者 凌松耀 任志华 段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08-4513,共6页
运用非饱和土的双应力变量理论,采用强度折减法详细分析土体各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并通过灵敏度分析各参数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工程算例结果表明:各参数的变化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基本呈线性规律,其中土体含水率对安全系数影响线... 运用非饱和土的双应力变量理论,采用强度折减法详细分析土体各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并通过灵敏度分析各参数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工程算例结果表明:各参数的变化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基本呈线性规律,其中土体含水率对安全系数影响线最显著;含水率、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是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物理力学参数,为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加固设计参数选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边坡 抗剪强度 含水率 安全系数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遗址锚固土体-浆体(CGN+C)界面力学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景科 单婷婷 +3 位作者 王玉超 王南 樊孟 赵林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3-912,共10页
为揭示土遗址锚固系统中第二交界面黏结破坏机制,采用自主研制的依托压力试验机的第二交界面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试样制作装置,以孔壁粗糙度及注浆体配合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两组共30个土体-浆体(CGN+C)界面试样进行室内推出试验。结果表... 为揭示土遗址锚固系统中第二交界面黏结破坏机制,采用自主研制的依托压力试验机的第二交界面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试样制作装置,以孔壁粗糙度及注浆体配合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两组共30个土体-浆体(CGN+C)界面试样进行室内推出试验。结果表明:锚固系统土体-浆体的荷载-滑移关系曲线具有明显的峰值强度;研究用各类浆体30 cm锚固长度可提供0.08~0.26 MPa(光滑孔壁)与0.26~0.46 MPa(螺纹孔壁)的抗剪强度,螺纹界面使抗剪强度最大提高了4.21倍;随烧料礓石掺和比的增大,两组试样抗剪强度值呈现的规律基本相同;光滑界面的剪滑曲线特征主要呈应变强化型,螺纹界面曲线特征主要呈应变软化型;界面剪应力-位移关系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度较好。研究结论为土遗址锚固系统内部力学过程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锚固系统 土体-浆体界面 推出试验 抗剪强度 剪应力-位移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双筋体复合锚杆锚固性能与界面力学传递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景科 谌文武 +2 位作者 李最雄 王旭东 和法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3-569,共7页
在世界最大的生土遗址-交河故城开展现场试验,选用2种长度的锚杆按照基本试验的要求开展拉拔试验,同时在各界面层布设应变监测点。结果表明:8 m长锚杆锚固力达408 kN,满足大体量土遗址锚固的需求;随着长度增加,极限锚固力增长,但平均锚... 在世界最大的生土遗址-交河故城开展现场试验,选用2种长度的锚杆按照基本试验的要求开展拉拔试验,同时在各界面层布设应变监测点。结果表明:8 m长锚杆锚固力达408 kN,满足大体量土遗址锚固的需求;随着长度增加,极限锚固力增长,但平均锚固力减小;复合锚杆各界面剪应力沿着杆长呈现单峰值或多峰值的空间分布特征,随着荷载的增加,界面各点剪应力增加并且向锚固末端传递,峰值剪应力亦同时向锚固末端偏移;试验过程中在较高荷载下出现界面剪应力状态转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双筋体复合锚杆 极限锚固力 界面力学传递 长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晓东 张虎元 吕擎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是一种专门为土遗址加固而发明的新型锚杆,目前关于其力学性能研究尚不系统。本研究设计了单轴压缩试验、拉拔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复合锚杆的静力学指标,分析锚杆的工作性能,为加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压缩试验...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是一种专门为土遗址加固而发明的新型锚杆,目前关于其力学性能研究尚不系统。本研究设计了单轴压缩试验、拉拔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复合锚杆的静力学指标,分析锚杆的工作性能,为加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压缩试验表明,径高比为1∶1和1∶2的复合锚杆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是72.08MPa和43.48MPa,弹性模量分别是5.29GPa和5.25GPa。试件的压缩破坏形式是,带箍筋时发生散裂,不带箍筋时发生腰折破坏。拉拔试验表明,钢绞线受拉时复合锚杆内部界面上存在剪切应力峰,随着轴向荷载的逐渐增大,剪应力峰逐渐从邻近加载端向远离加载端的方向移动,平均最大剪切应力与锚杆长度呈指数关系。弯曲试验表明,复合锚杆试件弯曲过程中,内黏结剂与竹子界面剪切滑移变形大于钢绞线与内黏结剂界面的变形,过大的界面滑移和材料断裂是导致弯曲破坏的原因。研究认为,楠竹复合锚杆压缩强度较高,界面剪切强度较低,提高锚杆整体性能的措施包括增设端部锚定板、提高内黏结剂强度、提高钢绞线表面粗糙度等。建议锚杆吊装时宜多点捆绑,尽量保持直线状态,最大弯曲率不得超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文物保护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 静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方法及其力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小靖 周又和 王记增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小波理论在进行信号处理与函数逼近时体现出非常独特的时频局部性与多分辨分析能力,小波基函数则可兼具正交性、紧支性、低通滤波与插值性等优良的数学性质,这均使得小波分析理论在计算数学与计算力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也进一步... 小波理论在进行信号处理与函数逼近时体现出非常独特的时频局部性与多分辨分析能力,小波基函数则可兼具正交性、紧支性、低通滤波与插值性等优良的数学性质,这均使得小波分析理论在计算数学与计算力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也进一步为这些领域的突破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基于小波理论的数值方法在微分方程求解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由小波基函数本身与其特有逼近方式所造成的数值计算应用局限.