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积石山县M_(S)6.2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帅 何斌 +11 位作者 王涛 刘甲美 曹佳文 王浩杰 张帅 李坤 李冉 张永军 窦晓东 吴中海 陈鹏 丰成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31,共18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诱发的同震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及时总结分析同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并进行县域易发性评价,对支撑震后恢复重建至关重要。通过应急排查、野外调查与结果分析,对同震...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诱发的同震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及时总结分析同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并进行县域易发性评价,对支撑震后恢复重建至关重要。通过应急排查、野外调查与结果分析,对同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以震后排查的同震新增和加剧隐患点为分析样本,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与随机森林Gini系数分析方法,筛选了15个影响因子,并运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模型对积石山县进行同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震区同震地质灾害总体发育程度不强,规模以小型为主,崩滑流地质灾害隐患可分为3大类、8个亚类,绝大部分分布在黄土丘陵区;积石山县同震地质灾害随机森林模型易发性评价(AUC=0.961)结果显示,极高易发区面积占比约8.67%,主要分布在胡林家乡、徐扈家乡、柳沟乡等乡镇,且县域及各乡镇易发性分级结构与隐患点密度分布吻合程度高。评价结果对已有排查隐患点以外的震裂山体或潜在崩滑流灾害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可为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决策支撑,同时将Pearson相关性系数与随机森林Gini系数的影响因子筛选方法及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应用于易发性评价中,可为其他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同震 地质灾害 易发性 随机森林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与叶面积指数的空间耦合关系
2
作者 张强 石鹏卿 杨青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8-27,共10页
为科学评估兰州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并探讨其与植被覆盖的关联,本文选取高程、坡度、坡向、降水量、归一化植被指数等15个环境因子作为评估指标,分别构建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开展兰州... 为科学评估兰州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并探讨其与植被覆盖的关联,本文选取高程、坡度、坡向、降水量、归一化植被指数等15个环境因子作为评估指标,分别构建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开展兰州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研究。进一步基于MODIS遥感影像产品获取2000—2024年叶面积指数(LAI)数据,系统分析不同易发区内LA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XGBoost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F1值与AUC值上均表现最佳,其识别出的高易发区内灾害点密度最高;2)兰州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3)地质灾害易发性与LAI在空间上呈负相关关系,即易发性越高,LAI水平越低。研究结果可为兰州市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南部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双控模式初探
3
作者 王高峰 李刚 +7 位作者 孙向东 李浩 田运涛 董翰川 高幼龙 徐友宁 王洪德 李瑞冬 《中国地质》 2025年第3期1128-1148,共21页
【研究目的】甘肃省是中国地质灾害高发地区之一,科学构建地质灾害风险“点面双控”模式是防灾减灾的关键。【研究方法】以陇南礼县龙林镇为例,在现场精细化勘查测绘、多期遥感数据建模、室内试验测试及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以... 【研究目的】甘肃省是中国地质灾害高发地区之一,科学构建地质灾害风险“点面双控”模式是防灾减灾的关键。【研究方法】以陇南礼县龙林镇为例,在现场精细化勘查测绘、多期遥感数据建模、室内试验测试及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以地质灾害风险识别、成灾模式研究、危险性分析、易损性评价、风险评价和风险防控对策建议等6大步骤的典型城镇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技术流程,介绍了城镇风险斜坡半定量风险评价过程,形成了基于动力过程的单体地质灾害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和地质灾害风险双控模式。【研究结果】(1)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泥石流2种,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71处,其中有15处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总结了3类滑坡成灾模式并建立了地质早期识别标志;(2)基于不同降水频率(5%、2%、1%)地质灾害风险区划表明,在不同降水频率下75.23%的区域始终保持低风险,24.38%的区域风险等级随降水频率的降低而增大,0.39%的区域始终保持极高风险;(3)基于风险评价结果,提出了可用于城镇和具体灾害点减灾的风险综合双控建议。【结论】本研究可为复杂山区城镇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与用途管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点面双控 山区城镇 灾害地质调查工程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石土混合体随机生成方法与宏细观力学演化特性研究
4
作者 侯小强 杨芮 +3 位作者 李瑞冬 樊小鹏 郑佳乐 侯宝胜 《岩土力学》 2025年第9期2967-2979,共13页
为探究卵石土混合体宏细观力学特性演化规律,利用Python语言在ABAQUS二次开发基础上研发了切近天然卵石样貌的卵石土混合体随机生成程序,通过三轴压缩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卵石含量、分布倾角及磨圆度等特性参数对卵石土混合体宏细观变... 为探究卵石土混合体宏细观力学特性演化规律,利用Python语言在ABAQUS二次开发基础上研发了切近天然卵石样貌的卵石土混合体随机生成程序,通过三轴压缩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卵石含量、分布倾角及磨圆度等特性参数对卵石土混合体宏细观变形破坏形式的影响,揭示了其关键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三维数字图像相关(three dimensional-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3D-DIC)技术监测试样在室内试验中表面及内部动态演化过程,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低含石量试样裂隙扩展以“单侧绕流+穿石”“包石+穿石”等运动模式为主,高含石量试样以“单石转动”“走滑运动”等运动模式为主;随着含石量增大,试样剪切带由光滑平直状演化至X状,最终呈圆弧网状结构,试样的力链传递由X交叉型的模糊轮廓趋近于清晰垂直,且定向性明显;随着卵石含量增加、磨圆度增大,试件抗压强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呈现增加趋势;卵石倾角增加,抗压强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呈递减趋势。依据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记录的单轴压缩试验中不同含石量试样的表现情况,证明了其表面裂隙的产生、扩展及内部破坏形态与数值模拟结果呈现一致性。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卵石土混合体复杂力学特性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卵石土混合体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土混合体 随机生成 ABAQUS二次开发 3D-DIC技术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