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栓酮化学结构修饰及其抗炎活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兰 岳祥军 +3 位作者 陈耀祖 潘宣 吴勇杰 唐富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7-69,共3页
木栓酮化学结构修饰及其抗炎活性何兰,岳祥军,陈耀祖潘宣,吴勇杰,唐富天(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兰州医学院药学系兰州730000)关键词木栓酮,甲氧基亚甲基木栓烷,木栓甲醛,羟甲基木栓烷,乙酰氧甲基木栓烷,抗炎活性木栓... 木栓酮化学结构修饰及其抗炎活性何兰,岳祥军,陈耀祖潘宣,吴勇杰,唐富天(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兰州医学院药学系兰州730000)关键词木栓酮,甲氧基亚甲基木栓烷,木栓甲醛,羟甲基木栓烷,乙酰氧甲基木栓烷,抗炎活性木栓酮具有抗炎活性及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栓酮 紫菀属 化学结构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被引量:32
2
作者 胡金锋 沈凤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3期77-91,共15页
甘草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本文概述了10种甘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对其中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甘草 豆科 化学成分 黄酮类 三萜类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叶西番莲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4
3
作者 余继华 李干鹏 +2 位作者 赵静峰 梅双喜 李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7-28,37,共3页
从镰叶西番莲 (Passiflorawilsonii)的藤茎中分离到 6个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 ,分别确定为 :glut 5 en 3β ol(Ⅰ )、maslinicacid(Ⅱ )、pachysandiol(Ⅲ )、friedelin(Ⅳ )、ergosterolepidioxide(Ⅴ )和β 谷甾醇 (Ⅵ )。
关键词 镰叶西番莲 化学成分 三萜 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线叶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惠迪 张所明 +1 位作者 王明安 陈耀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8-71,共4页
菊科植物线叶紫菀(Aster farreri W.W.Smith et J.F.Jeffery)为常用藏药之一.从中分离出5个结晶性化合物,经光谱和化学方法证明为檞皮素、芸香甙、洋芹素、高良姜素和表木栓醇.芸香甙和高良姜素系首水从紫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线叶紫菀 芸香甙 高良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丰产伊犁翠雀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董颖 王锐 陈耀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490-1492,共3页
为了开发新疆的伊犁翠雀(Del phinium Iliense Huth),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8种晶体,均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发现,其中刺乌碱含量较高,并可作为非成瘾镇痛药(多用于晚期癌痛)用于临床,该发现为开发利用这一有毒野生植物,提供... 为了开发新疆的伊犁翠雀(Del phinium Iliense Huth),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8种晶体,均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发现,其中刺乌碱含量较高,并可作为非成瘾镇痛药(多用于晚期癌痛)用于临床,该发现为开发利用这一有毒野生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1 仪器 显微熔点仪;NICOLET-5DX FTIR光谱仪,KBr压片;日本岛滓U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翠雀 化学成分 刺乌碱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金锋 叶仲林 沈凤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4年第4期6-8,共3页
自云南甘草(Glycyrrhiza yunnanensis)根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两个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经化学方法和光谱解析,鉴定为甲基化美迪紫檀素(Ⅰ)和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Ⅱ),后者命名为云甘宁。Ⅰ和Ⅱ在甘草属植物中均未见文献报... 自云南甘草(Glycyrrhiza yunnanensis)根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两个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经化学方法和光谱解析,鉴定为甲基化美迪紫檀素(Ⅰ)和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Ⅱ),后者命名为云甘宁。Ⅰ和Ⅱ在甘草属植物中均未见文献报道,是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甘草 化学成分 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元素光化学 Ⅳ 铁和铈对光还原分离铕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瑞祥 杨汝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2-396,共5页
本文在水溶液中以1:1HCOOH~HCOONa做自由基清除剂,Na_2SO_4做光还原产物Eu^(2+)沉淀剂,研究了杂质铁和含量变化对光还原分离铕的影响,并用紫外光谱证明了体系中是光反应生成的Fe和Ce^(4+)对发生氧化,致使Eu^(2+)光还原生成Eu^(2+)速度... 本文在水溶液中以1:1HCOOH~HCOONa做自由基清除剂,Na_2SO_4做光还原产物Eu^(2+)沉淀剂,研究了杂质铁和含量变化对光还原分离铕的影响,并用紫外光谱证明了体系中是光反应生成的Fe和Ce^(4+)对发生氧化,致使Eu^(2+)光还原生成Eu^(2+)速度减慢,铕的收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还原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矛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涂永强 吴大刚 黄端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3-175,共3页
0 引言某些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如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是我国历史上常用的杀虫植物。近年来,为了开发利用无毒或低毒的植物性农药,卫矛科植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最近,我们从一种分布甚广的卫矛科植物—白杜(Euonymusbu... 0 引言某些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如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是我国历史上常用的杀虫植物。近年来,为了开发利用无毒或低毒的植物性农药,卫矛科植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最近,我们从一种分布甚广的卫矛科植物—白杜(Euonymusbungeanus)的种子油中分离出5种倍半萜化合物(1-5),它们的结构经红外,核磁,质谱等光谱方法和化学方法确定为1β(α-甲基丁酰氧基)-2β,9α-二(β-呋喃甲酰氧基)-4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矛科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化合物的磁化学——Ⅰ.用磁化率法测定碱式碳酸铽中Tb(Ⅳ)含量
9
作者 翟应离 赵永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70-372,共3页
合成了一系列碱式碳酸铽(Ⅳ,Ⅲ).用磁化率法测定其中Tb(Ⅳ)的含量,并同经典的碘量法进行对照试验,二者结果符合较好,误差在0.8%以内.
