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神经网络法确定工程材料评价指标的权重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天云 陈奎 +1 位作者 魏伟 杨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3,共5页
针对工程选材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的权重难以合理确定这一问题,构建了BP神经网络法赋权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汽车车身用有机涂层材料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为例,以经加权平均法合理评价的15种有机涂层材料作为网络训练样本(8个评价指标和加... 针对工程选材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的权重难以合理确定这一问题,构建了BP神经网络法赋权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汽车车身用有机涂层材料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为例,以经加权平均法合理评价的15种有机涂层材料作为网络训练样本(8个评价指标和加权平均法所得评价结果作为具体的样本数据),根据上述赋权模型,确定汽车车身用涂层材料8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所得权重,根据改进理想解法对5种候选汽车车身用涂层材料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候选材料为丙烯酸树脂,与实际应用一致。说明评价所采用的权重客观合理,即采用BP神经网络法确定工程材料评价指标的权重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综合评价 指标权重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熵权法确定工程材料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天云 陈奎 +1 位作者 王秀丽 谷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4,共4页
以0.3作为指标权重的上限,对传统熵权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改进熵权法模型;以燃气涡轮叶片选材为例,选择18种典型的变形合金和铸造合金作为候选材料,确定5种评价指标,根据所建模型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继而采用ITOPSIS法对18种候选材料进行... 以0.3作为指标权重的上限,对传统熵权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改进熵权法模型;以燃气涡轮叶片选材为例,选择18种典型的变形合金和铸造合金作为候选材料,确定5种评价指标,根据所建模型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继而采用ITOPSIS法对18种候选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选出的最佳燃气涡轮叶片材料为Udimet700变形合金,与实际应用选择结果一致,说明改进熵权法确定的客观权重合理、可行;改进熵权法避免了指标权重超大的现象,能够充分体现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与客观实际更加贴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熵权法 评价指标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赋权法及其在工程选材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胡玉霞 郑小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106,111,共4页
根据熵法和标准离差法这两种典型的客观赋权法的赋权原理,分析了客观赋权法的特点及不足。分别构建熵法和标准离差法的赋权模型,并以低温存储罐选材为例,研究客观赋权法在工程选材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虽然客观赋权法得到的权重排除了... 根据熵法和标准离差法这两种典型的客观赋权法的赋权原理,分析了客观赋权法的特点及不足。分别构建熵法和标准离差法的赋权模型,并以低温存储罐选材为例,研究客观赋权法在工程选材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虽然客观赋权法得到的权重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具有客观、公正性,但其不代表指标实际意义上的重要性,而是各指标评价值提供有用信息量的度量。在评价人员对材料了解较少时,客观赋权法是一种较好的权重确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评价指标 权重 熵法 标准离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差灰色预测模型在塑料老化行为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天云 陈奎 +1 位作者 胡玉霞 郑小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9-121,123,共4页
针对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时,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差这一问题,构建残差GM(1,1)预测模型,以湿热条件下聚丙烯力学性能变化的预测为例,研究所建模型在塑料老化行为预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残差GM(1,1)预测模型得到的聚丙烯冲击强... 针对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时,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差这一问题,构建残差GM(1,1)预测模型,以湿热条件下聚丙烯力学性能变化的预测为例,研究所建模型在塑料老化行为预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残差GM(1,1)预测模型得到的聚丙烯冲击强度与拉伸强度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43%和1.85%,明显优于灰色GM(1,1)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9.16%和4.25%),可用于塑料老化行为的预测。残差GM(1,1)模型所需实验数据少,预测精度高,为塑料老化行为的预测提供了一种简易而可靠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 塑料 老化 预测 灰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S的水解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赵宇杰 杨扬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76,共3页
为了获得充分水解且尽量避免缩聚的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产物,在对TEOS水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水解时间,采用傅利叶红外光谱研究TEOS的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将质量比为75∶100∶100∶6的TEOS、H2O、EtOH和硝酸溶液(硝酸和水... 为了获得充分水解且尽量避免缩聚的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产物,在对TEOS水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水解时间,采用傅利叶红外光谱研究TEOS的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将质量比为75∶100∶100∶6的TEOS、H2O、EtOH和硝酸溶液(硝酸和水的质量比为1∶20配成)在常温条件下搅拌或静置至澄清,可得到水解完全,且基本未发生缩聚的TEOS水解产物.该水解产物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逐渐发生缩聚,应该尽快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乙酯 水解 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分度定量分析工程材料评价指标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天云 杨瑞成 陈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2-515,共4页
