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葵花大蓟亲脂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自伟 吕长平 +1 位作者 吴王锁 祝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84-1887,共4页
从葵花大蓟地上部分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山奈甲黄素(1)、芹菜素(2)、刺槐素(3)、3β-羟基豆甾-5-烯-7-酮(4)、β-谷甾醇(5)、β-胡萝卜苷(6)。以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化合物1、2具有... 从葵花大蓟地上部分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山奈甲黄素(1)、芹菜素(2)、刺槐素(3)、3β-羟基豆甾-5-烯-7-酮(4)、β-谷甾醇(5)、β-胡萝卜苷(6)。以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化合物1、2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大蓟 菊科 黄酮 甾类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中药百里香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22
2
作者 孙彬 王鸿 +1 位作者 陆曼 田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990-996,共7页
采用分析型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技术 ( SFE- CO2 )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 ( SD) ,提取中药百里香挥发油 ,并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中分别鉴定出61个和 5 0个化合物 ,主要包括 :百里酚、石竹烯、桉油精、伞... 采用分析型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技术 ( SFE- CO2 )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 ( SD) ,提取中药百里香挥发油 ,并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中分别鉴定出61个和 5 0个化合物 ,主要包括 :百里酚、石竹烯、桉油精、伞花醇、芳樟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水蒸气蒸馏 色谱/质谱 中药 百里香 挥发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多糖的化学结构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63
3
作者 赵国华 李志孝 陈宗道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6,共5页
用水提取百合块茎粗多糖 ,经Sevag脱蛋白质 ,透析后经DEAE cellulose及SephadexG 10 0柱色谱纯化 ,得到百合纯多糖组分LBPS I .经完全酸水解 ,PC ,GC ,IR ,高碘酸氧化 ,Smith降解 ,甲基化分析 ,1H及13C NMR等研究百合多糖的化学结构 ,表... 用水提取百合块茎粗多糖 ,经Sevag脱蛋白质 ,透析后经DEAE cellulose及SephadexG 10 0柱色谱纯化 ,得到百合纯多糖组分LBPS I .经完全酸水解 ,PC ,GC ,IR ,高碘酸氧化 ,Smith降解 ,甲基化分析 ,1H及13C NMR等研究百合多糖的化学结构 ,表明LBPS I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2 0 0 ,比旋光度 [α]2 0D =+192 .3(c 0 .75 ,H2 O) ,特性粘度 [η]=14.0 6× 10 3 mL/ g .LBPS I是由α D (1,4 ) Glcp和α D (1,3) Glcp以 2∶1的比例交替形成主链 ,并有α D (1,6) Glcp侧链的葡聚糖 .小鼠移植性实体瘤研究表明 ,L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多糖 抗肿瘤活性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高寒植物长果婆婆纳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坤 李旭琴 +1 位作者 刘安 贾忠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33-636,共4页
利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玄参科婆婆纳属长果婆婆纳的脂溶性成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1HNMR、13CNMR、DEPT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它们为5个单萜环烯醚苷,3个苯甲酸衍生物.该植物采自青海互助县海拔3700~3800m山坡上... 利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玄参科婆婆纳属长果婆婆纳的脂溶性成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1HNMR、13CNMR、DEPT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它们为5个单萜环烯醚苷,3个苯甲酸衍生物.该植物采自青海互助县海拔3700~3800m山坡上,为高海拔、高寒植物,其化学成分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科 婆婆纳属 长果婆婆纳 高寒植物 单萜环烯醚甙 西北地区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门冬半乳葡聚糖的化学结构及其抑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志孝 黄成钢 +2 位作者 陈谦 王飞 陈耀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7-81,共5页
用热水从中药天门冬块根中提取粗多糖 ,经 DEAE- Cellulose及 Sephadex G- 150柱层析所得一半乳葡聚糖纯品 ACP,其分子量为 1.0 4× 10 5,比旋光度 [α ]15D=+6 4°(w =0 .6 4 ,H2 O) .经TFA全水解 PC及 GC分析证明 ACP中各残... 用热水从中药天门冬块根中提取粗多糖 ,经 DEAE- Cellulose及 Sephadex G- 150柱层析所得一半乳葡聚糖纯品 ACP,其分子量为 1.0 4× 10 5,比旋光度 [α ]15D=+6 4°(w =0 .6 4 ,H2 O) .经TFA全水解 PC及 GC分析证明 ACP中各残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Gal∶ Glc=1∶ 0 .87.经 IR,高碘酸氧化 ,Smith降解 ,Cr O3 氧化 ,全甲基化 ,1H及 13 C NMR等方法对其结构的研究表明 :ACP是由 8个β - (1→ 4 ) Gal及 6个α - (1→ 6 ) Glc连接构成主链 ,并在其中一个 Gal残基的 O- 3位上接有一个α Glc残基的支链 ;ACP对 8种癌细胞的体外抑瘤试验表明 ,对人乳腺癌 (MCF-7)及人口腔上皮癌 (KB)具有抑制作用 ,体内试验证明对 L ewis肺癌也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 半乳葡聚糖 多糖 抑瘤活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五脉绿绒蒿化学成份的研究Ⅰ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明安 陈绍农 +1 位作者 张惠迪 陈耀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0-82,共3页