关键词 碱性碳酸铽 磁化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金樱子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进义 张国林 +1 位作者 程东亮 吴凤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从中药金樱子 (Rosa laevigata Michx.)的果实中分离到 7个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确定为 β-谷甾醇 (1)、胡萝卜甙 (2 )、乌苏酸 (3)、2 α,3β,19α,2 3-四羟基乌苏 - 12 -烯 - 2 8-酸 (4 )、2 α,3β,19α,2 3-四羟基乌苏 ... 从中药金樱子 (Rosa laevigata Michx.)的果实中分离到 7个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确定为 β-谷甾醇 (1)、胡萝卜甙 (2 )、乌苏酸 (3)、2 α,3β,19α,2 3-四羟基乌苏 - 12 -烯 - 2 8-酸 (4 )、2 α,3β,19α,2 3-四羟基乌苏 - 12 -烯 - 2 8-酸 2 8- O- β- D-吡喃葡萄糖苷 (5 )、2 α,3β,19α-三羟基乌苏 - 12 -烯 - 2 8-酸 (6 )和 4’,5 ,7-三羟黄酮醇 - 3- O- β- D- (6”- O- (E) - p-羟基苯丙烯酰 )吡喃葡萄糖苷 (7) ,其中化合物 4、5、7为首次从金樱子果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果实 化学成分 蔷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载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起才 李梦轲 +1 位作者 力虎林 黄良甫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8,70,共5页
用MgO载体化学气相沉积 (CVD)技术制备了碳纳米管 (CNTs)。并用扫描电镜 (SEM)、高分辨透射电镜 (HRTEM)和微区拉曼光谱仪研究分析了各种沉积条件下CNTs的形貌结构。对CVD法制备CNTs的主要影响因素如碳源气体种类。
关键词 氧化镁 化学气相沉积 CVD 碳纳米管 CNTS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合成法制备金纳米线的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潘善林 张浩力 +2 位作者 彭勇 王臻 力虎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622-1624,共3页
关键词 电沉积 纳米线 金纳米线 模板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La_((1+x)/2)Sr_((1-x)/2)Co_(1-x)Cu_xO_3催化CO氧化活性与表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绪渊 张自萍 +2 位作者 马建泰 朱宗祯 孟益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02-507,共6页
研究了钙钛矿型LaSrCoCu_xO_3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表面氧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x=0.4的催化剂对CO氧化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常压及本实验条件下CO完全氧化的最低温度为168℃;催化剂均为氧缺陷化合物,吸附于表面晶格氧... 研究了钙钛矿型LaSrCoCu_xO_3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表面氧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x=0.4的催化剂对CO氧化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常压及本实验条件下CO完全氧化的最低温度为168℃;催化剂均为氧缺陷化合物,吸附于表面晶格氧缺陷上的吸附氧是CO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物种;并发现催化剂中存在有非常价态的C04+,认为CO氧化反应是通过吸附氧调变Co3+和Co4+价态而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型 复合氧化物 氧化反应 一氧化碳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饱和硼酸盐水溶液的Raman光谱 被引量:28
14
作者 贾永忠 高世扬 +2 位作者 夏树屏 李军 李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9-103,共5页
制备了 Mg O· 2 B2 O3-H2 O,Na2 O· 5B2 O3-H2 O和 Mg O· 3B2 O3-H2 O的过饱和水溶液 .采用激光喇曼光谱研究了这些过饱和水溶液 ,并对光谱频率进行了归属 .讨论了过饱和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和相互作用机理 .
