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汪晨净 高明堂 +2 位作者 时小燕 吴勇杰 李文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 (procyanidin ,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 40min ,复灌 12 0min后复制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PC对大鼠心肌酶学、心梗面积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 (procyanidin ,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 40min ,复灌 12 0min后复制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PC对大鼠心肌酶学、心梗面积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 :PC能减少心肌细胞磷酸肌酸激酶 (CPK)和乳酸脱氢酶 (LDH)的释放 ,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降低心肌和血清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论 :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原花青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 脂质过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钠对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新芳 孟富敏 +5 位作者 潘福生 林卫 兰中芬 王风莲 骆勤 王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甘草次酸钠是中药甘草主要成分甘草次酸的盐类。对多种动物的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氢化可的松相近似。SGA对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也有增强作用。本品毒性较小。
关键词 甘草次酸钠 抗炎作用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钠抗缺氧机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葛明珠 张志琳 +2 位作者 潘兴斌 李新芳 吴勇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7-299,共3页
18β-甘草次酸钠ip 14mg/kg、21mg/kg使乏氧性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小鼠的整体耗氧率降低,小鼠血液pH值提高,酸中毒减轻,也能使混合血的氧分压降低,但对小鼠血中甲状腺素含量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抗缺氧药物 SGA 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潘乌头总碱的抗炎解热作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军英 党月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目的 :研究松潘乌头总碱 (TAS)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 :采用多种致炎剂引起大、小鼠炎症模型 ,以及人工发热家兔模型进行实验。结果 :TAS对二甲苯、蛋清、甲醛致肿 ,琼脂肉芽肿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使正常及发热家兔的体温降低。结论... 目的 :研究松潘乌头总碱 (TAS)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 :采用多种致炎剂引起大、小鼠炎症模型 ,以及人工发热家兔模型进行实验。结果 :TAS对二甲苯、蛋清、甲醛致肿 ,琼脂肉芽肿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使正常及发热家兔的体温降低。结论 :TAS具有抗急慢性炎症及降温、解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松潘乌头总碱 抗炎 消炎痛 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化学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罗慧英 程体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化学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注射NaNO2 造成小鼠急性化学性缺氧 ,记录小鼠存活时间 ,用ATPase、LD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脑组织中Na+ K+ ATPase、Ca2 + ATPase和乳酸 (LD)含... 目的 :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化学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注射NaNO2 造成小鼠急性化学性缺氧 ,记录小鼠存活时间 ,用ATPase、LD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脑组织中Na+ K+ ATPase、Ca2 + ATPase和乳酸 (LD)含量 ,比较两药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 :两药均可延长化学性缺氧小鼠存活时间 ,增强Na+ K+ ATPase。Ca2 + ATPase活力 ,降低LD含量 ,其中大剂量甘西鼠尾草注射液较大剂量丹参注射液更能增强Na+ K+ ATPase活力 ,而小剂量的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在增强Ca2 + ATPase活力上较小剂量的丹参注射液作用更强 ;在降低缺氧小鼠脑组织LD含量方面 ,两药作用基本相似。结论 :丹参注射液和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对缺氧小鼠的能量代谢均有改善作用。两药均可延长缺氧小鼠存活时间 ,降低脑组织LD含量 ,提高ATPase活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急性化学性脑缺氧 NA^+-K^+-ATPASE CA^2+-ATPASE 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及其自由基还原物抗肿瘤作用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文 贾正平 +1 位作者 孟富敏 李景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鬼臼毒氮氧自由基衍生物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GP-7)及其自由基还原物GP-7-H和GP-7-OH的抗肿瘤活性和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小鼠移植... 目的:比较鬼臼毒氮氧自由基衍生物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GP-7)及其自由基还原物GP-7-H和GP-7-OH的抗肿瘤活性和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HePS和腹腔注射LD50值。结果:GP-7、GP-7-H、GP-7-OH5~10mg·kg-1给药10d,对S180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9.7%~46.8%、17.3%~29.5%和19.9%~22.4%,对HePS的抑制率分别为38.7%~48.8%、15.5%~35.1%和18.4%~33.3%。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一次给药,LD50分别为231.2、89.7和129.5mg·kg-1。结论:GP-7对S180、HePS生长抑制作用均较其还原物GP-7-H、GP-7-OH强,急性毒性较其还原物GP-7-H和GP-7-OH小;提示GP-7中的自由基在加强抗肿瘤作用和降低毒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自由基 抗肿瘤药 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沙棘2号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程体娟 魏舒畅 +1 位作者 张文斌 马建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 :研究复方沙棘 2号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梗死体积比 ,血清MDA含量 ,血清SOD和GSH Px活性 ,并观察行为学改变。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罐注后 ,血清... 目的 :研究复方沙棘 2号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梗死体积比 ,血清MDA含量 ,血清SOD和GSH Px活性 ,并观察行为学改变。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罐注后 ,血清MDA含量和脑梗死体积比显著增加 ,SOD和GSH Px活力明显下降。复方沙棘 2号可有效地防止上述改变。结论 :复方沙棘 2号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沙棘2号颗粒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梗死体积比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后再给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明堂 钱家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4-376,共3页
