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检出率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白孟海 葛宝丰 +3 位作者 白洁 陈克明 郑蓉 殷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36-737,750,共3页
目的调查兰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其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1212例20~85岁受试者的L1-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区,及粗隆部... 目的调查兰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其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1212例20~85岁受试者的L1-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区,及粗隆部位)的骨密度(BMD)值。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为1个年龄段。结果男女性骨密度峰值均出现于30~39岁组,且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渐降低,进入50~69岁组,女性的骨量丢失速度明显加快,尤以Wards区明显,50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男性为12.1%,女性为46.7%。结论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同年龄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线吸收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小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诱导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吕明波 刘兴炎 +2 位作者 葛宝丰 陈克明 白孟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诱导产生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分别为25ng·mL-1、30ng·mL-1、10-8mol·L-1的M-CSF、RANKL、1,25(OH)2VitD3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在此过程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10-7m...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诱导产生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分别为25ng·mL-1、30ng·mL-1、10-8mol·L-1的M-CSF、RANKL、1,25(OH)2VitD3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在此过程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10-7mol·L-1、10-6mol·L-1、10-5mol·L-1的淫羊藿苷。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活体细胞、HE染色、TRAP染色及降钙素受体染色鉴定破骨细胞,计数骨片上骨吸收陷窝数及面积,玻片上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结果加药组随淫羊藿苷浓度的增加,骨片上形成的骨吸收陷窝数及面积,玻片上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呈量的依赖性的减少,与非加药组比较,10-6mol·L-1、10-5mol·L-1浓度的淫羊藿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淫羊藿苷具有抑制破骨细胞诱导产生及骨吸收功能的作用,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淫羊藿苷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补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锐 杨小杰 +2 位作者 李鑫 张超 高秋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7-811,共5页
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取3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苯甲酸雌二醇0.2 m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异补骨脂素组。手术6 w后,异补骨脂素组用25 mg/kg(此浓度经过前期浓度... 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取3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苯甲酸雌二醇0.2 m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异补骨脂素组。手术6 w后,异补骨脂素组用25 mg/kg(此浓度经过前期浓度筛选得到)异补骨脂素灌胃,每天1次,1周停止1次,模型组灌胃与用药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正常饲养。12 w后双能X骨密度仪检测全身骨密度后处死,分离骨组织,于AG-X系列台式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左侧股骨和椎骨生物力学指标,血清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检测,右侧股骨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RANK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剥离心、肝、脾、肺、肾、肾上腺和子宫称重,计算器官指数,并做常规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全身骨密度、股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及血清OC、TRACP 5b,胫骨微组织结构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差异极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骨质疏松造模良好;与模型组比较,异补骨脂素组大鼠体质量、全身骨密度、股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及血清OC、TRACP 5b,胫骨微组织结构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全身与股骨骨密度、血清OC、TRACP 5b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极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处理组与阳性对照相比无统计差异。结论 25 mg/kg的异补骨脂素能增加SD大鼠骨密度,改善骨组织微结构,有效提升骨生物力学性能,促进骨形成,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补骨脂素 中医中药 大鼠 去卵巢 骨形成 骨质疏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与侧块螺钉拔出试验比较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景堂 唐天驷 +2 位作者 刘兴炎 葛宝丰 王以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的抗拔出力,探讨颈椎经椎弓根短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5具C3~C5共15节新鲜颈椎标本,用长度为28mm和20mm的皮质骨螺钉分别置入椎弓根,并用20mm的螺钉行侧块双皮质固定,螺钉进入侧块深度约1... 目的:比较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的抗拔出力,探讨颈椎经椎弓根短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5具C3~C5共15节新鲜颈椎标本,用长度为28mm和20mm的皮质骨螺钉分别置入椎弓根,并用20mm的螺钉行侧块双皮质固定,螺钉进入侧块深度约14mm.