为了促进小波理论在计算数学与力学领域的创新性应用,给研究人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该文简要梳理了小波分析的发展背景以及基于小波理论的数值方法的研究历史,并着重讨论分析了后者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近年来针对这些问题中的基础性难题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这些总结与评述有望为后续进一步发展并完善基于小波理论的定量数学求解方法,以及拓展其在力学乃至广泛工程问题求解中的应用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多分辨分析 力学问题 非规则区域 强非线性 高阶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石灰为掺料的土遗址裂隙注浆浆液结石体力学兼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崔凯 冯飞 +2 位作者 谌文武 汪小海 程富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27-4636,共10页
裂隙注浆是目前土遗址裂隙加固领域的通用手段,浆液的膨胀性和结石体与遗址土体的力学兼容性成为注浆措施能否充分发挥封堵和黏结作用的关键。研究通过对9种不同配合比及水灰比的SH-(Ca O+F+C)浆液进行膨胀性与流动性测试,最终遴选出配... 裂隙注浆是目前土遗址裂隙加固领域的通用手段,浆液的膨胀性和结石体与遗址土体的力学兼容性成为注浆措施能否充分发挥封堵和黏结作用的关键。研究通过对9种不同配合比及水灰比的SH-(Ca O+F+C)浆液进行膨胀性与流动性测试,最终遴选出配合比CaO:F:C=3:2:5的3种不同水灰比浆液作为优选浆液,并通过对优选浆液连续间隔龄期结石体的强度测试确定了最佳养护龄期。而后通过热膨胀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得到了浆液结石体和遗址土体的线胀系数以及浆液结石体、浆液结石体-重塑遗址土和重塑遗址土3类试样的破坏模式、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抗剪强度参数与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浆液结石体和遗址土体的线胀系数数量级别相同,3组优选水灰比浆液结石体和重塑遗址土体力学行为一致,其中配合比为CaO:F:C=3:2:5、水灰比为0.50的浆液结石体与重塑遗址土力学兼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生石灰 三轴剪切试验 破坏模式 应力-应变关系 力学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护坡的力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言志信 曹小红 +1 位作者 张刘平 张海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94,共3页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固土植物根的力学性质、根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特点,建立了植物护坡中根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了植物根系对整个坡体抗剪强度增加值的计算式。为工程中评价根对坡体抗剪强度提高幅度提供理论依据,研...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固土植物根的力学性质、根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特点,建立了植物护坡中根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了植物根系对整个坡体抗剪强度增加值的计算式。为工程中评价根对坡体抗剪强度提高幅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护坡 根土相互作用 力学机制 坡体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灰土和糯米浆灰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谌文武 张起勇 +3 位作者 张帅 崔凯 杨朋朋 张克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4-769,共6页
通过研究SH灰土和糯米浆灰土两种加固材料保护土遗址.通过对比分析灰土保水性、吸水性和收缩性对灰土物理性质,无侧限抗压强度、纵波波速、青砖-灰土黏结强度和抗剪强度对灰土力学性质,研究干湿冻融循环对灰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针对... 通过研究SH灰土和糯米浆灰土两种加固材料保护土遗址.通过对比分析灰土保水性、吸水性和收缩性对灰土物理性质,无侧限抗压强度、纵波波速、青砖-灰土黏结强度和抗剪强度对灰土力学性质,研究干湿冻融循环对灰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针对拜寺口塔林62座塔基修复选择最适灰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灰土 糯米浆灰土 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全风化千枚岩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国鹏 谌文武 +2 位作者 崔凯 王佩 杨居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8-394,共7页
选取山区全风化千枚岩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实验条件下对其进行全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以及经历不同次数冻融循环作用后全风化千枚岩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单轴抗压强度的测试,对全风化千枚岩滑带土在水-低温作用下抗剪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等... 选取山区全风化千枚岩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实验条件下对其进行全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以及经历不同次数冻融循环作用后全风化千枚岩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单轴抗压强度的测试,对全风化千枚岩滑带土在水-低温作用下抗剪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全风化千枚岩滑带土在水-低温作用下相关指标的劣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劣化机理.结果表明,在多次冻融作用下,云母、方解石、长石、黄铁矿等矿物的溶蚀,石膏与伊利石、伊蒙混层等次生黏土矿物的生成及其吸水膨胀与失水收缩,使滑带土孔隙增大,是全风化千枚岩滑带土在冻融条件下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冻融前期黄铁矿在湿润条件下极易氧化并产生强酸,加速溶蚀并腐蚀其他矿物,致使全风化滑带土冻融前期力学性能劣化速率远大于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千枚岩 滑带土 劣化 冻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麓明长城夯土力学与粒度特性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凯 关喜鹏 +1 位作者 陈蒙蒙 王东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9,共8页