本文报道从藏药五脉绿绒蒿中分到的3个化合物,经光谱方法证明它们是5.5’—双氧甲基呋喃醛(1),2—羟乙酰基—呋喃(2),mecambridine(3)。(1)和(2)以前在绿城蒿属植物中没有发现过。
关键词 藏药 五脉绿绒蒿 中草药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透骨消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静 魏娉芝 +1 位作者 刘珍伶 田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98-1903,共6页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反复层析的方法,从白透骨消[Glechoma biondiana(Diels)C.Y.Wu et C.Chen]全草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DEPT)以及与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α-...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反复层析的方法,从白透骨消[Glechoma biondiana(Diels)C.Y.Wu et C.Chen]全草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DEPT)以及与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α-羟基乌苏酸(1)、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2)、乌苏酸(3)、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4)、3β,24-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5)、3α-羟基乌苏-12-烯-28-酸(6)、豆甾烷-3,6-二酮(7)、7β-羟基谷甾醇(8)、豆甾醇(9)、β-胡萝卜苷(10)、棕榈酸(11)。除化合物(3)和(10)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透骨消 活血丹属 乌苏烷类三萜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枝柽柳中的查尔酮和黄烷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响元 刘珍伶 +2 位作者 马志刚 施伟 熊芸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7-590,共4页
以多枝柽柳中的查尔酮和黄烷酮为研究对象,从多枝柽柳提取物中提取、分离和鉴定了4个查尔酮(1~4)、3个黄烷酮(5~7)、1个黄烷(8)和1个紫檀烯(9)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柽柳属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多枝柽柳 化学成分 查尔酮 黄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青青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李霁昕 贾忠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8-192,共5页
利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对采自甘肃漳县的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1HNMR、^13C 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它们分别为羽扇豆烷-20(29)-烯-28-酸-3-醇(1),羽扇豆烷-20... 利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对采自甘肃漳县的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1HNMR、^13C 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它们分别为羽扇豆烷-20(29)-烯-28-酸-3-醇(1),羽扇豆烷-20(29)-烯-3,28-二醇(2),齐墩果烷-12-烯-28-酸-3-酮(3),乌苏烷-12-烯-28-酸-2α,3β-二醇(4),乌苏烷-12-烯-28-酸-3β,24醇(5),豆甾-3-酮(6),β-谷甾醇-3-O-葡萄糖基(6→1)-十六烷酸苷(7),β-谷甾醇(8),齐墩果酸(9),β-胡萝h苷(10),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甘青青兰 三萜 甾体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苣菜脂溶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22
10
作者 胡佩卓 邹传宗 祝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34-1237,共4页
利用柱层析、薄层层析,从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us 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1 H NMR、1 3C NMR、I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分别为洋芹素 1 、木犀草素 2 、槲皮素- 3- O-葡萄糖苷 3 、3β-羟基- 12 -烯-乌苏酸 4 、对-甲氧基... 利用柱层析、薄层层析,从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us 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1 H NMR、1 3C NMR、I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分别为洋芹素 1 、木犀草素 2 、槲皮素- 3- O-葡萄糖苷 3 、3β-羟基- 12 -烯-乌苏酸 4 、对-甲氧基苯乙酸 5 、对-羟基苯乙酸 6 ,这些化合物在该植物中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苦苣菜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叶黄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崔书亚 程东亮 +1 位作者 田军 吴凤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13,共3页
