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水港如何促进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兰州无水港项目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廷珺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5,共4页
无水港的发展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产物,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无水港内设有海关、动植物检疫、商检、卫检等监督机构,可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可在无水港内... 无水港的发展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产物,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无水港内设有海关、动植物检疫、商检、卫检等监督机构,可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可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启运港的多式联运提单,而内陆进出口商则可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在北方地区大通关协作机制下,依托天津港的整体功能和政策支持,建立兰州无水港,对加快内地区域市场化进程,凝聚产业要素,实现区域开放,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科学推进无水港建设,在模式上要注意特色建设,在政策上要给予大力支持,在运输体系上要加强配套建设,在经营上要自觉防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港 区域开放 大通关协作机制 物流 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贫困问题对比研究——以广州市和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云虹 王娟娟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7,共4页
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贫困居民在收入、消费、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与平均水平的明显差距。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城市贫困居民入不敷出的经济窘境较之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突... 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贫困居民在收入、消费、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与平均水平的明显差距。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城市贫困居民入不敷出的经济窘境较之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相对贫困也表现得更为严重,城市主观贫困线和实际救助线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 广州市 兰州市 欠发达地内 绝对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经济开放度的空间差异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廷珺 郭界秀 宋科然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0,共4页
本文在区域经济多重开放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科学地选择了区域经济开放的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各市、州的经济开放度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甘肃各地经济发展和经济开放度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省内各市、州经济开放度差异是导... 本文在区域经济多重开放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科学地选择了区域经济开放的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各市、州的经济开放度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甘肃各地经济发展和经济开放度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省内各市、州经济开放度差异是导致当地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从而制约了甘肃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为此,甘肃省内各地应加快市场化、工业化进程,加强对内、对外双重开放,以促进甘肃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开放 活跃度 依存度 经济开放度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_2排放量估算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玲玉 杨艳丽 张培栋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95,共5页
借助国际通用的CO2排放量计算方法,利用1996~2006年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资料,对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2排放情况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2排放总量达到7.25×108t,约占农村生活能源消费... 借助国际通用的CO2排放量计算方法,利用1996~2006年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资料,对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2排放情况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2排放总量达到7.25×108t,约占农村生活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的65%,占全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1.2%,其中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利用方式贡献较大,可达98.64%~99.74%;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CO2排放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四川、广西等省CO2排放量大,属超重排放区域,北京、天津、上海、西藏、青海等省(市、区)排放量小,属轻排放区域;区域生物质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水平是影响农村生物质能消费CO2排放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物质能 二氧化碳排放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交互耦合机理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万永坤 董锁成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121,共5页
国内外对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从经济发展或人均收入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之间的互相影响,而且也没有揭示出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来分析... 国内外对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从经济发展或人均收入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之间的互相影响,而且也没有揭示出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互相耦合的机制与演变机理,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而且不同产业由于性质差异对于环境产生压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实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环境质量 耦合机理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地区差异测度 被引量:17
6
作者 管新帅 王思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7,共5页
采用两阶段DEA方法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地区差异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第二阶段在控制了外生变量的影响后发现,GDP水平高的地区并不意味着公共品供给效率就高... 采用两阶段DEA方法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地区差异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第二阶段在控制了外生变量的影响后发现,GDP水平高的地区并不意味着公共品供给效率就高;人口密度越大、工业集聚程度越高的地区,因成本产出因素折射出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越高;财政分权程度高的地区,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相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二者的双向因果关系还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公共品供给 两阶段DEA 效率测度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与收入关系的比较——基于1994—201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春梅 李国璋 赵桂婷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8-212,共5页
交通通讯消费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体现。首先对1994—2010年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与收入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并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构建城(乡)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与交通... 交通通讯消费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体现。首先对1994—2010年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与收入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并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构建城(乡)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与交通通讯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消费模型,对比分析了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与其收入及与其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尚处于较低水平,收入约束对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消费的抑制作用明显;随着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其交通通讯平均消费倾向均上升,而农村居民的上升幅度远高于城镇居民,与凯恩斯所描述的收入差距越大平均消费倾向越小的规律并不吻合,究其原因这正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而农村情况更加严重的宏观经济现实的一个表象。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通讯消费 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概念的演进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云虹 张建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115,共7页
自对贫困有确切的定义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间,贫困概念从关注单一的收入因素到关注剥夺、排斥和脆弱性,经历了不断的演化过程。如何定义贫困不仅影响到使用怎样的方法来测度贫困,更重要的是决定着相应的减贫政策。对这一... 自对贫困有确切的定义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间,贫困概念从关注单一的收入因素到关注剥夺、排斥和脆弱性,经历了不断的演化过程。如何定义贫困不仅影响到使用怎样的方法来测度贫困,更重要的是决定着相应的减贫政策。对这一演进过程进行梳理,有利干更全面地理解贫困,并由此推动减贫实践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剥夺 演化 人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耦合:肃南县畜牧业发展的正确选择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志龙 牛玉凤 董朝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可持续发展作为保持生态环境平衡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发展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以肃南县为例,分析了其现存的生态经济现状,利用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原理,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系统耦合能够解决该地区生态经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肃... 可持续发展作为保持生态环境平衡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发展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以肃南县为例,分析了其现存的生态经济现状,利用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原理,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系统耦合能够解决该地区生态经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肃南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耦合 畜牧业 生态经济 肃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唯实 胡坚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0,共3页