为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降低评价过程的复杂性,合理分配各指标的权重,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对工程材料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贡献和区分度概念,确定了指标定量筛选依据,即当区分度小于0.002时... 为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降低评价过程的复杂性,合理分配各指标的权重,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对工程材料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贡献和区分度概念,确定了指标定量筛选依据,即当区分度小于0.002时,该指标应该被剔除.以上述依据对6种低温存储罐材料(不锈钢)的8个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根据筛选前后的两个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平均法,对6种候选的不锈钢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由两组指标得出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且后者由于删除了冗余指标,使得权重的分配更加合理和准确,因而显著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差异程度,更好体现不同候选材料的优劣差异.说明基于区分度定量分析工程材料的评价指标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评价指标 定量分析 区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系数的工程材料评价指标定量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天云 杨瑞成 +1 位作者 任国军 崔彩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100,共4页
为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降低评价过程的复杂性,合理分配指标的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系数的工程材料评价指标定量分析法,即在构造指标相关系数矩阵基础上,通过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得到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并对主成... 为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降低评价过程的复杂性,合理分配指标的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系数的工程材料评价指标定量分析法,即在构造指标相关系数矩阵基础上,通过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得到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并对主成分载荷进行分析,确定了指标定量筛选依据;以上述依据对五种低温存储罐材料(铝合金)的8个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筛选前后的两个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组指标体系得出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且后者由于删除了冗余指标,使得权重的分配更加合理和准确,更好地体现了不同候选材料的优劣差异;说明基于相关系数定量分析工程材料的评价指标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评价指标 定量分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选材方法的发展及趋势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天云 陈奎 +1 位作者 杨光 谷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10-113,共4页
阐述了工程选材的重要性,对传统选材(经验选材、行业传统选材和试行-错误法选材)、半经验选材(类比法选材和筛选法选材)到现代选材(数据库辅助选材、专家系统选材、价值工程法选材和综合评价法选材)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系统介绍。传统选... 阐述了工程选材的重要性,对传统选材(经验选材、行业传统选材和试行-错误法选材)、半经验选材(类比法选材和筛选法选材)到现代选材(数据库辅助选材、专家系统选材、价值工程法选材和综合评价法选材)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系统介绍。传统选材和半经验选材是机械产品和工程构件使用寿命短、材料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现代工程选材的典型方法,价值工程法和综合评价法虽然还存在着不足,但极具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选材方法 价值工程 综合评价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解法的改进及其在工程材料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闫娜 王秀丽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99,共4页
用垂直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并对垂直距离加权,对传统理想解法进行了改进;并以航空航天用电绝缘材料的选择为例,从功能性角度出发,选择了8个评价指标,运用改进后的理想解法对5种经过初选的候选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石英玻璃的加... 用垂直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并对垂直距离加权,对传统理想解法进行了改进;并以航空航天用电绝缘材料的选择为例,从功能性角度出发,选择了8个评价指标,运用改进后的理想解法对5种经过初选的候选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石英玻璃的加权垂直距离最小,是最佳的候选材料,评价结果正确;改进后的理想解法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而且更好地体现了不同候选材料的优劣差异,物理含义更加明确,分析问题更全面、客观,是工程选材的一种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综合评价 理想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2,3-环氧丙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曹秀鸽 杨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97,108,共3页
