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与牧草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绚 马燕燕 +2 位作者 王芳 郭志辉 张莫涵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66,共12页
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大背景下,对西北地区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对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自然、生态与社会多维度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覆被(LULC)转移矩阵、形态空间格局分析... 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大背景下,对西北地区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对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自然、生态与社会多维度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覆被(LULC)转移矩阵、形态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通性、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深入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LUCC)特征和土地生态适宜性,并探究适宜生态保护区域与主要牧草分布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2001-2020年西北地区LULC类型主要以草地与未利用地为主,LUCC总体呈现“草地大量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大量增加”的变化趋势。2)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最小累积阻力的高值区分别分布在青海南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3)西北地区生态适宜性分区包括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4类,面积占比分别为29.96%、39.95%、23.67%和6.42%。适宜生态保护区域以研究区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为核心向周边集聚分布,而适宜建设开发区域自西北向东南沿乌鲁木齐都市圈-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一带呈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4)莎草科牧草对西北地区湿地和高寒生态系统具有很强适应能力,在禁止开发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在该区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禾本科牧草主要分布在限制开发区,其对该区水源涵养、荒漠化防治及畜牧业发展具有显著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适宜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大断面偏压双线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内力及变形响应研究
2
作者 雷浩 尤著刚 黄继新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为研究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大断面偏压双线黄土隧道的初期支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响应特征,依托宁夏境内某大断面偏压双线黄土隧道,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资料为基础,选取Kobe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 3D建立... 为研究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大断面偏压双线黄土隧道的初期支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响应特征,依托宁夏境内某大断面偏压双线黄土隧道,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资料为基础,选取Kobe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 3D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分析初期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以研究其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过程中左线和右线隧道拱肩位置的受拉侧会发生变化,左线隧道拱腰和右线隧道拱肩、拱脚和仰拱位置的轴力会发生拉压变化。地震作用下左右线隧道峰值弯矩和峰值轴力的最大值均在拱脚,应加强此位置的抗震设计。静载作用下左、右线隧道边墙弯矩分布不对称,且左线隧道更明显。地震作用下,左线和右线隧道的最大弯矩和最大轴力分别出现在左拱脚和右拱脚,且左线隧道(偏压侧隧道)动力响应更为剧烈;右线隧道整体变形明显大于左线隧道,地震作用下左右线隧道变形均增大且整体向右倾斜,左线和右线隧道的最大位移分别在右拱肩和右拱腰处,位移值分别为34.98 mm和39.11 mm。综合结构内力和变形响应分析,地震作用下左线和右线隧道的拱脚位置易出现结构损伤,且左线(偏压侧)隧道拱脚位置更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偏压 双线黄土隧道 地震作用 内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M系列光压模型在精密定轨中的适用性分析
3
作者 宋秉红 杨建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6,共7页
太阳光压摄动作为在轨导航卫星受到的最大非保守力,是卫星精密定轨的重要误差源,而目前多数光压模型是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而建立的,对北斗三号(BDS-3)卫星精密定轨的适用性分析较少。本文借助MGEX观测数据对5种欧洲定轨中心拓展... 太阳光压摄动作为在轨导航卫星受到的最大非保守力,是卫星精密定轨的重要误差源,而目前多数光压模型是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而建立的,对北斗三号(BDS-3)卫星精密定轨的适用性分析较少。本文借助MGEX观测数据对5种欧洲定轨中心拓展轨道模型(ECOM1-9、ECOM1-7、ECOM1-5、ECOM2、ECOMC)太阳光压模型进行定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厂商研制的卫星对光压模型的适用性不同,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研制的卫星而言,ECOMC模型在径向、切向和法向均表现出最优适用性;对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SECM)研制的卫星而言,径向、切向和法向分别为ECOM1-5、ECOMC、ECOMC模型精度最佳;对三维整体而言,CAST卫星和SECM卫星定轨均推荐采用ECOMC模型;从24 h预测结果来看,对于CAST卫星,ECOM1-9、ECOM1-7、ECOM1-5、ECOM2、ECOMC模型24 h预测精度分别为23.3 cm、20.6 cm、17.2 cm、21.8 cm、10.4 cm,对于SECM卫星,各模型预测精度分别为25.7 cm、19.1 cm、15.9 cm、12.9 cm、11.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太阳光压 几何结构 定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卸荷措施下深覆土特大跨度明洞受力特性研究及衬砌结构变形预测
4
作者 黄继新 尤著刚 +2 位作者 姜浩 马永浪 雷浩 《岩土工程学报》 2025年第9期1845-1855,共11页
为探明可有效降低深覆土特大跨度明洞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卸荷方式,通过开展模型试验研究了EPS板和混凝土柱单独或组合使用时产生的卸荷效果,分析土压力、衬砌结构内力和位移后探明了卸荷机理,使用破损阶段法评估了衬砌结构的安全性,基于... 为探明可有效降低深覆土特大跨度明洞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卸荷方式,通过开展模型试验研究了EPS板和混凝土柱单独或组合使用时产生的卸荷效果,分析土压力、衬砌结构内力和位移后探明了卸荷机理,使用破损阶段法评估了衬砌结构的安全性,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原理求得了衬砌结构薄弱部位(拱顶和拱腰)位移预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无卸荷措施时明洞顶部会出现土压力集中现象,明洞顶部和两侧铺设EPS板与混凝土柱相结合的卸荷方式可最大限度的减小明洞周围土压力,平均竖向和水平土压力可分别减小40.01%,79.34%。然而,此种卸荷措施会大幅减小水平土压力,削弱土体对衬砌结构的约束作用,导致衬砌结构内力和位移不能降至最小。仅在明洞顶铺设EPS板,可在减小竖向土压力增幅的同时增大水平土压力增幅,加强土体对衬砌结构的约束作用,达到最优卸荷效果。填土完成后,无卸荷措施时明洞顶位移为29.15 mm,拱顶和拱腰的弯矩分别为4111.88 kN·m,-3988.51 kN·m,在明洞顶铺设EPS板后,明洞顶位移减小了50.15%,拱顶和拱腰的弯矩分别减小了77.48%,75.71%,且相较于其他卸荷措施,该措施可更有效提升结构安全性。以土压力为变量,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原理,所得位移预测方程求得的位移预测值与实际值间最大和最小误差分别为7.30%,0.28%,位移预测方程可有效应用于深覆土特大跨度明洞工程卸荷措施研究及卸荷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土 特大断面 卸荷措施 卸荷机理 破损阶段法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覆土厚度对种植后生长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魏帆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5期12-14,共3页
植物覆土厚度是城市园林植物生长的重要参数指标,对城市绿化建设、植物成活率、绿化植物养护成本具有直接影响。基于此,在甘肃省兰州市某园林科学试验基地选取小叶杨、白皮松、紫丁香、陕甘瑞香、甘肃山楂5种甘肃省代表性的树种进行试验... 植物覆土厚度是城市园林植物生长的重要参数指标,对城市绿化建设、植物成活率、绿化植物养护成本具有直接影响。基于此,在甘肃省兰州市某园林科学试验基地选取小叶杨、白皮松、紫丁香、陕甘瑞香、甘肃山楂5种甘肃省代表性的树种进行试验,分析不同覆土厚度各树种的规格变化及年均增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覆土厚度 种植后生长情况 城市园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