在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上,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问题。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相关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溢出效应... 在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上,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问题。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相关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溢出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简要分析,认为,中国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二产业方面要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短期内缩小差距是相当困难的,中国能够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为基础和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调整优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唯实 赵三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文章分析了甘肃省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经济的贡献、产业关联、产业波及特性和物流业与其他之间的联系,认为物流业对甘肃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甘肃省应该优先发展生产型物流业,以此作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极,通过因果累积循环和... 文章分析了甘肃省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经济的贡献、产业关联、产业波及特性和物流业与其他之间的联系,认为物流业对甘肃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甘肃省应该优先发展生产型物流业,以此作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极,通过因果累积循环和规模收益递增促进甘肃省社会和经济动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表 物流业 产业关联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甘肃段草地退化的现状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培栋 介小兵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4,共4页
对黄河上游甘肃段草地退化的现状和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化、过度放牧、鼠害严重、草地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是导致黄河上游甘肃段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该区域草地退化的趋势可... 对黄河上游甘肃段草地退化的现状和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化、过度放牧、鼠害严重、草地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是导致黄河上游甘肃段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该区域草地退化的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甘肃段 草地退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分析——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蔡文浩 付剑秋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225,共4页
本文以社会核算矩阵(SAM)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选取有关数据,编制了甘肃省2007年微观SAM。并通过分析该SAM的乘数效应及其分解效应,从而对甘肃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进行情景模拟,最后得出商贸流通业对甘肃经济发展有较大乘数效应的结论。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社会核算矩阵 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花钿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五 被引量:11
14
作者 于倩 卢秀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70,共8页
本文按时代分期,探讨了古代妇女与敦煌妇女花钿妆的称谓、特点、施行方法。花钿妆起自汉代,它的源流与佛像额中点丹并无关连,而与绘面的历史有一定的关系。敦煌妇女花钿妆形式多样,反映了当时妇女追求美的时尚。研究敦煌妇女花钿妆必须... 本文按时代分期,探讨了古代妇女与敦煌妇女花钿妆的称谓、特点、施行方法。花钿妆起自汉代,它的源流与佛像额中点丹并无关连,而与绘面的历史有一定的关系。敦煌妇女花钿妆形式多样,反映了当时妇女追求美的时尚。研究敦煌妇女花钿妆必须与敦煌艺术源流、技法、风格联系起来才能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钿 妇女 妆饰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研究——以甘南牧区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娟娟 高新才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4,156,共5页
在草地生态严重退化的情况下,很多牧区启动了游牧人口定居工程,因地制宜地运行相宜的定居机制是保证工程效应发挥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应当是由存在紧密逻辑关系的动力、运行、稳定和效益等四大机制共同组成的完... 在草地生态严重退化的情况下,很多牧区启动了游牧人口定居工程,因地制宜地运行相宜的定居机制是保证工程效应发挥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应当是由存在紧密逻辑关系的动力、运行、稳定和效益等四大机制共同组成的完整的机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人口 动力机制 运行机制 稳定机制 效益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红粉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三 被引量:6
16
作者 卢秀文 于倩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54,共6页
本文按时代分期,探讨了古代妇女与敦煌妇女粉脂妆发展的特点。敦煌妇女红粉妆作为妆饰文化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整个古代妇女妆饰史的盛衰及审美观的递嬗,显示出了各个时代敦煌妇女的精神面貌,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妇女 红粉妆 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生产效率与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唯实 李国璋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8期34-38,共5页
利用199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SFA模型利用超越对数函数估算了中国各省市区和三大区域历年的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TFP)水平及其效率变化,研究发现,东中西部的资本产出弹性大于劳动产出弹性。在此基础上对各省市区历... 利用199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SFA模型利用超越对数函数估算了中国各省市区和三大区域历年的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TFP)水平及其效率变化,研究发现,东中西部的资本产出弹性大于劳动产出弹性。在此基础上对各省市区历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98-2007年间,东部的TFP增长率最高,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以上研究表明,TFP是造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中西部全要素生产率生产效率和国家增加对中西部的投资可以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A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距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序贸易的研究路径与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廷珺 胡安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61,共5页
由于国际分工基础细化到了工序层面,贸易的对象从产品层面深入到了工序层面,产生了工序贸易的概念和理论。在回答工序贸易的基础、模式以及利益分配等理论问题时,国际上有代表性文献的分析主线有两条:一条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分工... 由于国际分工基础细化到了工序层面,贸易的对象从产品层面深入到了工序层面,产生了工序贸易的概念和理论。在回答工序贸易的基础、模式以及利益分配等理论问题时,国际上有代表性文献的分析主线有两条:一条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分工论,认为无论两个国家的禀赋差异如何,决定两个国家分工的根本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其利益来源主要是规模经济在各个任务环节的充分实现和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大;另一条建立在生产组织理论基础上,从产权安排、不完全合约等制度性因素入手,探讨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与工序贸易模式的关系,认为工序贸易对外包接受国的就业水平和工资收入能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序贸易 外包 规模经济 不完全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危机与政府形象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嘉瑞 董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5,共5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政府举全国之力,凝国人之心,开国之大门,将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贫穷的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富裕的强大的新国家,其成绩令世界为之叹服,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类突发公共危机屡有发生。作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政府举全国之力,凝国人之心,开国之大门,将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贫穷的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富裕的强大的新国家,其成绩令世界为之叹服,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类突发公共危机屡有发生。作为一个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阳光政府,如何借助政府公共关系处理公共危机,是塑造新时代良好政府形象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形象 公共危机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万永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当前产业转移效应定量研究较少。运用区位熵、产业结构效益、产业影响力等统计指标,以东西部产业差异度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所带来的不同效应:一方面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 当前产业转移效应定量研究较少。运用区位熵、产业结构效益、产业影响力等统计指标,以东西部产业差异度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所带来的不同效应:一方面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过程中,个别地区也出现了负效应,即产业结构效益恶化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的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区位熵 结构效益 产业转移 承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