以祁连山南北两麓18处明长城原状夯土为对象,在建造地点、年代和工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分形以及非线性拟合分析方法对夯土的应力-应变、强度以及颗粒组成与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据夯土无侧限... 以祁连山南北两麓18处明长城原状夯土为对象,在建造地点、年代和工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分形以及非线性拟合分析方法对夯土的应力-应变、强度以及颗粒组成与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据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所表现出的应力-应变关系、屈服和强度特性,可将其划分为单峰和多峰屈服型2类; 2类夯土各变形阶段的特征值与曲率系数、抗压强度与粒度分维值均存在良好量化对应关系.研究结果为判定同一区域、时代以及工艺条件下古代夯土力学性质优劣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土 抗压强度 变形曲线 曲率系数 粒度分维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Ni2MnGa多晶的磁-力学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省哲 何宝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2-1275,共4页
对外加磁场、应力场共同作用下的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多晶的磁-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与研究,分别获得了两种组分Ni_(52)Mn_(27)Ga_(21)和Ni_(54)Mn_(25)Ga_(21)多晶样品在不同磁场倾角下、不同预加应力下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以及不同... 对外加磁场、应力场共同作用下的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多晶的磁-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与研究,分别获得了两种组分Ni_(52)Mn_(27)Ga_(21)和Ni_(54)Mn_(25)Ga_(21)多晶样品在不同磁场倾角下、不同预加应力下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以及不同外加磁场及磁场倾角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磁致应变曲线等磁-力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多晶沿样品轴向所测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磁场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施加预应力并不显著影响样品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各种角度时不同磁场对两种多晶样品的应力-应变关系影响均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 多晶样品 磁-力特性 磁滞回线 应力-应变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管道受冻土冻胀影响和轴力作用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慕青松 汪儒生 +2 位作者 牛永红 石雨 张春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8-284,共7页
考虑了冻胀敏感性土和冻胀非敏感性土在交界面两边的冻胀差异性,及穿越两种土壤交界面的输油、输气管道的内禀轴向力(可能源自温度应力、交界面处的水平冻胀效应,以及管道安装时产生的初应力等)的联合作用,建立了可用于计算管道的横向位... 考虑了冻胀敏感性土和冻胀非敏感性土在交界面两边的冻胀差异性,及穿越两种土壤交界面的输油、输气管道的内禀轴向力(可能源自温度应力、交界面处的水平冻胀效应,以及管道安装时产生的初应力等)的联合作用,建立了可用于计算管道的横向位移(挠度)、弯矩和剪力等分布状态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解析求解.对该模型基于算例的数值分析表明,管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轴向拉力有利于冻胀环境下管道的安全运营,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轴向压力不利于管道在冻胀环境下的安全运营.暖季埋设的管道在冷季来临时,温度应力表现为轴向拉应力.忽略其他原因产生的轴向压力,管道会因温度拉应力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冻胀 轴向力 冻胀敏感性土 冻胀非敏感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六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报告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记增 陈伟球 +1 位作者 詹世革 张攀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2-380,共9页
简要介绍了在兰州大学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的情况,概括总结了与会学者所做的学术报告内容,并就新时期固体力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固体力学 青年学者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样方法对木质素改良黄土力学特性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钟秀梅 刘伟 刘钊钊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7-204,共8页
利用加水湿拌和泥浆搅拌2种方法对木质素改良黄土试样先进行均匀混合,后利用静压法在50mm×100mm圆柱形模具中两端压实制备试样,基于三轴仪对不同制样方法下改良土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加水湿拌和泥浆搅拌2种方法对木质素改良黄土试样先进行均匀混合,后利用静压法在50mm×100mm圆柱形模具中两端压实制备试样,基于三轴仪对不同制样方法下改良土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泥浆制样法获得改良土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和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值均高于加水湿拌法获得改良土试样强度值。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对不同制样方法下改良土试样细观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对于木质素改良土,泥浆搅拌法获得的试样中木质素与黄土颗粒形成了新的胶结物和团聚物;而加水湿拌法获得试样中,木质素在土颗粒中仅起到加筋作用,未出现新的胶结物。该结果从微结构角度揭示了2种制样法制备试样的本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改良土 泥浆制样法 扫描电镜 胶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