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摹古与递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大千敦煌壁画摹本研究
1
作者 瞿朝祯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大千敦煌壁画摹本共64幅,保存状况较佳,源自张大千本人及其家属的捐赠。本文通过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摹本的分析,探究1941-1943年间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过程中从“复原”到“创作”的模式转换,以及5位青海唐卡画师参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大千敦煌壁画摹本共64幅,保存状况较佳,源自张大千本人及其家属的捐赠。本文通过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摹本的分析,探究1941-1943年间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过程中从“复原”到“创作”的模式转换,以及5位青海唐卡画师参与临摹所产生的影响与意义、敦煌壁画艺术与热贡唐卡艺术在摹本中的融合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敦煌壁画 摹本 创作式临摹 汉藏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屹东作品
2
作者 姚屹东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7-I000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美育的发生及其流变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燕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98,共9页
作为康德美学核心思想的继承者,席勒所提出的“美育”概念,即“趣味和美的教育”,是要在人的感性和理性之间架设桥梁,试图消解对人的理性极端发展的顾虑。“美育”思想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的一众学者,从各自的西学... 作为康德美学核心思想的继承者,席勒所提出的“美育”概念,即“趣味和美的教育”,是要在人的感性和理性之间架设桥梁,试图消解对人的理性极端发展的顾虑。“美育”思想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的一众学者,从各自的西学背景出发,同时,在面对本国民族危机、社会变革、思想变革等方面迫切的需要中,对“美育”思想进行了不同纬度的阐发,但其落脚点都共同指向了“国民性的改造”,即促成了“美育”思想在中国近代的“教育学”转向。同时,影射出西学东渐路径的选择及不同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博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变革,为美育在学校广泛实施创造了条件。从国家层面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将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格完善”的目标,已是未来美育教育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思想 传播 流变 学校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