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口腔定植和胃肠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骏 何祥一 +1 位作者 吴凌莉 车团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定植与胃肠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对173名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进行H.pylori检测,同时根据年龄、性别、胃肠疾病类型和牙周状况分组,分析不同组别H.pylori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胃... 目的分析口腔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定植与胃肠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对173名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进行H.pylori检测,同时根据年龄、性别、胃肠疾病类型和牙周状况分组,分析不同组别H.pylori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胃肠疾病患者口腔唾液中H.pylori阳性率为40.46%。其中,男性高于女性(P<0.05);45~64岁年龄组H.pylori阳性率为56.72%,明显高于2个低年龄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H.pylori阳性率为77.78%,与消化性溃疡组和浅表性胃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健康组和牙周袋组的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15.38%、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ylori在口腔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口腔中H.pylori检出率与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胃肠疾病患者口腔中H.pylori检出率与胃肠疾病的类型密切相关,不良牙周健康状况可能是胃肠疾病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牙周状况 唾液 胃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知识行为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强 周建业 +3 位作者 胡晓潘 余占海 马力扬 练维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调查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35-44岁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民族地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和方法,对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的445名35-44... 目的调查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35-44岁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民族地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和方法,对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的445名35-44岁人群进行龋病及牙周健康检查,并对其口腔卫生行为、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的冠龋患龋率分别为48.28%、79.47%、67.11%,根龋患龋率分别为38.62%、69.54%、42.95%;2)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的牙龈出血率分别为86.90%、90.07%、65.77%,牙石检出率分别为99.31%、100.00%、99.33%,牙周袋检出率分别为68.97%、67.55%、43.62%。3)69.84%的人每天刷牙,94.90%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牙线;20.19%的人牙痛时会找医生治,42.23%的人从来没有看过牙病。结论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中年人的患龋率高,牙周健康状况及口腔卫生差,口腔保健行为认知不足,应重视中年人龋病和牙周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族 保安族 裕固族 口腔健康状况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唾液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瑞 车团结 +3 位作者 居军 杨森 何祥一 张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 分析兰州地区人群唾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况,为防治幽门螺杆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兰州地区941例患者的唾液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的细菌学培养,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及生化特性鉴定。对不同口腔卫生情况、口腔疾病、性别、... 目的: 分析兰州地区人群唾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况,为防治幽门螺杆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兰州地区941例患者的唾液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的细菌学培养,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及生化特性鉴定。对不同口腔卫生情况、口腔疾病、性别、城乡、年龄段患者的唾液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兰州地区人群唾液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为42.72%。不同口腔卫生和口腔疾病情况下,患者唾液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lt;0.05)。男性与女性的唾液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别为38.45%、47.89%,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P=0.004,χ2=8.492);城市、农村人群的唾液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别为33.99%、50.93%,农村人群的阳性率高于城市人群(P=0.000,χ2=27.551)。10~59岁各年龄段唾液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基本上变化不大,呈平坦趋势,60岁之后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段唾液幽门螺杆菌生长量无统计学差异(P=0.086)。结论 兰州地区人群的唾液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与其口腔卫生、口腔疾病、性别、年龄及生活环境等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菌培养 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代谢产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增殖的诱导作用
4
作者 陈斌 车团结 +1 位作者 白德成 何祥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研究3种常见的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制备热带假丝酵母菌、克鲁斯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上清液并行倍比稀释,设1、4、16倍3个稀释度以及对照组。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分别... 目的研究3种常见的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制备热带假丝酵母菌、克鲁斯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上清液并行倍比稀释,设1、4、16倍3个稀释度以及对照组。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分别将3种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不同稀释度的上清液与ECV304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法测定培养24、48、72 h后的细胞增殖率;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48 h后细胞密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培养48 h后对ECV304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培养24 h后,3种假丝酵母菌1倍稀释的上清液均可促进细胞增殖,4倍稀释的克鲁斯假丝酵母菌也可促进细胞增殖(P<0.05);培养48、72 h后,克鲁斯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上清液仍可促进ECV304细胞增殖,而热带假丝酵母菌上清液无论稀释度高低均不能促进ECV304细胞增殖。培养48 h后,克鲁斯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上清液组的细胞密度明显增高,同时其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细胞增殖指数(PI)升高(P<0.05);而热带假丝酵母菌组的细胞密度和PI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克鲁斯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的代谢产物对ECV304细胞的增殖有诱导作用,临床上应加强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检测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V304细胞 非白色假丝酵母菌 增殖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