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转换层刚度比的合理取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贾英杰
魏晓
+3 位作者
张宇航
王向阳
穆林
赵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8-333,共6页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前景广泛,确定合理的转换层侧移刚度比能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反应均匀并减少弹塑性变形集中,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框支-复合弹性板力学模型,用于计算整体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内力和变...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前景广泛,确定合理的转换层侧移刚度比能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反应均匀并减少弹塑性变形集中,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框支-复合弹性板力学模型,用于计算整体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内力和变形情况;应用该模型对一7层的框支密肋壁板结构结构进行弹性动力反应分析,探讨了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对框支密肋壁板结构侧移的影响,并提出了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转换层刚度比的合理取值.计算结果表明:在8度区框支壁板结构的第2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宜控制在0.9~1.7之间,最优刚度比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
刚度比
弹性动力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转换层刚度比的合理取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贾英杰
魏晓
张宇航
王向阳
穆林
赵冬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总后建筑
工程
研究所
兰州军区
联勤部
兰州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8-333,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2006BAJ04A02-5)
陕西省13115资助项目(2008ZDKG-7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4E221)
文摘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前景广泛,确定合理的转换层侧移刚度比能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反应均匀并减少弹塑性变形集中,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框支-复合弹性板力学模型,用于计算整体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内力和变形情况;应用该模型对一7层的框支密肋壁板结构结构进行弹性动力反应分析,探讨了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对框支密肋壁板结构侧移的影响,并提出了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转换层刚度比的合理取值.计算结果表明:在8度区框支壁板结构的第2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宜控制在0.9~1.7之间,最优刚度比为1.3.
关键词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
刚度比
弹性动力反应分析
Keywords
frame-supported multi-ribbed slab structure ratio of lateral sti f fness elastic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分类号
TU36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7.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转换层刚度比的合理取值
贾英杰
魏晓
张宇航
王向阳
穆林
赵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