为获得充分水解,且尽量避免缩聚的有机硅氧烷水解产物,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例,对有机硅氧烷的水解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性介质、常温搅拌有利于降低水解得到的Si-OH发生缩聚反应;Si-OH的缩聚反应随着水... 为获得充分水解,且尽量避免缩聚的有机硅氧烷水解产物,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例,对有机硅氧烷的水解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性介质、常温搅拌有利于降低水解得到的Si-OH发生缩聚反应;Si-OH的缩聚反应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GPTMS的水解、缩聚反应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加快;GPTMS与水的质量比为100∶28,常温搅拌至溶液无分层且澄清,即可获得水解完全且基本无缩聚反应发生的GPTMS水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水解 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选材组合评价模式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天云 刘涛 康玉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4-78,共5页
在分析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之上,针对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运用序号总和理论与众数理论,结合上述4种多指标评价方法,建立工程选材组合评价模式。以低温存储罐材料的选择为例,从功能... 在分析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之上,针对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运用序号总和理论与众数理论,结合上述4种多指标评价方法,建立工程选材组合评价模式。以低温存储罐材料的选择为例,从功能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选择了8种评价指标,由层次分析法得到10种候选材料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上述组合评价模式进行组合评价。结果表明,全硬态301型不锈钢是最佳的低温存储罐材料,与客观实际相符,且组合评价模式所得排序结果优于单一评价方法。在工程设计中使用组合评价模式进行选材评价,有助于弥补单一评价法的缺陷,是工程选材决策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组合评价 材料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天云 陈奎 +1 位作者 宏永峰 郑小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02,106,共3页
为获得充分水解,且尽量避免缩聚的有机硅氧烷水解产物,对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的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TES在中性介质中很难发生水解,在酸性介质中的水解伴随着水解生成的Si-OH发生缩聚反应;Si-OH缩聚生成的Si-O-Si的含量... 为获得充分水解,且尽量避免缩聚的有机硅氧烷水解产物,对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的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TES在中性介质中很难发生水解,在酸性介质中的水解伴随着水解生成的Si-OH发生缩聚反应;Si-OH缩聚生成的Si-O-Si的含量随着酸或水含量的增加先下降后提高;VTES、水与硝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00∶30∶0.4,常温搅拌至溶液无分层且澄清,即可获得水解完全且缩聚反应最低的VTES水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水解 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克夫的灰色残差GM(1,1)模型在塑料老化行为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卢柏林 郑小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6,共6页
针对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时,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差这一问题,引入残差修正,在采用马尔克夫过程确定预测值的残差修正值正负号的基础上,通过对灰色GM(1,1)模型得到的模拟值和预测值进行修正,构建了基于马尔克夫的灰色残差GM(1,1)... 针对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时,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差这一问题,引入残差修正,在采用马尔克夫过程确定预测值的残差修正值正负号的基础上,通过对灰色GM(1,1)模型得到的模拟值和预测值进行修正,构建了基于马尔克夫的灰色残差GM(1,1)模型。以大气自然老化环境下LDPE棚模的拉伸强度的预测为例,研究所建模型在塑料老化行为预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由所建模型得到的LDPE棚模老化18个月和21个月的拉伸强度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49%和4.96%,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灰色GM(1,1)模型(相对误差分别为3.40%和6.75%),可用于塑料老化行为的预测。马尔克夫的灰色残差GM(1,1)模型所需实验数据少,预测精度高,为塑料老化行为的预测提供了一种简易而可靠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老化 预测 灰色模型 马尔可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TMS/AlOOH透明硬涂膜制备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曹秀鸽 杨扬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1,21,共4页
为获得高硬度透明复合涂膜,加快其工业应用,在水性条件下,以价格低廉的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一水软铝石为主要原料,以硝酸溶液控制pH,通过硬度测试和红外定量分析,研究了GPTMS/AlOOH透明硬涂膜的制备工艺。结... 为获得高硬度透明复合涂膜,加快其工业应用,在水性条件下,以价格低廉的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一水软铝石为主要原料,以硝酸溶液控制pH,通过硬度测试和红外定量分析,研究了GPTMS/AlOOH透明硬涂膜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涂膜的硬度可由Si—O—Si和Si—O—Al含量控制。将质量比为100∶46∶50∶2.8的GPTMS水解产物、AlOOH、去离子水和硝酸溶液在80℃反应2 h,得到预聚物,将其在125℃热固化2.5 h,可得到铅笔硬度达4H的透明涂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一水软铝石 薄膜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材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天云 陈奎 +1 位作者 徐晓玲 郑小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共4页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材料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综合评价选材,在确定工程材料评价指标体系属于树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问题罗列法、目标分解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工程材料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低温存储罐选材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材料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综合评价选材,在确定工程材料评价指标体系属于树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问题罗列法、目标分解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工程材料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低温存储罐选材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例,介绍了上述方法在工程材料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问题罗列法、目标分解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适用于工程材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评价指标体系 问题罗列法 目标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关联度的工程选材决策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天云 杨瑞成 陈奎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根据灰色关联度反映候选材料的理想解之间曲线形状的相似性,在综合考虑正、负理想解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相对关联度,建立工程选材决策模型.