关键词 RAMAN光谱 硼氧酸盐 过饱和水溶液 多聚硼氧配阴离子 溶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酰胺结构的巯基自组装膜的设计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浩力 张锦 +5 位作者 赵江 王永强 佘劲 于化忠 力虎林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5-524,共10页
提出了一种简便通用的合成巯基化合物的途径,以分子中的羧基CO2H为起始基团,与2-流基乙胺的氨基选择性缩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RC(O)NHCH2CH2SH(R分别为偶氯苯衍生物,双炔衍生物及直链烷基)结构的化合物,并用接触角测量,电化学... 提出了一种简便通用的合成巯基化合物的途径,以分子中的羧基CO2H为起始基团,与2-流基乙胺的氨基选择性缩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RC(O)NHCH2CH2SH(R分别为偶氯苯衍生物,双炔衍生物及直链烷基)结构的化合物,并用接触角测量,电化学和掠角反射红外光谱(GIR-IR)等手段对这些化合物在金表面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进行了表征。发现4-(N-(2‘-巯基已基))酰胺偶氮苯的自组装膜表现出良好的电活性,电化学测定表面浓度为4.21×10(-10)mol·cm(-2).当R为烷基链时,随烷基链的增长,膜的致密度与有序度增加GIR-IR证明在自组装腹中CH3(CH2)6C(O)NHCH2CH2SH的C=O和N-H键与Au表面平行,分子轴线与Au表面近似垂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 巯基化合物 金表面 单分子膜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柳明珠 张守汉 吴靖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本工作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浓度为0.769mol/L,引发剂浓度为2.632mmol/L,淀粉预处理温度为8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2h 为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 土豆淀粉 接枝共聚 接枝率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交流电沉积金纳米线阵列的AFM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苏轶坤 王臻 力虎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44-946,共3页
迄今,人们已采用许多方法制备纳米材料,如刻蚀技术、化学法和模板法等[1]. 其中,引起科学界广泛兴趣的模板法, 在合成有序纳米材料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常用的模板有两种,一种是有序孔洞阳极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模板[... 迄今,人们已采用许多方法制备纳米材料,如刻蚀技术、化学法和模板法等[1]. 其中,引起科学界广泛兴趣的模板法, 在合成有序纳米材料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常用的模板有两种,一种是有序孔洞阳极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模板[2],另一种是含有孔洞无序分布的高分子模板. AAO模板具有耐高温,绝缘性好,孔洞分布均匀有序,而且大小可控等特点[3]. 可以利用AAO模板来制备各种纳米纤维和纳米管,如导电聚合物[4]、金属[5]、半导体[6]、碳[7]和其它一些材料. 由于纳米材料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如光催化、电化学、酶固定等方面,因而不同材料纳米线的制备备受关注. 应用较广的模板合成法是一种较好的制备纳米结构的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尤其是利用它可以稳定地制备出复合材料的纳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交流电沉积 金纳米线阵列 多孔阳极氧化铝 电化学沉积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的研究(Ⅸ)——稀土元素与1,5-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戊二酮-(1,5)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邢雅成 李小静 +1 位作者 闫兰 杨汝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17,共4页
乙醇-水混合体系中合成了15种新的稀土元素的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_2(BPMPPD)_3·nH_2O和Ce(BPMPPD)_2·6H_2O(BPMPPD为1,5-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戊二酮-[1,5]),... 乙醇-水混合体系中合成了15种新的稀土元素的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_2(BPMPPD)_3·nH_2O和Ce(BPMPPD)_2·6H_2O(BPMPPD为1,5-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戊二酮-[1,5]),对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BPMPPD 荧光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氨酸稀土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的pH电位法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邓汝温 吴集贵 朱元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853-856,共4页
本文报道在生理条件下(37℃,I=150 mmol/L NaCl)用pH电位法研究Ala-Ln、GIu—Ln及Ala-Glu-Ln中(Ala=L-丙氨酸,Glu=L-谷氨酸,Ln=Ce,Pr,Nd,Y)二元及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运用MINIQUAD-82A程序确定粒子组成,并由COMPLEX程序获得配位粒子... 本文报道在生理条件下(37℃,I=150 mmol/L NaCl)用pH电位法研究Ala-Ln、GIu—Ln及Ala-Glu-Ln中(Ala=L-丙氨酸,Glu=L-谷氨酸,Ln=Ce,Pr,Nd,Y)二元及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运用MINIQUAD-82A程序确定粒子组成,并由COMPLEX程序获得配位粒子分布图,结果表明,三价稀土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顺序为:Ce<Pr<Nd<Y.三元配合物可在较大范围内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 稀土元素 络合物 PH电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盐碱湿地灰绿藜叶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黄志伟 彭敏 +1 位作者 陈桂琛 史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199-1203,T001-T002,共7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生长于青海湖湖滨盐碱湿地的先锋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inn.)及生长于甘肃兰州大学校园内中生环境对照灰绿藜叶片的显微、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研究。结果发现中生环境灰绿藜叶片较薄 ,有明显...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生长于青海湖湖滨盐碱湿地的先锋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inn.)及生长于甘肃兰州大学校园内中生环境对照灰绿藜叶片的显微、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研究。结果发现中生环境灰绿藜叶片较薄 ,有明显的栅栏与海绵组织分化 ;叶绿体呈椭圆形 ,基粒片层较发达且普遍含有淀粉粒。与对照相比 ,生长于高海拔湖滨盐碱湿地灰绿藜叶为等面叶 ,叶片厚 ,角质层厚 ,栅栏组织发达 ,气室明显 ,具表皮毛 ;线粒体较多 ,但嵴不发达 ,叶绿体呈扁船型沿着壁的边缘排列 ,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不发达且普遍含有脂质球 ,一些细胞中常出现大量的多层膜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2种生态型灰绿藜的形态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绿藜 盐碱湿地 适应性 叶片 形态解剖 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