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中部农户庭院型“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能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申登峰 张培栋 +1 位作者 仲敏 潘效仁 《中国沼气》 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北方发展和推广较快的一种生态农业类型。本文以甘肃中部一农户的庭院型"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将其确定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角度对该...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北方发展和推广较快的一种生态农业类型。本文以甘肃中部一农户的庭院型"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将其确定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角度对该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模式 能流 农户 庭院 北方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 中部 甘肃 “四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加快农村沼气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培栋 《中国沼气》 2006年第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沼气建设 甘肃省 经济发展水平 侵蚀面积 西北地区 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 农民生活 社会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质量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有乐 杨艳丽 +1 位作者 张培栋 马建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5,共4页
在开封市2005年交通噪声实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市区交通噪声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评价结果为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总体上昼间属于轻污染,夜间属于重度污染,夜间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明显劣于昼间。其结论符合... 在开封市2005年交通噪声实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市区交通噪声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评价结果为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总体上昼间属于轻污染,夜间属于重度污染,夜间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明显劣于昼间。其结论符合开封市的实际情况,不仅能较好地描述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污染的连续、渐变、模糊的特点,而且还弥补了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难以反映出小范围路段对整体环境质量贡献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环境质量 交通噪声 开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培栋 马金宝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38-42,共5页
生态系统服务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的福利事业做出贡献,代表着地球总经济价值的一部分。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在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生物资源的同时也以其巨大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着更多的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是其... 生态系统服务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的福利事业做出贡献,代表着地球总经济价值的一部分。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在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生物资源的同时也以其巨大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着更多的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是其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对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能源型生态农业推广效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培栋 《中国沼气》 2005年第2期43-45,共3页
本文就近年来甘肃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型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情况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 效益分析 农业推广 能源 甘肃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效益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泉沟流域封山育林育草成效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柴发喜 马金宝 +1 位作者 张培栋 陈晓妮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35-41,共7页
根据天祝旱泉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24块封山育林育草样地的不同试验与对照区进行植物种多样性、枯落物贮量及持水能力、天然更新、植被覆盖度、高生长量、多度、干扰强度、自然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水源涵养林区以流域开展封山育林育草成... 根据天祝旱泉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24块封山育林育草样地的不同试验与对照区进行植物种多样性、枯落物贮量及持水能力、天然更新、植被覆盖度、高生长量、多度、干扰强度、自然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水源涵养林区以流域开展封山育林育草成效显著。并运用森林群落演替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论证得出,封山育林育草是祁连山林区流域单元恢复和建设林草植被效果最好、速度较快、费用经济、操作简便的最佳经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育草 群落进展演替 早泉沟流域 枯落物贮量 持水能力 天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 被引量:68
7
作者 张培栋 杨艳丽 +1 位作者 李光全 李新荣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6期80-83,共4页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个巨大的能源库,对其的准确定量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提条件。文章以2005年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为例,结合农作物秸秆的能源转化方式,定量估算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的潜力,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资...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个巨大的能源库,对其的准确定量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提条件。文章以2005年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为例,结合农作物秸秆的能源转化方式,定量估算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的潜力,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中国每年约有3.995×10^8t农作物秸秆可作为能源利用,这些秸秆若全部以直接燃烧、锅炉燃烧、压缩成型燃烧、沼气供热、沼气发电、气化供热以及气化发电等不同转化方式加以利用,则其能源化产品可分别替代化石燃料0.291×10^8,0.5×10^8,2.039×10^8,0.815×10^8,0.258×10^8,2.217×10^8和0.5987×10^8t标煤。其中气化供热能源转化效率最高,可达60.37%,其次为压缩成型燃烧,能源转化效率达58.26%。秸秆资源用于气化供热和压缩成型燃烧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能源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沼气综合利用潜力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培栋 杨艳丽 李新荣 《中国沼气》 2007年第5期32-34,37,共4页
沼气综合利用是农村沼气建设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措施,本文以我国2004年的沼气综合利用情况,分析了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沼气综合利用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沼气综合利用生态经... 沼气综合利用是农村沼气建设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措施,本文以我国2004年的沼气综合利用情况,分析了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沼气综合利用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沼气综合利用生态经济效益显著,2004年沼气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效益43.57×108元,保护森林167.1×104hm2,减少CO2排放655.17×104t,减少SO2排放5.94×104t。目前中国沼气发酵产物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经济潜力开发率不到1%,生态潜力开发率仅在4%左右,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综合利用 现状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培栋 《甘肃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46-48,共3页
子午岭位于黄河中游,其森林生态系统是黄河流域主要水源涵养林区,也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使之成为黄土高原丘陵地区天然次生林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物种基因库,使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 子午岭位于黄河中游,其森林生态系统是黄河流域主要水源涵养林区,也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使之成为黄土高原丘陵地区天然次生林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物种基因库,使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力的保护、恢复和发展,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生态失调和物种退化,发挥更加强大的生态功能,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泉沟流域天然灌丛退化成因及保育对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金宝 张培栋 李新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旱泉沟流域生境为研究对象,分析出气候变迁、鼠类破坏、认识偏差、超载滥牧、樵采挖药、农垦残食、利益相争等是天然灌丛退化的主要成因,以“人—草—畜”和谐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完善机制、分区治理,自然修复、持续经... 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旱泉沟流域生境为研究对象,分析出气候变迁、鼠类破坏、认识偏差、超载滥牧、樵采挖药、农垦残食、利益相争等是天然灌丛退化的主要成因,以“人—草—畜”和谐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完善机制、分区治理,自然修复、持续经营,封山禁牧、育灌育草,以草定畜、划区轮牧,人工种草、合理利用,调整结构、增加收益的保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灌丛 退化成因 保育对策 旱泉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