行拔出试验,比较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椎弓根长螺钉的最大拔出力为650N,椎弓根短螺钉为585N,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侧块螺钉的最大拔出力为360N,与椎弓根短螺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颈椎椎弓根短螺钉固定可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其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弓根 侧块 螺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张功林 葛宝丰 +1 位作者 姜世平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解剖学研究基础上,为配合逆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在10侧灌注乳胶标本和8侧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上,解剖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膝关节周围动脉的吻合;降支末端与膝上外动... 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解剖学研究基础上,为配合逆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在10侧灌注乳胶标本和8侧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上,解剖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膝关节周围动脉的吻合;降支末端与膝上外动脉和其他膝周动脉有吻合。依据解剖基础,应用逆行岛状皮瓣或肌皮瓣修复14例膝周围软组织缺损,皮瓣全部成活,疗效良好。文中讨论了皮瓣设计、切取方法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 岛状皮瓣 膝上外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关参数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景堂 刘兴炎 +1 位作者 唐天驷 葛宝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5-539,共5页
目的:测量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相关径线,为临床应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提供相关解剖参数。方法:成人干燥尸体颈椎C3~C7标本20具,分别用手工和CT测量椎弓根宽度、高度,从横断面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的内部宽度、内部高度,从纵断面CT图像... 目的:测量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相关径线,为临床应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提供相关解剖参数。方法:成人干燥尸体颈椎C3~C7标本20具,分别用手工和CT测量椎弓根宽度、高度,从横断面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的内部宽度、内部高度,从纵断面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矢状角。随机在CT室保存的100例成人患者的颈椎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的宽度、自身长度和椎弓根通道全长、椎弓根内倾角。结果:下颈椎标本各节段椎弓根宽度、高度的手工测量值与CT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弓根宽度小于高度;C3~C6节段CT测量椎弓根内部宽度平均为2.5~2.8mm,椎弓根内部高度平均为2.9~3.0mm,C7椎弓根的内部宽度和高度接近,约4.0mm;下颈椎标本CT测量椎弓根矢状角分别为C38.6°,C44.6°,C5-1.3°,C6-4.0°,C7-8.2°。100例成人下颈椎CT图像测量椎弓根宽度最小值为3.1mm(C3),最大值为9.3mm(C7),其中>3.5mm者为92.8%;椎弓根自身长度平均为19.1~20.5mm,椎弓根通道全长平均为33.2~35.0mm,椎弓根内倾角平均值C3~C5为43.2°~45.1°,C6为40.8°,C7为37.5°。结论:术前CT测量可为椎弓根准确置钉提供可靠的解剖参数,下颈椎椎弓根一般可接受直径3.5mm的螺钉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弓根 解剖学测量 影像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法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己内酯复合材料人工骨支架 被引量:8
7
作者 金光辉 孙晓飞 +6 位作者 夏琰 章云童 李超 张馨文 杨巧巧 王泽坤 谢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技术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ano-HA)/聚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人工骨支架并探索其力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方法配制NanoHA质量分数分别为5%... 目的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技术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ano-HA)/聚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人工骨支架并探索其力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方法配制NanoHA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的Nano-HA/PCL混合材料粉末,采用SLS技术制备出PCL与Nano-HA/PCL(5%、10%、15%)人工骨支架,并测定其孔隙率及抗压强度。将分离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接种至上述2种支架中,观察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并通过碱性磷酸酶(ALP)表达测定、茜素红法钙结节染色比较其成骨分化情况。结果各组支架均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细胞黏附性,且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接种后第1天各组的AL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Nano-HA/PCL组的ALP表达逐渐高于PCL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且Nano-HA比例越高,ALP的表达也越强(P<0.05);Nano-HA/PCL组茜素红染色的阳性强度高于PCL组与空白对照组,且随着Nano-HA含量增高,其钙结节数量增多,染色的阳性强度也随之增加。结论本研究通过SLS技术所构建出的Nano-HA/PCL人工骨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强度、生物相容性及骨诱导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骨修复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羟基磷灰石 生物复合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以及骨质疏松症的筛选及诊断方法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薛云 刘兴炎 +1 位作者 高明暄 田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免疫 雌激素 骨密度 FR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抗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翟远坤(综述) 李志锋(综述) +1 位作者 程国政(综述) 陈克明(审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543-545,531,共4页
淫羊藿苷是中草药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近年来对其在细胞水平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研究日益增多。笔者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三方面入手,综述了淫羊藿苷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淫羊藿苷 BMSCS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疲劳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杜东鹏 张克华 +3 位作者 葛宝丰 陈东安 刘兴炎 苗国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了解腰椎疲劳骨折后各结构力学变化。方法:建立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疲劳骨折的载荷状态。结果:骨折后各结构位移增加,椎间盘膨出半径增大,皮质骨,松质骨,裂纹两端应力增加。结论:腰椎疲劳骨折后各结构应力增加,小... 目的:了解腰椎疲劳骨折后各结构力学变化。方法:建立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疲劳骨折的载荷状态。结果:骨折后各结构位移增加,椎间盘膨出半径增大,皮质骨,松质骨,裂纹两端应力增加。结论:腰椎疲劳骨折后各结构应力增加,小梁裂纹表现出明显的裂纹扩展趋势,增大的椎间盘膨出半径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疲劳骨折 有限元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椎体骨质疏松性生物力学模型的快速建立 被引量:14
