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带的影响 被引量:51
1
作者 葛朝明 张旭东 梁德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255-257,共3页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在不同时期用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传统脑出血的治疗方法(脱水、止血、抗炎及酌情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在不同时期用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传统脑出血的治疗方法(脱水、止血、抗炎及酌情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尼莫地平于患者发病后3 d用药,对血肿、水肿体积的影响及神经功能的动态变化。 结果 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血肿和水肿体积明显减小、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在应用尼莫地平10d后血肿体积由(25±10)ml变为(16±10)ml,水肿体积由(15±4)ml变为(25±8)ml;而对照组患者血肿体积由(25±11)ml变为(23±10)ml,水肿体积由(16±9)ml变为(35±22)ml,(P<0.05)。神经功能评分:第3天时,治疗组患者从24±10降至18±11,对照组患者从25±10降至25±6,两组比较P<0.05。 结论 早期使用尼莫地平对缩小血肿体积、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临床疗效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 周围水肿带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武国德 朱凤水 +4 位作者 缪中荣 吉训明 李慎茂 凌锋 宋庆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观察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 ,探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方法 将临床经颈部B超、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 10 8例 ,实施颈动脉支架术 ,15例行预扩张 ,12例后扩张成形 ,9例使用滤器装置 ,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 目的 观察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 ,探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方法 将临床经颈部B超、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 10 8例 ,实施颈动脉支架术 ,15例行预扩张 ,12例后扩张成形 ,9例使用滤器装置 ,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结果  2例手术失败 ;术后 2例发生脑出血 ,1例脑栓塞 ,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 ,除 1例脑出血死亡外 ,3例治疗后恢复 ;1~ 6个月的随访中 ,10 5例患者无复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颈动脉狭窄段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具有可行性 ,近期疗效肯定 ,是临床上有推广潜力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 ,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术 手术方法 术后处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腔内肿瘤坏死因子-αIL-6及IL-1β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葛朝明 张旭东 梁德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326-328,共3页
高血压脑出血时,炎症反应损伤是出血后神经元继发性损害以及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1].但脑出血后血肿腔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以及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尚少见报道.为此,我们观察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腔内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血压脑出血时,炎症反应损伤是出血后神经元继发性损害以及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1].但脑出血后血肿腔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以及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尚少见报道.为此,我们观察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腔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与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IL-6 IL-1Β 白细胞介素-6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石正洪 杨永清 +1 位作者 董为伟 关永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6,共3页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 ( FNs)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作用的影响 .以线栓法制成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 ( I/ R)组、缺血再灌加电刺激小脑顶核组 ( I/ R+ FNs干预组 ) ,免疫组化法检测...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 ( FNs)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作用的影响 .以线栓法制成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 ( I/ R)组、缺血再灌加电刺激小脑顶核组 ( I/ R+ FNs干预组 ) ,免疫组化法检测诱生型环氧化酶 ( COX-2 )表达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 MDA含量 .I/ R组 COX-2蛋白在半暗带呈强阳性表达 ,MDA含量明显升高 ,经电刺激小脑顶核后 COX-2呈弱表达 ,MDA含量下降 ,有统计学差异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缺血 /再灌注后的氧化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顶核 电刺激 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 诱生型环氧化酶 丙二醛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静脉窦狭窄 被引量:5
5
作者 缪中荣 武国德 +2 位作者 凌锋 李慎茂 朱凤水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关键词 经皮静脉窦支架成形术 治疗 颅内静脉窦狭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脑出血36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瞿学栋 孟璇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预后不良,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7%~6.4%[1-3],高血压与淀粉样脑血管病为其主要危险因素.现对我院1993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的36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 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预后不良,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7%~6.4%[1-3],高血压与淀粉样脑血管病为其主要危险因素.现对我院1993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的36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 再出血 危险因素 复发性脑出血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