以低温存储罐材料选择为例,根据专家评分得到所选8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继... 根据灰色关联度反映候选材料的理想解之间曲线形状的相似性,在综合考虑正、负理想解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相对关联度,建立工程选材决策模型.以低温存储罐材料选择为例,根据专家评分得到所选8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继而分别计算10种候选低温材料的相对关联度,进行选材决策.结果表明:全硬态301型不锈钢的相对关联度最高,是最佳的低温存储罐材料,这与实际应用和加权性质分析法得出的选择结果一致,而且所得其他候选材料的测评效果排序也更加合理.该模型同时反映候选材料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曲线的相似性,物理含义更加明确,分析问题更加全面、客观,是工程选材决策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相对关联度 工程材料选择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无关度定量分析工程材料的评价指标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天云 康玉虎 +1 位作者 刘涛 杨瑞成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共4页
针对工程材料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所表达的数据信息可能有较大重叠,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这一现象,提出了评价指标的无关度概念,以累积无关度作为候选指标取舍的定量依据。根据上述依据对五种候选铝合金挤压模具材料的13个候选评价指标... 针对工程材料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所表达的数据信息可能有较大重叠,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这一现象,提出了评价指标的无关度概念,以累积无关度作为候选指标取舍的定量依据。根据上述依据对五种候选铝合金挤压模具材料的13个候选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筛选,并采用TOP-SIS对候选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室温弹性模量、室温断裂韧度和高温冲击功所表达的信息可以由其他10个指标体现,这3个指标删除后所得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说明基于累积无关度的指标定量分析方法在工程材料评价指标定量选取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评价指标 定量分析 无关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理论在塑料老化行为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郑小平 胡玉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根据灰色理论构建GM(1,1)预测模型,以湿热条件下聚丙烯和蒙脱土/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变化的预测为例,研究所建预测模型在塑料老化行为预测中的适用性。聚丙烯和蒙脱土/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预... 根据灰色理论构建GM(1,1)预测模型,以湿热条件下聚丙烯和蒙脱土/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变化的预测为例,研究所建预测模型在塑料老化行为预测中的适用性。聚丙烯和蒙脱土/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等级为1级,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为4.25%,可用于塑料老化行为的预测。灰色GM(1,1)模型所需实验数据少,预测精度高,为塑料老化行为的预测提供了一种简易而可靠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老化 预测 灰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TMS/AlOOH透明复合涂膜热固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刘涛 杨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73,共3页
为获得高性能透明涂膜,针对硬度和附着力,结合傅利叶红外表征,从温度和时间两个方面对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一水软铝石(GPTMS/AlOOH)复合涂膜的热固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固化温度的提高和固化时间的延长,涂膜的硬... 为获得高性能透明涂膜,针对硬度和附着力,结合傅利叶红外表征,从温度和时间两个方面对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一水软铝石(GPTMS/AlOOH)复合涂膜的热固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固化温度的提高和固化时间的延长,涂膜的硬度提高,附着力先提高后降低;涂膜的硬度由Si—O—Si和Al—O—Si的质量分数决定;125℃热固化2.5h,可得到铅笔硬度达4H、附着力为2的GPTMS/AlOOH复合透明涂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一水软铝石 涂膜 热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重置信度的组合赋权法在工程选材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钟约夫 胡学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4,共4页
针对综合评价选材中评价指标的权重难以合理确定这一问题,在分析现有组合赋权法的原理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权重置信度的组合赋权法;以低温存储罐材料的选择为例,运用此组合赋权法对分别由层次分析法、修正熵权法和BP神经网络法得... 针对综合评价选材中评价指标的权重难以合理确定这一问题,在分析现有组合赋权法的原理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权重置信度的组合赋权法;以低温存储罐材料的选择为例,运用此组合赋权法对分别由层次分析法、修正熵权法和BP神经网络法得到的8个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和智能权重进行组合,并以所得组合权重,采用改进的理想解法对10种候选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此法得到全硬态301型不锈钢是最佳的低温存储罐材料,与实际应用一致;说明采用基于权重置信度的组合赋权法来确定工程材料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赋权法 权重 综合评价 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