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成本的探讨 被引量:20
1
作者 傅德印 陶然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2,共4页
本文在界定统计数据质量成本含义基础上,对统计数据质量成本构成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统计数据质量成本要素表及核算方法,以及统计数据质量成本分析、预测、计划和控制的内容,并对统计数据质量成本和统计数据质量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统计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统计调查质量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恒君 傅德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7,共5页
在界定统计调查质量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文献中统计调查质量维度。按照统计调查过程和统计调查主体纵横两个方向分别对统计质量特性进行分解,并对纵横两个方向进行整合分析。最后给出这种分解的统计质量评估、管理和改进的应用。
关键词 统计调查 过程质量 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应分析统计检验体系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傅德印 王晶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3期3-6,共4页
对应分析因其结果的易读性,近些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应用对应分析,提出建立对应分析统计检验体系,包括对应分析适用性的统计检验以及对应分析效果的检验,同时还提出应用对应分析时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关键词 对应分析 假设检验 卡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关系辨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4期21-24,共4页
拟合优度检验(调整的可决系数)、模型整体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单变量显著性检验(t检验)是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所需的三类基本统计检验方法,这三类检验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通过推理论证发现:调整的可决系数和F统计量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 拟合优度检验(调整的可决系数)、模型整体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单变量显著性检验(t检验)是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所需的三类基本统计检验方法,这三类检验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通过推理论证发现:调整的可决系数和F统计量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F统计量也可用于反映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F检验和t检验的检验对象和检验功能虽不同,但可看作是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为零的约束检验的两种极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针织物 纤维素酶 刺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卡信用额度变化与其收益的关系研究--基于非参数统计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连 黄皛赟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76,共6页
本文以信用卡信用额度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信用卡信用额度变化与其带来的银行收益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信用额度改变对其收益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各类客户收益总差异等于人群差异加上信用额度差异"这一公式,并借助现代统计分... 本文以信用卡信用额度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信用卡信用额度变化与其带来的银行收益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信用额度改变对其收益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各类客户收益总差异等于人群差异加上信用额度差异"这一公式,并借助现代统计分析技术中的多种非参数方法得出了使银行未来一年收益最大化的信用额度改变范围,同时提出了对信用额度设定的一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额度 银行收益 非参数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
6
作者 傅德印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80,共5页
为了更好地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论文提出建立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检验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检验基础理论,主成分分析统计检验体系,因子分析统计检验体系、聚类分析统计检验体系、判别分析统计检验体系、对应分析... 为了更好地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论文提出建立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检验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检验基础理论,主成分分析统计检验体系,因子分析统计检验体系、聚类分析统计检验体系、判别分析统计检验体系、对应分析统计检验体系、典型相关分析统计检验体系。论文最后还提出了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时应注意的其他共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分析 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庞智强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0年第5期10-13,共4页
我国现行政府统计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为适应传统计划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它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实行“政企分开”,这在当前不仅是必要的 。
关键词 政府统计体制 政府统计调查公司 政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回归模型几何分析:基于估计结果及检验统计量的考察
8
作者 黄恒君 刘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19,共3页
文章对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中形成的相关系数、回归系数、可决系数R2、F统计量,以及多重共线性问题作出几何分析,指出该分析方法表现为向量的长度和角度关系。这种分析过程使普通最小二乘法及估计结果变得更直观。
关键词 普通最小二乘估计 检验统计量 欧氏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经济统计学》理论体系改革方向的探讨
9
作者 韩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9-112,共4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我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作为研究企业数量规律性的企业经济统计学必须适应这些变化,不断发展和改革现有的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决策和国家宏观调控服务。
关键词 理论体系 改革方向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视角下的线性回归模型——再议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
10
作者 刘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8期3-7,共5页
从属性、构建方法及意义等方面,分析研究线性回归模型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两学科视角下的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进一步提出回归模型的基本设定思路。研究表明:识别这种差异是完成模型设定工作的基础性和必要性举措,有助于实现线性回归模... 从属性、构建方法及意义等方面,分析研究线性回归模型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两学科视角下的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进一步提出回归模型的基本设定思路。研究表明:识别这种差异是完成模型设定工作的基础性和必要性举措,有助于实现线性回归模型的正确设定。以经典例证对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回归模型在应用中的区别以及模型设定问题进行进一步展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 统计学回归模型 模型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村继续教育问题的统计分析研究
11
作者 张克宏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年第5期58-59,共2页
农村继续教育对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现代农村的教育现状以及教育形式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才能充分发挥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出适应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统计分析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 被引量:68
12
作者 张培栋 杨艳丽 +1 位作者 李光全 李新荣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6期80-83,共4页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个巨大的能源库,对其的准确定量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提条件。文章以2005年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为例,结合农作物秸秆的能源转化方式,定量估算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的潜力,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资...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个巨大的能源库,对其的准确定量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提条件。文章以2005年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为例,结合农作物秸秆的能源转化方式,定量估算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的潜力,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中国每年约有3.995×10^8t农作物秸秆可作为能源利用,这些秸秆若全部以直接燃烧、锅炉燃烧、压缩成型燃烧、沼气供热、沼气发电、气化供热以及气化发电等不同转化方式加以利用,则其能源化产品可分别替代化石燃料0.291×10^8,0.5×10^8,2.039×10^8,0.815×10^8,0.258×10^8,2.217×10^8和0.5987×10^8t标煤。其中气化供热能源转化效率最高,可达60.37%,其次为压缩成型燃烧,能源转化效率达58.26%。秸秆资源用于气化供热和压缩成型燃烧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能源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庞智强 王必达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9,共7页