从药用植物齿叶黄皮 (Clausenadunniana)叶中分离了 6个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及已知物数据对照 ,分别鉴定为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1) ,谷甾醇 (stigmasterol,2 ) ,硬脂酸 (steraricacid ,3) ,桦木酸 (betulinicacid ,4)... 从药用植物齿叶黄皮 (Clausenadunniana)叶中分离了 6个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及已知物数据对照 ,分别鉴定为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1) ,谷甾醇 (stigmasterol,2 ) ,硬脂酸 (steraricacid ,3) ,桦木酸 (betulinicacid ,4) ,pomolicacid(5 ) ,熊果醇 (uvaol,6 ) ,上述化合物在该植物中均为首次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叶黄皮 芸香料 有机酸 甾族化合物 三萜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雅杜鹃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杨书慧 田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370,共7页
从秀雅杜鹃全草的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出20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DEPT、CD)和化学方法对其中17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2S-4′,5,7-三羟基黄烷酮(1)、(2R,3R)-(+)花旗松素(2)、扁蓄苷(3)、槲... 从秀雅杜鹃全草的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出20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DEPT、CD)和化学方法对其中17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2S-4′,5,7-三羟基黄烷酮(1)、(2R,3R)-(+)花旗松素(2)、扁蓄苷(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4)、金丝桃苷(5)、槲皮素(6)、16,17-二羟基,11β-贝壳杉烷-19酸(7)、异莨菪亭(8)、喇叭茶醇(9)、豆甾-4-烯-6β-醇-3-酮(10)、β-香树脂醇(11)、α-香树脂醇(12)、28-羟基-β-香树脂醇(13)、山楂醇(14)、齐墩果酸(15)、β-谷甾醇(16)、β-胡萝卜苷(1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1、7、8、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雅杜鹃 黄酮 黄酮苷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常山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闫世才 田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海州常山 挥发性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色质联用技术 中草药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毛银露梅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娄宁 李亚 李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60,共3页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结合标准谱库对白毛银露梅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01个峰并确认了其中50种成分,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测定了其成分的相对含量,主要化学成分为油酸、油酸乙酯、正二十...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结合标准谱库对白毛银露梅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01个峰并确认了其中50种成分,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测定了其成分的相对含量,主要化学成分为油酸、油酸乙酯、正二十八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银露梅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种欧洲香型玫瑰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学毅 潘惠平 +2 位作者 赵凡智 李海泉 陈耀祖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5期1-6,共6页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Kovats指数双重定性方法,从保加利亚、法国、土耳其和摩洛哥四国引种的欧洲香型玫瑰的精油中分别鉴定出94个化合物,其主要赋香成分与原生产国家的十分接近。这一研究结果为首次报道并在中国扩...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Kovats指数双重定性方法,从保加利亚、法国、土耳其和摩洛哥四国引种的欧洲香型玫瑰的精油中分别鉴定出94个化合物,其主要赋香成分与原生产国家的十分接近。这一研究结果为首次报道并在中国扩大引种欧洲香型玫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精油 气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黧豆毒素生物化学及去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焦成瑾 王崇英 +1 位作者 李志孝 王亚馥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对近年来山黧豆毒素的生物化学和去毒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毒素生物化学包括毒素的化学成分、生物合成以及外界环境对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去毒研究主要涉及毒素的遗传和低毒品种的选育、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及食用前种子去毒方面的近况。... 