采用离体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研究了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后再给氧损伤的影响。DDPH1~10μmol·L-1可使缺氧后再给氧心肌细... 采用离体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研究了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后再给氧损伤的影响。DDPH1~10μmol·L-1可使缺氧后再给氧心肌细胞搏动能基本维持正常,乳酸脱氨酶释放有所减少,细胞成活率提高,减少心肌细胞膜损伤。其作用与Verapamil具有相似之处。表明DDPH对缺氧与再给氧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氧 DDPH 乳酸脱氢酶 二甲基苯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慧英 程体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972-975,共4页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NOS、NO含量,并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判定脑...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NOS、NO含量,并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判定脑水肿情况;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考察两药对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均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组织中NOS、NO含量;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对脑水肿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结论: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小剂量丹参注射液在降低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优于小剂量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大剂量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在降低脑血管通透性方面优于等剂量的丹参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 NOS NO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脑水肿 脑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HC-66对离体豚鼠心肌细胞慢反应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明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观察IHC-66的电生理特性,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豚鼠窦房结、乳头状肌及部分除极化乳头状肌标本,观察了3,6-di(dimethylamino)-dibenzopyriodoniu... 目的:为进一步观察IHC-66的电生理特性,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豚鼠窦房结、乳头状肌及部分除极化乳头状肌标本,观察了3,6-di(dimethylamino)-dibenzopyriodoniumoffericEDTA(IHC-66)对不同类型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结果:IHC-6610μmol·L-1使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4相除极速率(SP4)降低11.42%、增加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90)18%、降低零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47%、使部分除极化乳头状肌细胞动作电位(AP)之APD90、动作电位复极50%时程(APD50)分别缩短9%、13%,Vmax降低58%,同时,IHC-66(10、30、50μmol·L-1)呈剂量依赖性降低Ba2+(2mmol·L-1)诱发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振幅(APA)与Vmax,缩短APD50、APD90,明显减慢自发性电活动的频率。结论:IHC-66的电生理学作用与其对慢内相电流的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HC-66 心律失常 窦房结 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荧光素二丙烯酸酯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11
作者 唐慧安 王流芳 +2 位作者 赵恺寅 张培琰 杨汝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86-687,690,共3页
合成了化合物二氯荧光素二丙烯酸酯(Ⅰ),用元素分析、IR、1HNMR、UV、荧光光谱对它进行了表征。测试了Ⅰ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和对人体胃腺癌SGC-7901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Ⅰ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L1210有很强的瞬时杀... 合成了化合物二氯荧光素二丙烯酸酯(Ⅰ),用元素分析、IR、1HNMR、UV、荧光光谱对它进行了表征。测试了Ⅰ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和对人体胃腺癌SGC-7901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Ⅰ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L1210有很强的瞬时杀伤作用〔在ρ(Ⅰ)=0 1μg mL时,24h对其杀死率几乎为100%〕;对人体胃腺癌SGC-7901有很强的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ρ(Ⅰ)=0 1μg mL时,克隆数约为(3±1.1)%,集落形成率=0 15%,存活率=0 4%〕。是有希望的脂溶性、带荧光的抗肿瘤药学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荧光素二丙烯酸酯 合成 抗肿瘤活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沙棘对大鼠及小鼠缺血性脑梗塞的防治作用
12
作者 高丽萍 程体娟 +2 位作者 王玉斌 孙以方 张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56,共4页
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与肾上腺素的混合诱导剂诱导体内血栓形成 ,观察复方沙棘对小鼠体内血栓的影响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 ( MCAO)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梗塞模型 ,观察复方沙棘对大鼠行为障碍和脑梗塞范围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方沙棘 ( 2 ... 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与肾上腺素的混合诱导剂诱导体内血栓形成 ,观察复方沙棘对小鼠体内血栓的影响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 ( MCAO)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梗塞模型 ,观察复方沙棘对大鼠行为障碍和脑梗塞范围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方沙棘 ( 2 2 .8,45 .6g/ kg)对胶原蛋白 -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复方沙棘 ( 9.98,1 9.95 g/ kg)能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阻断大鼠的行为障碍 ,可减少大脑中动脉阻断所致的脑梗塞范围 .提示复方沙棘对大鼠脑缺血、脑梗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沙棘 大脑中动脉阻断术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妥明及其同系物构效关系研究