11
作者 崔轶 雷伟 +4 位作者 吴子祥 陈克明 刘达 高明喧 严亚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运用微量注射泵向椎体内灌注盐酸及椎体整体浸泡的脱钙方法,快速建立绵羊腰椎骨质疏松性生物力学模型。方法(1)设计一款可拧入椎弓根带侧孔的圆柱形灌注连接器,做为椎体内部与注射泵的桥接装置。(2)将(3±0.5)岁新鲜绵羊腰椎48... 目的运用微量注射泵向椎体内灌注盐酸及椎体整体浸泡的脱钙方法,快速建立绵羊腰椎骨质疏松性生物力学模型。方法(1)设计一款可拧入椎弓根带侧孔的圆柱形灌注连接器,做为椎体内部与注射泵的桥接装置。(2)将(3±0.5)岁新鲜绵羊腰椎48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A组(0 h脱钙,即空白组),B组(2 h脱钙),C组(4 h脱钙),D组(6 h脱钙)。每组12个椎体。(3)检测各组椎体脱钙前后BMD;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测试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和最大抗压强度及其能量吸收值。同时各组取少量骨质制成组织切片,对脱钙后绵羊腰椎骨小梁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B、C、D处理组的BMD均值、最大轴向拔出力均值和最大抗压强度及其能量吸收值均值都低于A组(P<0.01),且随脱钙时间的延长依次降低(P<0.01)。椎体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及最大抗压强度与BMD存在正相关关系,亦与BMD的下降值存在负相关。切片显示:B、C、D组椎弓根处骨小梁较A组骨小梁厚度明显变薄、数量减少,间距增宽,部分骨小梁连续性中断,骨髓腔扩大。结论运用微量注射泵向椎体内灌注盐酸及整体浸泡的脱钙方法,可快速、有效、可控的建立近似于骨质疏松状态下的生物力学模型,为在真正骨质疏松状态下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脱矿化椎体模型 骨密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及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旭升 刘兴炎 +4 位作者 甄平 樊晓海 高秋明 田琦 薛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69-2170,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逆行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4-2008年,共采用逆行第二掌背动脉皮瓣或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其中合并伸指肌腱缺损6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7~34岁,平均27岁... 目的:观察应用逆行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4-2008年,共采用逆行第二掌背动脉皮瓣或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其中合并伸指肌腱缺损6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7~34岁,平均27岁。结果: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6个月,27例皮瓣中23例全部成活,1例坏死,3例远端皮缘坏死,伤指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操作是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或合并伸指肌腱缺损的理想方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肌腱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信号通路介导薯蓣皂苷元在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军 何晓乐 +5 位作者 甄平 陈慧 周胜虎 田琦 王荣 李旭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在小鼠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中观察沉默信息转录调控因子1(sirtuin type 1,SIRT1)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以及线粒体抗氧化应激能力的改变,探讨SIRT1信号通路及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gn)在OA过程中的作用。方... 目的:在小鼠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中观察沉默信息转录调控因子1(sirtuin type 1,SIRT1)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以及线粒体抗氧化应激能力的改变,探讨SIRT1信号通路及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gn)在OA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只C57BL/6小鼠(13.5~18.0 g)建立OA模型,4周后取材,培养软骨细胞并随机分为4组:OA组、Dgn+OA组、Dgn+Sirtinol(SIRT1通路阻断剂)+OA组及Sirtinol+OA组。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SIRT1,乙酰化-调节叉头转录因子1(acetylation-regu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Ac-FOXO1)和Bax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各组线粒体氧化应激指标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的改变。结果:与OA组比较,Dgn明显增高SIRT1表达水平(P<0.05),降低Ac-FOXO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P<0.05),SDH和COX蛋白表达水平及SOD含量均升高(P<0.05);而与OA+Dgn组相比,Sirtinol明显降低SIRT1的表达,增高Ac-FOXO1蛋白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DH和COX蛋白表达水平及SOD含量(P<0.05)。结论:SIRT1信号通路和OA中软骨细胞变化密切相关,Dgn通过激活SIRT1通路,有效减轻OA病理过程中软骨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抗OA中软骨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I生关节炎 软骨细胞 沉默信息转录调控因子1 薯蓣皂苷元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兴炎 葛宝丰 +5 位作者 甄平 刘占宏 傅晨 李旭升 高秋明 王宏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胸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红斌 刘云云 +3 位作者 葛宝丰 刘兴炎 陈克明 白孟海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元样细胞 川芎嗪 小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定向诱导 表达 研究对象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兴炎 葛宝丰 +5 位作者 刘占宏 高秋明 傅晨 甄平 李旭升 王宏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管巨大囊肿的临床诊断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累及 2个及以上胸腰椎椎体硬膜外囊肿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选择。结果 :本病具有缓慢进行性脊髓神经根受压的临床特点 ,脊髓造影、CT扫描、MRI影...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管巨大囊肿的临床诊断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累及 2个及以上胸腰椎椎体硬膜外囊肿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选择。结果 :本病具有缓慢进行性脊髓神经根受压的临床特点 ,脊髓造影、CT扫描、MRI影像检查能明确病变的大小、性质 ,并为手术入路提供依据 ;手术切除后能达到根治效果。