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色预测模型在PMMA材料吸水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刘善春 郑小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79,共4页
针对灰色理论只能预测等时间间隔的系统发展变化规律这一不足,构建了改进的灰色GM(1,1)模型,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在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中的吸水率预测为例,研究所建模型在PMMA及其复合材料吸水率... 针对灰色理论只能预测等时间间隔的系统发展变化规律这一不足,构建了改进的灰色GM(1,1)模型,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在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中的吸水率预测为例,研究所建模型在PMMA及其复合材料吸水率预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在三种介质中的吸水率的预测精度等级均为1级,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为10.11%,可用于PMMA及其复合材料吸水率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吸水率 预测 灰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的改进及其在工程材料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郑小平 宏永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93,共4页
通过对标准化数据矩阵加权,以及对特征向量取绝对值,对传统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并构建了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的工程材料综合评价模型;并以5种候选低温储罐用铝合金材料的综合评价为例,对上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 通过对标准化数据矩阵加权,以及对特征向量取绝对值,对传统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并构建了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的工程材料综合评价模型;并以5种候选低温储罐用铝合金材料的综合评价为例,对上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模型得出2014-T6铝合金是最佳的候选材料,这与实际应用以及TOPSIS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改进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特征向量取绝对值,避免了评价结果出现负值,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适用于工程材料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的UV固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天云 陈奎 +1 位作者 胡玉霞 郑小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5-207,共3页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丙烯酸为主要原料所制备的低黏度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的UV固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环氧丙烯酸酯的UV固化反应是打开CC双键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双键转化率的高低决定了...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丙烯酸为主要原料所制备的低黏度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的UV固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环氧丙烯酸酯的UV固化反应是打开CC双键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双键转化率的高低决定了涂膜的固化程度与硬度。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环氧丙烯酸酯中CC双键的交联反应先快后慢,所得涂膜的硬度相应增加;固化时间为96s时,CC双键的转化率达到最高,涂膜的铅笔硬度为H;进一步延长固化时间,涂膜的硬度不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酯 涂料 紫外光固化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有机硅氧烷/一水软铝石复合透明硬涂膜的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奎 张天云 +1 位作者 靳军军 郑小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98,共3页
为了改善有机硅氧烷/一水软铝石复合透明硬涂膜的制备工艺与性能、加快其工业应用,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两种有机硅氧烷与一水软铝石为主要原料,结合硬度、附着力测试以及红外与热重分... 为了改善有机硅氧烷/一水软铝石复合透明硬涂膜的制备工艺与性能、加快其工业应用,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两种有机硅氧烷与一水软铝石为主要原料,结合硬度、附着力测试以及红外与热重分析,研究了复合有机硅氧烷/一水软铝石复合涂膜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结果表明:VTES的加入,不仅可以促进有机硅氧烷水解产物中的Si—OH参与反应、改善涂膜的固化工艺,而且可以提高涂膜的硬度。将质量比为50∶50∶46∶50∶2.8的水解GPTMS、水解VTES、一水软铝石、去离子水和硝酸溶液在80℃反应2h,110℃热固化2h,可得到铅笔硬度达6H的透明涂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一水软铝石 涂膜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