13
作者 程体娟 周桂华 陈万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7-108,共2页
以安妥明及其同系物对—乙酰氨基苯氧乙酸乙酯、对—氯苯氧乙酸乙酯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为观察指标,研究其构效关系。结果表明:200mg/kg安妥明和100、200mg/kg对—乙酰氨基苯氧乙酸乙酯均能降低小鼠血清胆固醇。对—氯苯氧乙酸乙酯则无... 以安妥明及其同系物对—乙酰氨基苯氧乙酸乙酯、对—氯苯氧乙酸乙酯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为观察指标,研究其构效关系。结果表明:200mg/kg安妥明和100、200mg/kg对—乙酰氨基苯氧乙酸乙酯均能降低小鼠血清胆固醇。对—氯苯氧乙酸乙酯则无降胆固醇作用。结果提示:安妥明分子苯环对位的氯原子可能为降胆固醇作用的非必需基团,α碳上的两个甲基是否为必需基团尚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妥明 对—乙酰氨基苯氧乙酸乙酯 对—氯苯氧乙酸乙酯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HC-66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后再给氧损伤的影响
14
作者 高明堂 刘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7-457,528,共2页
IHC-66[3,6-di(dimethylamino)-dibenzopyriodoniumofferic,EDTA]系化学合成物,具有抗心律失常与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本文以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为标本,观察了... IHC-66[3,6-di(dimethylamino)-dibenzopyriodoniumofferic,EDTA]系化学合成物,具有抗心律失常与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本文以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为标本,观察了IHC-66对缺氧后再给氧损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再给氧损伤 心肌细胞 IHC-66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贾正平 谢景文 +3 位作者 张培棪 梁重栋 王彦广 陈耀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4-307,共4页
新合成的鬼臼毒素氮氧自由基衍生物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GP-7)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实体型HePS和Lewis肺癌生长;7.5~20mg/kg,给药10d,抑瘤率分别为36.0%~58.4%、29.6%~60... 新合成的鬼臼毒素氮氧自由基衍生物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GP-7)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实体型HePS和Lewis肺癌生长;7.5~20mg/kg,给药10d,抑瘤率分别为36.0%~58.4%、29.6%~60.0%和27.2%~46.5%;抑制作用和鬼臼乙叉甙(VP-16)相似。GP-7小鼠一次ip,LD_(50)为231.2mg/kg,是VP-16的3.3倍;连续给药10d,对小鼠脾和胸腺指数的影响较VP-16小,对小鼠WBC的影响和VP-16相同。GP-7和VP-165mg/L处理L1210细胞24h,抑瘤率分别为75.5%和73.6%;处理SGC-7901细胞72h,抑瘤率分别为81.4%和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7 抗肿瘤药物 鬼臼乙叉甙
全文增补中
3,6-二[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环甲酸盐(IHC-64)的降压作用
16
作者 程体娟 梁重栋 +1 位作者 张培棪 朱文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IHC-64能显著降低清醒和麻醉动物血压,起效迅速,作用短暂,且无快速耐受性。麻醉犬IHC-640.5,1.5mg·kg^(-1)iv后,血压立即下降,持效10~30min左右.麻醉兔IHC-64 0.75,1.50,3.0mg·kg^(-1)iv后0.5~1.0min血压下降,持效10~5min... IHC-64能显著降低清醒和麻醉动物血压,起效迅速,作用短暂,且无快速耐受性。麻醉犬IHC-640.5,1.5mg·kg^(-1)iv后,血压立即下降,持效10~30min左右.麻醉兔IHC-64 0.75,1.50,3.0mg·kg^(-1)iv后0.5~1.0min血压下降,持效10~5min。其降压作用比可乐定强,降压剂量对清醒兔和麻醉犬心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药 心率 IHC-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对L1210细胞系增殖、克隆形成和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贾正平 张培棪 梁重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49,共3页
新合成的鬼臼毒自旋标记衍生物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GP-7)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L121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浓度及处理时间正相关,作用特点和鬼臼乙叉甙(VP-16)相似,24,48hIC_(50)分别为1... 新合成的鬼臼毒自旋标记衍生物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GP-7)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L121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浓度及处理时间正相关,作用特点和鬼臼乙叉甙(VP-16)相似,24,48hIC_(50)分别为1.51和0.13μmol/L。GP-7和VP-16对L1210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且有浓度依赖性,IC_(50)分别为3.29和2.82μmol/L。GP-70.08~100μmol/L对L1210细胞DNA合成抑制率为18.4~80.7%。本文结果表明GP-7体外抗肿瘤作用与VP-16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7 L1210细胞 DNA 克隆细胞
全文增补中
复方沙棘颗粒对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文斌 程体娟 高丽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 :研究复方沙棘颗粒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谷氨酸 (Glu)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 (1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加入Glu模拟兴奋性损伤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比色法测定上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 ,... 目的 :研究复方沙棘颗粒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谷氨酸 (Glu)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 (1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加入Glu模拟兴奋性损伤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比色法测定上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 ,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 Px)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细胞经Glu损伤后 ,上清LDH含量、细胞中MDA含量显著增加 ,SOD和GSH Px活力明显下降。复方沙棘处理组可有效防止上述改变。结论 :复方沙棘颗粒可有效保护由Glu引起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其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沙棘颗粒 谷氨酸 皮层神经细胞 原代培养 脑缺血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