基于实现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根本路径在于促进其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本文构建了一套以反映发展目标、模式、资源、资本、技术、制度以及市场机制创新为核心内容的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相... 基于实现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根本路径在于促进其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本文构建了一套以反映发展目标、模式、资源、资本、技术、制度以及市场机制创新为核心内容的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并通过典型地区经济转型进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突出制约因素和主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转型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视角下名录库更新维护——基于互联网异源异构数据整合的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傅德印 黄恒君 陶然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0,共6页
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是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石,现有数据源在成本、时效性、数据提供者负担方面存在劣势。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整合视角下的名录库更新维护思路:从参与者行为、数据质量角度论证了将异源异构互联网数据作为名... 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是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石,现有数据源在成本、时效性、数据提供者负担方面存在劣势。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整合视角下的名录库更新维护思路:从参与者行为、数据质量角度论证了将异源异构互联网数据作为名录库更新数据源的优势,讨论了名录库基本信息、属性信息及地理定位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并给出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名录库 政府统计 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量半结构化数据采集、存储及分析--基于实时空气质量数据处理的实践 被引量:26
15
作者 黄恒君 漆威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6,共7页
大数据现象及处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大数据宏观层面理论为依据,试图从微观层面讨论一类大数据的具体处理,归纳提出一种基于开源架构的海量半结构化数据采集、存储及分析自动化解决方案,并分析解决方案的开放性、融合性和经... 大数据现象及处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大数据宏观层面理论为依据,试图从微观层面讨论一类大数据的具体处理,归纳提出一种基于开源架构的海量半结构化数据采集、存储及分析自动化解决方案,并分析解决方案的开放性、融合性和经济性的特点,指出解决方案的可拓展方面。同时,结合海量空气质量实时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的具体开发细节,给出解决方案运行的经验做法,讨论分析过程的大数据压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挖掘 空气质量 函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沼气综合利用潜力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培栋 杨艳丽 李新荣 《中国沼气》 2007年第5期32-34,37,共4页
沼气综合利用是农村沼气建设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措施,本文以我国2004年的沼气综合利用情况,分析了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沼气综合利用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沼气综合利用生态经... 沼气综合利用是农村沼气建设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措施,本文以我国2004年的沼气综合利用情况,分析了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沼气综合利用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沼气综合利用生态经济效益显著,2004年沼气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效益43.57×108元,保护森林167.1×104hm2,减少CO2排放655.17×104t,减少SO2排放5.94×104t。目前中国沼气发酵产物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经济潜力开发率不到1%,生态潜力开发率仅在4%左右,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综合利用 现状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质量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有乐 杨艳丽 +1 位作者 张培栋 马建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5,共4页
在开封市2005年交通噪声实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市区交通噪声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评价结果为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总体上昼间属于轻污染,夜间属于重度污染,夜间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明显劣于昼间。其结论符合... 在开封市2005年交通噪声实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市区交通噪声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评价结果为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总体上昼间属于轻污染,夜间属于重度污染,夜间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明显劣于昼间。其结论符合开封市的实际情况,不仅能较好地描述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污染的连续、渐变、模糊的特点,而且还弥补了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难以反映出小范围路段对整体环境质量贡献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环境质量 交通噪声 开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波动对物价水平影响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8
18
作者 梁亚民 韩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80,共6页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模拟房价波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价格水平影响的结果表明:从横向上看,房价波动与各产业部门价格波动之间存在着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房价波动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价格影...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模拟房价波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价格水平影响的结果表明:从横向上看,房价波动与各产业部门价格波动之间存在着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房价波动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价格影响程度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布特征;从纵向上看,房价波动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价格之间具有同向的变动特征,房价波动首先传导到生产环节,再由生产环节传导到消费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波动 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环境对企业规模非线性影响效应的测度——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6
19
作者 邵传林 裴志强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7,共14页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库及省级层面的制度数据测度制度环境对企业规模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地区制度环境对企业规模具有U型影响效应,当地区制度环境质量低于门槛值时,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会对企业规模产生抑制作...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库及省级层面的制度数据测度制度环境对企业规模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地区制度环境对企业规模具有U型影响效应,当地区制度环境质量低于门槛值时,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会对企业规模产生抑制作用;只有当地区制度环境质量大于门槛值时,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才会对企业规模产生促进作用;当前中国各地区制度环境的水平远低于理论上的门槛值,从而对企业规模扩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各种稳健性检验均表明,地区制度环境显著抑制了企业规模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环境 企业规模 非线性效应 产权保护水平 地区廉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建设:战略意义及功能定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贡生 庞智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55,共6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共同构成经济新常态下的三大战略。该经济带建设既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也是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新高地。其核心区包括西北五省(市、区)和四川、重庆。它主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共同构成经济新常态下的三大战略。该经济带建设既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也是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新高地。其核心区包括西北五省(市、区)和四川、重庆。它主要承担着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等功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重点从战略合作、建立立体交通网络、加快经济区和城镇群建设,通过产业链的形式在国内形成"树干—树根"式的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西部大开发 新常态 循环经济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