对近年来山黧豆毒素的生物化学和去毒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毒素生物化学包括毒素的化学成分、生物合成以及外界环境对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去毒研究主要涉及毒素的遗传和低毒品种的选育、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及食用前种子去毒方面的近况。就毒素的可能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扼要讨论,对今后山黧豆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黧豆 神经毒素(β-ODAP) 毒素生物化学 低毒品系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光香青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彬 王鸿 +1 位作者 陆曼 田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71,共6页
采用分析型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技术 ( SFE- CO2 )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 ( SD) ,提取中药珠光香青挥发油 ,并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从中分别鉴定出 4 4和53个化合物 ,主要包括百里酚、谷甾醇、豆甾醇、木栓... 采用分析型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技术 ( SFE- CO2 )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 ( SD) ,提取中药珠光香青挥发油 ,并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从中分别鉴定出 4 4和53个化合物 ,主要包括百里酚、谷甾醇、豆甾醇、木栓酮等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水蒸气蒸馏 色谱/质谱 中药 珠光香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蓬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新 张庆康 高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096-2099,共4页
利用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的脂溶性成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手段鉴定它们为2个三萜:齐墩果-12-烯-3β,23-丙叉基-28-醇 1 、齐墩果-12-烯-3β-醇 2 和3个豆甾醇衍生物:豆甾-5-烯-3β,7α-二醇 3... 利用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的脂溶性成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手段鉴定它们为2个三萜:齐墩果-12-烯-3β,23-丙叉基-28-醇 1 、齐墩果-12-烯-3β-醇 2 和3个豆甾醇衍生物:豆甾-5-烯-3β,7α-二醇 3 、豆甾-4-烯-3β,6α-二醇 4 、豆甾-7,24-二烯-3β-醇 5 .其中化合物1是首次自天然界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且其13CNMR数据及质谱数据为首次报道.对化合物1的酸水解反应得到了化合物齐墩果-12-烯-3β,23,28-三醇 1a ,从而使化合物1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一年蓬 三萜 豆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节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小雄 贾忠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24-2528,共5页
应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从木贼科问荆属植物节节草Equisetumramosissimum的全草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5α,6α-环氧-β-紫罗兰酮-3-O-β-D-葡萄糖甙1、loliolide2、环阿尔屯烷-2430... 应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从木贼科问荆属植物节节草Equisetumramosissimum的全草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5α,6α-环氧-β-紫罗兰酮-3-O-β-D-葡萄糖甙1、loliolide2、环阿尔屯烷-2430-烯-3β-醇3、环阿尔屯烷-2223-烯-3β-醇4、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5、木栓醇6、芹菜素7、芫花素8、芫花素-5-O-β-D-葡萄糖甙9、芹菜素-5-O-β-D-葡萄糖甙10、木犀草素11、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12、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13、山奈酚-3-O-β-D-葡萄糖-7-O-β-D-葡萄糖甙14、腺嘌呤核苷15、β-谷甾醇16和β-胡萝卜甙17.其中化合物1~5、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贼科 问荆属 节节草 化学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莸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永红 程东亮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9-71,共3页
从蒙古莸 (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 12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其结构为洋芹素 ,4′-羟黄芩素 ,海波拉亭 ,胡萝卜甙 ,角胡麻甙 ,8- acetyl-harpagide,harpagide,4′-羟黄芩素 - 7-葡萄糖... 从蒙古莸 (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 12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其结构为洋芹素 ,4′-羟黄芩素 ,海波拉亭 ,胡萝卜甙 ,角胡麻甙 ,8- acetyl-harpagide,harpagide,4′-羟黄芩素 - 7-葡萄糖甙 ,木犀草素 - 7-葡萄糖甙 ,三十烷酸 ,二十六烷酸和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莸 马鞍草科 海波立亭 化学成分 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