结论 :较小硬膜外囊肿可保守观察或进行穿刺治疗 ;对产生脊髓神经根压迫、椎管侵蚀较大的囊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囊肿 脊髓 椎管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兴炎 葛宝丰 +3 位作者 甄平 刘占宏 李旭升 傅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 :探索胸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特点 ,评估显微外科切除疗效。方法 :对 35例胸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改变、显微外科切除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 9例髓外肿瘤中 ,9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 ,未见任何手术合并症 ,受压症状解除... 目的 :探索胸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特点 ,评估显微外科切除疗效。方法 :对 35例胸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改变、显微外科切除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 9例髓外肿瘤中 ,9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 ,未见任何手术合并症 ,受压症状解除快 ,疗效佳 ,优于普通手术切除的 2 0例 ;6例髓内肿瘤中 ,采用显微外科切除 4例 ,肿瘤切除率约 70 % ,普通手术切除 2例 ,切除率约 2 5 %。结论 :依据影像学特点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 ,具有解剖结构层次清晰 ,对正常脊髓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或刺激小 ,肿瘤切除较彻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影像诊断 显微外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髓核骨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甄平 刘兴炎 +1 位作者 文益民 石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24-25,43,共3页
突出髓核骨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甄平,刘兴炎,文益民,石骥病程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组织的转归常为钙化或骨化,甚至与椎体边缘融合而形成骨嵴。随着CT扫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术前发现突出髓核钙化或骨化的病例日渐... 突出髓核骨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甄平,刘兴炎,文益民,石骥病程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组织的转归常为钙化或骨化,甚至与椎体边缘融合而形成骨嵴。随着CT扫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术前发现突出髓核钙化或骨化的病例日渐增多,但专题报导较少,手术摘除常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髓核骨化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立体成形多孔钛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RANKL和OP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慧 杜珊珊 +6 位作者 甄平 李旭升 梁晓燕 范丽娟 姜婕 杨海鸥 刘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78-1284,共7页
目的:评价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制备的多孔钛材料对成骨细胞增殖率、骨相容性、成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及护骨素(osteopro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以DMEM培养液和无菌生理... 目的:评价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制备的多孔钛材料对成骨细胞增殖率、骨相容性、成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及护骨素(osteopro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以DMEM培养液和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浸提介质,制取激光立体成形多孔钛浸提液,并在加有此浸提液的培养基中培养成骨细胞,对照组加入等量DMEM培养液和无菌生理盐水。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状况;Western印迹检测RANKL和OPG蛋白的表达。结果:激光立体成形多孔钛组培养1,4,7 d后,成骨细胞能够很好地附着、生长和分化。激光立体成形多孔钛组和对照组成骨细胞增殖率比较,1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和7 d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相比较,成骨细胞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表明,激光立体成形多孔钛组第1,4,7天RANKL蛋白和OPG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可见成骨细胞在激光立体成形多孔钛表面附着、铺展、增殖良好。结论:激光立体成形多孔钛材料无成骨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骨相容性,不影响调节骨代谢的OPG/RA NKL/RA NK轴系统,在医学组织工程领域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钛 激光立体成形 成骨细胞 骨相容性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护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H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CD47、L-选择素及高级氧化蛋白产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军 甄平 +4 位作者 李旭升 李慎松 田琦 杨洁 何晓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E)患者膜糖蛋白CD47、L-选择素及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s)表达的影响。方法 66例MODSE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33,给予常规治疗)及治疗组(n=3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 GH)。所...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E)患者膜糖蛋白CD47、L-选择素及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s)表达的影响。方法 66例MODSE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33,给予常规治疗)及治疗组(n=3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 GH)。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14、28天取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CD47阳性率,ELISA和分光光度计法检测L-选择素及AOPPs浓度,并观察两组患者APACHEⅢ评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CD47阳性率增高,AOPPs浓度、L-选择素水平及APACHEⅢ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47阳性率增高(P<0.05),AOPPs浓度降低,L-选择素水平下降,APACHEⅢ评分降低,病死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观察,与治疗后第3天比较,第14天CD47阳性率增高,AOPPs浓度降低,L-选择素水平下降,APACHEⅢ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第14天比较,第28天CD47阳性率增高,AOPPs浓度降低,L-选择素水平下降,APACHEⅢ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H可增强MODSE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并可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长激素 多器官功能衰竭 抗原 CD47 L选择素 高级氧化蛋白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