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枝聚合物PVA-g-PNIPA的合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俊卿 陈岚 苏致兴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5-99,共5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具有温敏性的 N-异丙基丙烯酸胺的线性均聚物 (PNIPA) .利用活性酰胺与聚乙烯醇 (PVA)中羟基的交换反应将 PNIPA接枝在 PVA链上得到接枝聚合物PVA- g- PNIPA.用化学交联法在 W/ O体系中将 PVA- g- PNIPA制成微...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具有温敏性的 N-异丙基丙烯酸胺的线性均聚物 (PNIPA) .利用活性酰胺与聚乙烯醇 (PVA)中羟基的交换反应将 PNIPA接枝在 PVA链上得到接枝聚合物PVA- g- PNIPA.用化学交联法在 W/ O体系中将 PVA- g- PNIPA制成微球 .结果表明 ,接枝聚合物仍具有温敏性 .接枝聚合物中 PNIPA的含量随 PNIPA/ PVA(投料比 )的增加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共聚物 温敏性 活性酰胺 微球 PVA-g-PNIPA 合成 生物医用材料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研制烈香杜鹃油-β-环糊精包合物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永芳 焦海胜 +1 位作者 蔡兴国 杨洪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46-749,共4页
目的 :研究烈香杜鹃油与不同比例 β 环糊精 (β CYD)以不同方法包合的效果。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出最佳制备条件。结果 :最佳条件为 :搅拌法 ,4 0°C、30min ,投料比为 β CYD :烈香杜鹃挥发油 =8g∶1mL。 结论 :优选得到... 目的 :研究烈香杜鹃油与不同比例 β 环糊精 (β CYD)以不同方法包合的效果。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出最佳制备条件。结果 :最佳条件为 :搅拌法 ,4 0°C、30min ,投料比为 β CYD :烈香杜鹃挥发油 =8g∶1mL。 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为“慢支Ⅳ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香杜鹃 杜鹃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正交实验设计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八面体蒙脱石口腔复合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任棣 陈玲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1期813-814,共2页
目的 :制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双八面体蒙脱石口腔复合膜 ,并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口腔复合膜 ,根据溃疡面大小裁剪药膜 ,以稍大于溃疡面为宜 ,将药膜光面贴于溃疡面 ,每日 3或 4次。对照组用双八面体蒙脱石... 目的 :制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双八面体蒙脱石口腔复合膜 ,并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口腔复合膜 ,根据溃疡面大小裁剪药膜 ,以稍大于溃疡面为宜 ,将药膜光面贴于溃疡面 ,每日 3或 4次。对照组用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剂喷在溃疡处 ,闭口 2min ,使药物覆盖于溃疡面 ,每日 5或 6次。结果 :治疗组对口炎型口腔溃疡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对轻型口腔溃疡两组均有较好疗效 ,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双八面体蒙脱石口腔复合膜制备方法简单 ,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八面体蒙脱石口腔复合膜 溃疡 口腔 复发性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物治疗及药物剂型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棣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S1期12-13,共3页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细菌性 药物治疗 药物剂型
全文增补中
祛痰实验对气管炎4号处方的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邱雯 焦海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24-925,共2页
关键词 处方筛选 气管炎4号 正交实验设计 祛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抑制兔内毒素休克进程中血浆ET 1和NO的异常升高
6
作者 郝刚 王文权 王树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ex)抗毒作用原理。方法 兔iv 内毒素600 μg·kg- 1 诱发休克,30 min 时分别iv 生理盐水或Dex 、LNMA、phosphoramidon (phos), 测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ex)抗毒作用原理。方法 兔iv 内毒素600 μg·kg- 1 诱发休克,30 min 时分别iv 生理盐水或Dex 、LNMA、phosphoramidon (phos), 测平均动脉压(MAP) 、每搏心输出量(SV)、和血浆ET1 与NO-3 浓度。结果 休克兔血浆NO-3 、ET1 浓度升高, 血流动力学进行性紊乱直至死亡。LNMA 和Phos 分别抑制血浆NO-3 或ET1浓度异常升高及基础分泌,短暂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Dex 不影响NO、ET1 基础水平,但抑制休克时兔血浆NO-3和ET1 异常升高、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提高动物生存率。结论 Dex 抑制休克兔血浆NO、ET1 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休克 内毒素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